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臺灣省教育會之創立

第一節 創會之經緯與目的

第二章 臺灣省教育會之創立

1945 年是臺灣進入新政權統治的開端,戰後之初臺人對此一政治變革無不 抱有相當大的期望,儘管面對著戰爭破壞和隨之而來的動蕩不安,復興的工作反 倒是持續地進行,在教育方面亦復如是。為協助政府早日完成重建工作,因而由 臺人重組臺灣省教育會。事實上,早在省教育會成立前,就曾有過臺灣教育會和 臺灣省新生教育會,這三者在功能上有其承續性。是故,本章先闡述日治時期臺 灣教育會與臺灣省新生教育會的發展概況,透過對組織的探討,串起彼此的關聯;

其次再藉由分析省教育會之組織沿革、編制和人事,俾窺見該會的特性與定位。

最後,透過與戰後初期四個人民團體的發展,以及各團體與省教育會的互動情形,

進一步凸顯省教育會的時代特殊性。

第一節 創會之經緯與目的

臺灣的教育會發展可溯及到日治時期,當時臺灣總督府的統治政策具有同化 取向,為進一步培養臺人變成日本國民,因而促使臺灣教育會的成立。此種政治 力介入教育活動的情形,在日後省教育會的發展過程中,亦可見一斑。此外,省 教育會接收臺灣教育會所有的業務與財產,與臺灣教育會有極相關的承繼性,故 先從臺灣教育會的發展過程談起,以利於探究省教育會的背景。

壹、臺灣教育會(1896-1945)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先後在全臺設立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等初等教育設施,

作為貫徹同化政策的主要機關。惟,當時臺灣的教育設施並不完備,且欠缺完善 的制度,為了促進與推廣新教育的普及,1896 年開始就有地方性教育會的成立,

如臺南教育會、新竹教育會及臺中教育會。有些地方教育會是由長官主導,有些 則是結合地方士紳與書房教師,除了有普及新教育的功能之外,還有傳達政令、

10

11

進行的教育工作,例如國語教學研究、發展及調查,開始轉變為傳遞臺灣總督府 的政策、指令與文宣給下層機關。10 在總督府的管理監督下,臺灣教育會所從 事的工作包括調查、講習會、出版教育雜誌及圖書等。整體而言,臺灣教育會已 經從一個純粹的國語教學研究會,變成更全面性討論臺灣教育的機構,一個由總 督府所主導的團體。

該會於 1931 年登記為社團法人,會址遷到臺灣教育會館(今為二二八國家 紀念館)。《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曾言:「(臺灣教育會)專門遵從總督府的教育 方針,遂行獎勵學事及關於社會教育之事業。」11 該會也順勢配合政策,擴大 推展日語的範圍,藉由學租財團的補助,以法人團體的方式輔助總督府進行國語 普及與社會教化的工作,例如全島國語演習會、臺灣美術展覽會、活動寫真、表 彰活動、出版教育書籍及支援青年團的營運等。12 值得注意的是,該會所發行 的機關誌—《臺灣教育會》雜誌(1914 年更名《臺灣教育》)和出版的《臺灣教 育沿革誌》,詳細記載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歷程,有助於後人了解殖民時期 的教育面貌。

綜言之,臺灣教育會主要是作為日本征服臺灣的輔助力量,積極扮演著協助、

輔佐總督府的角色,該會的性質轉變為殖民體系的一環,政治的影響大大超過實 質提升教育的目標。

貳、臺灣省新生教育會(1945-1946)

1945 年日本戰敗後,陳儀被派任赴臺,進行行政接管及政權重建等後續工

期的臺灣臺灣教育會與殖民地統治(1937-1945)〉,收於戴浩一、顏尚文編,《臺灣史三百年面 面觀》(嘉義: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8),頁 329-364。

10 又吉盛清,潘淑慧譯,〈臺灣教育會雜誌—再版記及內容介紹(上)〉,頁 79。

11 許佩賢,〈戰爭時期的臺灣教育會與殖民地統治(1937-1945)〉,頁 329-364。

12 室屋麻梨子,〈《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頁 34-42;許佩賢,〈戰爭 時期的台灣教育界—以台灣教育會為中心〉,《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51(2007 年 6 月),頁 2-4。

12

作。接收臺灣後,政府本著「行政不中斷、工廠不停工、學校不停課」的原則,

在文教方面,設立教育行政機關負責接收教育機構,依計畫制定教育相關政策與 教育方針,包括教育行政組織、調整課程與甄選師資等制度變更,以維持各級機 關學校之運作,並確立教育方針以逐步改進臺灣人五十年來所受的日本殖民教育。

此階段的教育重心在於除舊佈新,剔除日治時期的皇民思想,改以三民主義為依 歸,增強民族意識,實施中國化、祖國化的教育。13

就在國民政府正式來臺前的真空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如陳炘、葉榮鐘、王金 海等人共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維持地方秩序,滿懷希望地以為臺灣終於 可以迎接自治的來臨,共同研討該如何建設新臺灣,復歸祖國的懷抱。在此種氛 圍之下,杜聰明接受陳炘推薦,團結教育界人士組成「臺灣省新生教育會」,於 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藥物學教室召開「臺灣省新生教育會創立總會」,擔任新生 教育會會長,接收臺灣教育會。14

新生教育會透過交換彼此的學識意見,甚至在嚴重缺乏國語教科書的情況之 下,出版國文教科書—《初等國文》充當臨時教材,不僅作為教授國語的教材,

內容也透露出建構國族意識的思維(如圖 2-1)。例如〈我國〉、〈大總統〉、〈敬國 旗〉等,或現代生活知識,如〈採桑〉、〈車〉,或是提倡公民素養,如〈敬老〉、

〈親恩〉、〈守規矩〉、〈灑掃〉等,藉以貫徹三民主義、中華傳統倫理的理念以及 普及「國語」之教學。15

13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頁 8。

14 杜聰明,《回憶錄之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下)》(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頁 201。

15 曾健民,《1945 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臺北:聯經,2005),頁 156。

13

圖 2-1 新生教育會出版之課本《初等國文》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藏,〈初等國文〉,《臺灣記憶》,典藏號:0000307541、

0000307592。

據杜聰明回憶,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期間,新生教育會曾推薦幾位中學校長,

參與教育處接收學校的工作,也曾多次開會商議臺灣未來的教育政策。但,由於 新生教育會的會員僅限於中等學校及小學教員,因此在《人民團體組織法》修訂 之後,杜聰明便辭去會長一職,待省教育會成立後,才移交職權給省教育會,繼 續未完成的教育工作。16 新生教育會可以算是戰後最早成立的教育組織,作為 銜接臺灣教育會與省教育會的過渡性團體,某種程度地稍稍降低政局變革所帶來 的不穩定。

新生教育會的成員包括行政長官公署代表林忠、林茂生、劉克明及杜聰明,

會長與副會長分別由杜聰明、潘貫及葉土蜅擔任,同時在各地區成立分會。臺北 州分支部長分別是林景元、陳紹馨、李章榮與李進興;新竹州由張棟蘭、陳漢陽 及林家謙;臺中州是江文章、張世椅和朱阿貴;臺南州則由陳保宗、趙天慈和王 金泉擔任。17

16 杜聰明,《回憶錄之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下)》,頁 201。

17〈全省教育者團結 創立新生教育會〉,《民報》,1945 年 10 月 13 日,2 版。

14

15

16

17

張棟蘭

新竹州分 支部長

新竹縣湖口人,生於1900年。臺灣公立 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畢業後便赴 日求學,先後畢業於早稻田第二高等學 院與早稻田大學文學部英文科,為新竹 首位臺灣籍英文教師,且是日治時期新 竹中學唯一的臺籍教師。戰後被派任為 新竹州教育課長、臺灣大學文學院教 授、新竹縣教育科長、新竹立市初級中 學校長與新竹縣文獻會委員,1956年擔 任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陳漢陽 新竹人,曾任教於大溪公學校。

林家謙

新竹人。曾任教於舊港公學校,戰後派 任新竹州南寮國民小學校及北門國民 小學。1962年派任民富國民學校校長。

江文章

臺中州分 支部長

臺中人,戰後派任為臺灣省立臺中商業 職業學校校長。

張世椅 戰後任省立臺中二中教師。

18

19

1927),頁 161-162;章子惠,《臺灣時人誌》(臺北:龍文,2009),

頁 57;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00312310002001;〈省教育會首屆大會,全省教育代表濟濟一堂,通過章程卅五年度計劃〉,《民 報》,1946 年 6 月 25 日,2 版。

20

由高雄第一中學校長林景元擔任主席,會議中通過組織章程、工作計畫、接收事 項及預算案等,同時選出第一屆理、監事代表,推選臺北市市長游彌堅擔任該會 理事長。19 在省教育會成立後,新生教育會的職權與工作便一併改由省教育會 掌。游氏是當時頗受政府重用的臺籍人士(或稱半山),特別的是,省教育會特 聘請行政長官公署陳儀為顧問,秘書長葛敬恩為名譽理事。20 很明顯可以看出 該會對當政者的重視,而這樣的人事安排亦隱含了政治影響。

該會在成立之初,即揭示其工作之宗旨為:「協助政府推行政令,以宣揚三 民主義實行新生活運動;推動國文及國史的研究;獎勵體育及科學的研究;為教 育界謀福利,協助教育人員進修,提高社會地位,並獎勵在教育方面有功勞者;

協助學校教師及學生解決教育及學習上的困難;刊行教育相關書籍及雜誌」21 這 樣的目標,無庸置疑,一方面代表著必須盡快讓臺灣人熟悉祖國的歷史文化及語 言,除去日本文化,加強國族意識。另一方面,表示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教育困 境,如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課程與學制的調整與銜接,以及戰後積欠教師 薪資等。22 針對眼前的教育問題,省教育會也立即做出相應的對策,包括呈請 政府機關盡速支付國校教員之薪俸、協助各縣市成立教育會;調查並處理原日治 時期臺灣教育會及教育團體財產接管問題。23

協助學校教師及學生解決教育及學習上的困難;刊行教育相關書籍及雜誌」21 這 樣的目標,無庸置疑,一方面代表著必須盡快讓臺灣人熟悉祖國的歷史文化及語 言,除去日本文化,加強國族意識。另一方面,表示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教育困 境,如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課程與學制的調整與銜接,以及戰後積欠教師 薪資等。22 針對眼前的教育問題,省教育會也立即做出相應的對策,包括呈請 政府機關盡速支付國校教員之薪俸、協助各縣市成立教育會;調查並處理原日治 時期臺灣教育會及教育團體財產接管問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