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六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在質性研究過程中,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是緊密交織的過程,應該同時進行 ( 胡幼 慧,2003;黃瑞琴,1994;潘淑滿,2000;徐宗國,1997 ) 。所以本研究自2010年10月 開始進行收集資料的同時,就開始逐步的對資料文件內容作概念的分析。以下針對資料 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編碼方式分點進行說明。

一、 資料的收集

Henerson ( 1991 ) 認為在深度訪談中,研究者是要能嘗試進入研究對象的觀點, 藉 由訪問,引發他們提供資料或表達對某項事物的意見或想法,進而了解他們的主觀經驗 (引自范麗娟,2004)。因此,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為主要的 資料收集方式,除了可以讓受訪者在自然安全的討論情境中,掌握受訪者的主觀意義,

經由長時間的對談,研究者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將受訪者經歷的前因後果,乃至相關聯 的事物,進行完整的資料收集(陳介英,2003)。

研究者希望藉由深度訪談了解國小教師對幼小銜接的觀點及因應策略,因此,針對 前導研究中逐漸形成的關鍵概念,設計訪談大綱 (參見附錄二),透過與 4 位國小老師,

進行 6-7 次,為時約 30 分-1 小時不等的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和多次非正式訪談,藉以取 得豐厚的資料。詳見表 3-6-1 研究對象深度訪談期程表。

表 3-6-1 研究對象深度訪談期程表

深度訪談對象 深度訪談日期 進行訪談時間 深度訪談編碼 小鍾老師 2012年5月26日 30分 訪鍾20120526

2012年5月31日 30分 訪鍾20120531 2012年6月5日 30分 訪鍾20120605 2012年6月11日 30分 訪鍾20120611 2012年6月15日 35分 訪鍾20120615 2012年6月20日 30分 訪鍾20120620 2012年6月25日 35分 訪鍾20120625 小芳老師 2012年5月26日 30分 訪芳20120526 2012年5月31日 30分 訪芳20120531 2012年6月5日 30分 訪芳20120605 2012年6月15日 30分 訪芳20120615 2012年6月20日 30分 訪芳20120620 2012年6月22日 30分 訪芳20120622 小雯老師 2012年5月26日 45分 訪雯20120526 2012年5月31日 30分 訪雯20120531 2012年6月5日 30分 訪雯20120605 2012年6月10日 30分 訪雯20120610 2012年6月12日 30分 訪雯20120612 2012年6月15日 30分 訪雯20120615 小龍老師 2012年5月26日 30分 訪芳20120526 2012年5月31日 30分 訪芳20120531 2012年6月5日 30分 訪芳20120605 2012年6月11日 30分 訪芳20120611 2012年6月15日 30分 訪芳20120615 2012年6月22日 45分 訪芳20120622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研究者訪談後,將訪談內容謄寫成逐字稿,之後再針對逐字稿內容反覆進行資料的 分析。正式訪談會事前徵求老師的同意加以錄音,並利用 Express Scribe 登打逐字稿、

與者查核」,以確定資料的可信度。

個步驟,本研究分別反覆彈性的使用這三種程序。以下針對三個譯碼步驟,分述如下:

(一) 開放譯碼 ( open coding )

所謂的開放性譯碼是一種將資料分解、檢視、比較、概念化和範疇化的過程(徐宗 國,1997),著重於資料本身的分析(潘淑滿,2003)。因此本研究將所收集到的文本資 料,逐一閱讀並開始進行資料分析,從文件中找出關鍵字或主題,利用 winMAX 98 著 手進行資料的開放性編碼。

(二) 主軸譯碼 ( axial coding )

此階段,研究者針對開放性譯碼找出相同或相異的概念開始進行比較分析,並將所 有現象的條件、脈絡、行動、策略和結果等各範疇聯繫起來(徐宗國,1997),進一步 檢視每個概念的相關性,逐步建構出主軸概念,隨著研究資料分析及研究的發現,逐一 做歸納的工作(潘淑滿,2003)。

(三) 選擇性譯碼 ( selective coding )

藉由反覆閱讀及分析資料的過程中,開始選擇最可以彰顯本研究主題的主軸概念,

以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的依據(潘淑滿,2003)。本研究將透過文獻探討反覆彈性的 使用三種譯碼方式,最後建構出影響幼小銜接之重要主軸概念。

三、 資料的編碼方式

由於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必須收集大量的研究資料,資料來源包括:訪談資料、

文件資料、省思札記、非正式訪談等四部分。本研究為避免混淆,將所有資料文件進行 編碼及分類標記,並解釋其意義。如表 3-6-3。

資料來源 編碼 意義

深度訪談 訪鍾 20120302 2012 年 3 月 2 日訪談小鍾老師

非正式訪談 非訪 20120303 2012 年 3 月 2 日非正式訪談小鍾老師 省思札記 省思 20120304 2012 年 3 月 4 日研究者省思札記 文件資料 文件 8 第 8 份文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為了明確區分研究資料的內容,避免日後因時間的延宕而有所混淆,研究者盡量在 最短的時間內,將取得的資料同步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並於原始資料中加註轉譯符 號以捕捉受訪者的原意。如表 3-6-3。

表 3-6-3 原始資料轉譯符號 符號 意義

! 強調某個事件的語氣或想法 ? 疑問或猜測某個事件

… 語氣仍有接續,但被研究者省略

~~ 語氣突然中斷、說話不完整 () 補充肢體動作、或受訪者的表情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第七節 研究信實度

質性研究藉著歸納推理,分析各種資料,建立敘述性描述(narrative descriptions),

並產生概念(王文科,2000),因此,質性研究相當重視研究的可信賴程度,除了研究 者訓練、經驗、地位、能力足以影響研究品質外(吳芝儀,2000;吳芝儀、李奉儒譯,

2008),研究者參酌 Guba(1990)提出之質性研究之信實度四項評估指標:可信賴性

( Credibility )、 可 轉 換 性 ( Transferability )、 可 靠 性 ( Dependability )、 可 確 認 性

(Comfirmability),以進一步提高研究品質(引自吳芝儀,2000;潘淑滿,2003)。本研 究對研究信實度所採行的評估指標、意義與實際做法,分述如下。

一、 可信賴性(Credibility)

即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吳芝儀,2000),本研究分別以長期參與觀察、同儕與參與 者評定、三角檢定等方法,確保研究主題被正確界定和描述。

(一) 長期參與觀察

質性研究強調的是社會事實的建構過程,以及人在不同的、特有的文化之社會脈絡 下的經驗與解釋(胡幼慧,2008)。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自 2010 年 10 月起,至 2012 年 6 月止,在研究場域觀察時間長達 20 個月。本研究透過對研究場域長期的參與觀察,

反覆進行研究者地位的澄清、社會情境的深入分析,來提高研究者的可信賴度。

(二) 同儕與參與者檢查

質性研究因為是以人為工具,故必須特別重視交互觀察者信度,著重在描述事件上 是否一致(葉重新,2001),本研究採用同儕與參與者交互檢查,藉以提升研究的內在 信度,以避免在質性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中,受到研究者個人主觀與偏執的影響(王文科,

2000)。如:將訪談內容轉譯為逐字稿後,請受訪對象確認是否適切或疏漏,並與同事 針對研究內容,相互討論並交換意見,以進行同儕與參與者檢查。

研究者運用多元的資料收集方式或來源,收集與研究問題有關的資料,以確保研究 結果是值得信賴的。如:新生座談資料、聯絡簿、訪談資料、省思札記、通知單、好文 回饋單及其他相關資料。

二、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即評估研究結果的可應用性(applicability),與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或可類 推性(generalizability)相當(吳芝儀,2000)。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的感受與經驗,能有 效的轉換成詳實的文字敘述(潘淑滿,2003),使讀者判斷該研究結果是否能應用於其 他情境中(吳芝儀,2000)。

本研究運用錄音筆、照相機、各式文件資料、省思札記等做詳實的紀錄,並利用 Express Scribe 登打逐字稿、 winMAX 98 著手進行資料編碼及譯碼等工作,將資料轉換 成具體的描述性資料,掌握深描詮釋法(the method of thick discription)的原則(鄒川雄,

2003),藉以達到反思的(reflexive)深描詮釋,進而理解及建構出豐厚研究意義。

三、 可靠性(Dependability)

即評估研究發現的一致性(consistency),與信度(reliability)相當(吳芝儀,2000)。

Guba 認為透過詳實的記載與陳述,及提供合理的解釋,可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引自潘淑 滿,2003)。研究者基於獲得詳實的記載與陳述之目的,採用以下做法:

(一) 將觀察或訪談內容錄音並逐字記錄

盡快的將資料詳實轉譯為描述性文件資料,可提高效度(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 譯,2001)。因此,本研究利用錄音筆及 Express Scribe、winMAX98 等軟體,盡可能在最 快的時間內進行轉譯。

(二) 資料收集與分析同步進行

胡幼慧(2003)認為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同步詳實記錄與分析,避免大量資料的堆 積,造成分析上的困難。因此,本研究資料收集與分析同步進行。

(三) 系統化、嚴謹的理解研究對象對於各種事件的想法

要系統化、嚴謹的理解研究對象對於各種事件的想法,研究者應盡量避免有想像或 推論的資料(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本研究在論述的過程中盡可能使用 研究對象所陳述之原始資料,錄音後加以謄打成逐字稿,並搭配紙筆記錄,希望能真實 的呈現研究對象之觀點,避免想像或推論的資料。

四、 可確認性(Comfirmability)

即研究發現的中立性(neutrality)與客觀性(objectivity)相當(吳芝儀,2000)。

本研究藉由研究稽核來檢驗研究發現是否與資料有密切連接,以下為實際做法。

(一) 自我省思(reflexivity)

研究者透過省思札記不斷的反省自己在研究中的位置,以及反思在研究時是否帶有 偏見和主觀的選擇性,盡可能的做到反思的(reflexive)深描詮釋(鄒川雄,2003)。

(二) 邀請指導教授、專家學者及同儕參與檢核

為了透過多方視野觀點,對資料、分析、理論,交互進行對話,藉此提高研究的信 實度(王文科,2000),本研究邀請指導教授、專家學者和同事參與檢核。

第八節 研究倫理

由於質性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所面臨的研究倫理也不盡相同(潘淑滿,2003),除 了Patton(1990/1995)提出訪談過程中涉及的倫理議題包含了承諾與互惠(promises and reciprocity)、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保密(confindentiality)、知後同意(informed consent)、資料取用和所有權(data access and ownership)、訪談者心理健康(interviewer mental health)、忠告 (advice)外,許多西方學者 (Cassell, 1978b; Cassell & Wax, 1980;

Lincoln, 1995; Punch, 1986; Curry & Davis, 1995)試著建構質性研究者之特定倫理規範(引 自黃光雄,2008)。

國內也有不少學者試著綜合國內外學者的倫理議題,黃淑清(1998)認為訪談歷程 中所涉及的倫理有:知後同意、匿名、報酬、如何引用發表、受訪者有權退出及回顧訪 談過程的權利;潘淑滿(2003)彙整專家學者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為:告知後同意

(informed consent)、欺騙和隱瞞(dishonest and deception)、隱私與保密(privacy and

(informed consent)、欺騙和隱瞞(dishonest and deception)、隱私與保密(privac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