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統的地位及其價值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十二統的地位及其價值 十二統的地位及其價值 十二統的地位及其價值 十二統的地位及其價值

( (

( (一 一 一) 一 ) ) )十二統在 十二統在 十二統在《 十二統在 《 《 《切韻聲原 切韻聲原 切韻聲原》 切韻聲原 》 》中的地位 》 中的地位 中的地位 中的地位

方以智在〈旋韻圖說〉中提到:

中土常用二十母,唱洪武韻足矣。若略外內中聲,開閉阿支之狀,而 渾叶之,曰翁從,曰于吾,曰逶支,曰隈開,曰溫清,曰阿摩,曰哇邪,

曰汪陽,曰爊蕭,曰謳侯,曰煙元,曰歡灣,十二韻耳。

方氏說:中土常用二十母、十二韻。由此透露出在《切韻聲原》十六攝之 外,存在另一個較接近實際口語的音韻系統。此處所說的十二韻即十二統,「十 二統」的名稱見於《切韻聲原》〈旋韻圖〉旁,方氏列出十二統的韻目:翁逢、

余吾、為支、懷開、真青、歌阿、耶哇、陽光、蕭豪、尤侯、煙元、寒灣。十 二統的韻目與上文所列的十二韻,名稱不同然實質相同,為免除同實異名的困 擾,將兩者對應如下:翁逢(翁從)、余吾(于吾)、為支(逶支)、懷開(隈開)、

真青(溫清)、歌阿(阿摩)、耶哇(哇邪)、陽光(汪陽)、蕭豪(爊蕭)、尤侯

(謳侯)、煙元(煙元)、寒灣(歡安)。本文在後文中的討論,皆使用十二統的 韻目名稱。

方氏又在「十二統」下注云:「不論開閉撮穿,但以韻叶柴氏所傳朱子譜而 酌定者。」這裡說的柴氏所傳朱子譜,即趙撝謙門人柴廣進的《徽州傳朱子譜》

4。至於《徽州傳朱子譜》的性質,平田昌司(1998:1)曾提到:方以智《通 雅》所引《徽州傳朱子譜》很可能是明人記錄徽州某地音系的資料。王松木

4 參見 《切韻聲原》〈韻攷〉

(2000:214)的研究也懷疑「十二統」的音系可能因為受到《朱子譜》的影響,

從而沾染了徽州方音的特色。然而,究竟《徽州傳朱子譜》所展現的韻母特色 是否即是當時的徽州方音呢?由於《徽州傳朱子譜》今已不傳,所以無法提供 直接的證據。那麼「十二統」的音系性質到底為何呢?

時建國(2004:452)的研究,曾根據「十二統」中的幾項韻部特色,提出 他的看法:

十二統與十六攝不同,十六攝反映的是《正韻》以來的讀書音系統,

個裡有牽合古音的內容,十二統所反映的是口語共同語系統,其中有兼 顧南音的事實。

為何說「兼顧南音」呢?這是因為方以智說「十二韻」的系統中「閉口韻 本與元灣相應」,可見雙唇鼻音韻尾[-m]併入了舌尖韻尾[-n],這與保存閉口韻 的《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皆不同。因此,它與承襲《洪武正韻》的《切韻 聲原》十六攝性質不同,很可能是方氏為了反映實際語音而立。另外,「十二統」

中的「真青」統反映了中古曾、梗、臻、深四攝的合併,在現代吳語中有[-N]、

[-n]、[-m]混同的證據,因此時建國認為「真青」統是比照吳語而作。然而,在 現代徽州方言中,鼻音韻尾[-N]、[-n]、[-m]大部分已經弱化,變成一個鼻化元 音(平田昌司,1998:22)。這些鼻音韻尾在弱化為鼻化元音前應該經歷過合併 混同的過程,例如在現代徽州方言的屯溪、休寧,鼻音韻尾合併後皆變為[-n];

黟縣則只剩下一個舌根韻尾[-N],此即為最好的證據。由此可見,十二統在韻 部上呈現的特色似乎離官話系統較遠,而與吳語、徽語的方音較為接近。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十六攝」比較偏向於以《洪武正韻》為代表的書面 語讀書音系統,而「十二統」則是方氏欲反映的實際口語音系。究竟「十二統」

這個實際口語系統的基礎方言為何?再者,方氏所說的:「中土常用二十母、十 二韻」究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音系,還是方氏折衷南北音系的表現呢?仍 需要進一步探討。

( (

( (二 二 二) 二 ) ) )十二統的研究價值及方法 十二統的研究價值及方法 十二統的研究價值及方法 十二統的研究價值及方法

研究「十二統」音系,有助於進一步瞭解方以智作《切韻聲原》動機及《切 韻聲原》的音系性質,從而確立它在漢語語音史上的地位。由於《切韻聲原》

從表面看來,屬於多方取材的複合性音系,因此首先必須判定他的音系性質,

考察它與口語、古音之間的親疏關係,並從它的取材來源進一步分析它的語音 基礎。最後,推測各音類所代表的實際音值,從中探索古今音韻變遷的規律。

耿振生(1992:132)的論著,指出了研究這類等韻音系的基本途徑,本文考量 這幾項方法在《切韻聲原》「十二統」研究的可行性,以之作為本研究的指導方 法與實踐。分別說明如下:

1. 內部分析法

內部分析法內部分析法 內部分析法

由於方以智對「十二統」只列舉韻目、說明來源,而沒有韻圖的呈現。因 此,《切韻聲原》中任何與「十二統」有關的材料與論述,皆是瞭解「十二統」

的重要材料。耿振生(1992:133)提出:

內部分析法就是把一部等韻著作自身的全部材料聯繫起來,用以考察 它的音系。大部分的等韻著作不只是一部孤零零的韻圖,還有序、跋、

議論、歌訣一類的內容,這些內容多與韻圖有密切關係,從韻圖本身看 不透的一些問題,往往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解決的途徑。

因此,透過方以智在《切韻聲原》的〈韻攷〉與〈旋韻圖說〉中所提示的 內容與材料,可知「十二統」與《徽州傳朱子譜》與《郝京山譜》的系統比較 接近。而方以智所說的:「十六攝約為十二統,又統於六餘聲。」也透露出十六 攝是十二統的基礎,讓本文自信將十六攝的韻圖歸納、合併後,應該可以作為 觀察「十二統」音系的根基。因此,本文將十六攝的韻圖分析後,依照十二統 的韻目重新歸併為十二圖,並整理成音節表,以作為本文討論音系的重要依據。

2. 歷史串連法

歷史串連法歷史串連法和共時參證法歷史串連法和共時參證法和共時參證法 和共時參證法

方以智在《切韻聲原》中不止一次提到,《切韻聲原》十六攝是以《洪武正 韻》為主且參酌陳藎謨《皇極圖韻》而完成的。在〈韻攷〉中又羅列了幾部音 韻材料,這些似乎都是制作《切韻聲原》的參考材料。當中有時代較早的《中 原音韻》《洪武正韻》;也有時代接近的《西儒耳目資》《皇極圖韻》。這些皆 可作為與《切韻聲原》比較研究的材料。耿振生(1992:133-134)提出:

歷史串連法是結合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材料來考察等韻音系,往上與中 古時代的韻書、韻圖相互對照比較,往下與現代漢語的語音(包括普通 話與方言)互相對照比較。

對「共時參證」的方法,又解釋道:

所謂共時參證,是把一個等韻音系與另外一些時代相同或相近的音韻 資料(如韻圖,韻書及其他)互相比較,從其相關程度來考察那個音系 的性質。「共時」的界限不妨放得寬一些,相差一百年以內的也都可以看 做共時。

因此,本文在討論《切韻聲原》十六攝、十二統的韻部分合時,將它們與 中古的十六攝、《中原音韻》《洪武正韻》比較,觀察其沿襲前代之作的痕跡,

再與時代相近的《西儒耳目資》《皇極圖韻》作比較,觀察彼此間是否有相同 的基礎方言。本文在聲母的討論上,也採取了這個方法。

3. 音理分析法

音理分析法音理分析法 音理分析法

透過上述方法的應用,有助於瞭解《切韻聲原》音韻體系及語音基礎。然 而,關於內部的所存在的音變現象較為複雜,必須透過語音發展的規律來分析、

解釋。耿振生(1992:137)說明了審音的方法:

音理分析法就是審音法,這依方法就是根據語音學的一般原理和語音演 變的普遍規律來分析等韻音系。

《切韻聲原》的列圖,每圖分四列,四列分別為開、齊、合、撮四呼。然 而,圖中將現今普通話中讀為開口的唇音字,如班、潘等放在合口之列,從語 音變化的規律來看,這是由於唇音聲母與介音[-u]的發音相近,因此產生了異化 作用,將介音[-u]排斥掉,變成了開口字。此外,《切韻聲原》中的知組字由細 音變為洪音,如:中、沖等中古的合口細音已經列於洪音之列。這說明了《切 韻聲原》的知組字(包括中古知、莊、照三系)已經變成舌尖後音,因而發生 異化作用使細音消失變成洪音。透過音理分析法可以清楚分析韻圖中所呈現的 語音變化,並進一步瞭解語音發展的規律。

4. 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

由於《切韻聲原》十二統具有表現實際語音的性質,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擬 測各音類所代表的實際音值。耿振生(1992:138)認為擬音時可應用歷史比較 法:

歷史比較法用於擬測音值。這一方法在近代漢語語音研究中的應用方 式,也和研究中古音、上古音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用於比較的方言材料 應該縮小範圍。…範圍越小,關係越近,語言發展的共性就越多,擬測 的音值才比較可靠。

徐通鏘(1991:80)對歷史比較法有清楚的介紹,他說:

歷史比較法通過兩種或幾種方言或親屬方言的差別比較,找出相互間 的語音對應關係,確定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和這種親屬關係的親疏遠近,

然後擬測或重建他們的共同源頭—原始形式。

方以智是安徽桐城人,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安徽桐城屬於「江淮官話 區洪巢片」,方氏家族自先世德益公以來,歷經十四世皆在安徽桐城定居。(張

以堂,1978:13)「十二統」所反映的實際語音是否可能是作者的鄉音呢?本文 選擇同屬「江淮官話區洪巢片」的合肥方音5,與十二統的音系比較,作為擬音 的參考。而與「十二統」關係密切的徽州方言6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參考基準。此 外,方以智一生除了在家鄉以外,曾經遊寓南京、仕宦北京,明亡之後又流寓 嶺南,因此在他的語言經歷豐富,也許不會拘泥鄉音,他所欲表現的是否是一 種在當時較為廣泛通行的口語音系呢?而這個音系的基礎方言又是什麼呢?這 些都是本文討論基礎音系時必須考量的重要問題。

本文綜合以上五種研究方法,對《切韻聲原》十二統音系進行分析、討論。

希望藉此能確立十二統音系的性質。並透過此一方氏所欲展現的實際語音系 統,進而窺見明代語音現狀的一個側面。

5 「合肥方音」的語音資料根據《漢語方音字彙》,北京大學中文系,1989。

5 「合肥方音」的語音資料根據《漢語方音字彙》,北京大學中文系,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