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論文進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之感,因此,若能就其會通處再提出具全面性、且更明確而緊密的闡釋,將更增 學術價值。

第三節 論文進路

一、研究方法

承上節可知,學界對於「朱熹《易》學」領域的相關研究,其成果可謂豐 碩而精彩,不但其研究所得的內涵深刻豐富,在關注的角度與面向上亦十分多 元。其中,學界在朱熹義理《易》學研究上所涉及的「《易》學與本體論思維的 關係」之相關研究,可說是緊扣住「朱熹《易》學與理學交涉」的關鍵核心,故 與筆者欲探究「朱熹《易》學的取義、取象說和其理本論思維的關聯」之問題意 識,在關係上最為密切。而筆者在此一問題意識的探究上,除了奠基於前輩學者 的研究成果外,並擬採取「對比性」的研究法,在取義說方面,透過擇取首位由 取義說開出本體論思維的《易》學家──王弼,以及與朱熹同樣由取義說建構出 理學的本體論思維形態的《易》學家──程頤,將兩人的取義說與朱熹的加以綜 合比較,考察其在哲學思想上的意義,透過分析彼此從取義說所建構出的本體論 思維之異同,更深刻地去體察玄學與理學如何在《易》學中展現其各異的思想精 神,也能更細膩地析辨出由程頤到朱熹的理學本體論之層層轉進,及其與《易》

學的關聯。如此循著經學史的發展脈絡,對三人的取義說加以並觀、對比,不但 能展現出頗具學術史意義的思想變遷,亦能細密地釐析朱熹的取義說所涉及的理 本論思維之內容,當中前有所承、或對前人之說再加以發展、及一己所開拓與創 新的部分各是哪些,由此清楚地映襯出朱熹由取義說所形塑的本體論思維之特 色;並有助於探究朱熹的取義說是否在他「《易》本占筮之書」的特殊視域下,

獨具與其他《易》學家不同的、源自於占筮之用的精神和情味。

同樣地,在取象說方面,筆者也擬透過將朱熹的取象說與漢儒的取象說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以對比。不同於一般學界對朱熹取象說的討論主要是著眼在「象數條例」的《易》

例探究上,本論文的討論則要聚焦在「《易》學與理學交涉」的問題意識,故轉 由「理學的本體論思維及終極關懷對朱熹取象說的影響」一角度切入,透過朱熹 對漢儒取象的批判和反思,分析朱熹在取象說上的主張和精神相較於漢儒,其中 所呈現出的特殊之處和他的理學有何關聯?藉由此種與漢代象數學的對比性研 究,要致力於挖掘出朱熹取象說的特色,及其中所含藏的理學家精神,嘗試對「朱 熹取象說與本體論思維的交涉」一面向做出更深細的探究。

而筆者既採此對比性的研究法去探究「朱熹的取義、取象說與其理本論思 維的關聯」,便也參考了學界對朱熹《易》學與其他《易》學家所做的「比較研 究」,尤其是當中涉及將朱熹《易》學與王弼、程頤兩人的《易》學,就本體論 層面及《易》象看法上的異同加以比較的研究成果。筆者乃以前輩學者堅實的研 究為基礎,透過上述的研究方法,試圖能後出轉精,對此部分開出更細膩深刻的 探尋。

其次,上節亦提到學界在探究「朱熹《易》學與理本論思維的交涉」上,

多有聚焦在由「太極之動靜問題」切入加以考察者,並由此對朱熹「理氣關係」

的探索取得相當深入而豐碩的成果。而筆者針對學界已有的關於太極動靜與理氣 關係的研究,一方面擬對於此問題上仍有的爭議,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做出更深 刻的思索,提出一己的淺見;另一方面,由於現有的關於太極動靜問題之研究,

其成果大體上多較詳於朱熹《易》學與「本體論」交涉的部份,側重在理氣關係 的討論上,然而筆者在爬梳朱熹的相關著作時,發現「動靜」範疇實是能全面考 察朱熹《易》學與理學交涉的關鍵點。因「動靜」課題本是朱熹理學關懷的核心,

無論在其理學中的本體論、心性論、抑或工夫論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朱熹也 因著他對動靜課題的關懷,故在論《易》時,每將《易》之「太極、陰陽」與「動 靜」概念加以聯結思考;而他在《易》學中所形成的內涵豐富的動靜觀,又對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理學中的本體論、心性論、以至於工夫論的建構,均產生密切的影響。學界中雖 亦有部分研究是涉及朱熹《易》學與「心性論、工夫論」之關聯的討論,但是聚 焦在由《易》學中的「動靜觀」切入,循著理氣、心性以至於工夫論的脈絡一貫 而下,從理氣之強弱與孰為主宰的討論,延伸至性情之強弱與心性孰為主宰的探 尋,再及於工夫論的主靜與動靜交相養的研究則較少;且相較於學界對朱熹《易》

學與理學中的本體論層面之交涉的深細探討,在《易》學與心性論、工夫論交涉 的部分,似應有可更深入探索的空間。故筆者擬由在朱熹《易》學和理學中皆同 具重要性的「動靜」範疇出發,透過此一核心概念,去聚焦式地對理氣、心性以 致工夫論進行全面的探索,嘗試由「動靜」的視域去見微知著地豁顯朱熹《易》

學與理學相關聯的緊密度,對兩者的交涉進行更寬廣而深細的發掘。

此外,筆者還擬全面地詳細爬梳朱熹對於《易》中各卦的義理闡釋,觀察 當中是否有被朱熹擇取為往心性論或工夫論面向加以集中發揮之卦,在論文裡便 要將此諸卦特別篩選出來,去深入思索和考察朱熹對它們的註解,在理學的心性 論與工夫論之建構中所發揮的作用。

而上節中所提到的學界關於「《易》圖研究」的相關成果,也是筆者欲探究

《易》圖的象數變化及其思想內涵的重要參考憑藉。唯較不同於近來學界多側重 在對《易》圖的來歷淵源作詳密考證的研究方向,筆者的探究興趣則更指向朱熹 在看重或有道教淵源的《易》圖之學當中所展現出的學術態度與核心關懷,以及 他如此看重《易》圖之學的表現與其要辨明異端的道統觀念是否矛盾的問題。故 在研究方法上,將由此問題意識出發,對相關的文獻進行廣博的蒐羅,並加以細 致的分析和歸納,再佐以學界對《易》圖淵源的考證為背景知識,希冀能從此一 不同的觀察角度開出新的成果。

最後,基於對朱熹如何由《易》學建構出理學的詮釋方法之探問,筆者同 樣要參考學界已有的對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方法之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針對朱熹詮《易》的實際情形進行具體詳細的分析和歸納,考察他在力求《易》

之本義的主張下,提出哪些詮釋的規範;在由《易》學形塑出集大成的理學本體 論與深微細密的性命之理中,使用了哪些詮釋方法。而論文中也嘗試從「跨經典 的融貫性詮釋」之角度著眼,將《易》學詮釋的探究視野,以《易》為核心、向 外去擴充,探究朱熹在詮《易》時,如何將《易》與其他經典作出跨經典的合作,

使其由經學通往理學的詮釋目標,得以更完備而圓滿地達成。

此外,學界在「朱熹《易》學面對占筮和義理兩種詮釋方向的拉扯」一問 題之討論上,較少從「朱熹理學是否本蘊具宗教情懷」的角度去加以觀察,筆者 則擬由此視角去嘗試思索占筮《易》和義理《易》的融合問題,期望能透過新的 角度,揭示出更多朱熹《易》詮釋所內蘊的精神。

二、研究材料與論文架構說明

在研究材料的範圍界定上,由於朱熹的《易》學思想,不僅見於其《周易 本義》和《易學啟蒙》,於《文集》、《語類》、〈太極圖解〉、〈圖說解〉、

《通書注》、甚至註解道教文獻的《周易參同契考異》中,均多可見之,故對於 上述這些文獻,筆者均要進行詳細的梳理。此外,當代學者有透過出土文獻來考 評宋代《易》學的相關內容者,尤其朱熹所看重的邵雍先天《易》學,更是當中 的探尋焦點之一75,而一些學者也指出出土文獻在《易》學研究上的重要性76

75如李學勤便以出土文獻為佐證,針對朱熹所推重的邵雍先天卦位指出:「清代漢學家多對先天 卦位持否定態度,……但如果從思想淵源去考察,邵雍的先天卦位本於『天地定位』章,反與漢 初帛書《易傳》多有暗合。……宋學的某些觀點比漢人更近於周漢之際的儒家,卦位問題僅僅是 一個例子」,見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 年,頁 315。另有邢文,亦透過 帛書《周易》的卦序思想,去探討邵雍先天學中的方位問題,請見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2 月,第六章第一節〈帛書卦序與邵雍易學〉,頁 94-98。

76如劉大鈞便針對馬王堆帛書《周易》和戰國楚竹書《周易》指出:「帛書《易傳》作為出土易 學資料,……能夠極大地推動早期易學的研究走向深入,展示早期易學的豐富樣貌和廣闊的哲學 文化內涵。……它為研究失傳已一千多年的西漢今文經學提供了一份未經後人改動的寶貴文獻資 料。該資料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所提供的戰國古文《易》互相印證,使我們今天 可以看到漢代今文《易》和先秦古文《易》的原貌,大大拓展了人們經學研究的視野。故而我將 這些考古發現稱之為易學研究史上『石破天驚的大事』。譬如,帛書《易傳》在探索……《易》

的學術品格由卜筮向德義的轉換問題及《易傳》的完備成書上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請見劉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故筆者亦會將《周易》相關的出土文獻77,納入朱熹《易》學研究的輔助參考材 料中,來協助對朱熹《易》學的相關主張進行考察和溯源。

至於在論文架構上,筆者即順著問題意識的脈絡展開,在第二章中首先從

至於在論文架構上,筆者即順著問題意識的脈絡展開,在第二章中首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