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三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林麗真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朱熹《易》學研究. ‧. ──「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周欣婷 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

(2) 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提要 本論文以「朱熹《易》學與理學的交涉」為探究視角,著重去考察朱熹《易》 學中「尊經」與「崇理」的表現,探究朱熹欲回歸經典本義的尊經態度,與他以 窮理為旨趣、義理建構為核心關懷的崇理思維,如何在其《易》學中產生交融, 試圖由此具體而微地見出朱熹理學與經學間的關聯,並更深入地了解朱熹《易》 學的特色及其在《易》學史上的定位。. 政 治 大 論文中一方面對朱熹的義理《易》學與理學的「本體論」 、 「心性論」 、與「工 立. ‧ 國. 學. 夫論」的交涉進行全面的探究,主要包括取義說與其理本論思維的關聯,以及朱 熹透過對《易》之太極與陰陽的論述,在理氣的離合、動靜、強弱、孰為主宰等. ‧. 問題上所展現的主張,從中也更深入去評定朱熹《易》學所形塑的本體論思想之. sit. y. Nat. 精神特色;筆者亦循著天人一貫脈絡,進而去考察其《易》學對於性與情的強弱、. io. al. n. 學中的工夫論之方法和精神又有何啟發?. Ch. engchi. er. 心與性孰為主宰、未發與已發間的深微變化等心性論課題有何影響?對於朱熹理. i n U. v. 另一方面,文中亦探究了「朱熹的象數《易》學與理本論思維的交涉」 ,分 析朱熹基於理本論思想的立場,在採用取象說的方法上,與一般象數《易》學派 的學者有何不同?而他兼採取象說的做法是否亦回過頭來對其理學思想的精神 產生變化。此外,筆者亦詳細闡述朱熹如何透過對《易》圖中象數規律的探索與 闡發,建構出理學的道體之內涵,由此彰明他以《易》圖為主要特色的象數《易》 學,在其理學本體論的思想形塑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並梳理朱熹由後天《易》 學中的蓍數變化所考察出的陰陽之理,及其〈卦變圖〉對陰陽變化規律的掘發, 從中乃清楚地揭示出朱熹整體的象數《易》學研究,從先天到後天、由《易》圖 到蓍數,均與理學「窮理」的核心關懷緊密相連。.

(3) 此外,筆者並由朱熹的《易》圖之學去探究相關的「儒道交涉問題」 ,觀察 一向重視儒、道思想之辨的朱熹,在面對所看重的《易》圖被質疑為道教之學時, 於其中所呈現出的錯綜曲折的思路轉折;從他既對《易》圖傳授的道教淵源能開 闊涵容、又對《易》圖之學論道體與性命之源等大關鍵處的思想內涵要求必須精 準嚴實、不流於異端之學的表現中,凸顯出朱熹「宏闊」與「嚴謹」兼具的學術 態度,與不同於考據的獨特視野。 ,考察他在讓《易》學如 最後,文中也探究了「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 此廣泛而深入地參與理學的建構當中,所運用的詮釋方法與訂定的詮釋規範;並. 政 治 大. 針對朱熹在其《易》詮釋上所須面對的「占筮的宗教意味」與「理學的義理關懷」. 立. 間的落差問題進行探討,考察他在占筮《易》與義理《易》兩種詮釋方向的拉扯. ‧ 國. 學. 和齟齬中,如何進行融合?檢視他是否真將《易》與理學間的差異融釋無間?而 其《易》詮釋在呈現經典的「客觀性」與思想的「創造性」上,又以何者為勝?. ‧. sit. y. Nat. 筆者透過對上述面向多元且系統性之探討,力求將朱熹《易》學與理學交. io. er. 涉的精采表現與豐富內涵,更深刻而全面性地揭示出來,從中便可見朱熹《易》 學對於理學建構的參與,乃是深入且全方位的;而朱熹理學的思想內涵與學術性. al. n. v i n Ch 格,亦對於其《易》學的特色和面貌,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engchi U. 關鍵詞:朱熹、《易》學、理學、儒道交涉、經典詮釋.

(4) 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旨趣……………………………………………………………….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析論…………………………………………………….4. 政 治 大. 一、朱熹的義理《易》學研究………………………………………………4. 立. ‧ 國. 學. 二、朱熹的象數《易》學研究………………………………………………8 三、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方法研究……………………………………10. ‧ sit. y. Nat. 四、朱熹《易》學中的儒道交涉問題研究………………………………...12. er. io. 五、朱熹《易》學與其他《易》學家的比較研究…………………….......15. al. n. v i n Ch 六、朱熹《易》學對域外學術的影響………………………………………17 engchi U 七、朱熹《易》學中的醫、易會通問題……………………………………18 第三節. 論文進路………………………………………………………………19. 一、研究方法………………………………………………………………..19 二、研究材料與論文架構說明………………………………………………22. 第二章 取義、取象說與理本論思維的關係………………………………27 I.

(5) 第一節. 由取義說到理本論的完成……………………………………………27. 第二節. 將占筮神秘意義融入取義說…………………………………………39. 第三節. 兼採取象說的方法及其思想意義……………………………………53. 第四節. 理本論對取象說的統攝和限制………………………………………61. 本章小結…………………………………………………………………………70. 第三章 《易》學的動靜觀與理學思想的交涉……………………………73. 立. 動靜觀與理事、理氣關係的交涉……………………………………..73. 學. ‧ 國. 第一節. 政 治 大. 一、從「以靜制動」與「動靜理均」看理本論……………………………73. ‧. 二、理、氣的動靜問題………………………………………………………77. y. Nat. io. sit. 動靜觀與心、性、情的思辨…………………………………………..85. n. al. er. 第二節. i n U. v. 一、從「一動一靜」與「互藏其根」看未發、已發…………………………86. Ch. engchi. 二、心、性、情的動靜問題………………………………………………….91 三、 〈坤〉 〈復〉 〈艮〉的動靜觀與儒、釋之辨………………………………97 第三節. 動靜觀與工夫論的建構……………………………………………..105. 一、「主靜」與先涵養後察識………………………………………………105 二、「一動一靜」與兩輪工夫交相為用……………………………………109 三、從「靜極而動」與「主靜」看下學與上達………………………….….113 II.

(6) 本章小結……………………………………………………………………….115. 第四章 從理的探尋與儒道關係論《易》圖與蓍數變化………………117 第一節. 朱熹觀先天《易》圖以窮理………………………………………..119. 一、〈河圖〉、〈洛書〉中的數理………………………………………119 二、〈伏羲先天圖〉中的陰陽之理………………………………………124 第二節. 朱熹對後天象數學的關懷…………………………………………..133. 立. 政 治 大. 一、蓍數變化中的自然之理……………………………………………….133. ‧ 國. 學. 二、〈卦變圖〉中自然齊整的理勢……………………………………….140. ‧. 第三節. 朱熹《易》圖之學中的儒、道關係問題………………………………145. y. Nat. n. al. er. io. sit. 一、《易》圖是否為道教之學…………………………………………….149. i n U. v. 二、《易》圖是否非出於儒家聖人之手…………………………………156. Ch. engchi. 三、《易》圖之學是否與《易》無關……………………………………158 本章小結………………………………………………………………………..161. 第五章 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163 第一節. 朱熹《易》詮釋的兩大綱領…………………………………………163. 一、尊經態度與占筮本義的掌握…………………………………………163 二、理學立場對義理思想的闡發…………………………………………170 III.

(7) 三、朱熹對經學與理學的融通和分辨……………………………………175 第二節. 尊經態度下的詮釋規範…………………………………………….179. 一、雙向的觀《易》之法………………………………………………….179 二、由義理到情理的詮《易》標準……………………………………....183 第三節. 理學立場開展的詮釋主張………………………………………….197. 一、《易》與《四書》的跨經典詮釋…………………………………....197. 政 治 大 二、詮釋者的身心體認對理解經典的重要性……………………………208 立. ‧ 國. 學. 第四節. 朱熹《易》詮釋的評價…………………………………………….212. ‧. 一、對占筮《易》和義理《易》的融合與齟齬……………………………213. y. Nat. al. er. io. sit. 二、標舉《易》本義的意義……………………………………………….221. n. 本章小結……………………………………………………………………….223. Ch. engchi. i n U. v. 第六章 結論……………………………………………………………………..225 第一節. 論文內容的回顧與總結………………………………………….…225. 第二節. 未來的研究方向………………………………………………….…230. 參考文獻……………………………………………………………………….…233. IV.

(8) 圖目次 附圖一. 〈河圖〉、〈洛書〉………………………………………………....267. 附圖二. 〈伏羲先天次序圖〉………………………………………………267. 附圖三. 〈伏羲先天方位圖〉………………………………………………268. 附圖四. 《易學啟蒙》之〈乾〉卦〈卦變圖〉……………………………269. 附圖五. 《易學啟蒙》之〈姤〉卦〈卦變圖〉……………………………270. 附圖六. 李光地〈加倍變法圖〉……………………………………………271. 附圖七. 《周易本義》之〈卦變圖〉………………………………………27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旨趣 朱熹(字元晦,1130-1200)《易》學統合了象數《易》學與義理《易》學兩 派1,並且亦包納了內涵甚為豐富的《易》圖之學,故在《易》學發展史上別具 特殊性;而朱熹理學的建構乃與其對經典的詮釋密切相關,朱熹的《易》學亦於 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故若能從朱熹《易》學的角度切入,觀察其與理學的交 涉和相互影響,探究朱熹欲回歸經典本義的尊經態度,與他以窮理為旨趣、義理. 政 治 大. 建構為核心關懷的崇理思維,如何在其《易》學中產生交融,如此,一方面能具. 立. 體而微地見出朱熹理學與經學間的關聯,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朱熹《易》. ‧ 國. 學. 學的特色及其在《易》學史上的定位。因此,這本博論將以「朱熹的《易》學」 為研究主題,並以「《易》學與理學的交涉」為探究視角,著重去考察其《易》. ‧. 學中「尊經與崇理的交融」,由此一窺朱熹的《易》學在理學建構中所佔有的地. y. Nat. al. er. io. sit. 位,以及他的理學思想對其《易》學的精神和風貌所帶來的影響。 而此論文既由「《易》學與理學的交涉」一角度切入朱熹《易》學的研究,. n. v i n Ch 則在「問題意識」上,所欲探究的面向主要可分四個方面來談: engchi U. 第一,朱熹理學中的本體論思維和他《易》學中的取義說、取象說之關聯。. 此分法乃根據朱伯崑(1923-2007)之說,朱伯崑指出:「其對卦爻象和卦爻辭的解釋,從《易傳》 開始,便存在著取象說和取義說的對立。……漢朝以後,這兩大流派,……展開了長期的論爭。 如漢代的《易》學,其主流則為象數學派;魏晉玄學派的《易》學則屬於義理學派。宋《易》中 邵雍《易》學為象數學派,而程頤的《易》學則屬於義理學派。也有些《易》學家則調和兩派的 觀點,但也各有偏重。如唐朝的孔穎達則偏重取象說,宋朝的朱熹則偏重取義說」,見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前言,頁 8。而《四庫全書總目‧ 經部‧易類》中,又有「兩派六宗」之說:「《易》則寓於卜筮,……《左傳》所記諸占,蓋猶 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 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 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見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第 1 冊,頁 54。此六宗裡,占卜、禨祥、與 造化三宗可概屬於象數《易》學派,而老莊、儒理、與史事三宗則可概屬於義理《易》學派。 1 1.

(10) 當中筆者擬觀察朱熹於其《易》學中,是如何融攝取義說和取象說?這兩種詮《易》 方法在哲學思維上的差異?並要側重於挖掘朱熹在並納取義與取象說的做法中 所具有的思想意義。此外,朱熹基於其「《易》本占筮之書」2的《易》學觀,是 否在他的取義說中,結合了理本論思維與象的占筮神秘意味呢?若有,他是如何 加以連結二者的?並存於朱熹思想中的「有是理則有是象」與「象本為占筮之用」 兩觀點,是否真能完美地密合為一呢?而朱熹基於其理本論思想的立場,在採用 取象說的方法上,與一般象數《易》學派的學者有著什麼樣不同的特色呢?他以 其理本論思維卻又頗重取象說,此是否亦回過頭來對其理學思想的精神產生變化. 政 治 大 與「陰陽」的探討,也建構了理學中的理氣和理事關係。關於此部份,筆者將細 立. 呢?凡此同樣皆是筆者感興趣的課題。而朱熹在其義理《易》學中對於「太極」. 密地觀察朱熹透過對《易》之太極與陰陽的論述,在理氣的離合、動靜、強弱、. ‧ 國. 學. 孰為主宰……等問題、以及理事先後的關係上,展現出何種主張;並由此更深入. ‧. 去思辨和評定由朱熹《易》學所形塑的本體論思想,究竟具有什麼樣的特色與傾. sit. y. Nat. 向,透顯出何種精神色彩。. n. al. er. io. 第二,除了從「本體論」上去探索朱熹《易》學與理學的交涉外,筆者亦. i n U. v. 欲循著朱熹思想中的天人一貫脈絡,在「心性論」與「工夫論」的範疇中,探索. Ch. engchi. 《易》學與理學交涉的情形。在心性論的部分,將細膩考察朱熹於《易》學中所 揭示的交易與變易之道3、與他在理學中所論心的未發、已發之變化,彼此間的 關聯與共通性;並順著朱熹《易》學在「太極、陰陽之動靜」的表述中,所聯繫 的理氣關係之孰強孰弱、孰為主宰等問題,也要進一步去考察其《易》學對於性、 情的強弱,及心與性孰為主宰的理學課題有何影響?至於工夫論方面,同樣要由. 朱熹曰:「今學者諱言《易》本為占筮作,須要說做為義理作。若果為義理作時,何不直述一 件文字,……須得畫八卦則甚」,見﹝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卷 66,頁 1622。以下所引《朱子語類》,皆簡稱為《語類》。朱熹又曰:「某看來《易》 本卜筮之書」,見《語類》,卷 68,頁 1692。 3 朱熹曰:「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見﹝宋﹞朱熹: 《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年,〈周易上經〉,頁 27。以下所引《周易本義》, 皆簡稱《本義》。 2 2.

(11) 其《易》學的交易與變易之道切入,去探究它們對於朱熹理學中的工夫論之方法 和精神,是否有所啟發?而朱熹由《易》學所闡發的主靜思想,與其理學中所重 視的主敬工夫,當中又有何異同? 第三,「《易》圖之學」是朱熹《易》學的一大特色,它既與朱熹理學思想 的建構息息相關,卻又每被批評為道家道教之學,則一向重視儒、道思想之辨的 朱熹,在這當中有著何種錯綜曲折的思路轉折,便是筆者亟欲釐清的問題。故論 文中將考察朱熹對於《易》圖可能的道教淵源之看法為何?若朱熹明知其可能有 道教淵源,卻仍十分看重對當中象數變化的探索,則朱熹研究《易》圖的旨趣與. 政 治 大. 終極關懷究竟是什麼?當中又反映了朱熹何種獨特的視野及學術態度呢?而除. 立. 了上述關於朱熹《易》圖之學的儒、道交涉課題外,論文中亦將對朱熹《易》圖. ‧ 國. 學. 之學的內容進行詳細的探究,筆者擬聚焦在最為朱熹重視、闡發亦最多的〈河 圖〉 、 〈洛書〉 、 〈伏羲四圖〉等先天《易》圖,去探究這些《易》圖中的象數呈現. ‧. 出哪些變易規律?朱熹又如何透過對《易》圖中象數規律的探索,建構出理學的. Nat. sit. y. 道體之內涵?而朱熹在藉由《易》圖之學的闡發以建構其理本論時,對於周敦頤. n. al. er. io. (字茂叔,1017-1073)、邵雍(字堯夫,1011-1077)、程頤(字正叔,1033-1107)等. i n U. v. 人的思想做出了何種繼承,並加以一己的綜合與發展?此外,筆者亦欲考察朱熹. Ch. engchi. 探究後天象數學的核心關懷,與其探索先天《易》圖的宗旨與精神能否貫串? 第四,朱熹《易》學既與理學的建構如此密切相關,兩者有著這樣廣泛而 深刻的交涉,則當中的「詮釋方法」之運用,必有其值得探尋之處;且透過對朱 熹《易》學的經典詮釋方法之探索,也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了解朱熹《易》學與 理學交涉的實際狀況。故論文中針對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首先將考察朱熹 在重視《易》之占筮本義的詮釋態度下,又讓其《易》學深入參與了理學的建構, 當中是否存在著未被朱熹所察覺的占筮的宗教意味與理學的義理關懷間的落差 與齟齬?亦即朱熹欲在其詮釋中融合《易》的占筮情味與理學的思想精神,既要 3.

(12) 忠於經典的客觀性、又要兼得思想的創造性,然而這樣的詮釋理想在實際的運作 上,面對占筮《易》和義理《易》之間可能存在的精神旨趣與詮釋目標上的落差, 自然會帶來不同詮釋方向的拉扯。筆者乃欲順著這樣的問題脈絡,去詳細探究朱 熹在面對《易》此一經典與理學的差異時,是如何加以彌合和滑轉的?《易》與 理學間的差異,真的被朱熹給融釋無間了嗎?朱熹實際上的詮釋表現之傾向,究 竟是較偏向尊經立場的經學家,抑或是哲學建構的理學家?而朱熹既認為占筮 《易》和義理《易》應可融於一爐,是否意味著在朱熹的理學思想中,會帶有較 濃厚的宗教情懷呢?凡此皆是筆者欲進一步深入探尋的問題。. 政 治 大. 綜上所述,即是本論文主要的問題意識。以下,將先針對與朱熹《易》學. 立. 相關的前人研究成果進行析論,再進而說明本論文的研究進路。而筆者在行文. ‧. ‧ 國. 便討論。. 學. 上,亦將依梁啟超之說4,對前輩學者皆直書其名,不用別號、尊稱,目的在方. io. sit. y. Nat.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析論. n. al. er. 「朱熹《易》學」本是長久以來學界所關注的課題,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 Ch. i n U. v. 果可謂至為豐富,且當中所側重的面向亦頗多元,若加以分析、歸納,則約略可 概括為七大面向:. engchi. 一、朱熹的義理《易》學研究 學界在對朱熹取義說的探討上,多著眼於義、象關係中所蘊含的理論思維, 尤其聚焦在其所透顯的「理本論思想」上,故此研究面向中便往往牽涉「《易》 學與理學的交涉」一課題。如朱伯崑作為朱熹義理《易》學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 之一,在其鉅著《易學哲學史》中,便針對朱熹《易》學哲學中的理本論,有著 梁啟超(字卓如,1873-1929)曰:「對於平生所極崇拜之先輩,與夫極尊敬之師友,皆直書其 名,不用別號,從質家言,冀省讀者腦力而已」,見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自序〉,收 於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 年,頁 4。 4 4.

(13) 專門而集中的論述5,詳細闡明了朱熹由太極之理與陰陽之象所形塑的本體論思 維之內容,當中亦涉及理一分殊與理氣思想,可說是為學界探索朱熹《易》學與 其理本論的關係奠定下堅實的基礎;而朱伯崑在單篇論文方面,亦有頗為豐碩的 成果,他的〈論《易經》中形式邏輯思維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與〈從王韓玄 學到程朱理學〉二文6,乃對於朱熹《易》學與其本體論思維的建立之關係,有 著精闢深刻的剖析,當中側重在義理《易》學派上去做探究,細密地梳理了魏晉 的王弼(字輔嗣,226-249)、韓伯(字康伯,332-380)以及宋代的程頤、朱熹如何由 各自取義說中的象、義之辨,去建構出玄學與理學不同的本體論體系,從中深入. 政 治 大 論易「象」與易「理」〉一文 ,亦由對朱熹的理象關係之深刻剖析與思辨,揭示 立. 地掘發了《易》學中的形式邏輯思維與哲學的形上學之關係。而林麗真的〈朱熹 7. 出當中所蘊含的理本論思維,包括「理、象、事」之間的形而上、下關係,及「理. ‧ 國. 學. 象」與「理氣」思維的關聯等,皆是文中關注的核心。而林麗真順著此種由理象. sit. y. Nat. 的掘發,從中精準地掌握並彰顯出朱熹《易》學的特色。. ‧. 關係去發明理本論思想的脈絡,亦對於朱熹理象觀的豐富內容與獨特創見有深入. n. al. er. io. 而學界在朱熹的「義理《易》學」研究中,除了由「取義說」的角度切入. i n U. v. 外,亦有圍繞著「太極之動靜問題」去進行探討者,此主要涉及朱熹思想中「理. Ch. engchi. 氣關係」的討論,故同樣與《易》學和理本論思想的交涉有關,乃是朱熹義理《易》 學的另一大研究焦點。當中,楊儒賓、楊祖漢、李明輝三人的研究,均是透過探 討韓國儒者對朱熹思想的理解和詮釋,來思考朱熹在太極動靜問題上所反映的理 本論之思想性格,及其對理氣關係之主張。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8一 文認為韓儒李退溪(名滉,1501-1571)的「理發」諸說與理學家在修煉傳統中的冥 請見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七章第二節〈朱熹的易學哲學〉之〈易學哲學中的理本論〉, 頁 497-569。 6 朱伯崑:〈論《易經》中形式邏輯思維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從王韓玄學到程朱理學〉 二文,分別收於朱伯崑:《燕園耕耘錄──朱伯崑學術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年), 下冊,頁 755-786;以及上冊,頁 247-266。 7 林麗真:〈朱熹論易「象」與易「理」〉,收於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 社,2004 年,頁 157-194。 8 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國文學報》,第 52 期,2012 年 12 月。 5 5.

(14) 契經驗相呼應,發掘了朱熹思想中易受忽略的理的能動性議題,因而認為「朱子 的『理』之性格可能不是存有而不活動,而是超乎動靜的純動」9。但楊祖漢〈李 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10一文則認為韓儒李栗谷(名珥,1536-1584)的「氣發理 乘」諸說方符合朱熹思想的原義,故主張「朱子所說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動的, 而心是氣心,無本心義」11;然而他又在〈從朝鮮儒學「主理派」之思想看朱子 理氣論之涵義〉12一文中,藉由韓儒奇蘆沙(名正鎮,1798-1879)在朱熹理氣論中 所指出的理的主宰性,認為若從「道德實踐」的角度觀之,太極之理雖無具體的 活動,但卻對形下之氣具有主宰性而「可提供實踐動力」13。而李明輝〈朱子性. 政 治 大 不能活動之見,才是朱熹學的立場 ,而批判李退溪及另一名韓國儒者丁時翰(號 立. 理學與韓儒丁時翰的四端七情論〉一文14,則完全認為李栗谷持守朱熹的理自身 15. 愚潭,1625-1707)所主張理本身有活動性的觀點,實已越出朱熹理氣論的藩籬;. ‧ 國. 學. 李明輝的看法與牟宗三所主張的朱熹之理乃「只存有而不活動」的「但理」16一. ‧. 說,基本上是一致的。. Nat. sit. y. 而主張朱熹的太極之理並非不具活動性的學者,除了上文已提及的楊儒賓. n. al. er. io. 外,還有陳佳銘及日本學者藤井倫明。陳佳銘在〈從朱子對《太極圖說》及《通. i n U. v. 書》的詮釋論其「理」的活動性〉17一文中,主張朱熹的太極之理是「有活動性. Ch. engchi. 的生生之理」18,「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不僅指氣的流行,更是太極之理. 楊儒賓:〈悟與理學的動靜難題〉,頁 1。 楊祖漢:〈李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1)〉、〈李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2)〉,《延邊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 年 1 期、2 期。 11 楊祖漢:〈李栗谷對朱子哲學的詮釋(1)〉,頁 67。 12 楊祖漢:〈從朝鮮儒學「主理派」之思想看朱子理氣論之涵義〉,《鵝湖學誌》,第 46 期, 2011 年 6 月。 13 楊祖漢:〈從朝鮮儒學「主理派」之思想看朱子理氣論之涵義〉,頁 192。 14 李明輝:〈朱子性理學與韓儒丁時翰的四端七情論〉,收於黃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 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年,頁 209-278。 15 李明輝此觀點,亦可見於他〈「理」能否活動?——李退溪對朱子理氣論的詮釋〉一文,《現 代哲學》,2005 年第 2 期。 16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牟宗三先生全集 7》,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年,頁 501。 17 陳佳銘:〈從朱子對《太極圖說》及《通書》的詮釋論其「理」的活動性〉,《中正大學中文 學術年刊》 ,第 18 期,2011 年 12 月。 18 陳佳銘:〈從朱子對《太極圖說》及《通書》的詮釋論其「理」的活動性〉,頁 1。 6 9. 10.

(15) 推動了氣機的生生流行,其發用下貫至形下、並妙運於其中。而藤井倫明則由朱 熹的「理之流行」一語切入探討19,對於朱熹的太極動靜問題,他基本上認為由 於朱熹的理有著向形下界展現其自身的傾向,此乃理之「欲」 ,故「將朱子之『理』 規定為是一在所有的意義上皆無作用的完全靜態性的概念,筆者以為這是一個有 待商榷的認知」20,並指出朱熹既選取了水由源頭滾滾湧現而下的「流行」一語 來描述理向形下的展現過程,正說明了在朱熹心中的理的特質,乃是「會自我展 現的,亦即會『流行』的這一生動概念的事實」21。 至於鄧秀梅〈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22與顏銘俊〈唐、牟二. 政 治 大. 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23二文,則均是透過將唐君毅與牟宗三對. 立. 朱熹太極動靜思想之詮釋,加以深刻地比較、分析與評論,進而呈現出自己對此. ‧ 國. 學. 課題的看法。鄧秀梅在文中對於唐君毅的「朱子之理是有生生作用的活理」之主 張,提出了一己的臧否與反思,並適時地取牟宗三之論點與之對照,她一方面批. ‧. 判唐君毅的「理乘動靜之機、非乘氣之實」的見解有「推理太過」之嫌,認為朱. Nat. sit. y. 熹的太極之理既是乘氣之機,也乘氣之實;又指出唐君毅過分削弱了朱熹文獻中. n. al. er. io. 常見的「以『然』推其『所以然』」的思維方式,認為在朱熹此種思維模式中,. i n U. v. 實無法直接判斷「所以然之理」是否具有活動力;而她也以為朱熹的太極不必非. Ch. engchi. 得具有實質的動力才能生氣,如牟宗三所言「氣依理而生」的詮釋乃更符合朱熹 的原意,由此亦對於近代學者主張朱熹太極具生化力量的「推論方式」提出商榷 24. 。而顏銘俊的看法則與鄧秀梅不全相同,他雖與鄧秀梅同樣肯定牟宗三所言朱. 請見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 年)一書中的第三章〈流行之「理」──朱熹之「理」的再檢討〉,頁 57-92。 20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頁 91-92。 21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頁 92。 22 鄧秀梅:〈唐君毅先生解朱子「太極動靜」評析〉,《當代儒學研究》 ,第 15 卷,2013 年 12 月。 23 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文與哲》,第 22 期,2013 年 6 月。 24 鄧秀梅主要對於喬清舉〈論朱子的理氣動靜問題〉與賴功歐〈朱子理氣二元結構的天道自然觀 基礎及二元悖論含藏之困境〉二文提出商榷意見。前者見於《哲學動態》,2012 年第 7 期;後 者則收入陳來主編:《哲學與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7 19.

(16) 熹乃多「以『然』推其『所以然』」來論理,但在「理如何生氣」的方式上,則 更贊同唐君毅之見,主張「應是將『氣』之流行生化,置諸於整全之『理』自身 的『體用』關係中加以理解較為合宜,唐君毅先生對『理』之生生之實的詮釋, 便對朱熹『理氣說』中的此層意涵,理解得頗為貼切與深入」25,他認為朱熹雖 確有「以『然』推其『所以然』」的方式來論理,但多表現在論分殊之理上,至 於在論總氣化流行的整全之理──太極──時,則呈現為能發出生化之實用、而為 一動態的所以然之理,由此主張理不但能生氣,而且是「能實然生出氣來」26。 而顏銘俊於文末對此課題所提出的若干值得進一步加以深究和挖掘的面向,亦頗 具學術意義與參考價值。. 立. 政 治 大. 上述所言朱熹義理《易》學與理學思想交涉的相關研究,多是聚焦在「本. ‧ 國. 學. 體論」思維的層面上,而學界亦有從本體論再延伸至心性論、工夫論等各個面向, 去梳理當中融貫《易》學與理學的義理架構者。在專書方面,如史少博的《朱熹. ‧. 易學與理學關係探賾》27一書,便主要由《易》的太極、陰陽兩觀念與理氣、心. Nat. sit. y. 性概念的對應切入,去同時從「理本論、認識論、心性論、道德論」四個面向,. n. al. er. io. 整體性地探索朱熹《易》學與理學的關係。博士論文方面,則有雷喜斌的《朱熹. i n U. v. 易學思想研究》28,當中在第四、五兩章論及朱熹義理《易》學的部分,與史少. Ch. engchi. 博一樣乃透過太極、陰陽與理氣、心性概念的連結,去探究「理氣論、格物致知 的方法論、心性說與主靜居敬的工夫論」與朱熹《易》學的關係,認為朱熹《易》 學中太極-陰陽的「一而二、二而一」的架構,不僅是朱熹《易》學的綱領,亦 貫串朱熹理學的各個面向。而張克賓在其博士論文《朱熹易學思想研究》29的第 六章中,亦闡明了朱熹的義理《易》學在「天道性命相貫通」的思維脈絡下,如. 社,2012 年 9 月。 25 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頁 533。 26 顏銘俊:〈唐、牟二先生對朱子理氣心性說之詮釋的考察 〉,頁 535。 27 史少博:《朱熹易學與理學關係探賾》,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 28 雷喜斌:《朱熹易學思想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張善 文指導。 29 張克賓:《朱熹易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系博士論文,2010 年,劉大鈞指導。 8.

(17) 何以「太極陰陽不離不雜、生生不息的義理架構」為基礎,去貫串「宇宙本體論、 心性情的理論、以至於工夫論」,做為其共通的理論範型,由此系統性地揭示出 易與理相融互攝的內涵。 二、朱熹的象數《易》學研究 當中依研究側重的不同,又可概分為兩大類,首先,有對於朱熹象數《易》 學的各部分之內容去進行詳細介紹者,如林忠軍在《象數易學發展史》一書的第 八章〈朱熹對河洛、先天之學的確認和體悟〉中,便分由「河洛之學」 、 「先天之. 政 治 大 尤其對於朱熹在先天思想上的貢獻與特點,有著頗為精闢的析論 。而蕭漢明〈朱 立. 學」 、及「其他象數學」三部分,細密而全面地揭示了朱熹象數學的內涵與特色, 30. 熹易學思想與《周易本義》〉一文31,則將朱熹的象數《易》學分為「太極、河. ‧ 國. 學. 圖洛書、先天圖、後天圖、卦變圖、漢代《易》學的諸種象數條例」等六部分,. ‧. 逐一加以細密探討,由此彰顯出朱熹象數觀概要的脈絡與理路,認為朱熹的《易》. y. Nat. 學象數觀,基本上乃是要「通過象數而入於義理」、「立於象數而暢論義理」。另. er. io. sit. 有溫海明在〈朱熹河圖洛書說的演變〉32及〈先天學之自得,後天學之無奈—— 朱熹易學中的先天後天問題〉33二文中,對於朱熹的河洛之說、先天學與後天學. al. n. v i n Ch 均展開探究。他除了析論朱熹象數學在這幾個面向上的見解之演變與發展外,並 engchi U. 透過探討朱熹在河洛與先天學上超越前人的創見與貢獻,以及朱熹希冀以先天思 路解後天象數所遇到的疑難窒礙,一方面揭示了朱熹在象數研究上的所長與不足 之處,深入探究其之所以會有此不足的原因,一方面亦闡明了其河洛說、先天學 中的圖書數理,在朱熹《易》學體系中的定位與影響。.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8 年,第二冊,頁 320-348。 蕭漢明:〈朱熹易學思想與《周易本義》〉,收入蕭漢明:《易苑漫步》,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0 年,頁 224-271。此文亦收於林忠軍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2008 年 5 月,上冊,頁 507-561。 32 溫海明:〈朱熹河圖洛書說的演變〉,《周易研究》,2000 年第 4 期。 33 溫海明:〈先天學之自得,後天學之無奈——朱熹易學中的先天後天問題〉,《周易研究》, 2008 年第 3 期。 9 30 31.

(18) 其次,有著重闡發其象數《易》學背後的哲學蘊意者,此類研究中的重要 代表乃余敦康,他在〈朱熹的易學〉34一文中,以《周易本義》所列之《易》圖 和《易學啟蒙》中涉及的象數為探討的範圍和脈絡,側重闡明朱熹對象數所進行 的哲學論證,認為朱熹象數《易》學的終極關懷,乃在於發明象數中所蘊含的哲 學意義,而其象數之學的展開,即是扣合著太極陰陽之妙所揭示的理氣關係問 題;余敦康對於朱熹象數《易》學中所內蘊的思想意涵,頗能做出全面性而細密 的考察,而此種哲學蘊意的掘發,乃是他象數研究之特色。此外,張克賓在其博 士論文《朱熹易學思想研究》中的第四、五章,亦是針對朱熹《易》中的象數之. 政 治 大 法和卦變說的內容外,他又進一步挖掘朱熹象數學中的理學之思,當中尤側重從 立 學加以探究,除了分別介紹朱熹論〈河圖〉、〈洛書〉、先天學、後天學、占筮方. 體的象數之學,就是其思想中理氣關係的具體呈現。. Nat. sit. y. ‧. 三、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方法研究. 學. ‧ 國. 先天學中,闡明其所蘊含的理一分殊、理氣之先後動靜等課題,並亦認為朱熹整. io. er. 當中依探究的角度和範圍,又可概分為三大類,首先是以《易》學本身為 探究範圍,去考察朱熹的詮釋方法,重要者如趙中偉〈《周易》的兩個詮釋角度. al. n. v i n C h 一文,揭示了朱熹詮《易》的兩個方向── ──以朱熹《易》學「陰陽」觀為例〉 engchi U 35. 追溯《易》之原貌以求其本義、以及由經典本義邁向具創造性的本體詮釋;作者. 並側重在以朱熹對「陰陽」概念的詮釋為例,說明後者的詮釋方向既能拓展詮《易》 的視域,亦有助於《易》學義理化的進展,朱熹便由此建構出豐富的陰陽哲學之 內容。此文的脈絡清晰,立論亦細密紮實,對陰陽之「本義」的探討能奠基於文 字學,在「創造義」的部分則參酌了西方詮釋學的理論,頗能透過陰陽範疇的討. 此文請見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年,第十五章中的〈《周易本 義》九圖與《易學啟蒙》的象數之學〉一節,頁 461-492。 35 趙中偉:〈《周易》的兩個詮釋角度——以朱熹《易》學「陰陽」觀為例〉,收在孫劍秋、劉 大鈞等著:《易道研幾:窮究易經精微啟發敎學典範》,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 年,頁 411-436。 10 34.

(19) 論,深入呈現朱熹詮《易》的多元面向。而鄭吉雄在《易圖象與易詮釋》36一書 中,則關注「《易》圖」在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對於圖象思維 在詮釋效用上的優點及限制,有著頗為深入的探討;當中的〈周敦頤《太極圖》 及其相關詮釋問題〉37一文,便對於朱熹詮釋〈太極圖〉的方法有所闡發,主要 認為朱熹是採取由儒家思想的形上架構出發,透過將〈太極圖〉的圖形與周子思 想相關的核心文獻(如《太極圖說》 、 《通書》等)加以融合、分析與比較的「內 証法」,把原本與道教思想有淵源的〈太極圖〉圖形,轉化為表述理學思想的重 要架構之一,文中亦由此考察了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儒、道思想之轉移,並對於歷. 政 治 大 子《易》學詮釋思想的形成與特點〉 一文,乃關注朱熹「《易》本占筮之書」 立. 來〈太極圖〉圖形的演變與歧異,有著細密精微的檢視與考辨。另有尉利工〈朱 38. 及「經、傳相分」的觀點對其《易》學詮釋的影響,並探究《易》中的象數在朱. ‧ 國. 學. 熹力求本義的詮釋目標裡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朱熹探求《易》中義理的方法,作. ‧. 者最終認為朱熹詮《易》的最大特色,乃在於他能結合占筮、象數與義理,超越. sit. y. Nat. 程頤的義理解《易》和邵雍的象數解《易》,對宋《易》做出總結和發展。. n. al. er. io. 其次則是從朱熹整體的經典詮釋著眼,去關注他在這當中的詮《易》表現,. i n U. v. 如楊儒賓在〈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39一文中,便針對理學家. Ch. engchi. 的經典詮釋方法做出全體性的探究,並從中指出理學家由詮《易》所暢發的體用 論之思維模式,乃與他們詮釋經典的終極關懷──性命之學──緊密相關,故進而 成為理學家詮釋經典的共通原則,由此便展現出《易》學的經典詮釋表現對於理 學整體的經典詮釋方法與特色之深刻影響。又如蔡方鹿的〈朱熹理學與經學〉40 一文,亦是全面針對朱熹經學的詮釋方法進行討論、並在當中涉及《易》的部分。.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鄭吉雄:〈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 ,收於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頁 229-304。 38 尉利工:〈朱子《易》學詮釋思想的形成與特點〉,《哲學動態》,2011 年第 10 期。 39 楊儒賓:〈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收入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 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年 4 月)一書中的第二章,頁 17-57。 40 蔡方鹿:〈朱熹理學與經學〉,收於蔡方鹿、舒大剛、郭齊主編:《新視野 新詮釋──朱熹 思想與現代社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 年 12 月,下冊,頁 409-423。 11 36 37.

(20) 他主要認為朱熹在《易》學的詮釋上,能吸收漢學的訓詁之風,將義理的闡發與 經典本義相結合;並對於《易傳》的太極說,建構出精采的本體論詮釋。 第三類則是聚焦在朱熹「求《易》之本義」的詮釋理念上,並由此檢視和 評論他從此觀點而來的《周易本義》的詮釋表現。早期即有戴君仁關注此問題, 他在〈朱子易本義的注解〉41一文中,對於朱熹求《易》之本義的旨趣和態度、 《周易本義》的註解方法和特色,都已全面性地提點出精要的綱領,主要認為朱 熹註《易》是基於「謹慎」 、 「求真」的精神,在詮釋上則呈現為力求《易》的占 筮原意,不穿鑿附會以求象、亦不離象的持中態度,不知闕疑,以及深明六書之. 政 治 大. 學等特色。其立論嚴謹而公允,並能清楚見出朱熹作《周易本義》的要義,實有. 立. 奠基之功。近人研究則如李申〈朱熹與《周易本義》〉42一文,亦是著眼於朱熹. ‧ 國. 學. 在《周易本義》中對於《易》之本義的追求,一方面對其求本義的實際成效進行 臧否,一方面亦肯定和闡明朱熹追求本義的學術意義與其所帶來的啟發,並進一. ‧. 步由此解經原則擴展到對整體經學的反思;而相較於李申肯定朱熹求《易》之本. Nat. sit. y. 義的詮釋主張及學術價值,高懷民則表達了相反的意見,他在〈朱熹「易為卜筮. n. al. er. io. 之書」述評並論其對近世易學研究的影響 〉43一文中,批判朱熹《周易本義》中. i n U. v. 的註文只是依循占筮之法去作註,再輔以簡單的訓詁去解釋字詞,完全缺乏哲學. Ch. engchi. 思想而只談吉凶,認為此種註解已非《易》之「學」,而僅使《易》淪為術家算 命之言,由此否定了朱熹「《易》為占筮之書」的詮釋立場,及其《周易本義》 在註釋上的學術價值。 四、朱熹《易》學中的儒道交涉問題研究. 戴君仁:〈朱子易本義的注解〉,收於《梅園論學三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年,頁 77-86。 42 李申:〈朱熹與《周易本義》〉,收在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六輯,北京:華夏 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紀念朱熹誕辰 870 周年暨逝世 800 周年」專題,頁 14-21。 43 高懷民:〈朱熹「易為卜筮之書」述評並論其對近世易學研究的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第 71 期(上),1995 年 10 月。 12 41.

(21) 此面向的探討有兩大焦點,其一是著眼於「《易》圖」,朱熹的象數《易》 學與《易》圖密不可分,學界亦針對《易》圖的淵源與作者等相關問題加以探究, 當中便往往牽涉到儒、道之辨的課題。其中,李申《易圖考》44一書詳密地考證 了包括〈河圖〉 、 〈洛書〉 、 〈先天圖〉 、 〈太極圖〉在內的諸多《易》圖之源流,力 主宋代的圖書象數《易》學是儒家正統;而他在〈《周易》與道教〉一文45中, 亦對於「朱震之說」46此一常被援引為圖書象數《易》是道教之學的證據作出新 的詮解,指出朱震(字子發,1072-1138 年)並未以陳摶(字圖南,號希夷先生, 872-989)為道士,且其言及的與《易》圖傳授相關的李之才(字挺之,980-1045)、. 政 治 大 周邵二子等人,也均為儒家學者,由此再次澄清圖書象數《易》學並非道教之學 立. 穆修(字伯長,979-1032)、种放(字明逸,955-1015)、劉牧(號長民,1011-1064)、. 47. 。而郭彧〈 〈先天圖〉淵源考〉一文48,則與李申同樣認為邵雍的祖師陳摶,其. ‧ 國. 學. 學問乃儒家之學而非道教,故邵雍的〈先天圖〉之學亦非丹道而是儒者之言,反. ‧. 對朱熹將〈先天圖〉與《周易參同契》合觀的看法,同時並不信朱震提出的〈先. y. Nat. 天圖〉傳授譜系。李申和郭彧並共同編纂有《周易圖說總匯》一書49,詳備地收. er. io. sit. 錄了從商代之後的四千多幅《易》圖,考證和分類整理了各《易》圖的源流、版 本、及歷代的相關說法,當中與朱熹《易》圖之學較為相關的「〈河圖〉 、 〈洛書〉. al. n. v i n 編」 、 「 〈先天圖〉編」 、及「〈太極圖〉編」 ,也清楚地呈現出諸《易》圖演變發展 Ch engchi U. 的脈絡。而與李申主張〈太極圖〉為周敦頤所自作、明末清初儒者所提出的〈太 極圖〉源自道教的諸多證據俱為晚出或不存在50的意見不同者,有盧國龍、束景 南和張其成等。盧國龍在〈周敦頤〈太極圖〉淵源辨〉51一文中,認為〈太極圖〉. 李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 此文收於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三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年 7 月,頁 360-381。 46 ﹝宋﹞朱震《漢上易傳‧進周易表》:「濮上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穆修,修傳李 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修 以〈太極圖〉傳周敦頤,敦頤傳程頤、程顥」,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11 冊,頁 5。 47 李申:〈《周易》與道教〉,頁 364。 48 此文收於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二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年 4 月,頁 233-256。 49 李申、郭彧編纂:《周易圖說總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年。 50 請見李申:《易圖考》,第一章〈〈周氏太極圖〉源流考〉。 51 此文收於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二輯,頁 158-179。 13 44 45.

(22) 的「取用坎離」與「五行的次序、方位」均與儒家的《易》學傳統不相符合,主 張〈太極圖〉可推源於唐五代時《周易參同契》的丹道之學。而束景南亦認為「周 氏太極圖思想淵源於道教,是易家『剽竊』了道教的道圖」,主張〈太極圖〉並 非周敦頤所自作,當中的主要結構均是源自道教的內丹學,這些圖式早見於唐五 代時的道教相關著作52。張其成則大體贊同束景南之見,亦認為〈太極圖〉是周 敦頤將道教煉丹圖式進一步改造的成果53。 其二是以「朱熹的《周易參同契考異》」為中心的討論,多側重在朱熹對《周 易參同契》此一道教文獻的整理與其《易》學思想間的相互影響。重要者有欽偉. 政 治 大. 剛由其日本東京大學的博士論文修改而來的《朱熹與《參同契》文本》一書54,. 立. 乃奠基於對《周易參同契》和《考異》的相關版本做文獻比較與考察,揭示朱熹. ‧ 國. 學. 如何由先天《易》學的角度去校勘、刪改、與整理《參同契》,進而提出朱熹是 首位主張邵雍先天象數《易》學的思想起源乃與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丹道思. ‧. 想有關的《易》學家,並認為朱熹將先天《易》學與《參同契》相聯繫,不論對. Nat. sit. y. 於宋代的象數《易》學發展、《參同契》的思想定位、抑或宋元時期的道教內丹. n. al. er. io. 修煉,均有著重大的影響及意義。而田智忠〈也論朱子對《周易參同契》的整理〉. i n U. v. 一文55,則是針對欽偉剛此書提出商榷的作品,他主要反對欽偉剛所持「先天《易》. Ch. engchi. 學實際上與《參同契》無關,是朱熹首先提出先天《易》學源於《參同契》、並 因此而刪改《參同契》文本」之見。田智忠引述朱伯崑的論證,指出先天方位的 思想本與《參同契》密切相關,並分析欽偉剛所比對的《周易參同契》與《考異》 的版本差異,認為多數差異未涉及思想性,且往往以《考異》的版本為優,故主 張應將朱熹對《參同契》文本的整理,定位為「恰當的校勘」而非「刻意的刪改」 , 作者層層立論、邏輯縝密,確實提供了不同的思考面向。而吾妻重二〈《周易參 請見束景南:《中華太極圖與太極文化》,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1994 年 9 月,當中〈「無 極而太極」──周氏太極圖之謎〉一節,頁 187-219。 53 請見張其成:《易圖探秘》,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年,第三章中〈「五層太極圖」 的來源〉一節,頁 181-192。 54 欽偉剛:《朱熹與《參同契》文本》,成都:巴蜀書社,2004 年 11 月。 55 田智忠:〈也論朱子對《周易參同契》的整理〉,《周易研究》,2012 年第 1 期。 14 52.

(23) 同契考異》之考察〉一文56,則詳盡地介紹朱熹在《周易參同契考異》中所述及 的象數《易》學理論,一方面說明此象數理論如何表現為丹道修煉的火候之說, 一方面乃更進一步指出朱熹對《參同契》中象數《易》學理論的闡發,實較他對 道教內丹理論的說明更為深入而具有特色,主張《參同契》並未使朱熹的儒家思 想立場產生動搖,事實上乃是因著朱熹對「陰陽之理」的關懷與探求,方促使他 將亦蘊含豐富象數理論的《參同契》納入一己的思想體系中。 五、朱熹《易》學與其他《易》學家的比較研究. 政 治 大 學的影響,亦即從《易》學發展史的脈絡去看朱熹《易》學的承先與啟後。而學 立. 此面向常牽涉朱熹《易》學對前人《易》學的繼承與發展,以及對後代《易》. 界對於朱熹《易》學的比較研究,常聚焦在將之與「王弼、程頤、王夫之(世稱. ‧ 國. 學. 船山先生,1619-1692)、李光地(字晉卿,1642-1718)」等人的《易》學加以並觀。. ‧. 如與王弼《易》學的比較方面,林麗真在〈如何看待易「象」〉57一文中,便以. sit. y. Nat. 朱熹為儒理《易》學派的代表,並將他論象的主張,與漢代象數《易》學派的代. io. er. 表──虞翻、以及玄理《易》學派的代表──王弼做比較,透過細密嚴謹的分析比 對與系統性的綜合歸納,闡明了各派《易》家論象的特色,包括象所指的內涵、. al. n. v i n Ch 象在《易》中的定位和性質、象的功能與價值衡定、對象的取捨態度等,由此也 engchi U. 凸顯出朱熹所持「象不宜穿鑿,亦不可遽忘」58的獨特觀點,及當中兼具哲學與 宗教的詮釋眼光。另有王婭維的博士論文──《王弼、朱熹《周易》注釋比較研 究》59,乃是對兩人《易》學在注音、釋詞、解句、句讀等語言層面的注釋表現、 所使用的《易》例、以及各自的解《易》特色去加以比較,並進而探索造成此種. 56. (日)吾妻重二:〈《周易參同契考異》之考察〉,收入吳震、(日)吾妻重二主編:《思想與文 獻:日本學者宋明儒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 4 月,頁 194-213。 57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收於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頁 49-66。 58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頁 58。 59 王婭維:《王弼、朱熹《周易》注釋比較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系博 士論文,2012 年。 15.

(24) 差異的原因。而王風〈試談王弼易學的特點及其對朱熹的影響〉60一文,則著重 在探究王弼《易》的太極學說所具有的形上本體化之特點,是如何影響朱熹《易》 學的太極本體論之內涵,而成為其思想淵源之一。 而與程頤《易》學的比較方面,重要者則有曾春海〈對比朱熹與伊川的易 學〉61一文,主要針對程、朱兩人在研《易》上的觀念和價值取向、注疏方法、 及學術價值等面向上的異同,進行條理地分析和比較,全面地揭示了朱熹《易》 學對程頤《易》學的繼承、批判與創新。此外,蔡方鹿〈朱熹對宋代易學的發展—— 兼論朱熹、程頤易學思想之異同〉62與呂紹綱〈程、朱解《易》比較〉63二文,. 政 治 大. 也是程、朱《易》學的比較之作,前者藉由綜觀朱熹的《周易本義》與程頤《易. 立. 傳》去比較兩人的《易》學觀,主要聚焦在兩人對於《易》之本義、及象數與義. ‧ 國. 學. 理關係的處理上所呈現的差異;後者則指出相較於程頤《易》學,朱熹對於「《易》 本占筮之書」的認識及由此而生發的對邵雍象數《易》學的興趣,乃是其解《易》. ‧. 風格之所以與程頤不同的原因,作者遂進而反對周予同將朱熹解《易》風格的形. Nat. er. io. sit. y. 成,歸因於其「調和統一的哲學態度」之見64。. 至於朱熹《易》學與王夫之、李光地之比較,博士論文方面,有高志成《王. al. n. v i n Ch 夫之、李光地對朱子《易》學的繼承、批判與發展》 ,乃藉由他們所處政治、 engchi U 65. 學術的氛圍、及仕隱身份的不同等時代的差異性做為觀察角度,去進行三人《易》 學的對比研究,也從而使朱熹到明清之際的《易》學史發展脈絡,有更清晰完備 王風:〈試談王弼易學的特點及其對朱熹的影響〉,《中國哲學史》,2006 年第 3 期。 曾春海:〈對比朱熹與伊川的易學〉,收於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3 年,頁 320-348。 62 蔡方鹿:〈朱熹對宋代易學的發展——兼論朱熹、程頤易學思想之異同〉,《周易研究》,2001 年第 4 期。 63 呂紹綱:〈程、朱解《易》比較〉,收於呂紹綱:《周易的哲學精神:呂紹綱易學文選》,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頁 279-290。 64 呂紹剛引述周予同此段話加以批判:「在熹本意,或以為程頤《易傳》偏於義理,故濟以象 數,以維持其哲學上之調和統一的態度」、「欲調和程、邵之間,以實現宋《易》之大一統」, 引述之語請見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頁 151、 152。 65 高志成:《王夫之、李光地對朱子《易》學的繼承、批判與發展》,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2007 年。 16 60 61.

(25) 的展現。單篇論文方面,有曾春海〈朱熹易學觀與船山易學觀之比較研究〉一文 66. ,於文中介紹並比較了朱熹與王夫之兩人對於歷代《易》家之說的觀點,並透. 過兩人評議歷代《易》家之說的表現,更深刻地對比出各自的《易》學特色與宗 旨,包括《易》學的內涵、研究方法、所反映的哲學型態、與《易》學規模上的 歧異與貫通處等;而鍾彩鈞在〈《周易折中‧易學啟蒙及附論》略探〉67一文中, 則論述了李光地對朱熹《易學啟蒙》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並於當中細膩地辨析李 光地與朱熹《易》學的同中有異之處,一方面精確地掌握了兩人《易》學的關鍵 歧異處,也更深刻地挖掘出其不同處所蘊含的思想意義。. 政 治 大. 六、朱熹《易》學對域外學術的影響. 立. 《易》學與日、韓等地的域外學術,關係頗為密切68,而朱熹《易》學對域. ‧ 國. 學. 外學術所產生的影響,則多集中在韓國,故學界的焦點首先便在於受朱熹學術影. ‧. 響甚深的韓國儒者身上,觀察其《易》學思想與朱熹《易》學的關係,如金益洙. sit. y. Nat. 〈李退溪易學思想の要綱〉一文69,論及韓儒李退溪如何以朱熹《易》學為基礎,. io. er. 一方面加以繼承,一方面又有所質疑和創新,形塑出自身的《易》學特色。呂紹 綱亦有〈退溪易學初論〉70一文,當中論及退溪《易》學繼承朱熹《易》學之處,. al. n. v i n Ch 與他對朱熹《易》學有所取捨的自得之處,並探討退溪《易》學在太極陰陽問題 engchi U. 上對朱熹理氣關係的繼承。呂紹綱又有〈栗谷易學思想淺論〉71一文,主張韓儒 李栗谷的《易》學主要是以程、朱的義理《易》學為根基,但又與朱熹的兼採象 數和以《易》本為占筮之書的觀點有所不同。 曾春海: 〈朱熹易學觀與船山易學觀之比較研究〉 ,收於曾春海: 《易經的哲學原理》 ,頁 349-370。 鍾彩鈞:〈《周易折中‧易學啟蒙及附論》略探〉,收於黃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的 同調與異趣》,頁 1-40。 68 關於日本方面所受《易》學的影響,近年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如陳威瑨:《日本江戶時代儒家 《易》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 年,賴貴三指導)以及吳偉明:《易 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年)……等,均是具代表性的重要著作。而 韓國方面的學術思想與《易》學間的關係,請見下文說明。 69 (韓)金益洙:〈李退溪易學思想の要綱〉,收於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第一輯,北 京:華夏出版社,1995 年 1 月,頁 289-306。 70 呂紹綱:〈退溪易學初論〉,收於呂紹綱:《周易的哲學精神:呂紹綱易學文選》,頁 329-349。 71 呂紹綱: 〈栗谷易學思想淺論〉 ,收於呂紹綱: 《周易的哲學精神:呂紹綱易學文選》 ,頁 358-371。 17 66 67.

(26) 除了韓國儒者外,亦有學者的研究涉及越南儒者的《易》學思想與朱熹《易》 學的關係;然而相較於韓國儒者所受朱熹《易》學思想的深厚影響,在越南方面 則有不同的表現,蔡振豐〈黎文敔《周易究原》與其儒學解釋〉一文72,便從兩 位越南儒者黎貴惇(字允厚,1726-1784)及黎文敔(字應和,1860-1934)的《易》學 著作對朱熹《易》學的批判,及其對於朱熹由《易》學而來的理氣論思想的偏離 與缺乏興趣,指出越南儒者的《易》學,在內涵及精神特色上實與程、朱理學傳 統有所不同,越南儒學並未如韓國一般深受朱熹學的影響。 七、朱熹《易》學中的醫、易會通問題. 政 治 大 「醫、易會通」是近來頗受學術界關注的研究面向之一 ,但由此角度來探 立 73. 究朱熹《易》學者並不多見,楊雅妃的博士論文──《朱熹醫、易會通研究》74──. ‧ 國. 學. 可說是首先由此面向去對朱熹《易》學研究進行新的探勘之作。此論文主要是由. ‧. 朱熹「理一分殊」的思維方式,去觀照朱熹《易》學與其研醫之說間的會通,作. sit. y. Nat. 者認為對朱熹而言,不論是醫家之說或象數之理,最終皆會統歸於至極的太極之. io. er. 道,由此為其醫、《易》會通之說奠基;文中並多由朱熹《易》學中的「陰陽」 範疇及其所包蘊的思想內涵,去聯繫朱熹對於各醫說的理解,由此來考察朱熹的. al. n. v i n Ch 醫、《易》會通表現。楊雅妃嘗試為朱熹《易》學研究提出不同的思考角度,開 engchi U. 拓了新的研究面向,實頗具用心與學術意義;然而由於她在朱熹《易》說與醫說 的聯繫上,其立論仍較缺乏整體性與系統性的論證,故易使人感到朱熹在醫、 《易》 會通上的表現似較為片段而零碎,在朱熹《易》說和醫說的連結上仍有些微斷裂. 蔡振豐:〈黎文敔《周易究原》與其儒學解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 9 卷第 2 期, 2013 年 3 月。 73 張其成《易學與中醫》(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年)一書,便是醫、易會通的專著; 而在論文集或專書中,以此為專題來集結研究成果者亦不少,如朱伯崑主編的《國際易學研究》 第六輯,便有「易學與中醫學」一專題,蕭漢明的《易苑漫步》一書中,亦有「醫易會通散論」 一主題的研究,集結了不少學術研究成果。此外,李申《周易之河說解》(北京:知識出版社, 1992 年)中有〈《周易》和中醫〉一章,亦是醫、易會通的研究;孫劍秋《易學新論》一書(臺北: 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 年)中,則有〈唐宗海《醫易通說》之意義與價值〉一文,乃針對清末 醫家唐宗海的《醫易通說》此一醫、易會通之作,進行探究與闡明。 74 楊雅妃:《朱熹醫、易會通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年。 18 72.

(27) 之感,因此,若能就其會通處再提出具全面性、且更明確而緊密的闡釋,將更增 學術價值。. 第三節 論文進路 一、研究方法 承上節可知,學界對於「朱熹《易》學」領域的相關研究,其成果可謂豐 碩而精彩,不但其研究所得的內涵深刻豐富,在關注的角度與面向上亦十分多 元。其中,學界在朱熹義理《易》學研究上所涉及的「《易》學與本體論思維的. 治 政 關係」之相關研究,可說是緊扣住「朱熹《易》學與理學交涉」的關鍵核心,故 大 立 與筆者欲探究「朱熹《易》學的取義、取象說和其理本論思維的關聯」之問題意 ‧ 國. 學. 識,在關係上最為密切。而筆者在此一問題意識的探究上,除了奠基於前輩學者. ‧. 的研究成果外,並擬採取「對比性」的研究法,在取義說方面,透過擇取首位由 取義說開出本體論思維的《易》學家──王弼,以及與朱熹同樣由取義說建構出. y. Nat. io. sit. 理學的本體論思維形態的《易》學家──程頤,將兩人的取義說與朱熹的加以綜. n. al. er. 合比較,考察其在哲學思想上的意義,透過分析彼此從取義說所建構出的本體論. Ch. i n U. v. 思維之異同,更深刻地去體察玄學與理學如何在《易》學中展現其各異的思想精. engchi. 神,也能更細膩地析辨出由程頤到朱熹的理學本體論之層層轉進,及其與《易》 學的關聯。如此循著經學史的發展脈絡,對三人的取義說加以並觀、對比,不但 能展現出頗具學術史意義的思想變遷,亦能細密地釐析朱熹的取義說所涉及的理 本論思維之內容,當中前有所承、或對前人之說再加以發展、及一己所開拓與創 新的部分各是哪些,由此清楚地映襯出朱熹由取義說所形塑的本體論思維之特 色;並有助於探究朱熹的取義說是否在他「《易》本占筮之書」的特殊視域下, 獨具與其他《易》學家不同的、源自於占筮之用的精神和情味。 同樣地,在取象說方面,筆者也擬透過將朱熹的取象說與漢儒的取象說加 19.

(28) 以對比。不同於一般學界對朱熹取象說的討論主要是著眼在「象數條例」的《易》 例探究上,本論文的討論則要聚焦在「《易》學與理學交涉」的問題意識,故轉 由「理學的本體論思維及終極關懷對朱熹取象說的影響」一角度切入,透過朱熹 對漢儒取象的批判和反思,分析朱熹在取象說上的主張和精神相較於漢儒,其中 所呈現出的特殊之處和他的理學有何關聯?藉由此種與漢代象數學的對比性研 究,要致力於挖掘出朱熹取象說的特色,及其中所含藏的理學家精神,嘗試對「朱 熹取象說與本體論思維的交涉」一面向做出更深細的探究。 而筆者既採此對比性的研究法去探究「朱熹的取義、取象說與其理本論思. 政 治 大. 維的關聯」,便也參考了學界對朱熹《易》學與其他《易》學家所做的「比較研. 立. 究」 ,尤其是當中涉及將朱熹《易》學與王弼、程頤兩人的《易》學,就本體論. ‧ 國. 學. 層面及《易》象看法上的異同加以比較的研究成果。筆者乃以前輩學者堅實的研 究為基礎,透過上述的研究方法,試圖能後出轉精,對此部分開出更細膩深刻的. ‧. 探尋。. sit. y. Nat. io. er. 其次,上節亦提到學界在探究「朱熹《易》學與理本論思維的交涉」上, 多有聚焦在由「太極之動靜問題」切入加以考察者,並由此對朱熹「理氣關係」. al. n. v i n Ch 的探索取得相當深入而豐碩的成果。而筆者針對學界已有的關於太極動靜與理氣 engchi U 關係的研究,一方面擬對於此問題上仍有的爭議,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做出更深. 刻的思索,提出一己的淺見;另一方面,由於現有的關於太極動靜問題之研究, 其成果大體上多較詳於朱熹《易》學與「本體論」交涉的部份,側重在理氣關係 的討論上,然而筆者在爬梳朱熹的相關著作時,發現「動靜」範疇實是能全面考 察朱熹《易》學與理學交涉的關鍵點。因「動靜」課題本是朱熹理學關懷的核心, 無論在其理學中的本體論、心性論、抑或工夫論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朱熹也 因著他對動靜課題的關懷,故在論《易》時,每將《易》之「太極、陰陽」與「動 靜」概念加以聯結思考;而他在《易》學中所形成的內涵豐富的動靜觀,又對其 20.

(29) 理學中的本體論、心性論、以至於工夫論的建構,均產生密切的影響。學界中雖 亦有部分研究是涉及朱熹《易》學與「心性論、工夫論」之關聯的討論,但是聚 焦在由《易》學中的「動靜觀」切入,循著理氣、心性以至於工夫論的脈絡一貫 而下,從理氣之強弱與孰為主宰的討論,延伸至性情之強弱與心性孰為主宰的探 尋,再及於工夫論的主靜與動靜交相養的研究則較少;且相較於學界對朱熹《易》 學與理學中的本體論層面之交涉的深細探討,在《易》學與心性論、工夫論交涉 的部分,似應有可更深入探索的空間。故筆者擬由在朱熹《易》學和理學中皆同 具重要性的「動靜」範疇出發,透過此一核心概念,去聚焦式地對理氣、心性以. 治 政 大 學與理學相關聯的緊密度,對兩者的交涉進行更寬廣而深細的發掘。 立. 致工夫論進行全面的探索,嘗試由「動靜」的視域去見微知著地豁顯朱熹《易》. ‧ 國. 學. 此外,筆者還擬全面地詳細爬梳朱熹對於《易》中各卦的義理闡釋,觀察 當中是否有被朱熹擇取為往心性論或工夫論面向加以集中發揮之卦,在論文裡便. ‧. 要將此諸卦特別篩選出來,去深入思索和考察朱熹對它們的註解,在理學的心性. Nat. er. io. sit. y. 論與工夫論之建構中所發揮的作用。. 而上節中所提到的學界關於「《易》圖研究」的相關成果,也是筆者欲探究. al. n. v i n Ch 《易》圖的象數變化及其思想內涵的重要參考憑藉。唯較不同於近來學界多側重 engchi U. 在對《易》圖的來歷淵源作詳密考證的研究方向,筆者的探究興趣則更指向朱熹 在看重或有道教淵源的《易》圖之學當中所展現出的學術態度與核心關懷,以及 他如此看重《易》圖之學的表現與其要辨明異端的道統觀念是否矛盾的問題。故 在研究方法上,將由此問題意識出發,對相關的文獻進行廣博的蒐羅,並加以細 致的分析和歸納,再佐以學界對《易》圖淵源的考證為背景知識,希冀能從此一 不同的觀察角度開出新的成果。 最後,基於對朱熹如何由《易》學建構出理學的詮釋方法之探問,筆者同 樣要參考學界已有的對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方法之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資訊三乙 楊皓羽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 資訊三乙 葉宜修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資訊三乙 廖蒼藝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資訊三乙 劉翊誠 致理科技大學

學習反覆簡 易作曲,進 行創意發想 與實作。. 學習反覆簡 易作曲,跟

21 粉刷 林宏儒 優勝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臺南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楊肅煜 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