•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三節、 變項操作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第三節、 變項操作化

一、

依變數:重分配政策之偏好

Alesina (2009)指出當代福利國家有兩個主要目標,第一是對社會上的富有階 級的財富重分配至窮人階級,另一個是提供社會保障;而在文獻回顧中 Meier (2000)亦具體指出重分配政策的分類與政策,其中之一即是藉由保障民的工作來 達到所得穩定 (income stabilization);在相關文獻中,測量民眾重分配政策偏好 時依變數選擇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詢問民眾對「具體」重分配型政策的偏好 與評價,例如林翠芳與何志祥(2011)利用社會變遷調查中民眾對於醫療保健、

老人年金失業保險的態度;另外一種方式是以民眾是否認為政府應該縮小貧富差 距或照顧弱勢族群等較「抽象」的概念作為衡量指標,例如 Alesina (2009)使用 的指標為「是民眾還是政府應該為自己負責?」,亦或 Cojocaru (2014)利用「我 們國家中貧富差距情形是否應該被減少?」作為依變數;實務上,由於屈就於二 手資料的限制,只有少數政策偏好或政治相關之資料庫會有適合第一種題目的可 能性,一般的文獻均是以第二種方式為主。本研究因此主要係探討關於民眾對「減 少貧富差距」與「介入失業率」兩個概念作為重分配政策偏好的指標,這樣的方 式也符合過去文獻中的操作方式 (Alesina & Giuliano, 2009;Cojocaru, 2014;

Ravallion & Lokshin, 2000;Rehm,2005;陳文學、羅清俊,2012),前者在概念上 較廣泛,後者則較為具體,兩者在概念上具有上下階的意義。

首先是該問卷中詢問民眾有關重分配政策偏好的題目為第 F8 題:「有人說:

「減少貧富差距是政府的責任」,也有人說:「有錢沒錢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請 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說法?」,本研究將回答「自己努力結果」者視為對重分配 政策較不支持,編碼為 0,回答「是政府責任」者視為對重分配政策有較多的偏 好,編碼為 1,建立一個二元 (binary)的變項。

第二個部分是該問卷中詢問民眾有關政府與失業率的題目為第 F9 題:「有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說:「降低失業率是政府的責任」,也有人說:「有沒有工作是自己的事情,請問 您比較同意哪一種說法?」,和上一個題目一樣,本研究將回答「自己的事情」

者視為對重分配政策較不支持,編碼為 0,回答「是政府責任」者視為對重分配 政策有較多的偏好,編碼為 1。

二、

自變數 1. 流動性預期

由受訪者對家裡未來一年經濟情形的預期以及對臺灣未來一年經濟情形的 預期等兩題所組成,分別為「請問您覺得臺灣在未來的一年經濟狀況會變好、還 是變不好,或是差不多?」與「請問您覺得您家裡現在的經濟狀況與一年前相比,

是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或是差不多?」;以回答「變比較不好」為參照組,

分別建立「預期家裡將來會變好」、「預期將來家裡差不多」以及「預期臺灣將來 會變好」與「預期將來臺灣差不多」等四個虛擬變數。本研究預期,當人們對未 來的流動性預期較樂觀時,會減少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

2. 流動性經歷

由受訪者對家裡過去一年經濟情形的評價以及對整個臺灣過去一年經濟情 形的評價等兩題所組成,分別為「請問您覺得臺灣現在的經濟狀況與一年前相比,

是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或是差不多?」與「請問您覺得您家裡現在的經濟狀 況與一年前相比,是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或是差不多?」;我們以回答「變 比較不好」者當參照組,建立「評價家裡現在比較好」、「評價家現在去差不多」

以及「評價臺灣現在比較好」、「評價臺灣現在差不多」四個虛擬變數。本研究預 期,當人們對過去的流動性經歷評價較樂觀時,會減少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

不過必須說明的是,Alesina 與

Ferrara (2005)在嘗試利用多種流動性認知的

題目來當作依變數去解釋民眾的重分配政策偏好時認為,不是所有相關概念操作

項;然而本研究受限於TEDS二手資料的限制,沒有辦法達到Alesina與

Ferrara

(2005)這麼嚴格的標準,不過綜觀國外相關研究流動性認知與重分配政策偏好的 股票或債券?」等三個題目當成風險承受度 (risk tolerance)的衡量,作為對風險 趨避的代理變數 (proxy variable)17。本研究預期,擁有不動產與存款的人因為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領為參照組,建立中低白領、藍領以及農林漁牧三個虛擬變數;政黨認同以泛綠 認同為參照組,建立泛綠藍同與中立選民兩個虛擬變數。年齡、教育程度、家庭 收入與主觀社會地位則均為連續變數,數字越大代表該題值越高。

在文獻回顧中提到,Checchi 與 Filippin (2004:16)認為以二手資料驗證 POUM 理論並不容易,至少需要包含下列四個元素 (1)個體對未來的流動性預期:

以評估對未來的樂觀程度 (2)個體的風險趨避程度:個體的風險趨避程度必須被 控制 (3) 個體目前的經濟與主觀社會地位:以評估目前的階級 (4)個體對重分配 政策穩定性的預期;本研究主要即是以二手資料分析人民的流動性認知是否會影 響對重分配政策的偏好,以下分別論述之:

(1) 對未來流動性預期:取自問卷中個體預期自己家裡與臺灣未來一年經濟 情形的兩個題目。

(2) 個體的風險趨避程度:如前段所述,TEDS2013 並沒有直接詢問受訪者 風險偏好的題目,因此本研究採用是否擁有公寓、存款以及股票債卷等 三題作為風險承受度的代理變數。

(3) 目前的經濟與主觀社會地位:使用問卷中家庭收入與主觀社會地位兩個 題目。

(4) 對重分配政策穩定性預期:TEDS2013 同樣沒有詢問受訪者是否預期政 府重分配政策是否是會維持穩定的題目,但由於過去幾年中央政府並沒 有發生政黨輪替,同樣的執政黨在議題上的態度或許會微調,但大幅改 變的機率不高,此外我們也可以從行政院主計總處釋出的資料發現到,

如圖 7 所示,過去幾年內相關社會福利預算都約佔中央政府總歲出的五 分之一上下,且在未來除非有重大社會經濟危機發生否則均不太可能大 幅減少或增加所佔之百分比,因此本研究「假定 (assume)」受訪者認為 國去重分配政策的實施情況是穩定的,且預期未來重分配政策的實施狀 況也會持續的平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圖 7 我國歷年重分配政策佔政府總歲出百分比趨勢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取自:http://117.56.91.29/node/9174 19.79%

21.48% 21.48% 22.10% 22.98%

22.11%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500,000

2.00%

7.00%

12.00%

17.00%

22.00%

27.00%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預算(百萬元) 支出比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