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工具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獻探討

為研究性別議題與開展藝術教育課程,須對相關的理論文獻進行瞭解。本研究首先 將整理相關的文獻和理論,並作意義上的探討,從近現代教育趨勢、藝術教育思潮進行 脈絡的爬梳,瞭解當前藝術教育的背景與概況;接著,探究性別議題相關研究和其應用 於課程之概念,探討議題與課程之間的關係,作為研發課程的理論基礎之一。在

「A/R/Tography」理論研究部分,研究者首先進行「A/R/Tography」的概念及內涵做梳理,

參照國外相關學者的教學研究的實踐及回饋,以國、內外三位藝術家教育的性別意識作 品做為參考對象,更回溯自身舊作進行檢視及討論,思考創作、研究及教學之間的相互 作用,進行新的藝術創作歷程和課程活動研發。文獻內容主要包含藝術教育、性別議題 和「A/R/Tography」相關之專書、期刊與論文等,經過閱讀、統整、分析、比較後進行 撰寫,以作為本研究發展藝術創作與藝術課程之基礎。

(二)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係指一種探究自己學習歷程的研究方式,透過觀察自身的實務工作或實踐,

來檢驗、檢討這些過程是否到達到自身想法與目標,提供證據來求證實務工作須改進及 獲得改善之部分。行動研究是一組實務工作,更是兼具行動和反思的學習歷程,包含蒐 集資料、反思資料所表達之行動的意義,進而從資料中提出證據,從有效證據中得到結 論,並產生知識的論述(朱仲謀譯,2004)。

另外,劉豐榮(2004)提及行動研究於藝術創作上的應用,在歷程方面可運用到下 列五個階段:1. 創作研究者可先「自我觀察與檢視」;2. 尋找「欲探討之創作問題與方 向」;3. 思考初步之「創作計畫與方案」;4. 進入「創作表現與實踐歷程」;5. 對創作成 果與歷程進行「反省與檢討」;歷程中各階段之順序可彈性安排、靈活轉移,亦可在歷程 之後再次循環探討。本研究之創作歷程建構,即以上述方式進行從研究者對自我經驗及

66

外在環境的觀察與檢視,擬定性別議題為研究者欲探求與表現的方向,並且根據對藝術 與性別相關理論的探究與思考,進行創作表現及實踐。過程中除了循環檢視上述步驟,

也將創作的成果作為下一步發展為課程之依據。

本研究的行動研究歷程,包涵如下:1. 以議題探討與理論研究為基礎,開展及研發 性別意識的教材;2. 藉由課程設計之目的和內涵,進行自我省思並開啟性別議題之藝術 創作歷程,3. 創作實踐以展覽形式發表,並同時融入教材研發,表達出藝術及教育的理 念,並透過展覽回饋過程省思、專家共同檢視教材去做檢視及修正,以達到本研究欲探 討之核心標的。

(三)「A/R/Tography」研究法

「A/R/Tography」理論係融合藝術家/研究者/教師三位一體的論述(Irwin, 2004),

為一種以藝術為本位的研究形式,內涵上帶有行動研究的精神。「A/R/Tography」是源自 於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希臘全名: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的三種藝術形式:理論 之知(theoria)、實踐之知(praxis)、以及創作之知(poesis),加拿大學者 Irwin 試圖打 破這三種知識論的界限,使其融合並互相產生聯繫,從中引伸出A─藝術家(artist)、R

─研究者(researcher)、T─老師(teacher)三種的角色,其中包含藝術家的實踐、研究 者的理論及教師的實務,皆在”/”符號中表現出跨界及融通的狀態。此論述主張藝術家 本身就是一位研究者,而教師的教學歷程和活動本身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同時亦充滿研 究的特質。「A/R/Tography」將三種不同知識領域的形式縫合,使這些知識分野能夠交織、

產生不同的對話及不可預期之多變性,在研究者理論、教師實證及藝術家創造的語言中,

可以自由地跨越,不但能夠建立多元書寫的豐富文本,更讓領域間擁有互為文本的詮釋

(洪詠善,2013)。其中此行動研究透過文本的、實務的及互動的實徵經驗,形成一個以

「A/R/Tography」理論價值為中心的詮釋、批判思考循環歷程,相關內涵圖表如下圖所 示:

67

3-2. 藝術實踐即探究取向─「A/R/Tography」的研究架構

(引自洪詠善,2013,並修改自 Sullivan. 2010. Art practice as research: Inquiry in the visual arts. pp.102-107)

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為三個向度的整合,分別是文獻探討、行動研究 以及「A/R/Tography」研究法,融合成一個研究的主體架構。其中,本研究聚焦以

「A/R/Tography」理念作為主軸,貫穿整個探究歷程,程序設定內容如下:研究初步開 展階段的文獻蒐集、藝術創作歷程的向內回顧及向外參照、藝術創作及展覽舉辦、藝術 課程的研發、專家共同檢視課程,並針對課程研發初步成果提出意見與修正。最後,此 課程和創作成果,應能具備供未來相關研究的參考及省思價值。在此歷程中,三種身分 並非獨立分開運作,而是彼此之間不斷地交互影響、互通互融的。研究者欲從此研究獲 得的面向有三:1.性別議題與藝術教育的融合及發展;2.透過「A/R/Tography」瞭解性別 與藝術的行動研究之內涵;3.建構創作歷程與教材設計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

透過研究者作品回溯來檢視自我性別意識,進而發展新的性別創作歷程,依循十二 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核心理念、高中美術科的學習表現及性別議題之學習內涵,從創 作理念和論述中進行課程的架構研發,設計為期八週的性別意識轉化之高中美術課程,

其中包含教材內容、教學活動、學習單、評量表等,並於設計妥善後,邀請五位專家共 同檢核課程,再依循專家意見進行反思及修正。

68

二、 研究工具

在本研究中,由於「A/R/Tography」的理論特質,研究工具即為研究對象本身,並分 為兩大類,其一為文本資料,另一為研究者本身,共同作為研究中的探討主體。文本部 分主要為「女性藝術家作品及創作意識」、「研究者創作歷程與作品」兩種;研究者的部 分則是「創作轉化教學課程之發想與省思」、「展覽與教材研發的省思及回饋」兩種,分 述如下:

(一) 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及創作意識

研究者針對於國內外女性藝術家,分別為美國藝術家 Judy Chicago(1939-)、澳洲 藝術家Deborah Kelly(1962-)及臺灣藝術家徐薇蕙(1979-),探討其創作意識與性別議 題之間的關聯,藉由探究不同藝術家的創作經驗、媒材、表現方式、論述及創作脈絡等,

連結自身歷程和反思,作為比較及參照。性別議題的產生係由女性主義思潮開始,回顧 藝術史及留名的藝術創作,論述核心幾乎以男性藝術家為主,因此希望讓學生針對國、

內外優秀的女藝術家,甚至是跨性別身分的藝術家,有更廣泛的認識。尤其近代多元性 別觀念開始蓬勃發展,深深影響性別平權意識的高漲及追求,許多藝術家開啟性別議題 相關的小論述,耐人尋味且意味深長,值得作為教材案例分享使用。

(二)研究者的創作歷程與作品

蒐集研究者自身自2012 年至 2015 年共 8 張性別意識創作作品,分別為 2012 年《瞳 的流變》個展作品《人之所欲(Human Desires)》及《自畫像(Self-portrait)》;2013 年

《再˙性別(Re-Gender)》展覽系列作品《請寵幸我(Please Spoil Me)》、《屢敗的叛逃

(The Unsuccessful Escape)》及《不柑為美(The Flawless Beauty)》;法國 Les Hivernales 沙龍展《LART est vivant》的《女媧補天(Nu-Wa Patches the Sky)》;2015 年《魅眼笙歌》

個展作品《魅眼魚小姐-姝(Ms. Charming- Beautiful)》及《嬝嬝娉婷(Gracefully Balanced)》

共8 張,分成三大檢視項目去探討:特徵、創作自述、性別思考,除了探討作品圖像、

符號和象徵手法,更思考其主題呈現方式、描寫手法以及色彩語彙運用,進以省視其性 別意識與內涵,並且同時產出性別議題觀點的創作論述。

(三)創作轉化教學課程之發想與省思

69

此研究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便是將性別議題的創作作品,結合藝術與性別之教育 理念和教材研發編寫,此過程需要一邊審思研究脈絡及主體,一邊轉化既有主體之呈現 與敘說方式。從張芬芬、陳麗華及楊國揚(2010)在〈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 因應〉提到「課程轉化」的內涵,係指在課程發展的步驟中,將課程理想做逐步的轉型 與變化,進而產出可提供師生使用的具體教學材料。因此將理想化為實作,將抽象化為 具體,宏觀化為微觀,單純化為複雜等轉型變化之作為。

(四)展覽與教材設計的省思及回饋

在創作歷程結束之後,研究者將以展覽方式呈現性別議題的創作成果以及性別課程 論述的架構概念。展覽過程中,透過觀察、與觀者產生對話及互動等過程,可以達到個 人對歷程的省思,並與過往歷程進行再對話與修正,透過主客體的立場互換及思考,以 求在藝術教育的本質上擁有更完善的態度和實踐。課程以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為發展 主軸,並根據高中美術科的學習表現及性別議題之學習內涵進行研發,設計為期八週的 課程,教學對象為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將性別議題設定為特定主題之教學單元,將邀請 相關領域的專家們,依據檢核表進行評分與回饋。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