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佇思諸己

第一節 回首

在這一節中,我試著配合自我覺察模式中的四種經驗,整理自己從求學史、

和家人關係及對自己敘說中看到的改變階段及歷程(如圖 5-1)。

壹、文化經驗 —從忍耐順服到理解配合

文化經驗中的權威取向讓我感受最深,這個感受是來自大房那邊不公平的 對待。「長兄如父」,自從爺爺去世之後,大房伯父就成了家庭中的意見領袖,

從小到大,我聽到的是伯父賣了我奶奶辛苦開墾的地後,卻沒有給奶奶一些費 用以補償她的辛苦;我母親也曾經和伯父一起合作買地,但伯父要將土地賣出 的時候卻也是擅自作主,不和母親討論,大房伯父的作法讓我無法諒解。對我

92

是二房這邊的長子,也是長孫,從小聽到父母談論我們這房所受到的不公平對 待時,我就會告訴自己: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才能討回面子,

光耀門楣。除此之外,母親在國小中年級以前對我的管教方式是以責打為主,

由於自己只能承受,無力反抗,再加上國中小的求學經驗都是要服從權威(老師、

規定),以至於我一直有著權威方面的個人議題要克服,直到這一兩年才逐漸克 服。

從傳統取向而言,雖然自己在國中以後漸漸產生自己的想法,而有一些反 抗行為,但我覺得自己基本上是一個順從家規或校規的小孩,所以父母要我好 好讀書以便將來有一個好工作時,我也是聽父母的話,在國小國中階段時把書 讀好;聽從奶奶意見,不讀五專;遵照父母的想法,在大學選填志願時將師院 各科系填在前面,接著再填自己喜歡的科系。

「百善孝為先」,在這樣的文化框架,自己從小到大所做的很多事,都是想 讓自己盡到孝順的責任,例如:父母教導我們看到長輩或客人要打招呼;吃飯時,

長輩要先夾菜,晚輩才能夾;看電視時要尊重長輩意見,不能直接看晚輩喜歡 看的節目;要選擇就讀學校時以父母意見為主;成為一位國小老師雖然不是自 己當初的生涯規劃,但這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讓父母不用再為我們煩惱;

開始教書時,雖然是在北部,但我也知道一兩年之後要想辦法請調回南部,以 便就近照顧父母;請調回南部之後就開始準備結婚生子事宜;第一次進修研究 所時有讓父母知道,畢竟他們會感到高興,但退學、第二次進修心輔所及兩次 留職停薪的決定我沒有告訴父母,因為我怕他們會擔心我的進修狀況及經濟負 擔。基本上,讓父母放心、有面子的部分才會讓他們知道;會讓他們掛心、沒 有面子讓自己覺得不孝的部分則加以隱藏。

其實,不論用什麼方式孝順長輩,只要父母能感受到,就是一種可行的方 式。小時候,我其實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只是為了要讓父母有面子,且也想為 自己在家族中爭一口氣而讀。在這種順服壓抑的想法下求學,覺得給自己太大 的壓力,才會讓自己過得這麼辛苦。現在我也為人父親,承擔起教養兩個小孩 的責任,我漸漸地體會父母的出發點其實很單純,就是希望子女的學業及品行 能夠保持良好,學校畢業後找個穩定的工作,然後立業成家,不一定要有什麼 輝煌的成就去光宗耀祖,只要自己把工作做好,把身體照顧好,把子女教養好,

93

就是孝順父母的行為了。

貳、社會經驗—符合他人期待到忠於自己想法

在社會經驗中,對我影響較大的是關係取向。在關係取向中,強調為人子 女要能回報父母教養的辛勞,對於幼時還沒有工作能力的我來說,能夠回報的 方式就是遵守家裡或學校的規定,且把功課照顧好,把弟弟保護好,這樣就盡 到身為長子的責任。

但也因為自己常以這樣的身分自許,又受到之前說的「長兄如父」,且未來 長大之後會成家立業變成一家之主等想法的影響,漸漸讓自己的個性及想法朝 權威方向前進,在家中會壓抑情緒不會輕易表露情緒。這種習慣在結婚之前還 不至於造成重影響,結婚之後發現自己在面對太太及子女時,由於自己不會用 言語表達情緒及想法,遇到摩擦或衝突時,只會用緊繃或冷漠的表情加以表示,

以至於讓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變得更緊張。當自己察覺到這樣情形想要改善時,

卻只能藉著飲酒讓心情放鬆以便說出心裡的話。

身為長子,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因為我知道自己未來將成為一家之主,

除了成家立業外,父母年老之後還要負責照顧父母及姊姊。我覺得一個以後要 承擔家庭責任的人,要先能配合家人需求,懂得為人設想,所以我從小到大會 選擇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邊,先配合別人。由於這些動作不是發自內心,所以 自己也會有很多抗拒,例如上國中時故意在日記中寫一些讓老師生氣的話,上 輔導課時找同學一起翹課;親友或客人來訪時,自己會盡量躲到房間,不想和 他們打招呼或寒暄;師院畢業選擇學校時,雖然自己不想和同學一起在同一間 學校實習,卻選擇不說出自己想法,而是確定分發學校後,藉著說要到學校報 到,留下不知所措的同學而離開。

小時候配合的是家人,母親曾告訴我不能得罪客人,才能和氣生財,儘管 我有時不太想和客人打招呼,但還是會勉強自己做;出了社會配合的就是朋友 或同事,所以和朋友一起喝酒時,就會因為要讓現場氣氛歡愉,讓朋友快樂而 多喝一點;別人都用兩年就讀完研究所,取得學位,我自己沒有考量到能力是 否許可,只是一廂情願地告訴自己也要兩年畢業;有些研究生只求畢業,所以 用了一些違反學術倫理的方式撰寫論文,而我也受到他們影響而做了;甚至我

94

在第一次進修時,也很慎重考慮到底要不要留職停薪,因為身旁的朋友都勸我 不要這樣做,會損失很多薪水,這些情況都讓我很掙扎,一直思考是否和周遭 的人一樣,隨便念個研究所能晉級加薪就好,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的理想,除了 非得要念心輔所外,還要第二度留職停薪﹗

但我心中的聲音告訴我,我唸研究所的目的和一般人不同,他們只是為了 晉級加薪,而我是為了要培養自己的能力而念的。我培養的能力不只是為了工 作上的需要,也是為了改善與家人關係,甚至是為日後退休想要開創自己的第 二春而培養的。如果是這樣,就不用太執著於眼前的利益,放長線釣大魚,眼 光要放遠一點,所以我會選擇走自己的路,雖然這條路有點孤單,身邊也沒有 多少支持的聲音,但當我看到自己這一年來自己和家人關係改善的情形時,我 知道這樣做是值得的,所以我會忠於自己的選擇,繼續堅持下去。

參、家庭經驗—消極接受到積極承諾

在我幼時的家庭經驗中,除了較為懼怕母親外,對於父親倒是存在不少好 感,記得小時候父親會動手烤玉米給我們吃,曾經帶我去看電影,考試成績或 在校行為表現不佳也不會被父親責罵,甚至讀大學之後,每次父親送我去車站 坐車時還會再拿些零用錢給我,感受到父親慈愛的一面。

當上父親以前,我在家裡主要的身分是兒子,作為兒子的本分,就是聽長 輩的話,把書讀好,找個穩定的工作,如此而已;當上父親之後,才又多了個 爸爸的角色。除了原本被照顧者的角色外,又多了一個照顧者的角色,才會手 忙腳亂地思索自己要具備那些教養能力。由於自己在家中經驗了權威及溫柔的 部分後,覺得扮演一個溫柔慈祥的父親是自己想要的角色,所以我當上父親之 後,也積極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禮記.大學》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從順序上來說應該是「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首重自身能力之培養,其次才是配合這些能力維繫好家庭關係,接著 再去服務社會國家。當上父親的前十年,不論是到輔導團服務、第一次進修、

充實輔導知能到第二次考上心輔所為止,我自己一直都想要先培養好自己能力 之後,再來教育小孩,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外面進修學習,而忽略了在家與

95

孩子互動的重要,也沒有去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長期下來,不知不覺在親子 之間形成一道牆卻不自知。其實,「先培養好自己能力之後,再來教育小孩」的 想法及做法太理想化了,讓我忽略了自己培養能力過程中,沒有盡到父親責任 的問題,除因此感到焦慮,也會因為焦慮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形成學習上的 焦慮及壓力,在雙重壓力循環之下,最後壓垮自己,以至於第一次進修以退學 收場。而且這樣的觀念除了自己沒盡到責任外,也把自己該承擔的那一份責任,

全部加到太太身上,加重她的負擔,對太太很不公平。歲月是不等人的,在我 培養能力的同時,孩子也慢慢地長大,不可能等我「修完身」之後再來「齊家」, 所以在撰寫自我敘說論文的過程中,藉著對自己教養觀念的覺察,我漸漸的改 變原來的想法,覺得可以一邊培養能力,一邊教養孩子,在家庭責任與個人成 長之間取得平衡。而教養能力的培養就跟寫論文一樣,邊做邊修,循序漸進,

先求有再求好,而非一次就做到好。

我目前在家中同時扮演著為人子、為人夫及為人父等角色,尤其一家之主 的角色讓我提升了自己在家中的權力位階,也更讓我知道自己需要負起修復夫

我目前在家中同時扮演著為人子、為人夫及為人父等角色,尤其一家之主 的角色讓我提升了自己在家中的權力位階,也更讓我知道自己需要負起修復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