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分析方法與步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畫是一種編碼的訊息,圖畫指涉的客體不像照片那般直接、純粹,因為圖畫具有 風格。相對而言,即使照片可以選擇主題,照片的觀點及角度卻無法干涉客體。

在圖畫預示的訊息與象徵的訊息這兩種訊息之間的關係,是經過修正的,是兩種 文化之間的關係,反觀在照片之中,這兩種訊息之間的關係是自然與文化的關 係,故照片與圖畫是兩種符號系統。收話者在接收照片及圖畫時,觀看方式有所

章搭配呈現,廣告圖像的文字 則包

一、分析方法

依據第一節抽樣方式選出的分析文本,由於每期的圖像為數不少,首先將文 不同,照片是指涉客體的精確類比,而圖畫與現實存在距離,這樣的距離增加了 觀看者的詮釋空間。因此《臺灣婦人界》的讀者在觀看雜誌中的一名女性的照片 與一名女性的圖畫時,接收到的訊息是不同的。

無論是封面圖像、插圖、照片還是廣告圖像,都是經由雜誌這個平面媒體與 收話者接觸、溝通,並產生互動。由於樣本選擇的關係,這些圖像中都具有女性 人物,與女性人物同時呈現的其他物件都是符碼的一部分。此外,文字訊息同樣 也是符碼,《臺灣婦人界》整份雜誌完全使用日文,僅少數如小說內文使用少量 臺灣話,出刊前期漢字旁都有加注注音(平假名),文字編排主要為直式書寫,

由右至左,少數標題、圖片說明的文字以橫式排列,閱讀方式仍然為由右至左。

封面圖像上的文字訊息包括雜誌名稱、副標題、附錄內容等等,插圖與雜誌文章 搭配呈現,照片偶有附加說明,其他也是與雜誌文

含商品名稱、店家名稱、文案等內容。

整理以上辨識之《臺灣婦人界》中圖像的文本特性,這些文本在形式上皆為 圖文並呈的平面媒體,文本內容包括女性人物、物件、文字訊息。封面圖像、插 圖、照片、廣告圖像等四種類型,其發話者、收話者不盡相同,情境之指涉亦不 同,訊息構成也有差異,本研究將按照這些文本特性,進行分析。

第三節 分析方法與步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本內欲分析的圖像編號,並將圖像依形式分類為(一)封面圖像、(二)插圖、(三)

照片、(四)廣告圖像,分類完成後依序進行分析。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的結果,

以巴特(1977)提出的圖像符號學分析原則,首先辨識出圖像的語言訊息及製碼 圖像訊息,瞭解圖像的明示義,並將這兩種訊息置於文化、社會、政治等歷史 情境中,試圖找出非製碼的圖像訊息,亦即圖像的延伸義。

首先從圖像中的語言訊息著手,這類語言訊息存在於廣告圖像中為多,可能 是商標、文案等等,雜誌中的照片、插圖則較少出現這類語言訊息,然而除了圖 像中的語言訊息以外,我們還須關心圖像情境中的其他語言訊息,如欄位標題、

照片加註的說明、內文等等。這些語言訊息有助於我們瞭解當時的情境,以及對 圖像背景的瞭解。在此須特別注意的是語言訊息之於圖像的功能,是預設(意義)

功能還是情境(意義)功能、抑或是兩者兼有之。

圖像部分則是先辨識出圖像中的人物,包括性別、人數、角色,角色部分可 經由服飾、場景推測其為家庭主婦、職業婦女、女學生……等,此外也可能從語 言訊息明確地辨別出其姓名、地位、事蹟等等。人物的服飾打扮也是符號分析的 重點,姚村雄(2002)將日治時期的女性形象分類,本研究參考其分類,將服飾 打扮的符號分為:「傳統日式服裝打扮」、「傳統漢人服裝打扮」、「現代化服飾打 扮」、「現代化與傳統混合打扮」等四類,最後一項「現代化與傳統混合打扮」是 在觀察文本內女性圖像時發現的情況,許多女性圖像雖然穿著傳統服飾,髮型卻 是現代化短髮或燙鬈的造型。除了服飾打扮之外,也同時分析以下幾種符號:圖 像中人物的表情,以視線為例,視線傳達了許多訊息,如果女性的視線是堅定地 向外看,代表其堅定有自信;人際間的互動,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得以看出彼此 的地位高低;擺設 設說明了使用者的身份及觀念,像是使用新式的電器產品,

代表其現代化程度較高。

本研究將圖像訊息與語言訊息參照分析,深入瞭解這些符號的文化意涵與歷 史意義,從中提取圖像背後的意識形態,探討日治時期在臺灣生活的女性樣貌,

並渴望從這些分析中一窺女性角色變遷的過程。

,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分析步驟

首先將分析文本按照上述(一)封面圖像、(二)插圖、(三)照片、(四)

廣告圖像,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圖像分析時略有差異,然而大致步驟是相同的,

故圖像的主要分析步驟為:

三) 辨識圖文之間的關係為預設(意義)功能(anchorage)或情境(意義)

lay)。

(四

像時依據各類型圖像稍作調整。若圖像構成為圖畫 式,須配合其藝術風格及美學背景進行分析。圖像內容包含了圖像中的人物符 文字訊息部分須特別注意的是插圖及照片兩種形式,

附加文字說明外,其他功能與插圖一樣是作

章。最後配合政治、社會等歷史背景,探討圖像可能的符號指涉及延伸義。

、分析實例 按

(一) 辨識圖像內容。

(二) 辨識圖像中的文字訊息。

功能(re

) 辨識圖像中符號之明示義與延伸義,對照其社會歷史背景解釋之。

由於形式不同,在分析圖 方

號分析以及物件符號分析。

照片除了偶爾作為內容主題,旁邊會

為文章內容的補充,故除了辨識圖像中的文字訊息外,也要參照其搭配之相關文

上述分析方法及步驟,從《臺灣婦人界》中選取一樣本作為分析實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紀念品』

『最近流行的吸引開朗人的美麗白珊 瑚非常好喔』

『怎麼樣?好的珊瑚聽評價說基隆的 植田絕對便宜、商品豐富又好喔』

店 電話三0五

圖3–4:基隆植田珊瑚店

(資料來源:《臺灣婦人界》,1934(10):5

上圖為一間販售珊瑚商家的廣告,廣告的視線重點在中間圖像部分,其次是

下方由右至左的橫幅標題,最後才是須耗費 圖像

中有兩位成年女性,其中一位女性身旁跟著一位男童。靠左側的女性身著洋服、

戴帽,蓄著短髮並燙鬈;靠右側的女性則身著日式傳統和服、戴帽,同樣蓄著短 髮並燙鬈;男童則穿著現代化服裝。根據圖像背景的車子及空間推測,兩位女性 從談話內容來看,是在討論合適的紀念品(珊瑚)及 預設(意義)功能,告知此圖 像為

『該帶什麼才好呢?』

基隆植田珊瑚

4。)

心力閱讀的上方對話文案。廣告

的談話地點是發生在路邊,

購買地點。廣告下方標題之於廣告圖像,產生的是

基隆植田珊瑚店的廣告。廣告上方的對話文案則是情境(意義)功能,與圖 像內容為互補關係。

臺灣珊瑚業自1923 年日籍漁民在澎佳嶼附近發現珊瑚漁場開始,隔年即開 始正式採捕,為臺灣珊瑚漁業之濫觴。珊瑚作為高價裝飾品的一種,其價值昂貴 可以想見,雖然文字訊息中的白珊瑚品質不如高等級的紅珊瑚,然而以珊瑚作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紀念品,圖像中兩名女性的經濟狀況應該是甚為富裕。從兩位女性的經濟狀況及 對話內容推測,右側帶著男童的女性為已婚,其丈夫應是來臺經商的商人,或是 政府官員或一般公務人員。左側女性雖然無法確定是否已婚,然而當時來臺的日 本女性,除了丈夫因工作而跟隨來臺之外,另一種可能即為來臺工作之職業婦 女。

扮呈現,右側則是「現代化與傳統混合打扮」,這種日 西合

從文字訊息中透露的「開朗人」,暗示這兩位女性也是屬於「開朗人」,是活 潑、外向的時髦女性。討論紀念品的內容顯示她們可能經常往返於臺灣與日本之 間,日本本地並不產珊瑚,只有地處亞熱帶的沖繩、以及地處亞熱帶、熱帶的臺 灣海域適合珊瑚生長,因此喜好偏遠地區紀念品的日本人,將珊瑚作為代表臺灣 的紀念品。對話最後指出便宜、商品豐富等特色,這些便宜、又豐富的珊瑚為一 符號具,符號義為臺灣,進而延伸的意涵則是日本與臺灣、殖民統治母國與殖民 地之間經濟的差距,原本是高級、高價的裝飾品,然而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卻是 便宜又豐富的紀念品。

依據廣告圖像中兩位女性的談話內容,可以得知她們所在地為臺灣,背景出 現一輛汽車,臺灣首輛汽車於1912 年首度登臺,1926 年至 1930 年之間為臺灣 汽車發展的榮盛時期,1931 年全臺汽車數量逼近 2,700 輛(林文龍,2005)。汽 車代表的是一種現代化象徵,暗示當時臺灣也正走向現代化。整幅廣告圖像的繪 畫手法是西方漫畫式風格,除了傳達輕鬆詼諧的氛圍外,其符號義──西化──

也與汽車所代表之現代化的指涉相同。圖像中兩位同樣蓄短髮燙鬈的時髦女性,

左側以完全現代化服飾打

璧的符號具,其符號義不僅暗示了日本傳統舊有文化流向現代化的過渡現 象,也代表了日本人認為理想的現代化方式:即使服飾、交通、生活等方面達成 現代化,仍舊保有日本傳統良好的文化特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