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

說故事的人,他用他的故事 ,輕柔的火焰,點燃自己的生命燭芯,

讓自身化作灰燼說……說故事的人,在故事敘說形象當中,真實無二 的遇見了他自己。

班雅明(說故事的人) ( 引自李政賢,2007,頁 5 )。

質的研究者本身就是蒐集資料的主要工具 (黃瑞琴,1994)。因此研究者本身的背 景、素養、知識能力,對研究事件的看法、詮釋及判斷都極有可能影響研究所形成的面 貌 (陳向明,2002;黃瑞琴,2003;潘淑滿,2000);研究者為達研究目的、自我意識、

思維傾向、個人經歷,不僅對研究會有一些影響,也能為研究者提供豐富的資訊與檢驗 結果的依據 (陳向明,2002)。因此研究者本身的專業背景、實務經驗及專業訓練均會影 響質性研究的品質,本節將就研究者的師培背景、實務經驗及專業訓練這三點逐一說明。

一、 師培背景

研究者大學時主修資訊管理系,擔任系上公關組長,奠定了資料處理與待人接物的 能力;畢業後,考慮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修習學士後國小師資 40 學分班,經教育實習 後,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台中縣聯合一般教師甄試,並同步考取蘋果國小(化名)

獨立招考的一般教師職缺,開始進入教職。

選擇在蘋果國小任教的第 6 年,因察覺外語能力與國際化的重要,又再度進修英文 師資 20 學分班,並領有英文師資的證照;研究者目前已在蘋果國小服務邁向第 12 個年 頭,為實現專業生涯規劃,能向下扎根至幼兒園,選擇報考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 所以實現提升專業能力的目標。

二、 實務經驗

研究者進入蘋果國小後,在國小場域任教 12 年的教學經歷中,分別擔任 4 年的低 年級導師、4 年中年級導師、4 年高年級導師,對國小每一個階段的孩子的發展,具有

所的幼兒進入一年級教室一起上課,發現孩子的個別差異、親師溝通、同儕關係、教師 的專業能力,都會深深影響到幼小銜接的順利與否。

因此,研究者把握機會,應邀至陽光托兒所(化名)進行幼小銜接親職講座分享,

透過與幼兒家長的交流,進一步的了解幼兒家長的想法與需求,並曾應邀設計幼小銜接 課程,在恐龍托兒所(化名)實施為期一個月的課程,以協助大班幼兒順利的銜接。之 後更應邀參加某知名速食餐廳擔任以幼稚園兒童為聽眾的說故事比賽評審,於過程中和 大班的幼兒互動,參與他們的社會化過程。

除了以上的實務經驗外,由於研究者的女兒於研究者進修研究所期間,正好經歷幼 小銜接的階段,研究者透過文獻探討、教學經驗、社區服務和家長的角色之間的相互影 響,交織出有別於其他研究者不同的觀點,希望能藉此洞察出獨到的研究價值。

三、 專業訓練

質性研究是一種他者與自我知識相互影響的過程,因而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主觀性 都不可能從中被消除(余貞誼,2005)。正因為如此,研究者本身的專業訓練,足以影 響研究結果與研究價值,因此研究者以心理學、幼稚教育相關知識、研究法,進行三大 類的專業訓練。

(一) 心理學

由於本研究選擇以深度訪談為主要的資料收集方法,察覺訪談者有意無意間透露出 的訊息及含意,與被訪談者的心理意識習習相關,研究者大學期間曾選修心理學,在學 士後師資班又再度修習了教育心理學,對人們心理的防衛機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 幼稚教育相關知識

研究者在進修研究所期間,為求進一步了解幼稚園的孩子與現況,修習了「當代幼 教問題研究」、「幼兒教育課程與發展理論」、「幼兒發展研究」和「組織領導理論與幼教 實務」等課程,藉此對幼稚教育的現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順利的幼小銜接與家庭與社

會支持的生態系統息息相關,因此修習「家庭與社會」課程。

(三) 研究法

提升「研究法」的專業訓練,對研究者確有其必要性,因此研究者先行修習「教育 研究法」,並於第一次的前導研究中,演練焦點團體訪談,藉以磨練主持技巧。

「質的研究」課程中,進行第二次以深度訪談為主的前導研究,透過分組演練,進 一步磨練深度訪談及焦點團體訪談技巧,並從中練習轉譯資料及解碼,從與研究團隊團 討的過程中,研究者除了學會反思研究者與被研究者在研究中的位置及研究關係及種種 可能發生的狀況外,在思辯的過程中,研究者更是覺察到默會知識 ( tacit knowledge ) 1, 對資料的分析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鄒川雄,2003)。

為了進一步的強化研究者的研究設計能力,研究者修習「研究設計」並於課程中規 畫了嚴謹且具彈性的研究流程;為了能妥善利用軟體分析質性研究大量的資料,研究者 另外修習了「統計套裝軟體與研究資料分析」,除了利用 Express Scribe 登打逐字稿、

winMAX 98 著手進行資料編碼及譯碼等工作,在課程中學到深度訪談的追問的技巧,掌 握深描詮釋法(the method of thick discription)的原則,藉以達到反思的(reflexive)深描 詮釋,進而理解及建構出豐厚研究意義(鄒川雄,2003)。

過去因幼小階段學制分立與教育階段的不連貫性,造成大班幼兒進入小一後,出現 了各種適應問題,因此在「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會議」(教育部,2001)中決定「修正 國民教育相關法規,向下延伸國教一年以普及幼兒教育」,在這十年中以幼小銜接為研 究議題的研究也不在少數,但是鮮少研究者同時具備擔任國小一到六年級導師的完整資 歷,並向下扎根至幼稚園的研究背景。

研究者目前身為小學導師,同時又進修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透過以上的 專業訓練,輔以研究者的默會知識、文獻探討及前導研究,希望藉由研究者的專業素養,

建立並提升本研究之研究價值。

1 質性研究的對象是生活世界,研究真正的目的在對於事件或行動背後的生活世界進行「深描詮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