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性別意識的發展與構成

第四章 創作檢視與歷程建構

第一節 性別意識的發展與構成

一、 個人生命經驗與歷程

(一)童年階段

童年時期的我,生活於臺灣中南部的鄉村,姑婆照顧我至幼稚園階段。姑婆對我甚 是寵愛,從小給予我極大的空間,譬如不介意我像個野孩子般到處奔跑吼叫、捕抓生物、

與鄰居孩子起衝突打架、爬上供桌拿食物來吃等,我闖了禍她只是叨念幾句,當我受他 人欺負時,她一定挺身而出為我護航,活像個鄉間的野公主。隨後,我跟著父母回臺北 居住並就讀小學,生活開始面臨一連串的改變與衝擊。當我進入團體學習場域,便開始 有適應問題;例如,說話帶著臺語腔,常被同儕取笑排擠;個性活潑頑皮,常聽到老師 以性別做為規範的告誡,例如「女生要坐有坐樣,動作小一點!」、「女生不可以罵髒話,

沒氣質!」、「女生笑聲要小,不然人家以為你是男生。」等等。面對一些批評和懲罰,

我開始調整自己的行為,不得不開始觀察並學習同齡孩子的表現,不敢任意大笑或伸展 肢體,希望塑造長輩們眼中聽話而乖巧的模樣,直至獲得「好女孩」的讚賞。除此之外,

隨著年紀漸增,同儕們對於男、女生概念出現了明顯的區分模式,團體活動中尤為常見,

80

透過「劃清界線」的方式標示性別群體的歸屬或藩籬,例如說關於性別的笑話、模仿帶 有指涉性別特質的行為,及以性別為基礎在群體中進出等,但有時,他們亦時常故意跨 越性別界線的二分法。由於小學生對於性別的認知大都來自學校、家庭與媒體,他們經 常以自身的經驗出發,還不容易看出性別的結構性問題(畢恆達,2004:42)。因此,處 於這個年紀的我,覺得性別是個有趣的課題,受到成人行為觀念的潛移默化影響,不自 覺地將「認知」與「規範」融為一體,並對違反「常規」的性別模式感到錯愕,甚至反 應過度。對此階段的我來說,對於性別的思考大多停留於經驗、觀察和接收的狀態,並 沒有動機去發現問題並找尋解決之道,也難以接受不同於「規範」的想法和解釋。

(二)青少年階段

進入生理開始轉變成熟階段,開始對於自己所屬性別產生進一步的認知和接納,意 即建構、發展性別獨特性是此階段重要的功課。此時期的我對於朋黨關係的關注漸增,

如在言行舉止方面常受同儕影響,產生仿效、追求群體間認同之欲望。但與此同時,也 因為對自己外在的不滿意及缺少社會價值觀中的「女性特質」而缺乏自信,會羨慕一些 在人際關係上吃得開、外貌姣好的同儕,透過對周遭環境的觀察和對媒體內容的模仿,

開始想要「改造」自己。例如,變得嫻靜寡言,並且為了擁有美麗的長直髮,固定上髮 廊做離子燙、穿上流行感的衣服,認為裙子短一點才有女人味、配戴隱形眼鏡、學習如 何化妝、成天想著如何防曬、學習經營社群網站,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等。而同儕團體 也會劃分成「會打扮/不會打扮」、「有異性緣/無異性緣」、「擁有興趣的男/女性化」

去作區隔。例如,當時班上有個女同學刻意對著我謾罵:「笑什麼笑?醜死了有什麼資格 笑?」;曾有個老師望著我的臉,問我:「你皮膚這麼黑,有沒有想過要美白呀?」;有個 同學曾問我說:「你不覺得喜歡看漫畫的男生都很宅嗎?」等等,都訴諸了某種意識形態 下對於個體的不合理的期待與要求。

教育過程中,雖時常傳授個體皆為獨一無二,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之觀點,但在很 多情況下,人們還是選擇屈服於表面的價值認定標準,甚至被世俗的眼光所影響,牽制 著自身的一舉一動。在逐漸邁入成熟的青春期,這種心理感受和價值觀認知衝突,是愈 趨明顯與充滿矛盾的。

81

(三)成年至今的階段

大學階段之後,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眼界漸漸開啟,有機會與同性、異性或者不 同性向的人們相處,漸漸發現學習尊重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事。過程中,透過經驗 的累積,學習並訓練批判思考能力,察覺生活中隱含諸多的性別議題,如在大大小小事 件中感受、觀察到性別歧視、性別刻板印象等不尊重他人之行為。有一次,大學修習工 筆畫課程,老師拿著我的工筆畫作品,表情嚴肅地在全班面前說:「妳畫的線條這麼粗,

我以為是男生畫的!你要好好練習,不然以後會嫁不出去喔!」我知道老師是在跟我開 玩笑,畢竟我很清楚這不是評斷一個人是否能找到終身伴侶的基準,但當下還是覺得很 受傷;第一次辦個人畫展時,聽到一些觀眾發表類似感言:「畫跟人怎麼無法對起來?你 長得漂漂亮亮,怎麼卻畫出那麼奇怪的東西?」、「你有模特兒的資質,怎麼沒想過去當 藝人?真可惜了!」、「你看起來應該是擅長畫花鳥、人文畫的啊!」。我禁不住想,如果 我今天身為一個男性的身分,是否還會接收到類似的建議或評價?人們會在意我的能力 本身,還是外貌上的條件?兩者之間有必然關係嗎?當然,我也聽過同儕對我說:「我覺 得妳的畫畫技術不用太好,因為人長得清秀又善言詞,自然就會有人關注和賞識你了!」

為此註解我亦感到疑惑,畢竟個人追尋目標而付出的努力、時間和所承受的壓力,是他 人不為所見的,而外表的條件與因素,非必定是構成一個結果的主要原因。

二、 藝術創作的自發性探索

大學時期主要的繪畫題材,多以表現自我與世界的共處的方式出發,用有限的經驗 觀察和認知,透過強烈的筆觸、豐富的色彩去詮釋。例如在性別經驗上,除了對生活及 身邊人群的觀察,結合親身所經歷的問題拋出,運用藝術的方式—線條、色彩、主題設 計等,將內心的想法或不平透過創作表達,作為一種宣洩或意志抒發。但此種創作模式 會陷入一種情境:想要表達的太多,創作主旨聚焦得太少。一般而言,創作的篇幅有限,

藝術家的繪畫技巧也會影響畫面的詮釋,加上無法掌握觀眾的經驗和主觀意識,因此創 作可能成為一種自說自話,與觀者之間的連結性便顯得薄弱。最後發現自己即便使勁去 回應這個世界,轉過頭卻發現創作並沒有想像中的成熟,便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進 入研究所時期,隨著學習方式的改變,開始接觸不同的理論、學說內容,以及社會工作

82

的一些歷練,眼界漸漸變得更開闊寬廣,思慮也較為縝密和沉穩,開始清晰想要成為什 麼樣的人。此時畫風做了些轉變,原本充斥畫面的各類元素慢慢減少,色彩開始逐漸趨 向調和簡單,嘗試運用偏向隱晦及隱喻手法去訴說創作概念,原本習慣從自我為課題出 發,現在嘗試體現一個群體或文化的現況,反映人類共同特質和面臨的心理狀態,多了 一個層次及轉化過程之後,畫面的物件減少、色彩豐富度減弱,但反而在表達創作核心 上更強而有力。

三、 性別與藝術教育之啟發

在經歷研究所「性別與藝術教育」課程之前,對於性別議題的認知偏向零散的,學 生時期偶爾聽到老師在課堂中提及,但從未參與過專門安排的相關課程,或結合某一科 目作完整的學習。反而是為了參加教育部舉辦主題性的繪畫比賽,才會特地在創作中表 現出性別相關的指涉,例如「兩性平等」的漫畫比賽,主旨提示要以男、女性平等的概 念去創作,傳達兩性之間的相互尊重及友好。結果,通常表現方式都是聯想到男、女性 手牽著手露出微笑,或者是女性參與具「男性氣質」的活動、男性從事具「女性氣質」

的職業等等作為對比。基本上,當時「性別意識」的認知與描寫極為淡薄,而且也未曾 請教師長如何去深入思考議題部分,所謂對於性別議題的涉獵,僅流於表面形式。

直到大學時期,修習教育學程中的「輔導原理與實務」課程時,得知曾震撼教育界 及媒體界的「葉永鋕事件」後,才開始真正關注到性別刻板印象所產生的諸多問題。原 來從小到大身邊時常發生的「小」事,其實對孩子未來的教育養成至關重要。另外,閱 讀當時調查小組資料所重現的校方人員說詞後,才驚覺平時若未探究到性別議題本身,

一般人所擁有的性別認知可能是極其狹隘的。也因為此事件,2000 年 12 月 16 日,教育 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正式宣布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政策的重點從 兩性教育正式轉化成為性別多元教育。2004 年 6 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 開宗明義提出「性別教育乃指以教育方式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 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另外,教育部於 2010 年根據

「性別平等教育法」發布「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認為性別學習的實施場域應以學校為 主體,延伸至家庭和社會,並以「人」作為核心,教育為實施手段,回歸教學與課程(行

83

政院性別平等會,2017)。此舉跨出了教育上對於性別類別認知的第一步,也顯示出人們 開始重視除兩性之外,更多性別表現之可能性。

四、 性別議題的國際化與女性主義的深入探究

性別作為國際重大議題之一,在近代各國的法律條文和社會運動中扮演重要的討 論角色,並體現在各種場域、階層、文化以及網路媒體之中,成為一種群體默契。聯合 國於1946 年便成立了「婦女地位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CSW),

性別作為國際重大議題之一,在近代各國的法律條文和社會運動中扮演重要的討 論角色,並體現在各種場域、階層、文化以及網路媒體之中,成為一種群體默契。聯合 國於1946 年便成立了「婦女地位委員會」(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C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