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返」求諸己-一位助人工作者自我覺察生命故事的敘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返」求諸己-一位助人工作者自我覺察生命故事的敘說"

Copied!
1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徐偉民 博士. 「返」求諸己—一位助人工作者 自我覺察生命故事的敘說. 研究生:楊志章 撰. 中 華 民 國 一百零六 年 三 月. 二十三 日.

(2) 十六.

(3) 謝辭 從第一次進修研究所到正式拿到學位,我花了十年! 對我而言,這三千多個日子的求學之路關卡重重,這些關卡可能是來自工作 環境,可能是來自家庭責任,也可能是來自自己內心的煎熬與掙扎。最想感謝的 是身旁一路陪伴的太太玉玲,在這十年之中擔負起很多的家庭責任,讓我可以放 心(或說是任性)追求我的理想。 所上老師也讓我得到很多的支持與學習︰感謝慶福老師在我慎重考慮休學 之際,讓我看見學習的一絲曙光,繼續完成學業;珍琬老師的言教及身教讓我知 道一位專業助人者在諮商專業成長上是無止境的,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大維老 師課堂上的啟發提升了我的諮商能力,讓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諮商風格;素雲老 師及莉莉老師的關心及教導讓我感覺溫暖,也從中得到很多收穫;菁惠老師的提 醒及陪伴,讓我有繼續完成論文的動力;春櫻老師對論文內容的回饋提升了論文 品質;指導教授偉民老師親切、幽默、認真且嚴謹的態度及對我家庭狀況的關心, 更讓我銘感五內。 另外,同窗好友們則云、輝哥、穎潔、柏龍、一斌、可微、若寧及淑貞的一 路上的相互督促及支持,也是我完成學業的重要助力。 關關(. )過,關關過!如果請你在括號中填入一個字的話,你會填入什麼?. 不同成長背景及經驗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思維。如果以文化經驗來看,我們可能填 「難」 ;從社會中得到的經驗,應該會讓我們填上「想」 、 「可」 、 「好」 ;原生家庭 經驗給我的答案則是「要」;而我自己個人的經驗則告訴我是「需」。 是的,關關需過,關關過!進修成長的過程雖有些曲折,我還是通過考驗了。 這次考驗中所養成的態度,亦將成為往後人生路途前進的陪伴,與我同行!. 志章. I. 2017.03.23.

(4) 中文摘要 這是一篇採用自我敘說的方式,透過生命故事的敘寫及回顧,藉此理解文化、 社會、家庭與個人經驗如何在這四十年的歲月裡影響個人自我覺察的歷程與結 果。 敘說生命故事時會依循 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提出的三度敘說探究 空間,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性、人和社會的互動性、情境的場域性,三個 面向,來整理與回顧生命歷程中重要的事件,以及事件中涉及的人物與情境,從 文化、社會、家庭、個人四個層面的經驗中,來釐清自我覺察的歷程與結果。 故事從我成為父親之後,思索自己如何成為一位有能力的父親開始,回溯自 己從小學到第二次進修研究所經歷的重要事件,結果發現從連續性的面向上,身 分的轉變是引發我自我覺察的最主要關鍵,我看到自己從兒子轉變成父親的身分 時,開始覺察到自己所需要培養的各種能力;從互動性的面向上,發現與家人關 係的互動是關鍵,我從改善與太太關係開始,逐漸地,也改善了我和女兒、兒子 及母親的關係;從情境性的面向上,最關鍵的是自我學習的歷程,更讓我發現從 買書開始,經過第一次進修研究所、研究所退學、充實輔導知能,直到第二次進 修研究所等一連串自我學習的歷程。從連續性、互動性、情境性三個分析向度來 看,都有其促進我對於自我覺察的關鍵要素,使我在文化、社會、家庭、與個人 四個層面的經驗上有所轉變:在文化經驗上,轉變的歷程是「從忍耐順服到理解 配合」 ;在社會經驗上,轉變的歷程為「從符合他人期待到忠於自己想法」 ;在家 庭經驗上,有「從消極接受到積極承諾」的轉變歷程;最後,在個人經驗上的轉 變歷程則是「從 Human ”doing”到 Human ”being”」。 文末分享整個自我覺察歷程對國小專任輔導老師及諮商師的啟發,作為未來 推動助人工作時的參考。. 關鍵詞:助人工作者、自我覺察、自我敘說. II.

(5) Abstract This is a self-narration and review of personal life stories undertaken to help understand how culture, society, family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ffect the progress of personal self-awareness over the course of four decades. The narration of these life stories follows the three-dimensional narrative space proposed by Clandinin and Connelly (2000).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ontinuity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and the sense of field on situations are used to sort and review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life procedure, as well as the people and situations involved in the events.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experiences of cultural, social, family and individuality, I clarify the processes and results of self-awareness. The story starts from my becoming a father when I was thinking about how to be a capable father. Looking back at the important events of my studying elementary school to the second time of studying graduate school, I find that from the dimension of continuity, a change of identit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point that triggered self-awareness. When I changed my identity from a son to a dad, I started to become aware of the various abilities that I needed to have. From the dimension of interaction, I find the crucial point i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I started by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my wife, whereas I am still gradually working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 daughter, son, and mother. From the dimension of situation, the key point is the process of self-learning. A series of self-learning process was found starting from buying books, through the first experience studying in graduate school, to dropping out from graduate school, enriching the counseling knowledge, until the second time studying in graduate school.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ntinuity, interaction and situation are all key elements to promote my self-awareness. They resulted in changes of the four levels of culture, society, family and individuality. In cultural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was “from tolerance to understanding”. In social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is “from meeting others’ expectations” to “being loyal to one’s own ideas”. In the family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was “from negatively receiving” to “positive promise". Finally,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in personal experience was “from Human "doing" to "Human" being "”. The sharing of the inspiration of the whole self-awareness process to becoming a school counselor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counselor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can be us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helpers, self-awareness, self-narrative III.

(6) IV.

(7) 目錄 謝辭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錄 .................................................................. V 圖次 ................................................................ VII 第一章 返求初衷 ........................................................ 1 第一節 時空線索與動力 .................................................. 1 壹、一次挫敗的進修 ................................................... 1 貳、二次進修 ......................................................... 2 參、曙光乍現 ......................................................... 3 第二節 談回自己 ........................................................ 4 壹、說自己? ......................................................... 4 貳、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壹、助人工作者 ....................................................... 6 貳、自我覺察 ......................................................... 6 第二章 博採眾長 ........................................................ 7 第一節 自我覺察的意涵與重要性 .......................................... 7 壹、自我覺察的意涵 ................................................... 7 貳、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 9 第二節尋找入口 ........................................................ 10 壹、自我覺察的入口 .................................................. 10 貳、入內探索 ........................................................ 21 V.

(8) 參、邊走邊想 ........................................................ 23 第三節 準諮商師自我覺察相關研究 ....................................... 24 壹、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個人經驗 ........................................ 24 貳、家庭長輩想法及行為形塑家庭經驗 .................................. 26 參、家族成員教誨傳遞文化和社會經驗 .................................. 27 肆、過去研究給我的啟示 .............................................. 27 第三章 指引方向 ....................................................... 29 第一節 行路指南 ....................................................... 29 第二節 同行伙伴 ....................................................... 31 第三節 探索裝備 ....................................................... 32 第四章 梳理景物 ....................................................... 35 第一節 我的求學史 ..................................................... 35 第二節 我和家人 ....................................................... 63 第三節 我自己 ......................................................... 80 第五章 佇思諸己 ....................................................... 91 第一節 回首 ........................................................... 91 壹、文化經驗—從忍耐順服到理解配合 .................................. 91 貳、社會經驗—符合他人期待到忠於自己想法 ............................ 93 參、家庭經驗—消極接受到積極承諾 .................................... 94 肆、個人經驗—Human ”doing”到 Human ”being” ...................... 95 第二節 此刻 ........................................................... 97 壹、在助人工作上,尊重及接納個案 .................................... 98 貳、在家庭承諾上,學習並甘心付出 ................................... 100 參、在自我成長上,覺察且維持平衡 ................................... 101 第三節 凝望 .......................................................... 102 參考文獻 ............................................................ 105. VI.

(9) 圖次 圖 2-1 諮商師覺察層次 .............................................. 11 圖 2-2 自我覺察模式 ................................................ 16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34 圖 5-1 自我覺察階段圖 .............................................. 97 圖 5-2 自我覺察與三度探究空間關係圖 ................................ 98. VII.

(10) 第一章 返求初衷 「論文寫什麼都好,重點是要寫自己有感覺的題目,讀自己有感覺的文獻, 這樣才會有熱情繼續做下去!」當我和所上一位老師討論論文方向時,她是這 麼鼓勵我的。剛聽到這句話時,心中有個「A HA!對了,就是這個!」的感覺。 回顧自己以前決定論文題目時,雖然都有感覺,可是持續不久,閱讀文獻也沒 有特殊感覺,就只當成一般的閱讀,難怪會撐不下去。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 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決定做一件事前,自己要先有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 投入熱情及時間。過程中如果遇到挫折想放棄時,也會因為這個初衷,而有繼 續完成的動力。 「寫自己有感覺的論文」,這句話我一直放在心底。. 第一節 時空線索與動力 壹、一次挫敗的進修 屏東大學心輔所是我第二間進修的研究所。 第一次就讀教育所時,為了彌補大學以前沒有認真念書的遺憾,在老二已 經出生,家中經濟支出增加的情況下,我選擇以留職停薪一年的方式好好進修, 周遭友人雖然沒有明講,但我知道他們認為這樣的代價很大,這樣的代價是如 果換成薪水,可能要好多年才能補得回來吧!說來可惜,上次的進修,歷經提 早入學、留職停薪,在全部學分已修完,只剩論文沒完成的情況下,用一種壯 士斷腕的心情,以自辦退學作為第一次研究所課程的結束,沒有拿到學位。 剛退學後不久,A 校長(化名)問我研究所讀得如何?我回答已經辦退學 了。他用關心且好意的口吻說:「你應該唸屏東的研究所就好,這樣較好畢業, 高雄的較難唸,不好畢業。」當他說完後,我在心裡想著: 「你根本不知道我為 何要去念高雄的研究所,也不知道我這段期間求學的心路歷程,憑甚麼說出這 樣的話!自以為是好意,其實是一種傷害。」我心裡有一股委屈,但我不想講, 1.

(11) 畢竟他也只是隨口問問,那我就隨便說說就好了。 身旁的同事一個個從研究所畢業了,比起我的求學生涯,他們顯得順利許 多。第一次研究所進修時,從開始找指導教授到確定指導教授人選,我總共換 了三個人,最後確定請 C 教授(化名)指導,但從他的言語中,我自知自己的 研究能力不足,在撰寫及推論上無法讓教授滿意,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 自己找指導教授不順利,找到後關係又變得緊張;反觀其他同事不但平常和指 導教授關係良好,等到最後論文口考時,指導教授還會幫忙回應。這樣的關係, 實在讓我羨慕不已。. 貳、二次進修 退學後的生活有點茫然且無力,因為我已經失敗一次,也不知道自己未來 的目標在哪裡。雖然每天依舊到學校上下班,作息看來不變,但是一回到家後, 整個人就像洩氣皮球般的躺在沙發上,動也不想動。日復一日,陪著一歲多的 女兒玩著洗頭遊戲來掩飾我心中的無奈。直到後來決定想先以「了解自己」做 為我接下來的方向,進而想念心輔所後,才較有力氣和家人們互動。 五年後,我利用甄試考上屏東大學心輔所。 我提醒自己:「高興一個晚上就好!」從上次進修經驗發現,如果能先確定 論文方向,會讓自己在就讀期間有個重心,不致讀到了二年級才手忙腳亂的準 備論文。上次進修就是因論文沒有寫完,因而自辦退學,這一次,我不想再重 蹈覆轍,我告訴自己要先做好準備,不要再舊事重演,畢竟每一次的進修不管 在時間、金錢或精神方面都要付出蠻大的代價。這一次,無論如何要朝著畢業 之路邁進,不能再讓自己失敗了。這一次,我要認真思考自己有興趣的論文方 向,趕快確認題目。 適巧自己在擔任國小專任輔導老師時,發覺因團體督導次數有限,無法有 效提升自己輔導專業,因此決定配合專題研究課程,以行動學習 (action learning) 方式進行同儕督導,以提升專輔教師專業能力。 這個信心滿滿的題目,經過一學期後以失敗收場。開學一個多月後,我發 現對這個題目已不再充滿熱情,甚至有逃避傾向。雖然這個題目的確幫我覺察. 2.

(12) 了很多個人議題,但沒有感覺如何繼續下去?最後我放棄這個題目,重新找尋 方向。. 參、曙光乍現 尋找論文方向的想法就這麼一直擱著,因為修課太忙,甚至忙到自己一度 想要休學,後來雖然打消念頭,但眼前所想的,是要先安穩度過碩一,沒有時 間再顧及論文。 碩二課程實習是一個突破點,我選擇到和美科技大學(化名)當實習諮商 師,我的實習督導 D 教授(化名)重視諮商師自我覺察能力的培養。聽到這段 話時,我心裡蠻苟同的,畢竟諮商師能先提升自己的自我覺察能力,才能帶領 當事人進行自我覺察(陳金燕,2003b) 。不論在養成階段或日後執業階段,諮 商師自我覺察能力的培養會影響諮商成效(林倩如、林美芳,2014;陳金燕, 2003a、2003b;陳逸京,2012) 。而我也認為諮商過程其實就是利用各種方法或 技術擴充案主的自我覺察,讓他了解自己的感受、行為及想法後,再和他一起 討論適當的處理方式。所以, 「培養自我覺察能力以擴充案主的自我覺察」就變 成我在課程實習時的重要目標。 文化上的自我覺察是重要的(Roysircar,2004) ,國內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 中不能忽視的議題之一是對文化因素的敏感與對文化影響力的省察,諮商員須 了解文化因素的影響,有意識地分辨在專業發展歷程中自己如何受到不同文化 價值觀的影響,才能整合不同文化觀點,發展個人的諮商觀與生命觀,由此可 見諮商員對自己文化的覺察是如此重要(洪莉竹,2003)。陳金燕(2003a)指 出: 「個人若能藉由自我覺察,而更清楚地看到文化、社會及家庭等因素,在自 己身上所產生的影響、所留下的痕跡,對於自己之所以為自己,不僅『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Corey 和 Corey(黃慈音、謝艾美、楊雅嵐、陳嘉茵、林淑 娥、魏心敏、林珮瑾譯,2013)認為助人者家庭經驗會影響助人者對個案的知 覺與反應,因此,一位有效能的助人者需要覺察自己的原生家庭及早年背景等 經驗在助人工作上影響的層面。從我接案經驗中,我發現諮商過程看似諮商員 及當事人兩人的互動,卻因雙方個人、家庭、社會經驗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個. 3.

(13) 體文化,因此諮商過程其實隱含兩個文化的互動。如果能覺察文化對自己造成 的那些影響,不但有助於進一步了解自己,也能尊重當事人本身獨特的個體文 化,不會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到當事人身上。我想,文化、社會和家庭等因素, 不論明顯或隱微,都是影響我的因素,在兩次的進修中,我都選擇讀日碩,也 決定用較少見的留職停薪方式進行,這些決定,看似自己獨力完成的,但其中 如何受到這三種因素的影響,是我覺得好奇的部分。 在整個碩二課程實習期間,我把自我覺察列為實習重點,這一年讓我獲益 良多。從文獻及我個人實習經驗中都發現自我覺察是協助個人成長並提升諮商 效能的方式(Hansen, 2009; Kozmova & Wolman, 2006; Pompeo & Levitt, 2014; Roysircar, 2004; Suthakaran, 2011; Topuz & Arasan, 2014),因此在實習結束後, 我決定以自我覺察作為自己論文方向,期望透過對過去生活的整理,讓自己更 能了解自己。. 第二節 談回自己 壹、說自己? 上一次進修挫折後,我想重新了解自己。但自己心中其實已經傷痕累累, 沒有力氣去執行這個工作。於是我從療癒自己開始。參加敘事團體是我給自己 的第一個禮物,透過六次的課程,我發現我喜歡說故事、聽故事,我發現自己 喜歡敘事,我發現不管是每個人或是每件事都是由一個個故事組成,而且這些 故事在每一次的敘說中可能有不同版本或產生不同的意義。我也發現從事諮商 的過程,有一部分就是在聽故事,幫案主整理故事,重建新的內在參考架構。 既然如此,那我就用「故事」當成我的方向。 故事要從哪裡起頭呢?兩條路,不是說自己就是說他人。我選擇前者!因 為一個助人工作者需要對自己有些整理及覺察。如果自己可以趁著寫論文之便 整理或療癒自己,是個搭順風車且一舉兩得的做法。此外,我也想藉著這本論 文讓孩子們知道我求學或成長的心路歷程,讓他們了解有著一副嚴肅外表,講 話較理性的父親,其實也有痛苦、無助、無奈的一面。我並沒有他們想像中堅 4.

(14) 強,在堅硬的外表下其實包覆著一顆脆弱受傷的心。雖然我很理性,但其中有 大部分是為了擔負起生活的責任,不得不堅強起來,結果隱藏了心中柔軟感性 的那一面,偶爾出現,卻是情緒性的發洩,用嚴厲的口吻指責家人,這種表現 方式,不但傷害了家人,也讓自己感到愧疚。. 貳、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柳生又壽郎是宮本武藏的徒弟,在他們的對答中,宮本武藏告訴柳生又壽 郎:「第一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了解自己」當然是一輩子的事,且有很多角度及面向要去進行(黃慈音、 謝艾美、楊雅嵐、陳嘉茵、林淑娥、魏心敏、林珮瑾譯,2013) ,不是區區一篇 論文就可一語道盡,但至少針對以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做個回顧及省思, 可以幫助我多了解及認識自己,有助於提升與家人的關係。更進一步,我想要 透過多了解自己,為自己規劃退休之後的人生方向。我想,這是一份會投入熱 情且有 fu 的論文。 自我敘說論文寫作對我而言是一件很赤裸的事,因為這樣的揭露會呈現自 己做錯事、做不好甚至不道德的一面。儘管如此,經過這幾年的整理,我相信 自己已經具備相當的勇氣來面對這些事,雖然在書寫整理的過程中還會有逃避、 自責甚至引發一些強烈的情緒。我想這些都是要去面對的,畢竟我是這些事件 的主角,不論過程或結果如何總是要負責地面對。能把過去整理好,才能以此 為基礎接納自己的過往,以面對未來的生活。 當我把「有感覺」、「了解自己」、「自我覺察」、「自我敘說」、「文化」、「整 理自己」、「看向自己」都放在一起時,論文方向就很明確了。我的研究目的是 想要透過生命故事的敘寫及回顧,藉此理解文化、社會、家庭與個人經驗如何 在這四十年的歲月裡影響我個人自我覺察的歷程與結果。. 5.

(1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助人工作者 助人工作者意指在工作上有使用助人技巧以協助他人的人,依照專業程度 不同而有所區分,例如精神科醫師、諮商師、心理師、社工師、教師、牧師、 企業教練(coach)、志工,甚至是伴侶、父母及朋友都包含在內(李明芝譯,2013)。 在我的生命歷程中,我曾經擔任過小學老師、數學領域輔導員、專任輔導老師, 目前就讀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這些都是助人者的角色。在本研究中,助人 工作者指的是我目前的角色-準諮商師。. 貳、自我覺察 陳金燕(1996、1997)認為自我覺察是「自己知道、了解、反省、思考自 己在情緒、行為、想法、人我關係及個人特質等方面的狀況、變化、影響以及 發生的原因。」 ,自我覺察的線索如以時間向度來看,可分為「當下—事後」兩 個層次;以動力源頭區分時,又可分成「自發—外力」兩個層次。本研究中的 自我覺察是指自己在事後自發性地針對「求學史」、「我和家人」及「我自己」 等三個面向故事,藉由自我覺察模式,探討故事內容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包含 從題目之選擇、資料之蒐集、文本之撰寫及後續之分析與討論等,都是一系列 探索自己的覺察與行動。. 6.

(16) 第二章 博採眾長 我想說自己的故事,留了一隻眼睛看自己。在此同時,我另一隻眼睛看向 外面的世界,了解一下大家如何看待自我覺察。我在這一章中將用三節討論他 人眼中的自我覺察,探討其意涵及重要性,接著尋覓適合我的自我覺察模式, 建立自我覺察的入口,最後再從此模式看出去,反思其他台灣準諮商師進行自 我敘說時,比較注重或忽略的面向。. 第一節 自我覺察的意涵與重要性 我的拳擊戰績馬馬虎虎。順利打到第六場比賽時,當時日本拳擊界的 明星原田先生竟然要到我所屬的拳擊場來練習。當初我對於同世代的 明星拳擊手就在眼前的好運,只感到單純的喜悅而已。但是,跟拳擊 場裡的夥伴們一起看著他那驚人戰力的時候,興奮之情卻在一瞬間消 失殆盡。速度、力量、心肺功能的強度、恢復力,不論是哪一項我都 望塵莫及。這讓我看清了不管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那般境界的殘酷 現實。心中「或許能靠拳擊維生」的淡淡期待被徹底粉碎。當下我就 決定放棄拳擊(安藤忠雄,2009:41)。. 壹、自我覺察的意涵 張氏心理學辭典是我找尋自我覺察定義時首先在腦海中浮現的一本書。在 裡面,張春興(2006)認為自我覺察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內心欲望 以及個人優缺點都能了解的情形。」所以,他是從一個人的行為、想法、感受、 個性等層面來說明自我覺察的定義,就如同安藤忠雄對自己的覺察,既然如此, 每個人可以去發展也可以具備自我覺察能力。Richards, Campenni 和 Muse-Burke (2010)指出自我覺察是「諮商師在諮商關係中能立即意識到感受、想法與行 為的能力」 。不同於張春興的是,Richards 等人開始從諮商專業領域討論自我覺 察的意義,可是範圍只侷限在諮商關係中,好像意指諮商專業人員需要培養這 樣的能力,一般人較不需要,範圍上不夠寬廣。在諮商關係以外的地方,諮商 7.

(17) 師進行自我覺察也是重要的(邱珍琬,2002;林倩如、林美芳,2014;陳金燕, 1996、2003a、2003b) 。邱珍琬(2002)對自我覺察的看法則是「個體有意識地 知覺到某些事件對於自己在心理、情緒、社交以及文化上的影響」 。她的定義較 接近張春興,並認為文化因素也是自我覺察時的方向,但在自我覺察的詮釋上 好像還不夠具體及完整。對此,陳金燕(1996)所提出的定義是「自己知道、 了解、反省、思考自己在情緒、行為、想法、人我關係及個人特質等方面的狀 況、變化、影響以及發生的原因」。在她的定義中,不但包含自我覺察的種類、 面向,也提到覺察時需要注意的脈絡及原因。對我而言,這樣的定義才能較完 整的說明自我覺察的範圍及作法,較符合我的需要。 自我覺察不是現在才有,古書中也可發現一些和自我覺察有關的線索,例 如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篇》;「君子博學而日 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簡釋,勸學》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學而篇》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經,33 章》 ; 「…所謂明者,非 為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莊子,外篇-騈拇》;「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故 君子必慎其獨也」 《大學》 ; 「…故君子慎其獨也」 《中庸》 。在成語中亦可找到一 些和自我覺察有關的典故,例如「人貴自知」、「量力而為」、「反躬自省」、「捫 心自問」等。在這些先賢所說過的話中,可以發現反省、思考或覺察的對象可 能和外在的人事物有關,也可能是個人自發性的覺察,讓我們知道傳統文化也 在默默地提醒自我覺察的重要。不論是外在事件影響或內在動力引發,個人內 在經驗均為自我覺察的核心,這些自覺、自知的觀念說明自我覺察在個人修養 上的重要(陳金燕,2003a)。 陳金燕(2003a)在學習諮商的過程中發現西方諮商專業理論強調的「自我 覺察」與中國傳統思想提到的「自知之明」 ,兩者之間最大的共通、重疊之處是 自知之明(或是自我覺察)不但在諮商專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我們生活哲 學及個人修養上被強調。 談完了他人眼中的自我覺察後,我想說說在自己眼裡的自我覺察: 一、每個人終其一生可以去發展的能力,也在諮商師專業能力發展上特別被強 調。 二、覺察方向除與自己外在行為或與外界人事物的關聯性外,也可能思考個人 8.

(18) 內在性格特質、情緒、想法或價值觀,簡而言之,都是在「關係上做反思」。 三、一件事的發生均有其前因及後果,這些脈絡可以做為自我覺察的材料。 四、不論是外在事件引起或內在經驗引發,個人內在經驗都是自我覺察的核心。 五、文化因素影響自我覺察。以我們生活文化而言,「自知之明」幾乎可說是 自我覺察的代名詞,是個人生活哲學及文化哲思重要的一部分。. 貳、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自我覺察是一個貫穿前、後的連續性過程,裡面有層次及階段之分(陳金 燕,1996) 。從層次來說,可以包含文化、社會、家庭與自我經驗;以階段來論, 可以發生在諮商過程的開始、中間與結束(陳金燕,1993、2003a) 。 (一)諮商 過程之初:諮商員和當事人初次接觸就要覺察自己對當事人有哪些感受,因為 這些內在感受會形成外在的立即反應,影響關係的建立及後續晤談的進行; (二) 諮商過程之中:諮商員需覺察自己每次對晤談主題的態度,要能掌握晤談時的 身心感受,並能知曉自己專業判斷及決定的依據,且能明瞭自己的長處、限制 及需求。 (三)諮商過程之後:當事人離開後,諮商員藉由自我覺察進行自我評 估與檢討,知道自己當下的感覺及其源頭,了解自己做得好或待改善之處,最 後能覺知到這次諮商經驗對自己專業領域與個人成長之影響(陳金燕,1993)。 陳金燕(1998)認為,諮商員的自我覺察能力的培養除在諮商關係中對雙 方有助益外,自我覺察也可增強諮商師對自己的了解及自我省思能力,得到情 緒宣洩的機會,增加對自己的照顧與關懷,亦可整理個人成長經驗,重新體會 與家人關係,建立與家人的溝通互動方式。 回顧自己的諮商學習歷程,實習機構督導認為自我覺察是一位諮商師要去 培養並具備的能力,開始讓我正視自我覺察在諮商中的重要性。當我一開始和 當事人接觸時,會開始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感覺及表現,晤談進行時對自己在 當下採取的評估及作法會保持警覺,並在督導時討論自己在諮商過程及結束後 有哪些想法及感覺,也試著說明諮商目標後面的依據為何。此外,讓我感受最 深的,是幫助我更加了解自己,確立自己與同事、朋友及家人相處溝通的方式。 當我有情緒時,可以先暫停與他人的溝通,以免說出一些令人難過或遺憾的話,. 9.

(19) 有時不小心說了較過分的話,也能藉由事後的覺察與省思,進行彌補。因為我 深深體認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讓我想要以此為論文方向,有動力且願意持續 進行探索。. 第二節 尋找入口 當我看到了自我覺察的樣子後,接下來想要一窺究竟,可我要如何進行呢? 入口在哪裡?是否透過一些方式進行有系統的自我覺察呢?. 壹、自我覺察的入口 我發現至少有四道入口可以一窺究竟: 一、 Hutchinson 三階層自我覺察模式 Hutchinson(2015)認為諮商師晤談過程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是否能靈敏 覺察自己的想法及感受,這些覺察面向分成三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助人者最 基本的自我覺察層次,是在現實生活和周遭人、事、物互動時,個人過去情感 與認知的經驗決定你是甚麼樣的人,就像笛卡兒所說的:「我思,故我在」,你 也可以說: 「我感覺,故我存在。」或是「我思考並感覺,故我存在。」作為一 個有效能的助人者,要常常檢視自己內在的經驗,並反思對自己的想法、感覺, 以形成個人的內在覺察 (intrapersonal awareness) ;第二個層次是人際互動的覺 察(interpersonal awareness),這個部分與助人者和其他人的互動情形有關,包 含親密、接觸和衝突,也需要反思兩人互動的品質。因此,助人者在養成過程 需要常常檢視並確認內在及人際覺察帶來的影響;最後一個層次的覺察就是所 謂團體動力的覺察(collective awareness) ,這個層次和帶領小團體有較大的關係, 助人者需要對團體領導者和成員間交雜的感受及想法有所覺察及了解。除了諮 商團體外,團體動力也充斥在所有團體中,成員間公開或隱藏的感覺與想法, 交互影響,形成團體中很大的動能。在這三個層次中,個人內在覺察以及人際 間覺察能力的培養,是成為一個助人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從 Hutchinson 三階層自我覺察模式中,可以看出自我覺察的脈絡及順序,. 10.

(20) 將自我覺察層面從諮商關係中助人者內在及人際層面的覺察擴充到團體中,因 此自我覺察不再和諮商師和當事人有關,而是和整個團體動力或歷程有關,如 圖 2-1 所示。. 層次三 團體動力的覺察. 層次二 人際互動的覺察. 層次一 個人的內在覺察. 圖 2-1 諮商師覺察層次(取自 Hutchinson, 2015:p.26). 二、Cormier 三面向覺察模式 S. Cormier 和 B. Cormier(1998)認為有效能的助人者除了發展助人技巧外, 也要辨認及處理個人內在議題。如果空有優秀的技巧,卻沒有自我覺察能力的 話,只能算是一個有「技術」 (technician)的助人者。假如擁有純熟的技巧,同 時了解自己的話,才能算是同時擁有技術和療癒能力。 當助人者在諮商領域中成長,並且獲得實務經驗時,會發現自己在晤談時, 將會受到個案影響,而引發一些反應,甚至感到煩惱或失眠。這常常發生,因 為我們都帶著來自原生家庭以及過去的創傷。沒有人是來自一個完美的過去, 我們都已經學到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方法。有些方法是健康且有建設性的,有些 則是不健康且帶著防衛的。我們並不完美。因為我們的創傷經驗會帶來療癒, 所以完美也不是必要的。重點在於我們要能覺察自己的創傷,並且負起責任去 治癒這些傷痛。 覺察時可以從能力(competence) 、權力(power)及親密(intimacy)等面 11.

(21) 向著手。從「能力」面向來看,助人者看待自己的態度會深刻影響助人者的表 現。如果助人者對自己能力或形象懷抱負向看法,除了會消極的看輕自己,也 會用這種角度看待當事人,避免和個案發生積極的互動,進而對諮商歷程產生 影響。當助人者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及價值的時候,會將這種態度傳達給個案。 又或者我們對身為一個助人者的能力沒有自信時,就會不經意地在諮商過程中, 表現出負面自我形象; 「權力」可能被濫用的風險對助人者也有很大影響。首先, 有權力慾望的助人者會覺得自己是全能的,對這種類型的助人者來說,他想要 說服個案聽助人者的意見,且只有在助人者認為能掌控諮商過程時,他才會覺 得是有效的;另一種助人者則害怕掌控與控制,這類的助人者較不會投入,不 表達自己意見,避免負起晤談中該負的責任,由當事人決定晤談方向,以避免 晤談可能產生的風險;當助人者的親密需求未獲滿足時,會嚴重影響諮商方向 及過程。一般而言,一個人有親密議題的助人者可能會害怕被拒絕,想要讓個 案接受他,因此不敢拒絕個案的請求。有時,一個害怕親密的助人者可能會在 晤談關係感覺到威脅,忽視當事人感受及其傳達的正向情感,對當事人敬而遠 之,或是透過專業角色表現出冷淡、粗魯的態度,而讓當事人有被遺棄的感覺。 此外,一位諮商師或治療師的效能高低有賴於對自己的覺察有關,有一些 練習可以促進人際互動間的覺察,對自己的覺察越多,就越能了解自己人際互 動模式。反思自己的童年經驗是自我覺察練習時的一個面向。進行練習時,可 以想一想自己和父母的關係,寫下一些可以明確反映你們親子之間關係的事件, 也可以探討你和父親或母親之間關係,例如: (一)對關係的投入(Preoccupied with relationship) :想想你所選擇的和親子議 題有關的事件,雖然這些事件沒明確的答案,你可以談談自己在這些事 件中的感覺或想法:1.我想要跟父母親密一點,但我覺得他們不想要這樣; 2.我擔心父母不會像我關心他們那樣的關心我;3.我對於親子間的關係很 擔心;4.當我需要父母關心卻無法得到時,我會覺得挫敗;5.和父母或其 他人間有親密的關係對我而言是重要的。作為一個成年人,當你無法獲 得親密關係時,你感到不舒服的程度,或擔心其他人重視你的程度不如 你重視他有多少呢? (二)被認可的需要(Need for approval):說說你對下面這些特定事件的感覺 12.

(22) 或想法:1.對我而言,不去做父母喜歡做的事情是重要的;2.除非我知道 父母的想法,否則我很難做決定;3.如果我不知道父母反應的話,我會擔 心;4.當我和父母討論事情時,我常會感覺害羞或愚蠢。作為一個成年人, 你需要被認可的程度有多少呢? (三)對親密的排斥 ( Discomfort with closeness ):再一次,利用下面的句子, 描述你對選擇事件的想法或感受:1.我比較喜歡靠我自己而不是父母;2. 我覺得要信任父母很困難;3.我想要保有自己的本性;4.我想要跟我的父 母,但我覺得不容易;5.依賴我的父母讓我覺得舒服。作為一個成年人, 你能信任或依賴他人的程度有多少呢? (四)將關係視為次要(Relationships as secondary):再一次,描述你隱藏在這 些事件中的想法或感覺:1.要求父母援助等於承認失敗;2.我覺得達成目 標比和父母保持關係更重要;3.我和父母的關係很淺;4.我父母很忙,所 以沒有在我身上花太多時間。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把關係視為次要的程 度有多少呢? (五)自信(Confidence):最後,說說你對下列事件的反應或感覺:1.跟我父 母的關係讓我覺得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2.大多數時候,我覺得很有自信, 因為我知道當我有需要時,我父母總是能適時伸出援手;3.跟我父母的關 係讓我跟其他人互動時更有自信;4.我覺得和父母親近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跟別人互動時,會有多少自信呢? Cormier 等人強調的覺察面向,除了聚焦在諮商關係上,也重視親子關係 等人際互動上的討論,但沒有提到助人者求學經驗可能造成的影響。. 三、 Brems 四向度自我覺察模式 Brems(2001)將自我覺察分成四個向度,分別是身體上的自我覺察(Physical Self-Awareness)、文化上的自我覺察(Cultural Self-Awareness)、人際間的自我 覺察(Interpersonal Self-Awareness)及個體的自我覺察(Individual Self-Awareness)。 在個體的自我覺察中,可以從了解個人價值觀、信念、態度等方面著手。 價值觀代表的不是單一,而是複雜的喜好或信仰,受到個人生長背景及現實情 13.

(23) 況所影響。從價值觀可以看出一個人如何做決定,裡面包含個體的感受、態度, 以及表現在外的行為。價值觀是在一個社會的、文化的、社會經濟甚至是生物 性的脈絡中發展出來的,發展過程會受到父母、家族、社區、文化團體、宗教 團體、社會力量、朋友、師長等影響,是很多信念的組合。這些經驗及影響產 生了個體的世界觀、生活的哲學及對世界的認識。我們不可能將價值觀隱藏起 來,因為價值觀會透過很多方式呈現,例如穿著或非語言行為等,甚至任何治 療取向的選擇也和價值觀有關係。Cottone 與 Tarvydas (1998)指出在大部分 的晤談過程中,助人工作者通常會與個案分享以下的信念:(1)擁有個人的自 由; (2)負起對他人的責任; (3)在有覺察的情況下,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4) 尊重他人之獨特性; (5)不被別人支配或操縱信念; (6)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在傳遞這些價值觀之前,諮商師必須先了解自己如何看待這些信念,與內在的 自己進行對話,覺察到價值觀的涉入更甚於此。對於不同的議題,諮商師也會 有自己的理解,以性別議題為例,諮商師可能在性傾向、性議題、婚前性行為 等種種主述問題中,與個案的價值觀相同或相異,所以,諮商師在自我探索過 程中運用價值澄清(value clarification) ,讓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更有彈性,且不 僵化。助人者對價值觀的覺察是重要的,在晤談中這些觀念會透過口語或非口 語行為表現出來,辨識價值觀是否會影響晤談過程是一件困難的事。兩個人的 生活經驗越接近,他們的價值觀就越相近。在治療關係中,助人者和當事人的 價值觀越接近,治療效果越好。價值觀會透過對當事人的回應及處遇貫穿整個 治療過程。價值觀也和資料收集、處遇計畫、介入策略、關係、診斷等,只有 透過自我覺察及自我探索才能了解價值觀如何影響治療過程。 人際間自我覺察的脈絡來自人際互動中選擇回應的方式。互動過程中的信 念、態度及價值觀也都和諮商倫理及專業關係的維持有關,例如諮商倫理強調 讓個案擁有自主權(autonomy) ,如果諮商師在人際上有依賴或是被需要的需求, 心理師可能會在晤談過程中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個案,使個案的自主權或自 我決定的權益受到損害。因此,諮商師須探索自己在人際相處中的價值觀,唯 有覺知自己的需要,在與案主互動時才能站在其立場,理解個案所要表達的內 容。諮商師人際自我覺察的步驟如下: (1)要理解自己的人際互動模式;(2) 分辨自己日常人際相處模式;(3)評估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諮商關係;(4)投 14.

(24) 入實務工作前,諮商師可以先個別諮商以改變自己的人際互動模式。 身體上的自我覺察有助於我們了解身體發出那些信號,是緊張?還是放鬆? 是警告?還是提醒?畢竟身體總是先於頭腦知道我們心理的需要。覺察時,把 注意力放在身體上,了解自己常出現那些動作或反應。在晤談過程中,個案在 陳述問題時偶爾會搭配一些肢體動作,產生口氣及語調上的變化,然而個案往 往不會注意到這些非口語表達所隱含的意義,甚至諮商師自己也會忘記關注這 些細節,因此諮商師須學習一些專注技巧,尤其是非口語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 ,當諮商師辨識到自己在溝通時時常出現的非口語溝通模式時, 自然會更加注意個案在細微處所表達的意涵。其實,身體上的自我覺察包含諮 商師對肢體語言、音調起伏等非口語溝通上的了解,其重要性在於非口語溝通 是協助諮商師表達的工具之一,例如眼神交會、身體微向前傾等,皆能讓個案 感受到諮商師正以專注的態度傾聽;除了對自己的覺察外,我們也要覺察個案 所表現出的語言及非語言行為,若個案在肢體動作上出現與陳述內容一致或相 互矛盾之處,也有助於諮商師了解其對此事件的看法。 最後,文化上的自我覺察也是重要,但卻是常被忽略的部分。文化上的自 我覺察和了解個人的偏見、引起偏見的信念、刻板態度及回應有關。省思自己 所處的文化背景、文化假設及文化固有觀念,這部分可能和宗教、國家、性別、 語言、膚色或生理限制等有關。我們要知道每個人不能自免於刻板印象及信念 之外,所以促進覺察的第一步就是諮商師評估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多元文化諮 商能力及對其他文化族群的態度,而多元文化諮商能力包含對多元文化的覺察、 知識與技巧。發展多元文化覺察需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價值觀、探索不同文化背 景成員的生活經驗、覺察自己對不同文化成員的態度與反應,並尊重同一團體 內成員的個別差異;增進多元文化知識時可理解各族群在政治、經濟、社會上 所承受的壓力,且熟悉不同文化對心理治療的觀點;提升多元文化相關技巧時 可以善用非語言溝通、彈性、尊重、注意個別需求等技巧,使用沒有歧視的語 言進行晤談。接著是了解不同文化間的經驗及信念,以便釐清其中有那些刻板 印象。我們如果具有較高的文化覺察力,就能知道不同情況該如何應對,也會 注意遣詞用字,而不會造成溝通上的誤差。事實上,團體間的差異性遠大於文 化間的差異性,甚至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個體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性。 15.

(25) Brems 除了分別說明四個向度自我覺察模式外,也提到兩個向度之間會互 相影響,且每一個向度也會對其他三個向度造成影響,而形成一個交錯龐雜的 影響模式。此外,也提醒我們了解文化間、團體間及個體間均具有差異性,諮 商師不能只用自己的角度及經驗去對待當事人。在諮商關係中,體認到雙方的 不同,每一段諮商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關係。. 四、 陳金燕四層次自我覺察模式 陳金燕(2003a)的自我覺察模式以覺察者個人內在經驗為核心,由內而外 分成個人經驗、家庭經驗、社會經驗、文化經驗等四個層次,強調要從文化影 響的角度進行自我覺察,才能了解個體如何在四者互相影響後,展現出獨特的 想法、感受及行為。(如圖 2-2). 自. 我. 個人經驗. 家庭經驗. 社會經驗. 文化經驗 圖 2-2 自我覺察模式(引自陳金燕,2003a:63). 我從出生、求學到工作,都在台灣完成,自己也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對我 16.

(26) 影響頗深。從生命經驗中體認到自己在傳統觀點及現代思想上形成和西方不同 的價值觀及想法(陳金燕,1998) ,因此我會從中國傳統思想及台灣地區目前的 社會經濟及家庭變化說明這些內涵: (一)文化經驗 中國文化有五個特性:和諧(harmony) 、權威取向(authority - orientation) 、 傳統取向(tradition - orientation)及自然和天命取向(nature and destiny orientation) 、孝道(楊國樞,2002;陳金燕,1998) 。陳金燕(1998)指出「和 諧」是個人如何看待他和其他人及和世界的關係,因此中國人會透過自我約 束及調解避免人際間的衝突,中國人相信世上萬物透過自我管理取得平衡, 人類也是。我們不能對抗或超越平衡,而是要調節或適應它。 「權威取向」在 中國家庭、學校及工作場所處處都可看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有些階層 觀念,讓每個人都處在一個特別的位置。 「傳統取向」讓中國人變得較保守消 極而非改革創新,強調要順從規定、長幼有序及地位。最後在「自然和天命 取向」上,中國人認為自然力量大於人類的努力,因此要懷有敬畏之心。中 國人會在自然力量上取得平衡和諧,服從命運,而不是超越或駕馭自然。從 自我修養到面對宇宙大自然,華人根深蒂固的願望是追求「和諧」 ,講求天人 合一,它是中國人共同的價值觀,也是華人共同的思維方式。無論從宇宙觀、 世界觀、形上思維、價值觀等面向討論,或是從文化層次、社會層次及個體 層次來看, 「和諧觀」是華人共同的意識型態,也是中國社會與經濟因素的上 層結構(黃囇莉,2005)。孝道在當代中國社會是一種主要的本土文化經驗, 在孝道的建構上視為一套善待父母有關的社會態度與行為,表現在尊親懇親、 抑己順親、奉養祭念與護親榮親等四方面(楊國樞,2002) ,不同時期有不同 的表現方式,例如兒童期是用功讀書,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青少年時期則是 尊重父母意見,謹慎交友;到了成年時期就變成努力發展事業及教導子女(黃 堅厚,1995)。 (二)社會經驗 傳統中國人遷就、配合以及融入其社會環境的生活運作方式有四個取向 (楊國樞,2005): 1. 家族取向:指的是個體如何與團體融合。談到家族的認知時有五種觀 17.

(27) 點是重要的,就是家族延續、家族和諧、家族團結、家族富足、家族 榮譽。家族間會產生六種感情,分別是一體感、歸屬感、榮辱感、責 任感(忠誠感) 、安全感。衍生出對家族的八個意願,繁衍子孫、崇拜 祖先、相互依賴、忍耐抑制、謙讓順同、為家奮鬥、長幼有序、內外 有別,這是一種「內團體的集體主義」,稱為「家族集體主義」。 2. 關係取向:意思是個體如何與其他個體融合。關係取向又可細分成五 個項目,首先是關係形式化,也可稱為角色化,指傳統中國人強調在 社會關係中界定自己的身分,例如我是某某人的兒子,其代表就是五 倫關係。五倫關係其實只有三倫,君臣關係和朋友關係是從父子關係 與兄弟關係延伸出去的,會強調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 柔、兄友、弟恭;其次是關係互依性,或是稱作回報性,指的是如要 在對應角色中達到互惠或互依的狀態時,須建立彼此回報的規則,才 能平衡。個體覺得平衡稱為主觀平衡狀態,他人感受到平衡稱為客觀 平衡狀態;接著是關係和諧性,把中國文化天人及人際關係的和諧落 實到社會關係上,就是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特別是五倫關係的和諧, 因此關係中的兩造須各按角色規範行事,以滿足對方根據角色規範所 形成的期望。傳統中國人追求和諧已到了為和諧而和諧的地步,因此 個體如有破壞和諧必須要趕快修補,努力去做對方要他去做的事,以 避免衝突;然後是關係宿命觀,個人不是關係的主動創造者,而是被 動地承受者,個人的積善或造孽都可能在冥冥之中促成某種緣分的形 成,形成所決定的關係必將依時、依地、依人而出現,當事人無法逃 避;最後是關係決定論,以關係決定回報原則。如果是家人關係,就 會講責任而不求回報,是責任原則,無條件地互相依賴;熟人關係則 是講求人情原則會期望對方回報,且是有條件的互相依賴;生人關係, 就依據利害原則,依實際利害情形行事,不會互相依賴。因此強調自 己人與外人之別,對方與自己的關係決定如何對待對方及其他相關事 項,不只是親疏程度上量的差異,且帶有質的區別。 3. 權威取向:與團體有關之重要個體。封建家長的專制作為會顯現在四 方面:經濟專制,家中收入上繳家長;思想專制,以家長意見為意見, 18.

(28) 家規家法,嚴格且依賴懲罰忽略獎勵;尊卑等級,強調尊卑及長幼。 權威取向有三種特徵:權威敏感,傳統中國人對權威存在非常警覺與 敏感,到了一個場合會先觀察有無現成權威在場,弄清誰是超乎自己 的權威,初見面會非常客氣,等掌握情況再說;權威崇拜,對象可能 是活人或死去的人,對權威的崇拜是無條件的,且不加批評,權威是 不犯錯的,就算犯錯也無所謂,範圍上漫無限制,一個人在某方面是 權威,在其他方面也是權威,將權威概化,形成全能權威。時間上會 絕對化,家長永遠是「家長」 ,老師永遠是「老師」 , 「一日權威,一世 權威」 ;權威依賴,既然權威是可信、全能且永遠的,就會在心理與行 為上對權威徹底地依賴,產生一種暫時性的心理無能(psychological disability),就會產生絕對而無條件的服從心態。 4. 他人取向:這裡的他人不意指特定人際或角色關係中的對方,而是泛 指非特定對象的他人。中國人有一種容易在心理與行為上受到他人影 響的強烈趨向—對他人的意見、標準、褒貶、批評特別敏感而重視, 在心理上希望讓他人留下好印象,行為上則努力和別人一致,消極來 說要盡量避免他人的責罰、譏笑、拒絕、尷尬及衝突,積極來說則希 望獲得他人的贊同、接受、幫助及欣賞。因此會顧慮人意、順從他人、 關注規範、重視名譽。社會取向讓個體不能常改變自己,但有時自己 又想改變,在此種衝突下就會將自己分成兩個層次,即「公己」 (public self)和「私己」 (private self) 。公己會隨他人影響而調整,對他人「演 戲」是與「他人」對話的自己;私己則不因別人影響而改變,對他人 「保密」的自己,與「自己」對話的自己。前者重應變,後者重穩定, 所以傳統中國人知道言行與心意是不一致的,且視為正常,能泰然自 若且面不改色,自認是修養好或識大體。 隨著時代的演進及社會型態的改變,楊國樞(1988)提到住在台灣地 區之中國人,性格與行為因為從農業經濟型態轉變到工業經濟型態,所以 農業社會較強調的集體主義、家族主義、上下排比、結構緊固的社會型態 轉為個人主義、制度主義、平行關係、結構鬆散的工業社會型態。社會化 過程也從依賴、順同、自抑、謙讓、安分、懲罰取向及父母中心變為獨立、 19.

(29) 尚異、自表、競爭、成就、獎勵取向與兒童中心。 (三)家庭經驗 家庭是組成社會與國家結構的基本單位(姜得勝,2004) ,古代中國可 以說是家庭的放大版,周朝統治者利用人們對家庭的特殊情感建立了宗法 制度,支持宗法制度的道德觀念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以孝 為主(燕國材,1994) 。中國人的家族主義和傳統中國的農業經濟型態是息 息相關的,家族意義之概念化有三個不同層次,第一是視家族為一種社會 組織的運作特徵,指的是一個以親屬關係為基礎所建立的社會組織中,成 員間所具有的特定角色義務與權利。第二種是家族主義,也可視為一套行 為,指的是家庭成員所表現的適當行為,以達成有關的角色義務與權利。 第三是視家族主義為一套態度系統,指的是個人對於家庭成員的角色權利 與義務所持有的態度,包含強烈的歸屬感、追求家族的成就、家產共有、 抵抗外侮、重視家族的永存不朽等五種成分(楊國樞、葉明華,2005)。 (四)個人經驗 在中國傳統對「人」有一個理想中的詮釋,在這個理想的「人」中, 個人被看重的是個體的可塑性,而此可塑性是朝恢復人類的道德本性前進, 因對「人」的可塑性抱持樂觀態度,對「人」的要求特別高,做這些要求 時著重的是做人的理想,個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反而是次要的,所以不容 許個人偷懶,必須不斷地學習,更不容許對他人有不愉快或攻擊的反應。 從中國傳統對個人與社會關係之看法中,我們可以得知, 「人」是與世界上 其他萬物緊密結合成一整體。自身的舉手投足都「牽一髮而動全局」 。在個 人考慮自身行為時,所注重的是一個包括自己在內的、整體的協調。個人 必須背負一個大的重傳統、重歷史、循慣例的文化包袱,為了背負這個包 袱個人要在道德上嚴格修養自己,提醒自己做人要能對人體諒及仁慈,最 好做到與世無爭,且處事要溫和、小心、謹慎、行中庸之道。遇到爭執要 忍耐,以妥協的方式解決問題,最好做到面面俱全(楊中芳,1994)。 同樣由於社會型態改變,傳統性格與行為中強調的社會取向、權威性 格、外控態度、順服自然、過去取向、冥想內修、依賴心態、偏好趨同與 懷疑外人等特性逐漸被個我取向、平權性格、內控態度、支配自然、未來 20.

(30) 取向、行動成就、獨立心態、容忍歧異和信任外人等特性取代(楊國樞, 1988)。 楊中芳(1994)認為個人的認知、動機、情感及其運作是深深埋藏在 一個更大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體系的運作之下,必須透過生活在其中的這 個大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體系去理解,才能了解個體行為背後的真正意義, 而歷史/文化/社會體系是一個不斷隨著客觀環境改變的體系,如果發現又不 適用矛盾或不發生作用等現象時,就必須調整產生一個新的意義體系。個 人在同一時間既進行社會化又進行現代化,在每一個時間點我們在考慮一 個人在具體情境的作為時,應該是同時考慮前一個時間點的體系(或稱為 文化傳統) ,及外來新觀念、價值等例如西方文化歷史體系,兩者同時在個 人處理那些情境的思考中運作的結果,此結果會對整個體系有一定程度的 改變,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自我體系(楊中芳,1994) 。簡言之,原有的文化 傳統、新觀念、及其交乎影響形成的新自我體系,就是我們要自我覺察的 入口及材料。 這四個自我覺察的入口,到了後面已漸開闊,在關係上,不但從諮商 關係往外延伸到人際關係及團體關係,範圍上也從個人對諮商情境的覺察 擴大到對家庭經驗、社會經驗及文化經驗的覺察,尤其是陳金燕(2003) 提出的模式中討論到各種經驗間的包含關係,更讓我能掌握自我覺察的範 圍及歷程中帶來的影響。因此,我將以陳金燕自我覺察模式做為自我覺察 分析架構。. 貳、入內探索. 一、文化門 在傳統文化中,孝道的實踐是重要的。父母的基本期待是希望子女能好好 讀書(胡展誥,2013;鄧明宇,2005),長大後能結婚生子(林伯聰,2011;胡 瑋婷,2013),並且能達成父母的期望(胡展誥,2013;鄧明宇,2005) 。在我 身上,母親從我國小開始,直到考上大學為止,一直掛在嘴邊的就是「你怎麼 不去念書,這樣會考得好嗎?」 。當我順利考上師院後,我鬆了一口氣,因為這. 21.

(31) 代表我已經擁有穩定的工作,接著就是開始慢慢進行結婚及生子等規劃,感覺 上,自己已經盡到孝順的責任了。. 二、社會門 在社會經驗中,影響我較大的是他人取向的觀念。張馨怡(2013)提到自 己要能敏於別人的需求,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最後只顧慮到他人需求,卻 無法表達自己需求。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一直提醒我: 「我們家裡是做生意 的,不能得罪客人。」在這種情形下,告訴自己的話就變成:「別人是重要的, 要順應及聽從別人的意見;自己不是那麼重要,所以自己的想法或情緒要隱藏 起來。」 ,這些年來,我感覺自己有兩種面貌,一個是和別人互動的自己,另一 個是真實的自己。和別人互動時需要熱情有禮,但有時自己卻想安靜沉默,常 在知行不一致之間產生衝突,讓內心充滿矛盾。. 三、家庭門 傳統的家長會用「和別人或手足比較成就」的方式來鼓勵小孩,有時卻因 此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如人,造成心裡的創傷(洪麗雅,2011;洪儷軒,2008)。 在我的記憶中,小四時的成績曾被父母拿來和小學二年級的弟弟比較,等到再 大一點,父母拿我和隔壁一位考上雄中的鄰居做比較。當我聽到這些話時,在 我腦海中不是產生見賢思齊的念頭,反而是升起自卑自棄的想法,我採取隱忍 態度不回嘴,直到有一天我受不了了,告訴母親: 「如果你覺得對方比較好,那 你可以叫他當你兒子!」這個經驗影響我頗深,我常提醒自己:「不論是當老師 或父親,不能拿學生或小孩去和其他同儕做比較,以免造成和我一樣的傷害。」. 四、自我門 傅嘉祺(2006)在求學歷程中重新思索著自己的成長背景是如何塑造出現 在的人格特質時,提到看見當時父母掙錢的辛苦,從小就常告訴自己要趕快長 大、要懂事貼心,別讓家人擔心。我是家中長子,也是從小開始看到父母為家 庭的付出,小時候在一條路的兩邊搬了三次家,從租房子到買房子,從一樓加 蓋到二樓,這些過程彷彿歷歷在目,雖然我小時對讀書沒有多大興趣,但也會 22.

(32) 提醒自己要考好成績,因為父母已經有很多事要煩惱了,不要再讓他們為我的 學業操心。邱珍琬(2010)的敘說中提到自己身為家中老大,因父親年邁放棄 在美國的工作機會而回到台灣。成為正式老師後,我也因為是家中長子的緣故, 在符合調動規定後,馬上提出申請從北部的學校調動到屏東的小學,以便留在 父母身邊, 照顧父母。. 參、邊走邊想 當探究者不去對自身的探究進行反思時,會讓自己的直覺隱藏起來,也會 忽略了自己的限制(夏林清等,2004)。 夏林清等(2004)也認為一個實踐者透過反思就能揭露和批判存在於某一 專業化實務工作中重複經驗的隱含認識,如能允許自己去體驗,就能對情境中 的不確定或獨特性產生新的理解。而故事訴說與分析能夠催化反思的進行,因 為裡面涉及一種引導實踐的隱藏性建構,故事能指出深層的信念或假定,通常 人們無法以命題的(propositional)或概述的(denotative)形式來訴說,卻是深 植的意象,也是引導行動的「實踐理論」(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敏,2003)。 行動中所隱含知識的不自覺(unawareness),可以在語言使用中被發現。Schön 認為人們的判斷及行動中藏有隱含的知識,它像是行動中的認識 (knowing-in-action)。這種行動中反思的能力能揭露某些行動中的隱含知識, 讓行動者有機會思索做出不同於以往的作為(夏林清,2000)。 行動中反思整個過程時可稱為一項「藝術」 ,藉著反思,實踐者能處理好情 境中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獨特性與價值衝突性。如果我們認同「行動中認 識」 ,那麼我們也可以認同某些時候我們會思考「我們正在做甚麼」這件事。如 同保持警覺(keeping your wits about you)和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等話 語都指出我們不但能思考所做的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也能思考自己的行為, 就好像球場上,投手捕手與打者都會去調整他們的策略是一樣的(夏林清等, 2004) 。或許行動中的反思看起來有點矛盾,就字面上來看,好像不可能一邊行 動,一邊思考。但當我們處在同一個情境中一段時間,例如諮商師和當事人進 行晤談或是老師如何帶領學習成就低落學生時,這些過程可以會持續幾周甚至. 23.

(33) 幾個月到幾年,在這些過程中的間隔時段就提供了反思的機會,所以在實際的 行動中反思裡,行動和思考是互補的,會互相回饋。令人滿意的行動歷程會中 止反思,而行動的意外結果則引發反思(夏林清等,2004)。 自我敘說的書寫過程是對自己的一種反思(reflective)。事實上,這樣的反 思從我決定以自我覺察作為敘說架構之後就開始了,對我而言,從題目決定之 後的文獻蒐集、閱讀、整理、分析、省思和書寫都成了行動(action)的一部分。 藉由自我覺察模式的探索找到入口,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寫出每個故事中的 自己。這個認識自己的歷程,是我有感覺且願意投入的一項大工程。對我而言, 從自我覺察開始產生的行動與反思,是讓我能在自我追尋的過程中,通過自我 了解,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我認同,促進自我成長,進而達成自我實現的一 個「返」求諸己的循環歷程!. 第三節 準諮商師自我覺察相關研究 本節以陳金燕 (2003a) 提出之自我覺察模式為架構,整理準諮商師自我敘 說文獻中所覺察到和四種經驗有關的部分,並說明準諮商師們沒有進一步覺察 卻和其他經驗有關之部分。由於我目前是在台灣地區就讀諮商輔導所,因此選 擇和我有相同學習經驗之準諮商師自我覺察文獻進行探討。在我蒐集的相關文 獻中發現自我覺察層面最多聚焦在個人經驗,家庭經驗的自我覺察居次,社會 及文化被覺察到的部分則最少(王佳元,2009;朱淑芬,2008;林伯聰,2011; 洪儷軒,2008;胡展誥,2013;胡瑋婷,2013;孫嘉孺,2010;張秀娟,2008; 張馨怡,2013;許玉玲,2006;陳柔秀,2011;陳順華,2012;傅嘉祺,2006; 曾德慧,2008;楊舒聿,2008;漆容綺,2007;鄧明宇,2005)。. 壹、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個人經驗 在中國傳統中,要求個體要能修養自己,對他人要能體諒及仁慈,因此洪 儷軒(2008)在和母親爭吵時,為了顧及母親感受,會選擇沉默應對,把心裡 那個想得到父母的愛的需求,放到心中深處。胡展誥(2013)則選擇用考好成 24.

(34) 績,高中後離家求學等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傅嘉祺(2006)的方式和胡展誥 接近,因看見父母賺錢的辛苦,告訴自己要趕快長大,從國中開始住校,以便 讓父母覺得她是一個成熟懂事的小孩,讓父母不必為她擔心。 社會型態的改變會造成性格與行為上的改變(楊國樞,1988) ,透過自我敘 說,這樣的轉變也會發生。在漆容綺(2007)的敘說中看到她對父親的愛從無 意識的盲目,到有意識的覺察。王佳元(2009)幼年時因父母離異,感覺成為 無依無靠的孤兒,開始怨恨周遭他人,經過書寫整理後,從心底深處認回自己 與父親,心境有所轉變。孫嘉孺(2010)發現自己容易貶低自己、不相信自己 或唱衰自己的原因,是內在有一個非常嚴厲的批評聲音始終砲火猛烈的批判、 輕蔑嘲笑和貶抑著她,她認為轉化要先從尊重自己開始,相信自己感覺,覺悟 自己能為自己發聲,體悟生命的實相,有正負極、高低潮及快樂、悲傷、憤怒 等各種情緒。胡瑋婷(2013)從與乾癬共伴的歷程中發覺自己從以前自責,認 為自己不孝的想法中,慢慢領悟到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最重要的是自己想做什 麼、喜歡什麼,就去做,而不應該束縛於自己的性別角色之中,因為「成為自 己,才是最為重要的」。洪儷軒(2008)從母親教誨中得到的訊息是打破社會 對女性依賴的刻板印象與束縛,展現女性也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胡展誥(2013) 在高中時父子關係緊張,覺得父親不愛家人,在敘說歷程裡發現自己已進入男 性獨立自主階段,了解自己對成就的追求是希望滿足家庭對他的期待,自覺有 責任從自身開始,透過行動讓關係有所不同,學習將認同自己過程拿回到自己 手上,而不奢望父母或外在權威給予,且父子關係也慢慢從緊張走向友好。張 秀娟(2008)的敘說實踐經驗指出她以前在尋找位置時會陷入二元對立,經過 三年的努力,拉回與家人關係,尤其是父女關係,也發現人生有許多不同層次 的衝突與和諧,複雜的多元平衡關係。身為客家女兒的張馨怡(2013)提到自 己小時候雖然受到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但長大後挑戰”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 家掃墓”的觀點,認真地向家人表達對父權體制主宰的不滿,展現了自己的勇 氣。陳順華(2012)原來認為父母採取的單向溝通互動的經驗是「不正常、很 複雜」,後來發現這樣的不正常,很「正常」,普遍存在於社會,進而用積極正 向建設性方式來看待家庭經驗。曾德慧(2008)的探究過程讓她知道家人的愛 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的巨大影響,總總行為的背後,不過就是為了一件事: 25.

(35) 從愛得到的安全感與自我肯定,因此只有自己在世界上感到安全,才會有足夠 的安全感。鄧明宇(2005)的感想是自己背負家人期望,要去光耀門楣,自己 要孤單地承擔這個責任,在敘說中他漸漸看到這些壓力及孤單的感覺,慢慢地 加以面對。朱淑芬(2008)在書寫過程的覺察是自己愈來愈能傾聽自己內心的 聲音,與自己的內在連結,知道活著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完完全 全的活著。. 貳、家庭長輩想法及行為形塑家庭經驗 首先,在一個家庭中每個成員要知道自己在家中的義務與權利,陳順華 (2012)幼時在爸媽身上看到的是,不論再怎麼辛苦、難受,都還要維持一個 家的韌性與毅力。胡瑋婷(2013)看到父親四處奔波,竭盡心力地為她找頂假 髮及不辭辛勞地幫她塗藥,母親想著如何利用頭髮蓋住乾癬的經驗,讓她看到 為人父母愛護女兒所做的努力,所以她也開始學習寫作、舞蹈、彈奏樂器等才 藝,希望藉此提升自己的魅力、氣質與價值,讓自己有一天能嫁出去。漆容綺 (2007)理解到父母希望她當學生時能用功念書,把力氣花在功課上,不用擔 心家事,先管好自己學業就好。 接著,要表現出符合義務與權利的行為。因此,鄧明宇(2005)的童年經 驗是:當父母忙於生計時,長子長女要能替代父母的角色,照顧家中弟妹,同 時要表現出乖小孩的行為,盡自己本分念書,不能有太多需求。楊舒聿(2008) 的經驗則較為特別,在她家中,如果有不高興的事會直接說出來,有時雖然會 吵起來,但吵完之後卻能促進家人間感情。 最後,是要達成家庭成員義務與權利時表現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往往是較 消極且負面的,例如陳柔秀(2011)從小學起為了讓在市場做生意的父母放心, 養成了「自己照顧自己,靠自己」的想法,長期把自己ㄍㄧㄥ住的做法,讓自 己失眠。胡展誥(2013)也因身為家中獨子,父母對他有考好學校及找份好工 作的期待,而提醒自己要好好念書,做個懂事的孩子。楊舒聿(2008)從國小、 國中到高中接收到的是「把書讀好,其他什麼事情都不用管」、「小孩子只有耳 朵沒有嘴」、「吃完晚餐之後,就要做功課,功課作完就應該要複習」、「管好自. 26.

(36) 己的事情就好」的指示,形成生活的準則。王佳元(2009)告訴自己的話是: 「我 是不好的」、「我沒有人愛」等想法,也和祖父母的管教有關。洪儷軒(2008) 理解到自己認為女性要能獨立的想法來自父母的教導。張馨怡(2013)因爺爺 及外公都說自己是「耕種人的粗聲粗氣和不會講話」,在別人面前好像就矮人 一截,曾以身為客家人為羞且為苦。因得獎經驗被祖母否定,而認定自己不夠 好、沒能力。. 參、家族成員教誨傳遞文化和社會經驗 文化經驗中的特性包含傳統取向,強調要有服從及尊卑的觀念,張馨怡 (2013)在自己身上覺察到不管長輩指派再多任務給她,她會不斷默默的一直 「做」,而這樣的特質和客家壓迫文化有關。 在社會經驗中,家族取向會要求家族成員延續家族生命,並且讓成員有一 體感及歸屬感。張馨怡(2013)體會到長輩都是為家人和家族而努力,所以自 己也要如此。他人取向使得楊舒聿(2008)感受到東方文化之中,較強調與他 者關係與在情境中的自我,西方較強調獨立的自我。張馨怡(2013)的感受更 為強烈,她發現自己從小被教導要先能敏感並滿足別人的需求,把自己的需求 放在最後,結果是讓自己一直為別人付出,而忽視了自己的需要,自己應該要 重新學習看見並表達自己的需求。在權威取向中,家長較忽略獎勵且依賴懲罰, 所以胡瑋婷(2013)得到乾癬的經驗讓她覺得父母用了錯誤的方式愛她,而這 個方式則和「責之深,愛之切」有關,。甚至,依賴懲罰如果變成一種習慣, 則會讓家中較有權勢的人利用暴力方式對待家人,讓家人受到更大的傷害(陳 順華,2012)。. 肆、過去研究給我的啟示 整理文獻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敘說者內心的糾結以及對家人有複雜的情 緒感受,表面上這些經驗都在個人與家庭層次;實際上,可以往上追溯到文化 層次的影響,例如胡瑋婷(2013)擔心自己會因乾癬而無法嫁出去,其實隱含 自己不能結婚生子,無法盡到延續生命的責任,讓自己違背了「男大當婚,女 27.

(37) 大當嫁」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文化經驗。林伯聰(2011)也提到外在 主流文化以為男生會愛上女生,後來覺得自己喜歡的是同性,害怕不能符合長 輩及父母結婚生子的期待,其中暗藏自己不能繁衍子孫,且讓家族榮譽受損的 擔心。胡展誥(2013)與鄧明宇(2005)想要達成父母或長輩的期望,而努力 念書,亦有藉由自己在學業及工作上的成就,為家奮鬥,替父母爭一口氣,以 便能「光宗耀祖」。 除了上溯文化經驗外,有些部分是敘說者有提到但未深入探討的,比如胡 瑋婷(2013)談到電視節目內有隱微的文化傳遞部分,在不自覺間影響了她, 卻未說明是那些部分。或是朱淑芬(2008)指出個人的生命意義除了有其獨特 性外,也會受到整體環境、文化的影響,想了解中國人的生命意義,要試著立 基在本土文化基礎上解釋,但沒說明要如何進行。張秀娟(2008)要跳脫個體 自我狀態探討,把自己放回到社會宇宙關係中,透過不同向度的建構,產出不 同層次的自我,同樣的,只有看到想法卻沒有行動計畫。而許玉玲(2006)及 曾德慧(2008)覺察到在諮商文化中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及語言,也缺乏較清楚 深入的探究。 自我覺察包含四個層次的經驗,但在文獻探討中發現文化及社會經驗被隱 藏起來,或是簡單提及而無深入探討,感覺準諮商師在自我覺察的議題上,只 有考量到深度,卻沒有擴及到廣度,令人頗覺可惜。身為一個助人者,更認識 瞭解自己的生活脈絡及個性以提升助人效能與人際互動,兼顧到深度與廣度的 自我覺察是必要的,而此,就是我想要配合生命故事的書寫及回顧歷程想要達 到的初衷。.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不要將別㆟的短處、錯失或私事,以笑謔的語氣公開談

英國人,自我教育的學者。獨 立發現四元數可簡化為空間向 量,而仍然滿足電磁學的需求. Heaviside

「老師知道了在討論一、二的兩件事後,要求 班中有份「 嘲笑別人的男生」 和「 杯葛別人的 女生」

教師請學生分成小組,然後派發附件一「癱姐妹生命 熱線與死神搶客」新聞摘要及附件二「我幫助了有需

作為 19 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梵高熱愛生活卻倍 感艱辛。他的畫像目光鮮明,紅髮、紅鬍子、稜角 分明的臉,浮現躁鬱不安的心情,從畫作中看到他

自己設計 random function 自己設計 random function... 自己設計 random function 自己設計

•更多獨立於父母的表現,能自己與其他人 溝通..

電視畫面信息豐富,不同人在解讀相同的視覺 畫面時,都有各自關注的地方,同時需要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