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國內外實施幼小銜接之因應策略

本節針對國內外實施幼小銜接之因應策略進行文獻探討,藉以了解國內外對於在幼 兒園與小學階段銜接上的問題與因應措施。本節分別就國內實施幼小銜接之因應策略和 國外實施幼小銜接之因應策略,分別探討之。

一、 國內幼小銜接之因應策略

本研究參酌文獻,將國內對幼小銜接的相關因應策略整理如表2-4-1。

表2-4-1 國內幼小銜接的因應策略

學者 年代 因應策略

孫良誠 1995 在幼小銜接的因應策略上可以從老師、學校二方面著手。

(一)老師方面:常規適應以啟發、誘導示範、糾正、親 師溝通等方法因應;學習適應以反覆說明、過度練習、個 別指導、鼓勵與責備因應;在人際關係上的輔導較為欠缺。

(二)學校方面:舉辦家長座談會、發行新生輔導專刊、

小老師制度、參觀校園環境。

何家儀 2003 在幼小銜接的因應策略上可以從老師、學校二方面著手。

(一)老師:人際關係可針對有問題的幼兒進行心理輔導 與溝通;常規上應具體的使用開導啟發的方式、操作示 範、糾正指導、親師溝通;學習方面以講解說明、發表討 論、重複練習、實物說明和個別指導。

(二)學校:舉辦演講及家長座談會、發行校刊、參觀校 園、成立新生輔導團隊、實施補救教學、小老師制。

李駱遜 2004 目前小學階段以開放、多元的方式進行教學,未來低年級 的教學應逐漸與幼稚園接軌,也可能影響部份以學科為導 向的幼稚園。

續下頁

學者 年代 因應策略 林秀錦

王天苗

2004 (一)學前階段的課程規劃應考慮幼兒入小學所需要的準 備能力。

(二)讓學前的家長了解小學老師對幼兒的期待。

蔡宜珍 2004 在幼小銜接的因應策略上可以從學校行政和幼小老師二 方面著手。

(一)學校行政

1. 小學成立幼小銜接小組,規劃幼小銜接活動及會議,

並建立幼小銜接活動檔案資料。

2.鼓勵學校行政人員參與教師的幼小銜接之研討會或座 談。

3. 加強幼小兩階段教師間相互教學觀摩的機會。

4. 多舉辦幼小教師聯誼之聚會活動。

(二)幼小兩階段教師

1. 廣泛蒐集及閱讀相關銜接活動文章或資訊,建立幼小 銜接活動相關的先備知識、概念及檔案。

2. 鼓勵幼小兩階段教師能多接觸雙方的教學理念與知 能,以補強教師專業知能。

3. 銜接活動實施前,宜詳細確認銜接活動之內容、時間 及負責教師,以明確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內容。

孫扶志 2005 針對幼小教師分別提出因應策略:

(一)幼兒園教師:參加教學觀摩與銜接座談會、讓幼兒 參與小學活動、參觀小學校園與上課情形、期末時模擬體 驗小一環境與作息。

(二)小學教師:加強幼兒生活教育與熟悉學習環境、加 強親師合作、漸進式且具體的團體規範及常規管理、教師 教學理念與心態的調整。

蕭玉佳 2006 認為課程銜接性原則為以下五點:

(一)小一教材宜減輕其分量與難度。

(二)小一課程適合採單元合科統整教學。

承上頁

學者 年代 因應策略

(三)兩階段教學宜採漸進導入式。

(四)幼小二階段老師應參觀或共同研究課程分享心得。

(五)適時調整學制及師資培育課程。

許碩芳 2007 父母在幼小銜接的因應策略如下

(一)生活適應:開學前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事先訓練 幼兒自理能力、保管個人物品的責任感和訓練獨立完成工 作。

(二)學習適應:父母陪伴以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良好 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和奠定良好的學前教育、良好的親師互 動和多給孩子適應的時間。

(三)班級適應:提供幼兒身心發展的良好環境、注意情 緒發展、提早熟悉小學環境、鼓勵良好的師生互動、加強 兒童人際關係的輔導、積極參與開學前的課程說明會與開 學後的親師座談會。

劉慈惠 丁雪茵

2008 (一)人際與情緒面向的了解和關注並不成比例,小學教 育在教育現場,似乎仍有努力的空間。

(二)師資培育課程必須深化準小學教師對兒童發展的瞭 解及應用實務教學能力。

(三)學校行政者把師、生兩類新手放在一起時,宜給予 老師更為周全的支持與協助。

(四)當權者應關切與老師的溝通與協助。

廖月君 2008 在生活適應的輔導策略為包容、溝通、鼓勵等方式,以建 立學生對學習環境的安全感與對老師的信任。

洪玉玲 2008 小一老師認為注音符號教學上的困境為學生程度不一,因 應策略為補救教學、增減學習或團體互動。

陳珍蘭 2008 小一老師在班級常規經營上較常使用關懷與民主策略。

續下頁

學者 年代 因應策略

賴美惠 2009 家長、幼稚園、國小,應合作將銜接工作做好,創造三贏 的銜接:

(一)幼稚園方面:可分課程學習與生活適應二方面進行。

(二)家長方面:針對生活適應能力、指導培養孩子規律 的作息及入學前的準備工作著手。

(三)國小方面:可從布置活潑的教室情境、帶學生認識 環境、多給孩子說明的機會、明確清楚的教師口語、注音 符號的教學不應偏廢、上課時可加入一些小活動等進行。

江惠珍 2009 研究者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國小教師提供因應策 略。

(一)教育主管機關:辦理有關幼小課程規劃與設計研習 和親師座談會、推行教學評鑑。

(二)學校行政:適當安排低年級教師人選、推行專業能 力提升措施、鼓勵教師提升學歷。

(三)國小教師:積極實施幼小銜接因應策略、善用同儕 學習建立校內良好人際關係。

郭碧娟 2012 在幼小銜接因應策略的現況可分為教師與家長二部份。

(一)教師最常使用的因應策略依序為從頭教注音符號、

清楚說明作業的形式與要求、將回家功課或聯絡事項貼在 聯絡簿上;其他策略有利用聯絡簿、電話、班級通訊、短 文分享、親師交流本和家長溝通,生活常規的訓練為告訴 幼兒幼小的差異、靜坐、專心度的訓練、午餐禮儀的指導。

(二)家長最常使用的因應策略依序為安排合適的課後安 置環境、明確約好放學地點、訓練孩子穿衣、喝水、上廁 所等自理能力;其他策略有訓練孩子做家事、培養孩子做 功課的習慣、教導孩子如何與人相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國內多位學者對幼小銜接因應策略的研究,茲將國小一年級導師、家長、學校 與教育主管機關採取的因應策略,歸納分述如下:

(一) 國小一年級導師的因應策略

在專業知能上,國小一年級導師應廣泛蒐集及閱讀相關銜接活動文章或資訊,建立 幼小銜接活動相關的先備知識、概念及檔案,積極實施幼小銜接因應策略、善用同儕學 習建立校內良好人際關係,教師教學理念與心態的調整。並鼓勵小一教師能多接觸幼兒 園教師了解其教學理念與知能,以補強教師專業知能,並於銜接活動實施前,宜詳細確 認銜接活動之內容、時間及負責教師,以明確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內容。以下從生活適應、

學習適應、人際關係與親師溝通等面向加以討論。

1. 生活適應方面

小一老師較常使用關懷與民主策略,以包容、溝通、鼓勵等方式,以建立學生對學 習環境的安全感與對老師的信任。為了加強幼兒生活適應可從布置活潑的教室情境、帶 學生認識熟悉環境、強幼兒生活教育、多給孩子說明的機會、明確清楚的教師口語;生 活常規的訓練上採用漸進式且具體的團體規範及常規管理,進行啟發、誘導示範、糾正、

親師溝通等方法因應,並告訴幼兒幼小的差異、靜坐、專心度的訓練與午餐禮儀的指導。

2. 學習適應方面

學習適應方面的因應策略有注音符號的教學不應偏廢、上課時可加入一些小活動,

施以講解說明、發表討論、重複練習、實物說明和個別指導,對於學習落後的幼兒因應 策略為補救教學、增減學習或團體互動。

3. 人際關係方面

人際關係方面的策略為注意幼兒情緒發展、鼓勵良好的師生互動、針對有問題的幼 兒進行心理輔導與溝通,以建立幼兒對學習環境的安全感與對老師的信任。根據研究顯 示國小一年級的導師對人際關係的因應策略較欠缺(孫良誠,1995;劉慈惠、丁雪茵,

2008),因此本研究亦將針對此面向,深入探究。

4. 親師溝通方面

親師間良好的溝通與互動,能幫助幼兒在學校的生活適應,協助課業學習與生活常

通良好的情況下,幼兒的表現較為穩定、優良(周淑惠,1998)。

謝文豪(2000)指出親師雙方必須體認彼此在教育上的重要性,共同擔負教養上的 責任,建立親師的良好關係,有助於親師合作的推展。家長參與學校對子女的學習或成 長有重要的影響力(吳璧如,1999),鼓勵父母參加學校舉辦的母姊會、親職座談會、

親子共讀、讀書會、或宣傳家庭成員溝通的重要性等活動,除教導父母如何與子女做良 好的互動,並可加強親師之關係,進一步傳遞教養觀念,增進兒童發展(林明地,1996;

周美慧,2006;曾慧英2008;施孟雅,2011)。

國外的Welch 與Tisdale(1986)為了加強親師溝通合作亦提出家校契約 (home-school contract)的構想,內容包含明確說明學生在班上應負的責任、可以得到的獎賞的行為表 現、若未盡責可能接受的處罰、學校如何檢視學生進步與否的方法、未考慮到事項的增 減方式(引自張雯雁,2010),以解決兒童在校的問題。本研究根據文獻,將親師溝通 的因應策略整理如下:讓學前的家長了解小學老師對幼兒的期待,利用開學後的親師座

國外的Welch 與Tisdale(1986)為了加強親師溝通合作亦提出家校契約 (home-school contract)的構想,內容包含明確說明學生在班上應負的責任、可以得到的獎賞的行為表 現、若未盡責可能接受的處罰、學校如何檢視學生進步與否的方法、未考慮到事項的增 減方式(引自張雯雁,2010),以解決兒童在校的問題。本研究根據文獻,將親師溝通 的因應策略整理如下:讓學前的家長了解小學老師對幼兒的期待,利用開學後的親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