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史料與架構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史料與架構

本研究著重在省教育會的組織發展,針對有關教育改善的工作做一資料蒐集 與整理。並且將研究範圍內,與省教育會相關的人、事、物做史料的蒐集、整理、

歸納分析與詮釋。此外,本研究也將同時期與該會有所互動的人民團體納入討論,

以期能進一步呈現該會之時代背景及意義。

其次,該會的機關刊物《台灣教育》雜誌從 1948 年創刊,至 1949 年停刊,

刊物僅維持 1 年,目前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館藏的期刊僅有 5 期,本研究 將針對現有刊物做介紹,透過對現有文獻的分析,了解當時的教育問題與相關教 育論述。

本研究的範圍以 1946 年至 1949 年為限,此階段在政治上歷經陳儀主政時期、

二二八事件,以至臺灣省政府的成立;文化方面,原本活絡的景況,漸漸受到官 方政策的壓制;教育方面則是積極去除日本所遺留下的教育體制與內容,求質的 改變,亦講求量的改善。這 4 年屬於臺灣新的教育草創期,而省教育會初期的任 務便是以整頓地方教育為核心,輔佐政府進行普遍與一般性的學校教育,積極協 助政府建立教育基礎,直至 1949 年後政府正式遷至臺灣,各項教育體制逐漸步 上軌道與安定後,該會才慢慢退出學校教育的工作。

就此而論,這 4 年不但是建設新臺灣的開始,也正是省教育會發揮其功能之 關鍵時刻,也最能看出它在當時的地位與角色,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為臺灣 日後的教育發展奠定基礎。

本研究引用的資料包括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所藏之官方檔案,以及政 府單位所編纂的史料彙編,以及省教育會的出版品等。此外亦援用下列資料:

7

一、 官方檔案

主要有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所編印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與臺灣省 秘書處所編的《臺灣省政府公報》,透過國家圖書館所館藏之史料,加以查閱政 府的各項施政內容。其次,日治時期由臺灣總督府和民間所出版的史料,以及行 政長官公署人事所編的《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皆提供了政府各機關單位詳細 的人事資料。

二、 報紙

本研究爬梳《新生報》與《民報》兩份報紙中,關於省教育會的相關報導。

其中《新生報》為官辦報紙,《民報》則是民營報紙。透過兩種報紙的資料,適 切呈現省教育會的發展樣貌。

三、 臺灣省教育會檔案

主要以該會所出版編印的《十年來的臺灣省教育會》,以及該會於 1948 年所 發行的機關刊物《台灣教育》為主,藉以了解省教育會實際的運作情形和戰後臺 灣教育的發展概況。

利用上述史料及近人的相關研究,期盼能了解省教育會的發展特性,及其對 於戰後教育整頓的影響,更希望本研究能為戰後教育史留下一些新發現。

本研究共分四章,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為「臺灣省教育會之創立」。主 要討論省教育會的發展軌跡。本章先概述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會的發展歷程,藉由 對其組織的探討,進一步指出教育會的屬性。其次,探究二戰結束後成立的臺灣 省新生教育會,描繪其成立背景和當時參與的重要人士,說明從日治到戰後這段 真空時期內,知識分子對新政局的應變和教育任務的接續性。之後探究省教育會 的成立目的,並比較與臺灣教育會的異同處;並針對組織架構、經費來源和參與

8

人員等層面,分析其特性和定位。最後,介紹同時期四個團體的發展,以及與省 教育會的互動情形,用以對照出省教育會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脈絡。

第三章則是「臺灣省教育會之整頓工作」。處在變動不安的環境裡,恢復和 穩定教育的發展,成為省教育會的工作重心。本章將省教育會的各項工作分為出 版、服務與輔導、福利互助會和參與社會活動等四項,並分別探討工作內容和意 義。透過分析省教育會的工作執行情形,不但可了解戰後臺灣教育所面臨的難題 和困境,更凸顯出省教育會對此所投注的資源和功能。

第四章為結論,歸結上述分析可知,從省教育會的發展過程到工作執行,都 有其特殊的時代意義,而這樣的工作推展可視為一體兩面。戰後政府的文教方針 以中國化為主,在省教育會進行教育整頓與復興的過程中,不單發揮其專業性,

也藉此加強中國意識的企圖,進行政治性的整頓。最後,則是檢討戰後初期臺灣 發展民主教育的侷限,再概述美國 19 世紀著名教育家 H. Mann 和 H. Barnard 的 教育理念,如何影響美國共和體制的發展,並做一比較,藉此檢討省教育會受政 治影響的程度,因而使得民主思想無法隨著教育改革而提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