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945 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再次進入到另一個歷史的轉折點。國 民政府收復臺灣後,成立行政長官公署,特任陳儀為行政長官及臺灣省警備總司 令,由其全權負責接管工作。接管計畫綱要揭櫫臺灣戰後的政策以「去日本化」

為原則,推行「中國化」政策為目標,貫徹三民主義的思想,對此,當局陸續成 立宣傳委員會、教育處及臺灣省編譯館等機關,負責肅清日文化的思想,當然也 透過政令的宣傳、編纂教科用書等手段灌輸黨國思想,強調精神訓練,重建中華 文化的意識。

此時,民間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回復祖國的活動,但行政長官公署於 1945 年 11 月 17 日公佈《台灣省人民團體組織暫行辦法》,強調人民團體應以協助政 府,建設三民主義的新臺灣,不能有妨害國家民族的行為,而且若經調查後有問 題者,政府有解散人民團體的權力。1 無庸置疑,此舉非但限縮人民團體的發展,

規定所有的團體皆須以三民主義為依歸,經官方許可方能成立,而且受到黨政的 政策指導,結社自由也相對受到箝制。

同年 12 月 31 日陳儀發佈是年工作要領:

政治建設在實行民權主義。……經濟建設的要旨,在增加生產,提高生 活。……心理建設在發揚民族精神。而語言、文字與歷史,是民族精神的要 素。臺灣既然復歸中華民國,臺灣同胞必須通中華民國的語言文字,懂中華 民國的歷史。明年度的心理建設工作,我以為要注重於文史教育的實行與普

1 行政長官公署令,〈臺灣省人民團體組織暫行辦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1945 年 12 月 1 日,頁 4。

2

及。……全省教員學生,大概能說國語,通國文、懂國史。….2

依照上述工作要領,推動中國化政策絕對是必要且刻不容緩的。

當時教育界人士為了回應政策及教育革新的迫切性,匯聚許多臺籍菁英,力 求促進教育的改善,重組臺灣省教育會(以下簡稱省教育會),同時配合政令的 宣導,以各項教育事業的推展,整頓百廢待興的教育環境。教育是凝聚及形塑國 族意識最直接的場域,省教育會的成立無可避免地也受到時局影響,成為推動中 國化政策最佳的組織之一。

政治力介入指導人民團體的運作,或多或少都會對團體的發展產生影響。省 教育會雖然屬於教育組織,但它的工作範圍卻不限於體制內的教育重建,除了出 版書刊、成立教學委員會之外,還擴大至社會教育,例如舉辦藝文活動、比賽和 憲政宣傳,這些工作亦與政策執行休戚相關。事實上,政府早已設有專責機關負 責教育文化方面的重建工作,其中包含編輯中小學的文史教科書和大眾讀物,這 些皆與省教育會的工作有很多重疊之處。凸顯在政府機關之外,省教育會亦扮演 著政府的幫手,依藉其專業能力,成為政府施政的工具之一。

在政局丕變和資源匱乏的時代裡,臺灣教育又具有其特殊性,各級學校教材 在程度及內容上均無法適用於當時的教育環境,當務之急便是快速地重新整頓教 育與文化內容,方能因應實際的教育需求。正因為如此,它所從事的教育事業,

除了編輯教材和供應學用品外,還成立各種教學研究會,以解決戰後教育資源不 足之問題,提供更多的教育資訊與服務。同時亦延續日治時期臺灣教育職員互助 會的功能,側重戰後教師的待遇及生活問題,解決教師們在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難,

提供補助。這些對於正在復甦的臺灣而言,不失為一大助力,尤其在教育文化的 重建方面,更有其重要性在,讓臺灣的教育環境與人民能暫時渡過動盪不安的年

2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陳長官治臺言論集第一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 傳委員會,1946),頁 41-45。

3

代。

誠如前文所述,省教育會的發展是伴隨著政局及社會層面的變動。在政治層 面,配合政府的政策執行,透過雙方的密切互動所產生的改革,意味著汰舊換新,

廢除現行舊體制,以達到轉向「中國化」的目標;相對地,這也代表著另一個維 繫新政權的開端。急劇的社會變遷所引發的種種不安,需要政府即刻面對與解決,

此時省教育會的資源投注無疑是幫了政府一個忙,儘管它不像其他政府機關那樣 受關注,但仍然扮演著它專業的角色。因而,這兩股力量會對戰後初期臺灣的教 育環境造成多大的影響,政治力對於省教育會組織運作的影響層面有多大;究竟 省教育會運用其專業,實際進行教育整頓後,又讓教育產生了何種轉變,亟待進 一步之探討。

時至今日,省教育會已成立近 66 個年頭,臺灣各地都有所屬的地方教育會,

仍然是為教育而服務,雖然影響力已不若當年,逐漸退去重要的教育工作,但在 當時的社會脈絡下,它對於整頓、改善教育環境的付出絕對不亞於政府。特別的 是,臺灣正處於新的政治環境,有人選擇積極回應、配合政府的作法;也有人為 不公平且具有差別的待遇而抗爭,這兩股力量的拉扯代表著臺灣人民對新政局的 反應,而省教育會作為一個深受政府指導的人民團體,背負的責任不僅止於提升 教育品質,更體現出為國家、為政府效命的精神。

目前關於戰後初期(1946-1949)這段時間中,仍未有人進行省教育會的專 題論文研究,僅有針對日治時期之臺灣教育會的討論,或是僅在探討戰後教育體 制重整時才有所提及。有鑑於此,本研究擬探究此一時期的省教育會,透過分析 其組織運作及工作實踐之情形,試圖從該會的發展歷程,了解戰後初期的臺灣教 育是在什麼樣的契機條件下,透過何種方式,重新被建立與重整。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茲分述如下:

4

一、 了解臺灣省教育會之成立經緯及組織發展概況。

二、 分析臺灣省教育會之人事背景,俾了解該會之成員結構及組織定位。

三、 探究臺灣省教育會教育整頓工作之實踐,以了解該會的職能與教育整頓之 情形。

四、 探討臺灣省教育會在 1946~1949 年間,對於整頓臺灣教育之歷史意義。

迄今關於省教育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出版書刊,例如在戰後初期提供教學用 書,惟僅在探討戰後初期教科書編輯與供應之研究中提到;其次則是省教育會所 從事的文化事業研究。對於省教育會的組織發展和成員探討、具體的工作實踐,

甚至省教育會對於整頓教育的付出則是相對較為缺乏的。茲將相關研究成果分述 如下:

首先,在教學用書方面。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職業學校的調適—以課程變 革與教材編印為中心(1945∼1949)〉3 一文闡述,戰後初期在新舊政府交替之時,

臺灣職業學校所面臨的課程與教材銜接問題。對此,政府進行課程的重編和改革。

再者,當時教科書的品質不佳,價格也高且供應不足,為政府最迫切需要解決之 問題。文中提到省教育會參與教科書的編印與供應的工作,對戰後初期學校教材 的選擇和供應方面,扮演一重要角色。

另外,何力友〈教科書供應模式對戰後初期臺灣文教事業之影響(1945~1949)〉

4 一文,探討戰後初期中小學教科書配發機制與免費供應政策建立之經緯,並說 明在臺灣省政府成立前,因教科書售價過高及供應不足而導致就學率低的情況,

而在配發與免費供應政策實施後,對於實際的就學人數的確是有所助益的。但該 文也只概略提到省教育會作為一個被指派的協助者,參與教科書的配發工作。

3 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職業學校的調適—以課程變革與教材編印為中心(1945∼1949)〉,《臺 北文獻》146(2003 年 12 月),頁 173-210。

4 何力友,〈教科書供應模式對戰後初期臺灣文教事業之影響(1945~1949)〉,《臺灣學研究》6

(2008 年 12 月),頁 89-108。

5

從上述研究可知,戰後初期的臺灣教育正處於轉變期,不論是國民教育抑或 是職業教育,皆需解決物價高漲,失學人數增加,資源不足和品質低落的問題。

在這段時期裡可見到省教育會所發揮的功用。但,這些研究多聚焦於政府的因應 對策,以官方為主體進行討論,而忽略了同為參與者的人民團體,除了表現服從 性外,其專業能力的展現。因此,關於該會所擁有的職能及實際的執行情況,對 教育帶來何種變化,需要進一步的探究。

在文化事業方面,李玉姬的〈臺灣兒童雜誌《東方少年》(1954~1961)〉,5 討 論 1950 年代兒童雜誌《東方少年》之創刊背景,針對雜誌作內容分析,包括作 家、插畫以及刊載的文章內容等,藉此了解《東方少年》的時代意義、定位,以 及在兒童文學史上的貢獻。其中,作者在論述創刊的歷史脈絡中,討論到身為刊 物作者之一的游彌堅,對於後續刊物的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力。游氏不但是省教育 會的理事長,創會後亦陸續推動許多兒童文化活動,參與文化團體。文中更分析 刊物的作者群裡,多半與省教育會及臺灣文化協進會的成員重疊,而這兩個團體 也與《東方少年》的發展有緊密的關聯,同時也凸顯游彌堅在戰後初期如何連結 這些團體,向社會大眾及體制內的學生推展教育文化活動。因此,這些相關背景 資料不僅有助於分析省教育會的發展,也能了解該會在戰後初期所肩負的任務。

整體而言,儘管有研究提及省教育會在教育方面的事業,但目前針對省教育

整體而言,儘管有研究提及省教育會在教育方面的事業,但目前針對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