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佇思諸己

第二節 此刻

整體回顧自我覺察的歷程與結果,若從 Clandinin 和 Connelly(2000)的三 度敘說探究空間來看,發現在連續性的向度上,身分的轉變是引發我產生自我 覺察的最主要關鍵,我看到自己從兒子轉變成父親的身分時,開始思考自己所 需要培養的各種能力;在互動性的向度上,與家人關係的互動是關鍵,我從改 善與太太關係開始,逐漸地,也改善了我和女兒、兒子及母親的關係;在情境 性的向度上,最關鍵的是自我學習的歷程,更讓我發現從買書開始,經過第一 次進修研究所、研究所退學、充實輔導知能,直到第二次進修研究所等一連串 自我學習的歷程。從連續性、互動性、情境性三個分析向度來看,都有其促進 我對於自我覺察的關鍵要素,使我在文化、社會、家庭、與個人四個層面的經 驗上有所轉變,如圖 5-2 所示。

98

圖 5-2 自我覺察與三度探究空間關係圖

這些回顧及覺察後的歷程,毫無疑問地,也會讓自己產生改變。我想,生 活中內在及外在的改變,主要發生在下列三個面向:

壹、在助人工作上,尊重及接納個案

我體認到一個助人者在從事實務工作時,如果沒有意願面對自己的生命故 事多做一些探索及整理,而只想憑理論或實務經驗作為自己專業上成長的依據 的話,很容易變成是在用「腦」在工作,而不是用「心」在工作。用「腦」和 用「心」工作的差別,在於前者只會用理性、冷漠、客觀的態度分析評估案主 狀況後,再帶著專業面具與個案晤談;如果助人者對自己生命經驗有較多整理 的話,跟案主接觸時會較以尊重、溫暖、友好、接納的態度與之互動。我想成 為一位用「心」工作的助人者,所以自我覺察能力的培養及提升,就愈發顯得 重要。

自我敘說的書寫需要帶一點勇氣。回首以往,在這些覺察與行動的過程中,

我面對自己的不足與失敗,學習和這些無能或挫敗的感覺相處,接納這些負面

99

的感覺,為了不讓罪惡感與羞愧感佔滿自己的內心,我選擇先面對自己、寬恕 自己,做好心理準備後再決定分享自己,覺察自己。在我書寫時,也常常思考 要自己到底要寫到甚麼程度才算是適當,我也曾經和指導教授討論過這個問題,

但卻沒有標準答案,最後得到的兩個大原則是:「自己願意坦露到何種程度」及

「故事中的相關人物願意被坦露到何種程度」。所以我常常在想的是自己願意說 多少之外,也要尊重別人願不願意說及願意被說多少。這個部分讓我了解到,

當個案決定在晤談室分享他的故事時,除了因為雙方諮商關係已經建立外,個 案也需要有相當的勇氣,做好心理準備後,才會把故事說出。就算個案願意把 自己的故事說出來,有時也會因為某種顧忌,而讓個案語帶保留,只願意透露 某部分的故事。如果一個助人者自己也曾經覺察到自己有這樣類似的經驗,我 們就能尊重及接納個案當下的選擇,也願意進行等待,讓個案決定自己何時說,

可以說多少,等個案準備好了,願意分享了,個案自然就會說出來。

此外,我也體會到所謂「不當行為」後面,其實都帶有「正向的意圖」,只 不過因為表達方式不適切而不被他人,甚至是道德或法律所接受,例如:我為了 想要好好學習,而兩度留職停薪,在某些同事眼中,這樣會帶來金錢的損失,

也會延後退休年齡,但對我而言,在經濟負擔及時間許可之下,如果我較在乎 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成長自己,所以我願意如此付出。當我帶著這樣的觀念 接案時,我就會看到偷竊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需求、想讓別人崇拜 個案,讓自己被肯定、想引起他人關心或注意等等;說謊行為背後意圖可能是 為了避免處罰,逃避痛苦;拒學行為的背後可能是想要擁有更多和父母相處的 時間;外遇行為的背後可能是想滿足親密關係。我的覺察經驗卻提醒我:這些行 為固然有其不對或不適當之處,重要的是,身為一位助人者能否提醒自己和個 案接觸時先從個案的角度理解個案的想法及背後的意圖,而不是先從社會標準、

道德或法律層面加以評斷。

分析故事時,之所以會選擇採用陳金燕的自我覺察模式做為依據,是因為 我發現在諮商學習歷程中,一直無意識地研讀西方諮商理論,卻忘記這些諮商 理論的發展會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但是世界上很多的文化其實不同於西 方主流文化,背後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如果一昧從西方發展出來的治療觀念來 看待這些非西方文化就會失於偏頗,因此,在這些影響下所產生的理論或取向

100

是否能夠直接移到台灣來,讓我覺得疑惑。我覺得,西方諮商理論的學習只在 我自己的個人經驗中產生,較沒有和其他三種經驗接軌,但藉由書寫論文過程 中產生的覺察讓我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其實是受到文化、社會、家庭及個人等 經驗的影響。身為助人者,如何看見自己受到這些經驗影響,並且思考自己如 何在這些影響下選擇自己偏好的諮商理論或取向進行學習是重要的課題。如果 將這個想法延伸到諮商實務上,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人由於生長環境、學習 過程、出生序、個性、興趣……都不太相同,而形成個人化的經驗。既然每個 案主都有其獨特性及差異性,當他前來諮商時,並不自覺本身受到四種經驗的 影響,所以助人者更應該要有所「看見」,用尊重及開放的態度去接納這個「不 同於助人者」的個體,在晤談過程中協助案主覺察這些經驗對案主造成的影響,

也可以依循這四種經驗進行個案概念化,以便擬定處遇計畫或目標。

當我用三度敘說空間架構分析自己的故事時,我看見自己在四種經驗中的 改變歷程。當我還沒有開始撰寫及整理之前,我知道自己是有所改變及成長的,

但卻不知這些改變及成長是什麼,藉著自我敘說,我把這些改變及成長的歷程 整理出來讓自己清楚的看見,也讓我肯定自己是用心認真學習及生活的。當案 主來晤談時,對案主而言,很多事情是混亂且糾結在一起的,所以會帶著疑惑 及困擾前來。助人者除可以藉由晤談過程慢慢協助他們覺察生活中的這四種經 驗帶給他們的影響外,也可以讓案主看見自己在這四種經驗中因為時間的連續 性、人際的互動性與空間的情境性所產生的變化歷程及現在所處的位置,如果 案主較為清楚過去經驗造成的影響,也較為了解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況後,或許 能夠改變一些負面的想法、情緒或行為,進而做出對自己有幫助的決定。

貳、在家庭承諾上,學習並甘心付出

在這個家中,我的身分從以前單純的為人子,慢慢地又多了為人夫、為人 父這兩種角色。一開始,我認為自己是消極的承擔這個角色,覺得身上有很重 的負擔,慢慢的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責任,想要積極肩負起這些責任,不論是 消極或積極,這些文化、社會、家庭所給予或說是直接加在我身上的工作,產 生了一種「不得不做」的壓力,總覺得這些責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而「責任」

問題也成為我和指導教授討論的重點:

101

「如果以責任來看,我之前到大學的求學史都是消極;當上父親之後 有教養的責任才會轉為積極,……,對我而言現在身上有工作、家庭 及個人成長責任……」

「如果在自我覺察歷程中你看到是因角色的轉變,而發現最重要的核 心部分是責任的話,你可以想想是責任(responsibility)?還是承諾

(commitment)?因為「責任」感覺是被附加上去,較為被動;「承諾」

雖然一開始有被動的感覺,後面卻有主動的意涵在裡面,有了自己承 諾之後再帶出的責任,感覺較心甘情願。我不知道,你再想想。」

(2016.05.19 meeting 記錄)

指導教授的回饋讓我有一種頓悟的感覺!是啊,對現在的我來說,除了修 復與家人的關係外,助人工作或個人成長都讓我體會到這是學習的過程,學習 如何和覺察自己的情緒;學習如何傾聽;學習如何經營一個家庭;學習如何和 家人良性溝通;學習如何保持正向的互動;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溝通。

對我而言,對家庭的責任已經由「負擔」而變成「承諾」,一種讓自己及家 人過得更幸福的承諾,讓我心甘情願地付出。

參、在自我成長上,覺察且維持平衡

當我在敘說自己的故事時,除了帶著覺察在寫作外,也盡量讓這樣的覺察 落實在生活中,希望藉著論文的書寫提升自己的覺察能力,改善與家人關係。

我希望在專業工作、家庭生活及個人成長三方面能達成平衡,而不是像以前一 樣偏重在個人成長而忽略了家庭責任。

昨晚發現要達到生活平衡,需要有動態、靜態活動,動靜兼具才能平 衡(105.04.09 日記)

我覺得這是我在撰寫論文期間最大的收穫之一﹗所謂動態活動指的做家事、

接送孩子、伸展、跳繩、快走……等項目,靜態活動包含找資料、打論文、閱 讀文獻、資料歸檔、和家人聊天、靜坐……等項目。動靜態活動包含了助人工 作、家庭責任及個人成長等三方面,如果覺察到自己從事靜態活動時間太久,

就稍微轉換動態活動;反之,如果發現自己做了太多動態活動,就讓自己回到 靜態活動,例如自己打論文的空檔可以接送孩子;和家人聊完天之後,接著去

102

洗洗碗,如此不但可以讓自己好好的利用時間,也可以保持生活的平衡。

洗洗碗,如此不但可以讓自己好好的利用時間,也可以保持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