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業團隊關係的變化與維繫

第四章 台灣新創企業創業團隊關係研究探討

第七節 創業團隊關係的變化與維繫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七節 創業團隊關係的變化與維繫

創業團隊的關係直接影響了新創企業的績效表現,而這層關係也隨著時間 而變化,因此應對這種變化并維繫關係在合夥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維繫「感 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增加溝通,互相關心,工作之餘多一點交流和互動 等。讓合夥過程,成為一種信任感和依賴感遞增的過程,有利於合夥關係的穩 固。在受訪的創業家中,有人的合夥關係則隨著時間變化,見面機會和溝通機 會逐漸減少。有些創業夥伴在每日工作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比家人的時間都長。

劉至剛:「我們以前常常在一起溝通(不僅僅是開會),當組織變大,人 變多的時候,就不像以前的頻率在一起溝通,原來我們可能晚上打個電話給其 他合夥人,聊個天,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吃飯聊天解決。大家更加分散,各自 忙自己的事情,需要忙的事情變多,尤其是人事上的雜事。事情多了,溝通少 了,情感上的交流也變弱了。剩下的主要交流就是工作上的交流。感情基礎還 是不錯,只是沒有像原來一樣完美。2016 年 10 月的時候,我們引入甲骨文的 副總來公司后,我們有了更完善的組織架構,可以避免之前的一些各自為政狀 況,比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頭,一片小天地。我們也請了新的 CFO 。從個 人的變化上來看,在認識前,有一位合夥人說自己會做 Google 的廣告,但合 夥之後發現,其實他不會,然後我就逼著他們去研究,從不會到會。」

龔建嘉:「我和國中同學原本和他是很單純的朋友關係,十幾年的朋友期 間,我們互相越來越認識彼此,後來成為了工作夥伴,即使有一些變化,但沒 有什麼落差。喆佑:最開始是朋友介紹的,合夥之後,他也在不斷了解公司文 化,工作方式和公司的組織架構。原先公司不大,我們沒有區分誰是CEO,幾 乎都是三個人共同討論完成決策,但公司發展變大,事情越來越多,有時遇到 問題時,總需要一人來拿定主意,這個人就是我。雖然他們都尊重我,但有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我能感覺出,在某些事情上,我們並沒有溝通到所有人都滿意的狀態,但迫於 時間的限制,還是需要果斷作出決策,因此有時候會有一些衝突。我們關係一 直非常穩定,每週至少2 天碰面。主要是在公司開會討論解決問題為主。由於 每次來台北時間比較緊,所以私下的輕鬆聚會,大約3-5 個月才有一次。」

沈奕妤:「我們的關係一直在轉化,從原來只是朋友,到後來草創的夥 伴,再到現在是信賴的工作夥伴。我們需要一起照顧好這間公司。這個變化的 期間,我們的友誼沒有變,相處的方式變了。只要沒人出差,我們都是每天見 面。創業到現在,我們幾乎沒有爭吵過。這也是我們和珍惜的部分,合夥人關 係要達到100%的磨合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合夥的基礎是建立在友誼之上,我也 不認為能夠很順利,不是任何朋友都可以一起工作的。有些人就是只能當朋 友。我們三人真的是非常難得,無論是個性還是做事方式,或者是價值觀,都 是和適合在一起工作的。創業到現在,我也還沒感覺到人之間的不合或是壓 力。」

郗邦瑋 :「我和我先生每天見面,現在更像是有革命情感的家人。而另一 位合夥人連先生投資我們公司后,幾乎不會干涉我們的策略決策,給我們很大 的空間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和連先生一開始會很固定的開股東會,後來 忙起來,他也很忙,我們也很忙,很久才見一次,更多是通過 Line 匯報一 下。雖然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但其實我們希望他們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資源 幫助我們成長。」

樊立勛:「我覺得在創業團隊關係維繫方面我做的有點不夠。以我們公司 的PM 為例,他們需要協作的人最多,和公司的 CTO 談,和 CEO 談,和設 計部門談,以及和BD 部門談,幾乎就是和每個部門都有聯繫。有時會發現,

不同部門之間的意見不一致,他就需要在不同部門之間磨合,有次就跑來找我 說,你是不是可以在 Co-founder 內部聊一聊,統一一下意見,讓我的工作更好 做。這個問題的出現,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四個人平時的溝通變少了。也是因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公司在美國的分部,所以我們四人中,一般都會有一個人在國外,導致很要我 們四個人在一起開會。平時私下聚會也更少了。雖然相互碰面很重要,但是我 覺得不如公司剛成立的時期那麼重要,因為現在工作分配明確之後,彼此做好 分內的工作,安排好部門內部的工作更重要,平時的交流溝通也主要在探討工 作。 」

林書聖:「整個公司每年會一起去旅遊,在合夥人之間,以前我們會一起 去吃飯,大家都有小孩,也會有家庭聚會。我感覺沒有特別去維繫這份友情,

畢竟我們本來就是學長學弟,有很深的信任和了解。」

陳良信:「我在來聯齊科技擔任 CTO 半年後就自己出來獨自創另一家公 司 Maktar 了,因此聯齊科技有重大決策的時候我會回公司開會,決策之前需 要所有合夥人簽名才行,除此之外,跟研發有關係的會議我也會回公司去開,

另一種見面方式是公司的董事會,但時隔一段時間才會開一次,因此通過董事 會見面的機會也不多。」

王世煌:「在企業發展兩年後,我開放入股,其中一位股東朱先生是我的 董事,是我以前統一集團工作時認識了二十幾年的朋友,我們彼此之間認識很 深,他對我幫助很大,長期以來支持我做這個事業,尤其在心裡層面,讓我感 覺到了有一個人在背後默默支持我。家庭是家庭上的支持,工作是工作上的支 持。雖然他沒有參與到公司的日常運營,但他都會關心了解給我建議,他對公 司了解很深入,我一點他就知道,然後會提供他的建議。我覺得我們兩人像是 君子之交,彼此很了解,他提意見的時候也是點到為止,不會讓我一定要如何 做。我可以與他一年不碰面,但一碰面就可以聊得很深,很有默契。我不找他 的話,他也不會多插手公司的事務。而我是一個比較喜歡主導一切的人,因此 在公司發展的時候,節省了很多溝通成本。」

黃智仁:「2015-2016 年,我們四個 Co-Founder 每個月會有固定的一天一 起吃早餐,一起討論公司的發展和現況。後來大家比較忙,比較沒有做這件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情。我們的關係也在不斷變化,當要有接下來A 輪融資,以及決定公司該怎麼 走的時候,外部投資人和公司經營團隊的思考點是不同的,會分成投資派和公 司派。我們會希望怎樣是對公司最好的,但王先生會想保障自己的權利,所以 多少會有一些衝突和摩擦。我們的想法是把公司經營到更好,但王先生的想法 是你要出成績,不然他們投資的錢就卡在裡面,因此他們會很重視公司如何上 新櫃。不過,我們經營團隊覺得上新櫃對我們來說沒有那麼重要,反而會給我 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內控成本,組織架構,管理成本會變得非常高。把這些成 本投入在業務和產品發展,對公司的發展更有利。開發金對我們投資后,他們 不在意我們什麼時候上新櫃,他只在乎我們的發展,未來上新櫃或者被合併,

對他們來說都是好的結果。我們解決這個分歧的方式是保持距離,我不能太傾 向王先生,也不能太傾向於開發金,我現在找了一家專門做新創公司的法務團 隊,這個團隊會站在我的立場來思考對公司最有利的財務規劃,而不是另外兩 方。大部分新創公司的CEO 對於經營本業的能力都非常強,但對於股權架構卻 經常是陌生的,也包括我,因此我會尋求專業的人來處理。當今天要決策1 和 2 兩種方案時,我會先咨詢專業的法務團隊,拿著他們的建議,再和王先生以 及開發金溝通,對於他們兩方都更有說服力。但是多少提高了溝通成本。」

從受訪創業家的回饋中,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共識,第一,絕大部分創業 團隊之間的開會頻次與見面次數都在逐漸減少,成員之間各自會越來越忙,除 了公司的事情變多,還有其他方面,包括生活,家庭,因此溝通的機會也在變 少;第二,團隊成員在創業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摩擦,此時具有信任基礎的創業 夥伴之間,這種摩擦造成的傷害會更低;第三,前面兩點提到了溝通次數減少 以及摩擦產生,因此溝通方式變得更加關鍵,創業團隊需要不斷更新,尋找最 合適的溝通管道和方式,來維繫團隊成員間的關係穩定;第四,合理的分工可 以減少溝通上的麻煩,專業分工和適度放權,讓新創團隊有更好的團隊氛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