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佇思諸己

第三節 凝望

第三節 凝望

書寫至此,似乎要暫告一段落了。在這段自我敘說的旅程結束之際,自我 覺察的行動仍然持續進行著,我發現自己配合四種經驗進行的分析雖然讓我有 所收穫,但自己如果還想再重做一次的話,我會選擇四種經驗中的一個深入進 行探索與分析。就以文化經驗來說好了,中國文化存在這世界已有數千年之久,

這些文化中的思想,不論在學習或生活中,都默默的影響著我們,卻不為我們 所知,如果能夠了解文化層面對我們影響的話,或許有助我們瞭解多元文化諮 商的意涵。台灣目前已是一個工商業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商業社會這段 期間也正好是我們父母或祖父母所經歷的年代,家中長輩在這段期間產生的價 值觀如何影響我們本身價值觀的形成,或許也是探討的方向。

在助人者探索自己的家庭經驗方面,或許可以配合 Bowen 家庭系統理論進

103

行敘寫及分析,讓我們了解自我分化、三角關係、家庭投射歷程及多世代傳遞 歷程對我們產生哪些影響。

對我而言,自我覺察的程度越深,除了了解自己更多,讓自己負面情緒升 起的次數變得較少,心情變得較平靜之外,自己的觀念和想法似乎也在產生改 變,例如我覺得自己興趣太過廣泛,以至於對任何事都想嘗試,這樣的做法在 我有限的時間中其實是增加負擔的,我當然可以對各種事物保持好奇,但在接 觸之時也要考量自己時間及能力,安排順序,實行減法生活,做出取捨,這樣 才能有時間及空間好好消化或整理自己所學。對我而言,開始專注在自我覺察 與行動是這兩年間的事,如果一位助人者能持續自我覺察五年或十年的話,會 經驗那些歷程呢?應該也值得一探吧!

104

10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洪逸慧(譯)(2012)。自律神經健康人 50 招 : 慢活,就能遠離疾病,副交感 神經決定你的人生品質(原作者:小林弘幸)。台北市:天下雜誌。

王佳元 (2009) 。重構生命故事-一個經驗韌力的自我敍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新北市。

朱淑芬(2008)。死亡與生命意義的自我覺察與反思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吳麗娟(2003)。一個諮商員的專業成長:一個「人」的成長---從 Human ”doing”

到 Human ”being”。中華輔導學報,14,1-30。

李文玫、丁興祥(2008)。對話與回應-存在的開顯:在敘說、書寫與閱讀的交 接處。應用心理研究,40,1-21。

李明芝(譯)(2013)。基本諮商技巧–助人者的實用手冊(原作者:R.

Nelson-Jones)。台北市:洪葉。

林伯聰(2011)。關於擁抱自由的勇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台北市。

林倩如、林美芳(2014)。諮商師之自我覺察與專業提升。輔導季刊,50(1),

67-74。

邱珍琬(2002)。自我覺察札記在諮商師養成教育中的運用與實際。輔導季刊,

38(3),66-74。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

141-180。

姜得勝(2004)。台灣家庭結構之巨變與其衝擊。台灣教育,630,2-13。

洪莉竹(2003)。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之文化反省經驗。教育心理學報,35(1),

1-17。

洪瑞斌、陳筱婷、莊麒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

106

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洪麗雅(2011)。『真實!你在哪裡?』一個諮商專業學習者尋找真實自我的 敘說旅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南投縣。

洪儷軒(2008)。洪儷軒:回歸自身,看「我」與研究所階段的諮商學習(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胡展誥(2013)。從替代役開始的移動與返家:一位助人工作者的覺察與行動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胡瑋婷(2013)。從舞蹈、寫作與建立網路社群重構乾癬秘密的自我療癒旅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原作者:Argyris, C., Putnam, R., Smith, D. M.)。

台北市:遠流。

夏林清、洪雯柔、謝婓敦(譯)(2003)。對實踐行動的敘事反映:反映性故 事訴說的兩個學習實驗。載於 Schön, D.A.(主編),反映回觀:教育實踐 的個案研究(頁 275-300)(原作者:C. Mattingly)。台北市:遠流。

夏林清等(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原 作者:Schön, D. A.)。台北市:遠流。

孫嘉孺(2010)。從流浪到回家─一位青年女性追尋自我生命的旅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 文化,38(7),75-95。

張秀娟(2008)。哲學人.諮商心敘說一個準諮商員自我探究的歷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馨怡(2013)。“狗子肥了”- 一位客家女教師/助人工作者之自我生命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許玉玲(2006)。在關係的經驗裡重新與我自己相遇—以諮商關係為主軸的自 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金燕(1996)。諮商實務工作者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之研究。國立彰

107

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9,193-246。

陳金燕(1997)。諮商實習中的自我覺察訓練。諮商與輔導,134,16-22。

陳金燕(1998)。諮商學習者在「自我覺察」課程之學習歷程與追蹤效果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6,116-153。

陳金燕(2003a)。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中之意涵:兼論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 用心理研究,18,59-87。

陳金燕(2003b)。自我覺察:文化體驗的起點.權力傲慢的終點。應用心理研 究,19,24-26。

陳柔秀(2011)。那一年 一個諮商學習者失戀的故事 -- 一段陪伴自己,與諮 商靠近的旅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逸京(2012)。準諮商員,從培養自我覺察開始。諮商與輔導,322,49-52。

陳順華(2012)。一位心理輔導研究生學習身心工作的敘說與反思(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傅嘉祺(2006)。捨得與失去-助人工作者的失落與自我整理(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曾文星(2010)。一個人生,三種文化。台北市:心理。

曾德慧(2008)。重重探尋,輕輕綻放:一個實習諮商師自我覺察與尋找專業 認同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

黃慈音、謝艾美、楊雅嵐、陳嘉茵、林淑娥、魏心敏、林珮瑾(譯)(2013)。

助人工作者的養成歷程與實務(原作者:Corey, M. S. & Corey, G.)。台北 市:心理。

黃堅厚(1995)。現代生活中孝的實踐。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

(頁 25-38)。台北市:桂冠。

楊中芳(1994)。試論如何研究中國人的性格:從西方社會/性格心理學及文化 /性格研究中汲取經驗與啟發。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 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頁 319-440)。台北市:桂冠。

楊明磊(2013)。你期望從敘說研究中看到什麼?說服還是感動?應用心理研 究,57,4-8。

108

楊國樞(1988)。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載於中國人的蛻變(頁 373-418)。台北市:桂冠。

楊國樞(2002)。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台北市:桂冠。

楊國樞(2005)。華人社會取向的理論分析。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 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 173-214)。台北市:遠流。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 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 249-292)。台北市:遠流。

楊舒聿(2008)。凝視框架與重構個人諮商信念之學思歷程--我的諮商學習故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新竹市。

葉冰婷(譯)(2007)。槓桿閱讀術(原作者:本田直之)。台北市:漫遊者 文化。

漆容綺(2007)。長大-一個助人工作者自我覺察與實踐之自我敘說探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美娟(2012)。生命書寫:一段自我療癒之旅。台北市:心靈工坊。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0)。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 者: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台北市:心理。

鄧明宇(2005)。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 踐。應用心理研究,25,115-142。

鄭任汶(2013)。深度的喜悅—從天職到天賦的承諾。親子天下,42,202。

燕國材(1994)。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

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頁 41-86)。台北市:桂冠。

賴誠斌、丁興祥(2005)。存有的開顯:在敘說、書寫與閱讀的交接處。應用 心理研究,25,73-114。

龍國英(譯)(2009)。建築家安藤忠雄(原作者:安藤忠雄)。台北市:商 周。

顏志龍(2015)。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 寫作指南。台北市:五南。

109

二、西文部分

Brems, C. (2001). Basic skills in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Belmont, CA:

Brooks/Cole.

Brown, C., & Augusta-Scott, T. (2007).Narrative Therapy: Making Meaning,

Making Lives. Thousand Oaks, CA : Sage.

Chen, C. Y. (1988). Chinese culture and counseling in Taiwan: A counseling mod-el

based o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WI.

Cormier, S., & Cormier, B. (1998). Interviewing strategies for helpers: fundamental

skills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Hamkins, S. (2013). The Art of Narrative Psychiatr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Hansen, T. J. (2009). Self-Awareness Revisited: Reconsidering a Core Value of the Counseling Profes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7, 186–193.

Hutchinson, D. R. (2015). The essential counselor : process, skills, and

techniques(3

rd

edition). Thousand Oaks, CA : Sage.

Kozmova, M. & Wolman, N. R. (2006). Self-Awareness in Dreaming. Dreaming,

16(3), 196-214. doi:10.1037/1053-0797.16.3.196

McLeod, J. (2009).The Counsellor's Workbook: Developing a Personal Approach.

New York, NY:McGraw-Hill.

Pompeo, M. A. & Levitt, H. D. (2014). A Path of Counselor Self-Awareness.

Counseling and Values, 59, 80-94. doi: 10.1002/j.2161-007X.2014.00043.x

Richards, K. C., Campenni, C. E., & Muse-Burke, J. L. (2010). Self-care and

well-being in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elf-awareness and mindfulnes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32, 247–

264.

Roysircar, G. (2004). Cultural Self-Awareness Assessment: Practice Examples From

Psychology Train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5(6),

658-666. doi: 10.1037/0735-7028.35.6.658

Suthakaran, V. (2011). Using Analogies to Enhance Self-Awareness and Cultural Empathy:Implications for Supervisio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39, 206-217.

110

Topuz, C. & Arasan, Z. (2014). Self-Awareness Group Counseling Model for Prospectiv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43, 638–642. doi:

10.1016/j.sbspro.2014.0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