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前導研究

在前導研究的階段,研究者的女兒正值幼小銜接的重要時期,研究者也因此萌生了 對幼小銜接議題濃厚的興趣,並著手進行文獻資料的蒐集與二次前導研究,期程為 2010 年 10 月至 2012 年 1 月止,在前導研究期間,資料收集的方式以焦點團體訪談法和深度 訪談法為主,輔以文件資料與省思札記。

前導研究期分成二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研究者希望能透過焦點團體訪談法讓三位國 小一年級導師在自然、開放的討論情境中,暢所欲言,有助於資料蒐集的廣度及深度,

並可節省許多時間(高博銓,2002)。在此階段最大的收穫為發展初步的研究概念(Krueger

& Casey,2000);第二階段則是以三位研究者的研究團隊形式,訪談二位幼稚園大班老 師,以研究團隊不同的觀點,反覆思辯,藉以澄清並增進研究者的理論觸覺(徐宗國,

1997),並發展進一步的關鍵概念作為正式研究的基礎。

茲將二次前導研究的研究結果與發現,分述如下。

一、 第一次前導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止)

為了發展有關幼小銜接的初步概念,研究者選取質性研究中的焦點團體訪談為主要 的研究方法,分別選取三位國小一年級導師與三位擔任大班的幼兒園老師,探討幼、小 二階段教師對幼小銜接的觀點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並分別進行二次進行1小時以上的焦 點團體訪談,以期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大量的研究資料。

在國小一年級導師的部分,選取師培背景不同的三位國小一年級導師,資歷都介於 9-10年之間,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蘋果國小服務都超過7年;幼兒園大班老師的資歷在 7-15年以上,公立幼兒園選取2位、私立幼兒園選取1位,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參見 附錄一)。

根據文獻探討與小一老師和幼兒園大班老師的訪談內容,研究者初步將幼兒在幼小

力、個別差異與其他影響因素等面向。

在第一次前導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國小一年級導師對於幼小銜接這個名詞較不熟 悉,由於研究者有擔任一年級導師的實務經驗,並透過文獻探討,充分了解幼小銜接的 內涵,故能藉由引導談話,引導出一年級導師實際上所施行的各種幼小銜接活動的豐厚 資料;在訪談大班幼兒園老師時,卻因為研究者對大班老師的工作內容較不熟悉,因此 除了在較能具體表達的學習能力的概念及一般性的銜接活動,得到較為豐厚的資料外,

研究者始終覺得還有必要與幼兒園的專家教師,進行有關幼小銜接的概念討論,並更進 一步訪談幼兒園大班老師。

二、 第二次前導研究(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止)

為避免研究者過於主觀影響研究結果,研究者修習了「質性研究」這門課,徵得幼 兒園的專家教師同意後,研究者與任教大班超過 10 年經驗,且教學策略豐富的大班幼 兒園老師,組成三人的研究團隊,開始進行有關幼小銜接的概念討論,期間除建立關鍵 概念、訪談大綱外,研究團隊三人開始互相練習訪談技巧,分別輪流擔任觀察者、訪談 者及被訪談者,觀察者必須針對訪談過程提出建議,研究團隊經充分練習後,即著手安 排進行第二次前導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與幼兒園的專家教師及學者討論出初步的關鍵概念(key concepts)及建立概念圖(李正賢、廖志桓、林靜如譯,2007),參酌文獻資料並確定研 究主題之後,界定初步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並選取資歷在7-15年以上,具有豐富的 教學經驗的二位幼兒園大班老師為研究對象,並分別進行30分到1小時以上的深度訪 談,開始進行第二次前導研究,以期能更深入了解幼兒園大班老師對幼小銜接的觀點與 因應策略,並澄清研究者的偏見。茲將第一次和第二次前導研究的訪談對象整理如附錄 一。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先就第一次前導研究中的出現的選擇性譯碼(團體適應、課

業學習適應、心理適應、生活自理能力、個別差異與其他影響幼小銜接的面向),與二 位幼兒園的專家教師及學者反覆討論並修正出進一步的關鍵概念(key concepts)及建立 概念圖(李正賢、廖志桓、林靜如譯,2007),供正式研究的參考,這是本次研究最大 的收穫,參見圖3-3-1 第二次前導研究概念圖。

幼小銜接 的現況與 因應策略

團體適 應能力

學業能 力

其他影 響因素 生活自

理能力

圖3-3-1 第二次前導研究概念圖

透過研究團隊的反覆練習訪談技巧與進行選擇性譯碼的討論,研究者發現研究者的 訪談技巧對於研究資料的取得,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磨練與培養引導與追問技巧是 得到厚實的研究資料的關鍵;另外研究者的偏見經常會影響研究結果,例如:由於研究 者任職的國小100學年度班級數為101班,目前為台中市班級數最多的大型學校,因此研 究者理所當然認為初次與小一家長聯繫時,應特別提醒家長事先帶孩子來認識校園,並 確定放學接送地點,不宜更改,以減低孩子的焦慮;但另一位研究夥伴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他們學校為小型學校,只有一個大門,幼兒因在國小附設幼兒園上課,已經非常熟 悉學校環境。

除此之外,研究者從研究團隊得到的訪談資料稿中發現,以幼兒園老師為研究者,

訪談幼兒園大班老師對幼小銜接的具體作法時,所得資料差異不大;訪談幼兒園教師對

異,這可能是第一次訪談的對象深知研究者為小學老師,不免有所顧忌、無法暢所欲言,

但第二次前導研究,由於研究對象不清楚研究者背景,只知道研究團隊中有幼兒園大班 老師,因此能暢所欲言,也讓研究者發現幼兒園老師似乎對國小一年級導師存在著不少 迷思與偏見。

本研究在文獻探討中發現,雖有少數質性研究同時訪談國小一年級導師與幼兒園教 師的研究,但總覺得研究主旨為了呈現多方觀點,導致探討國小一年級導師之因應策略 反而不夠深入。根據二次前導研究的發現與限制與文獻探討,奠定研究者確立正式研究 將發揮研究者專長,將研究焦點置放在國小一年級導師對幼小銜接學校適應問題之觀點 與因應策略做更為深入的訪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