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忠於經典的客觀性、又要兼得思想的創造性,然而這樣的詮釋理想在實際的運作 上,面對占筮《易》和義理《易》之間可能存在的精神旨趣與詮釋目標上的落差,

自然會帶來不同詮釋方向的拉扯。筆者乃欲順著這樣的問題脈絡,去詳細探究朱 熹在面對《易》此一經典與理學的差異時,是如何加以彌合和滑轉的?《易》與 理學間的差異,真的被朱熹給融釋無間了嗎?朱熹實際上的詮釋表現之傾向,究 竟是較偏向尊經立場的經學家,抑或是哲學建構的理學家?而朱熹既認為占筮

《易》和義理《易》應可融於一爐,是否意味著在朱熹的理學思想中,會帶有較 濃厚的宗教情懷呢?凡此皆是筆者欲進一步深入探尋的問題。

綜上所述,即是本論文主要的問題意識。以下,將先針對與朱熹《易》學 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進行析論,再進而說明本論文的研究進路。而筆者在行文 上,亦將依梁啟超之說4,對前輩學者皆直書其名,不用別號、尊稱,目的在方 便討論。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析論

「朱熹《易》學」本是長久以來學界所關注的課題,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 果可謂至為豐富,且當中所側重的面向亦頗多元,若加以分析、歸納,則約略可 概括為七大面向:

一、朱熹的義理《易》學研究

學界在對朱熹取義說的探討上,多著眼於義、象關係中所蘊含的理論思維,

尤其聚焦在其所透顯的「理本論思想」上,故此研究面向中便往往牽涉「《易》

學與理學的交涉」一課題。如朱伯崑作為朱熹義理《易》學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 之一,在其鉅著《易學哲學史》中,便針對朱熹《易》學哲學中的理本論,有著

4 梁啟超(字卓如,1873-1929)曰:「對於平生所極崇拜之先輩,與夫極尊敬之師友,皆直書其 名,不用別號,從質家言,冀省讀者腦力而已」,見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自序〉,收 於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 年,頁 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專門而集中的論述5,詳細闡明了朱熹由太極之理與陰陽之象所形塑的本體論思 維之內容,當中亦涉及理一分殊與理氣思想,可說是為學界探索朱熹《易》學與 其理本論的關係奠定下堅實的基礎;而朱伯崑在單篇論文方面,亦有頗為豐碩的 成果,他的〈論《易經》中形式邏輯思維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與〈從王韓玄 學到程朱理學〉二文6,乃對於朱熹《易》學與其本體論思維的建立之關係,有 著精闢深刻的剖析,當中側重在義理《易》學派上去做探究,細密地梳理了魏晉 的王弼(字輔嗣,226-249)、韓伯(字康伯,332-380)以及宋代的程頤、朱熹如何由 各自取義說中的象、義之辨,去建構出玄學與理學不同的本體論體系,從中深入 地掘發了《易》學中的形式邏輯思維與哲學的形上學之關係。而林麗真的〈朱熹 論易「象」與易「理」〉一文7,亦由對朱熹的理象關係之深刻剖析與思辨,揭示 出當中所蘊含的理本論思維,包括「理、象、事」之間的形而上、下關係,及「理 象」與「理氣」思維的關聯等,皆是文中關注的核心。而林麗真順著此種由理象 關係去發明理本論思想的脈絡,亦對於朱熹理象觀的豐富內容與獨特創見有深入 的掘發,從中精準地掌握並彰顯出朱熹《易》學的特色。

而學界在朱熹的「義理《易》學」研究中,除了由「取義說」的角度切入 外,亦有圍繞著「太極之動靜問題」去進行探討者,此主要涉及朱熹思想中「理 氣關係」的討論,故同樣與《易》學和理本論思想的交涉有關,乃是朱熹義理《易》

學的另一大研究焦點。當中,楊儒賓、楊祖漢、李明輝三人的研究,均是透過探 討韓國儒者對朱熹思想的理解和詮釋,來思考朱熹在太極動靜問題上所反映的理 本論之思想性格,及其對理氣關係之主張。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8一 文認為韓儒李退溪(名滉,1501-1571)的「理發」諸說與理學家在修煉傳統中的冥

5請見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七章第二節〈朱熹的易學哲學〉之〈易學哲學中的理本論〉,

頁 497-569。

6朱伯崑:〈論《易經》中形式邏輯思維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從王韓玄學到程朱理學〉

二文,分別收於朱伯崑:《燕園耕耘錄──朱伯崑學術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年),

下冊,頁 755-786;以及上冊,頁 247-266。

7林麗真:〈朱熹論易「象」與易「理」〉,收於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 社,2004 年,頁 157-194。

8 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國文學報》,第 52 期,2012 年 12 月。

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10一文則認為韓儒李栗谷(名珥,1536-1584)的「氣發理 乘」諸說方符合朱熹思想的原義,故主張「朱子所說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動的,

而心是氣心,無本心義」11;然而他又在〈從朝鮮儒學「主理派」之思想看朱子 理氣論之涵義〉12一文中,藉由韓儒奇蘆沙(名正鎮,1798-1879)在朱熹理氣論中 所指出的理的主宰性,認為若從「道德實踐」的角度觀之,太極之理雖無具體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推動了氣機的生生流行,其發用下貫至形下、並妙運於其中。而藤井倫明則由朱 熹的「理之流行」一語切入探討19,對於朱熹的太極動靜問題,他基本上認為由 於朱熹的理有著向形下界展現其自身的傾向,此乃理之「欲」,故「將朱子之『理』

規定為是一在所有的意義上皆無作用的完全靜態性的概念,筆者以為這是一個有 待商榷的認知」20,並指出朱熹既選取了水由源頭滾滾湧現而下的「流行」一語 來描述理向形下的展現過程,正說明了在朱熹心中的理的特質,乃是「會自我展 現的,亦即會『流行』的這一生動概念的事實」21

至於鄧秀梅〈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22與顏銘俊〈唐、牟二 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23二文,則均是透過將唐君毅與牟宗三對 朱熹太極動靜思想之詮釋,加以深刻地比較、分析與評論,進而呈現出自己對此 課題的看法。鄧秀梅在文中對於唐君毅的「朱子之理是有生生作用的活理」之主 張,提出了一己的臧否與反思,並適時地取牟宗三之論點與之對照,她一方面批 判唐君毅的「理乘動靜之機、非乘氣之實」的見解有「推理太過」之嫌,認為朱 熹的太極之理既是乘氣之機,也乘氣之實;又指出唐君毅過分削弱了朱熹文獻中 常見的「以『然』推其『所以然』」的思維方式,認為在朱熹此種思維模式中,

實無法直接判斷「所以然之理」是否具有活動力;而她也以為朱熹的太極不必非 得具有實質的動力才能生氣,如牟宗三所言「氣依理而生」的詮釋乃更符合朱熹 的原意,由此亦對於近代學者主張朱熹太極具生化力量的「推論方式」提出商榷

24。而顏銘俊的看法則與鄧秀梅不全相同,他雖與鄧秀梅同樣肯定牟宗三所言朱

19請見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 年)一書中的第三章〈流行之「理」──朱熹之「理」的再檢討〉,頁 57-92。

20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頁 91-92。

21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頁 92。

22鄧秀梅:〈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當代儒學研究》 ,第 15 卷,2013 年 12 月。

23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文與哲》,第 22 期,2013 年 6 月。

24鄧秀梅主要對於喬清舉〈論朱子的理氣動靜問題〉與賴功歐〈朱子理氣二元結構的天道自然觀 基礎及二元悖論含藏之困境〉二文提出商榷意見。前者見於《哲學動態》,2012 年第 7 期;後 者則收入陳來主編:《哲學與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熹乃多「以『然』推其『所以然』」來論理,但在「理如何生氣」的方式上,則 更贊同唐君毅之見,主張「應是將『氣』之流行生化,置諸於整全之『理』自身 的『體用』關係中加以理解較為合宜,唐君毅先生對『理』之生生之實的詮釋,

便對朱熹『理氣說』中的此層意涵,理解得頗為貼切與深入」25,他認為朱熹雖 確有「以『然』推其『所以然』」的方式來論理,但多表現在論分殊之理上,至 於在論總氣化流行的整全之理──太極──時,則呈現為能發出生化之實用、而為 一動態的所以然之理,由此主張理不但能生氣,而且是「能實然生出氣來」26。 而顏銘俊於文末對此課題所提出的若干值得進一步加以深究和挖掘的面向,亦頗 具學術意義與參考價值。

上述所言朱熹義理《易》學與理學思想交涉的相關研究,多是聚焦在「本 體論」思維的層面上,而學界亦有從本體論再延伸至心性論、工夫論等各個面向,

去梳理當中融貫《易》學與理學的義理架構者。在專書方面,如史少博的《朱熹 易學與理學關係探賾》27一書,便主要由《易》的太極、陰陽兩觀念與理氣、心 性概念的對應切入,去同時從「理本論、認識論、心性論、道德論」四個面向,

整體性地探索朱熹《易》學與理學的關係。博士論文方面,則有雷喜斌的《朱熹 易學思想研究》28,當中在第四、五兩章論及朱熹義理《易》學的部分,與史少 博一樣乃透過太極、陰陽與理氣、心性概念的連結,去探究「理氣論、格物致知 的方法論、心性說與主靜居敬的工夫論」與朱熹《易》學的關係,認為朱熹《易》

學中太極-陰陽的「一而二、二而一」的架構,不僅是朱熹《易》學的綱領,亦 貫串朱熹理學的各個面向。而張克賓在其博士論文《朱熹易學思想研究》29的第 六章中,亦闡明了朱熹的義理《易》學在「天道性命相貫通」的思維脈絡下,如

社,2012 年 9 月。

25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頁 533。

26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頁 535。

27史少博:《朱熹易學與理學關係探賾》,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

27史少博:《朱熹易學與理學關係探賾》,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