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作及展覽成果討論

第四章 創作檢視與歷程建構

第四節 創作及展覽成果討論

一、 《性˙藝錄》展覽論述

此展依據作者行動研究中「A/R/Tography」理論精神出發,結合性別議題與藝術教 育作為中心主軸,嘗試實踐藝術家(artist)、研究者(researcher)及教師(teacher)三種 身分的游離狀態。透過理論的探究、歷程的回溯和開啟,轉化新的創作建構,並發展「藝 術與性別」之教學課程,以達不同身分的串聯,成為一個行動研究的反饋歷程。

展覽共計四個系列,分別為「古挪今用」、「移花接目」、「身體之外」和「歌頌與反 抗」。內容由古至今、深入淺出、從廣泛到細節,層層推進。創作歷程成為研究的歷程,

作為課程的發展基礎,提供性別的反思。不只關注於欣賞作品的觀眾、未來參與課程的 學生,更是對創作者自身產生省思和對照。

何謂性別(Gender)?

它茁壯於教育之根,變化於人群之間,再現於藝術之眼。

它是一種生理自然,更是一種社會建構。

是人們將自己投射到社會價值觀的分類框架,亦步亦趨?

或是發現自己不完全符合性別的典型,焦慮質疑?

— 引自《性˙藝錄》展覽論述(部分)

二、 《性˙藝錄》系列作品

(一)系列一:古挪今用(Appropriate the Past, Recreate the New)

此系列透過挪用(Appropriation)的手法,將藝術史上的經典作品進行改編並創作,

研究者根據畫面形式,探討經典作品背後的描摹手法、創作取材及性別角色配置等面向,

觀看、探討歷史經典中涵蓋的性別意識,連結至當代的性別議題思考。改編方式主要為 意義及符號上的改寫、承接及衍生,運用詼諧語調和變形手法,展露作者意圖顛覆性別 二元論思考的動機。

取材自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的《春(Allegory of Spring, 1482)》

106

及《維納斯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1485)》、范艾克(Van Eyck, 1390-1441)的《阿諾 菲尼夫婦(Portrait de Giovanni Arnolfini et de son épouse , 1434)》及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1675)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1666)》。這些經典作品大 多以女性作為畫面主角,如出一轍地展現出角色作為女性身分下美麗、精緻和婉約的姿 態,其內涵被後代詮釋為聖潔、忠貞和保守的象徵,顯然已經被賦予既定的身分和性別 規範。作者刻意引用經典作品中的語彙,運用轉變、嫁接和延續符號意涵,塑造出新的 意義主體。例如,混合社會框架下的性別認知呈現於作品中,運用元素如紅唇、乳房、

穿著和體態等交叉搭配,打破角色的性別歸類,一方面彰顯角色的生理特質,一方面利 用具衝突感的裝扮,模糊其性別角色的身分和界定,讓觀眾感受到隱喻下的不穩定性及 不確定性,引導以不同角度進而詮釋和解讀。

表4-10 「古挪今用」系列作品論述之一

挪用圖像來源 研究者作品 編號 1-1

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1675),《戴珍珠耳 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44.5*39cm,油彩畫布, 1666

吳姵儀(1990-),《一回眸,百媚生(Looking Back with an Attractive Gaze)》,54*78.8cm,水 墨紙本,2016

原作背景 挪用釋義

畫中背景濃黑,襯托出少女的身影,維梅爾 靈活地勾勒其臉龐輪廓、水潤嘴唇及靈動的 雙眼,利用光影的反差性,突顯作品角色戲 劇般的姿態與凝固的時間感。此種臉部特寫 畫像在當時荷蘭被稱為「Tronie」,畫面中的

畫面中的角色,回眸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

用眼神與觀者作交流,嘴唇微略張開,好似 欲言又止。作者沿用原作中的珍珠耳環與頭 巾配件作引導,讓觀眾揣測其性別並想像其 微妙情節。作為主體,觀者被它凝視著;作

107 少女無法被確認其身分,只能推知是理想化 的人物或模特兒。

為客體,觀者凝視著它。它的身分是甚麼?

是一個少女,還是一個少年?還是非人類?

即使性別、種族及身分未明,但它的眼神依 舊吸引著注視者,依舊在觀者心中產生能量 與顫動。

在宗教及神話兩大主題的西方藝術作品中,對於女性主要為美麗及聖潔之描繪,在 15 世紀的社會風氣下,女性在政治上並沒有權力,因此幾乎沒有為顯示身分地位的女性 肖像畫,即使有機會被繪製下來,也是顯赫家族為了突顯其政經地位和財產的條件之下,

此時其入畫的女性面無表情,並且以側面示人,猶如冷冰冰而無生命的客體。直到達文 西始開先例,運用四分之三角度描繪女性肖像,著墨於筆下女性角色的個人性格、眼神 與姿態,進而影響後代藝術家在女性肖像畫上有著更廣泛的取材和詮釋(黃友玫譯,

2011),維梅爾的《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不屬於肖像畫範圍,

因其便跳脫以往女性肖像畫的繪製方式,背景以深沉的黑色襯托角色的神韻、身分及服 裝,其服裝與耳飾充滿濃烈異國風(exotic)扮相的劇場感(BLOUIN ARTINFO, 2013;

Steven Zucker & Beth Harris, 2015)。

表4-11 「古挪今用」系列作品論述之二

挪用圖像來源 研究者作品 編號 1-2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春

(Allegory of Spring)》(局部),203*314cm,

蛋彩畫板,1482

吳姵儀(1990-),《終能締結一個盟(Finally Forge an Alliance)》,78.8*108cm,水墨紙本,

2016

108

原作背景 挪用釋義

此幅畫的主要角色—維納斯,溫柔地帶領著 美惠三女神(The Graces)翩然起舞,分別 為阿格萊亞(Aglaea)、賽萊亞(Thalia)、攸 夫羅西尼(Euphrosyne),右邊一位象徵「華 美」,中間一位象徵「貞淑」,左邊一位象徵

「歡悅」。三女神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作 品,被視為一種社會對於女性的訓誡及教 誨,三女神所代表之美德和性情,無不提醒 每一位女子正視其身分地位和談吐舉止,及 身為女性性別背後的社會規範。

將波提切利筆下的美惠三女神,轉化成一種 帶有人體特徵的生物做為隱喻,並分別賦予 現代人的穿戴物件,其中兩個穿著高跟鞋及 球鞋,另一個則為赤腳的蹼,白色透明薄紗 使它們身體特徵若隱若現。除突顯不同身分 外,另一角度來看,研究者刻意用此手法模 糊化其性別及物種上的界線。例如,左邊兩 個的外表設計接近人形,因此容易被聯想成 是人類的比喻,進而以鞋子去判定性別;而 最右邊一個外觀較傾向於兩棲類,加上沒有 人類的配件作分辨,因此讓觀者在下定義時 產生不確定感。左邊一個的眼神凝視著中間 一個,而中間一個又與觀眾直接對眼而視,

讓此作品增添了微妙的互動及神祕感。而此 作品中,對於誰是男是女、誰是人非人的問 題界定,並沒有明確一致的答案,而是任憑 觀者心中自由定義及聯想。

109

表4-12 「古挪今用」系列作品論述之三

挪用圖像來源 研究者作品 編號 1-3

范˙艾克(Van Eyck, 1390-1441),《阿諾菲尼夫 婦(The Arnolfini Portrait)》,82*60cm,油彩,

1434

吳姵儀(1990-),《自由尋伴(Free to Have a Mate)》,78.8*108cm,水墨紙本,2016

原作背景 挪用釋義

畫作乍看是一對男女的肖像畫,其實是一個 結婚場景。當時的婚禮不再侷限於教堂內舉 行甚至附以繁文縟節,在私人場域及相互認 定的簡單儀式下,依然成立了結為連理的正 當性。

范˙艾克的筆法細緻精巧,並運用許多象徵 性意涵,例如兩人腳中間的長毛狗,代表著 婚姻的忠貞;窗台邊的水果,意謂著多子多 孫;兩雙木屐,象徵著成雙成對。另外,在 畫面中央有一面鏡子,反映出在新人面前還 有兩個人,分別為身穿藍衣及紅衣的騎士,

一起見證這場婚禮。新郎的表情肅穆而莊 嚴,表現身為男性的穩重氣質;新娘表情帶 有羞澀靦腆,表現身為女性的嬌柔與純潔。

畫中兩個角色有著幾近相同之外觀特徵,如 它們同時擁有大眼、紅唇、乳房、圓潤的身 軀及同樣式的鞋子;唯一不同之處是右邊的 角色披頭巾,而左邊的角色則沒有。在此,

作者似乎欲給出一種無關乎性別的隱喻,但 同時又引誘觀者找出理由去定義角色的性 別。

一些現代常見元素將畫面中原來的象徵物 所取代,如畫面中的狗改編成了柯基犬、木 屐改編成臺灣著名的藍白拖鞋、古典吊燈改 編成鏡面不鏽鋼吊燈;另外,窗台邊多繪製 出一個達利的軟時鐘,訴說著時間的流逝雖 讓人無招架之力,但無形的存在卻即為永 恆。

110

表4-13 「古挪今用」系列作品論述之四

挪用圖像來源 研究者作品 編號 1-4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維 納斯誕生(Birth of Venus)》,174*279cm,蛋彩

畫布,1485 吳姵儀(1990-),《聽說是完美打造(I Heard

It’s Perfect Made)》,78.8*108cm,水墨紙本,

2016

原作背景 挪用釋義

根據希臘神話故事,維納斯是由塞浦路斯島 海上的泡沫而生,左邊的風神們吹氣將她吹 送到岸邊,右邊的春女神弗羅娜(Flora)急 忙地拿著斗篷想為維納斯披上衣裝,奉到諸 神面前。當維納斯誕生時,玫瑰花飄落而生,

此兩者皆象徵著愛。維納斯表情顯得恍惚,

似乎還沒反應過來即來到這個世界,畫面氛 圍充滿詩意和幽靜,呼應著她嬌弱且婀娜的 身軀。

希臘神話是西方畫家常拿來引用及再現的 題材。維納斯在神話中被公認是最美麗的女 神,畫家依據自己的審美觀及描繪技巧詮釋 維納斯的形象,將其柔美的身軀線條及透亮 膚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奇妙的是,此種美的 價值觀影響西方社會長達五六百年之久,更 擴展到其他文化圈,成為人類所認同「美」

的典範,甚至成為賢淑端莊女性的規準,卻 不曾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研究者認為,美的 面相多重且多元,並非單一種族、性別和外 觀定義所能涵括,因此在挪用作品中,有意 將維納斯的「美」呈現在每一個角色身上,

消弭了貝殼上的維納斯與其他配角的外表 差異性,激發觀者去思考「美」的定義為何?

是否可以被標準化?亦或是有更多的可能 性?

111

此系列經典作品的「挪用」可運用在藝術鑑賞的教學探討,結合性別角度讓學生去 思考文化與歷史交織下的微觀,是如何影響著人的行為模式、價值觀與共處。例如,波 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的《春(Allegory of Spring)》及《維納斯的誕生

此系列經典作品的「挪用」可運用在藝術鑑賞的教學探討,結合性別角度讓學生去 思考文化與歷史交織下的微觀,是如何影響著人的行為模式、價值觀與共處。例如,波 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的《春(Allegory of Spring)》及《維納斯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