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論

第二節 省思與建議

透露出該會並非一面倒地推崇、沉默地全面接受和妥協,因局勢變遷而導致 的教育制度,反倒是考量臺灣的教育情況和重視臺人的權益,建議當政者改進不 合理的體制,依賴既有的資源與專業,借力使力,如此才能讓國內的紛爭降至最 低,對教育的穩定發展產生效果。凡此種種教育工作的進行,皆標示著臺灣教育 重建的過程。

省教育會對教育整頓的意義,除了教育功能外,就如同戰後初期的人民團體 一樣,還具有政治功能。它的實踐工作包含對復甦教育的責任和關懷;同樣地,

也是服膺國家政策,肩負建設新臺灣和融入中國本位文化的時代使命,不過這種 使命忽略掉臺灣特殊的歷史經驗,反而再次將臺灣拉回到一元化的思維。本研究 透過省教育會的發展和整頓工作,詮釋戰後教育發展的歷程,見證新的教育樣貌 被形塑的過程,呈現戰後初期教育整頓的複雜性。

第二節 省思與建議

「民主是教育的原則,民主也促成教育的革新」,唯有民主的教育才能有效 培養民主的國民,兩者相輔相成。國民教育既為一國之基本教育,那麼它便是塑 造民主素養最佳的場域和最重要的養成階段,透過教育的潛移默化,讓學生習得 民主真諦,不囿於家長式權威,從而驅策國家的進步,符合民主國家的要求。

然而,這民主教育的精神卻與本研究所討論的戰後初期臺灣教育的發展有些 格格不入。自 1945 年開始,國民政府在臺灣施行以「中國本位文化」為主體的 教育政策,從省教育會的整頓工作中可明顯看出,官方的意識型態支配著教育的 恢復工作,整頓「思想」,恢復「中華文化」,極力配合推行國家政策,這些都恰

84

恰與民主所強調的自由、平等與尊重的價值背道而馳,侷限省教育會的發展。

省教育會關心戰後臺灣國民教育的發展,投入教育,整頓的行列,亦盡其力 提升教育的品質,增進教師與學生的福利,對於改善教育的質與量以及民族意識 的喚起有其奉獻在。這個時期應該是描繪新的教育圖像、符合臺灣環境和廣泛的 教育制度的階段,但從省教育會的種種工作來看,實為貫徹大一統的思維,此一 以中國文化為底的教育方針,無法容納異己—日本文化的存在,限制自由與多元 文化的發展空間,反而無法讓民主思想隨著國民教育改革的腳步而提升,仍舊停 留在服從單一、權威的價值,久而久之,自由及民主的精神難以深植人心。

若以美國的教育發展來比較,教育是塑造美國共和體制過程中的重要基石,

舉例來說,19 世紀有兩位對美國國民教育影響頗深的教育家,即 H. Mann

(1796-1859)和 H. Barnard(1811-1900)。

Mann 被尊稱為「美國國民教育之父」,曾當過美國麻州州政府教育行政首長。

他將重點放在國民基本教育的建設,強調理性化和共和教育,強調公德、知識普 及,他認為理想的公共學校是眾人皆可進入,平等且非統一化的教育原則,甚至 在各州及地方設立了公共學校制度,用以維繫美國的民主共和精神和維持社會和 諧。在他任內,也促成美國第一所師範學校的成立,甚至推行麻州公共學校的教 育制度,讓麻州成為全美公共教育運動的重心,提倡民主、教育中立性且具人道 精神的教育典範。他最重要的貢獻便是發表十二次的年度報告,搜集國民學校的 實際資料,提供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最好的教學模式,傳播給全國各地,還主編 月刊作為宣揚教育理念的機關誌,廣為他國所引用。162

另一位教育家則是 Barnard。他是康乃迪克州州政府的教育行政首長,也是 美國教育史上中央聯邦政府教育部首任教育總長,地位相當崇高。當時對全州內

162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三民,2011),頁 469-487;林玉体,《美國教育思想史》

(臺北:三民,2003),頁 219-228。

85

的公共學校進行訪問、搜集統計資料,撰寫年度報告,並發行全美最早且最具影 響力的教育刊物—《美國教育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藉此 傳播教育新知,批判學校缺失。Barnard 不只關心公共學校的改造,更重視學校 建築的教育功能。163

這兩位教育家都是促使美國公共學校與國民教育制度的重要推手,創造為全 民而設的學校,培養公民的品德,在 19 世紀所奠定的教育基礎也成為美國教育 的特色,助長美國共和體制的發展。

雖然臺灣和美國的發展脈絡並不相似,但欲透過教育構築的公民圖像卻大不 相同。兩位美國教育家講求民主、公平,以人道關懷立基的教育精神,Mann 的 教育理念建基於共和教育,並透過刊物廣布國民教育理念,藉此帶領美國人邁向 共和國家。而臺灣的教育發展卻受限於大環境,以致於屬於「人民團體」的省教 育會,無法從制度和價值層面改造,跳脫既有的本位文化框架,從非官方的角度,

推展更高和嶄新的教育理念,賦予新的世代新的教育意義,展現其主體性;加上 刊物斷斷續續地發行,在政府一切準備就緒後,輔助性意味較為濃厚,未能真正 產生驅動改革的力量,甚為可惜。

本研究仍有許多待努力之處。首先,本研究探討的重點集中於省教育會成立 初期的組織發展與相關事業的推動。但要分析一個組織的發展和轉變,短短 4 年是無法有全面的觀照。再者,省教育會的機關刊物在成立初期也只短暫發行了 一年,加上資料散佚,難以進行內容分析,確實掌握刊物的特性。若能深入討論 該會 66 年來的歷史沿革,定能了解整個組織的變遷、角色的轉換、刊物的發展 趨勢,及其在現今教育組織中的重要性。

第二,省教育會以各縣市教育會為會員,各地方教育會的代表有可能擔任決

163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頁 496-503。

86

策或監督職務,又是實際執行地方教育改革者。假若能加入地方教育會的分析,

可了解地方教育會與省教育會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整個工作推動對於地方教育 的提升效果。

第三,省教育會成立初期所遺留下的資料並不多,因研究時間有限,無法有 系統地對該會進行分析。在研究史料部分,除了公文檔案外,若能輔以口述資料,

定能增加研究的信實度,這些史料的蒐集都有待後續研究的建立。

最後,文中僅討論省教育會及同時期幾個人民團體的互動,若能與國外相關 的教育組織或團體進行比較,應該也是值得探討的課題之一。

87

參考文獻

一、 檔案公報

《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1950 年。

《國民政府公報》,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收錄民國元年以來,中央及 地方政府所出版之公報),1946 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國家檔案館藏,1947 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1945-1946 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1945-1948 年。

《臺灣省政府公報》,國家圖書館政府公報資訊網,1947-1949 年。

《臺灣記憶系統》,國家圖書館藏,1945 年。

二、 報章雜誌

《台灣文化》,1946 年 9 月-1947 年,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台灣舊雜誌覆刻 系列一 覆刻版》(臺北:傳文出版社,1994)。(原出版於臺北:臺灣文化 協進會)

《台灣教育》,1948 年 3 月-1948 年 6 月、1948 年 8 月。(現存於國立中央圖書館 臺灣分館)

《民報》,1945 年 10 月-1947 年 2 月。(現存於國立臺中圖書館)

《新生報》,1945 年 8 月-1947 年 8 月,微縮資料。(現存於國家圖書館)

三、 專書

北岡正子、黃英哲,〈導讀:關於《許壽裳日記》〉,收入北岡正子、陳漱渝、黃 英哲、秦賢次編,《許壽裳日記 1940-194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0),頁 4-5。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1980)。

吳文星採編、賴澤涵計畫主持,《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南投:臺灣

88

省文獻委員會,2001)。

李永熾、薛化元編,《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 I(1945-1965)》(臺北:國家政策硏 究資料中心,1990)。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出版社,

1984)。

杜文靖,《臺北縣鄉土人物群像》,(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

杜聰明,《回憶錄之台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上)(下)》(臺北:龍文出版社,

2001)。

周浩治,《新竹縣志續修( 民 國 41-80 年 )卷 七 人 物 志 》(新竹:新竹縣政府,

2009)。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三民,2011)。

林玉体,《美國教育思想史》(臺北:三民,2003)。

徐麗紗,〈臺灣近現代音樂教育綜觀〉,收於鄭明憲編,《臺灣藝術教育史》(臺北: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8),頁 36-37。

翁麗芳,〈張雪門(1891~1973)〉,收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愛:臺灣教育 人物誌Ⅱ》(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2006),頁 15-44。

章子惠,《臺灣時人誌》(臺北:龍文,2009)。

莊永明,〈臺灣近代第一位音樂家〉,收於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臺灣近 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1987),頁 85。

莊永明,《臺北市文化人物略傳》(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7)。

許佩賢,〈戰爭時期的臺灣臺灣教育會與殖民地統治(1937-1945)〉,收於戴浩一、

顏尚文編,《臺灣史三百年面面觀》(嘉義: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8),

頁 329-364。

許雪姬、吳美慧,〈黃瑞霖、黃瑞峰兄弟訪問紀錄〉,收於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 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口述歷史第四期二二八事件專號》(臺北:中硏 院史硏所,1993),頁 131-151。

89

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郭芳齡,《長榮中學百年史:西元一八八五~一九八五年》(臺南:臺南市私立長 榮高級中學,1991)。

曾健民,《1945 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臺北:聯經,

2005)。

黃玉齋編,《台灣年鑑:第 4 冊》,(臺北:海峽學術,2001)。

黃英哲,〈台灣省編譯館研究(1946.8~1947.5)〉,收於張炎憲、陳美蓉、楊雅慧 編,《二二八事件論文集》(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1998),頁 93-118。

董保城、陳洸岳、楊淑文、宋健弘、陳靜慧、王信仁,《研擬學產基金管理委員

董保城、陳洸岳、楊淑文、宋健弘、陳靜慧、王信仁,《研擬學產基金管理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