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呼」的擬定

第三章 《切韻聲原》「十二統」的韻母

第三節 「四呼」的擬定

「十二統音節表」的建立,必須以十六攝的韻圖為基礎。〈新譜〉十六攝,

每圖分四橫列,分配開、齊、合、撮四呼,然後四呼與四列的分配,沒有固定的 順序。因此,希望透過本節的討論,確立每一圖的四呼分配,以作為「約攝為統」

時的參考基礎。

(一)「翕闢」的分配

何謂「翕闢」?「翕闢」原為邵雍解釋韻分開合的一個術語,方以智沿用了

「翕闢」這個術語。根據時建國(2004:450)的研究,「翕闢」在《切韻聲原》

中用來表現兩個概念。第一、「大翕闢」,方氏用它來分析十六攝裡韻母主元音的 開口度,並且兼及對閉口韻尾的描寫。他把「旋韻圖」中的南北兩方稱為大翕闢,

處在正北的淵煙、呵阿諸攝的開口度最大,是為「大闢」;處在正南的「淹咸」、

「翁雍」諸攝開口度最小(淹咸由於「閉口」之故),是為「大翕」。第二、「小 翕闢」,主要是表明韻攝中的開合。據方以智所言:

細分十六攝之小翕闢,為三十六,先半先翕後闢,後半先闢後翕,此陰陽陽 陰之理也。

即前八個韻攝(翁雍、烏于、噫支、隈挨、昷恩、歡安、灣閑、淵煙)先翕 後闢,而後八個韻攝(呵阿、呀揶、央汪、亨青、爊夭、謳幽、音唵、淹咸)先 闢後翕,方氏將此分野直接呈現在攝名上,例如:第一圖「翁雍」攝,翁翕而雍 闢;第十六圖「淹咸」攝,淹闢而咸翕。至於「翕闢」應如何解釋?時建國(2004:

451)認為:

在開合對立的韻攝裡,闢指開口,翕指合口,結合切母四狀,則稱翕闢穿 撮(開齊合撮)四呼,其中韻闢聲細者為齊齒呼,韻闢聲粗者為開口呼,韻 翕聲細者為撮口呼,韻翕聲粗者為合口呼。對沒有開合對立的韻攝,方氏也 用翕闢分之,如烏于攝,他把重合呼者(合口)當作翕,輕局呼者(撮口)

定為闢。謳幽攝,把"拋高刀操"(開口)看做闢,"標驕雕蕭"(齊齒)

視為翕。

簡而言之,「翕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合口與開口相對時,合口為「翕」, 開口為「闢」;合口與撮口相對時,合口為「翕」,撮口為「闢」;開口與齊齒相 對時,開口為「闢」,齊齒為「翕」。開口度的大小、介音的有無皆會影響發音的 響度,「翕闢」表現的是相對性,而非絕對的概念。

以下根據「翕闢」的標準,就〈新譜〉十六圖,每一圖中的每一列皆舉出一 個例字,列表以觀察其「翕闢」的先後順序。表中選字盡量以零聲母字為例,以 便於觀察其開合。

前 八 攝 後 八 攝

由上表的歸納發現,方氏所說的前八圖「先翕後闢」,後八圖「先闢後翕」,

與列圖的具體情況有所差異。前八圖較為一致,基本上為「先翕後闢」,然「隈 挨」攝例外,圖中第一列是哀[ai]等開口字,第二列涯[iai]等有[-i-]介音的字,第 三列是外[uai]等,有[-u-]介音的字,依序應是先開後合,即「先闢後翕」。而後 八圖中的例外更多,「呵阿」、「呀揶」、「音唵」、「淹咸」的列字順序,經過分析 皆是「先翕後闢」,與方氏所說後八圖是「先闢後翕」不合。

(二)「翕闢穿撮」四呼的分配

「翕闢」是針對韻類而言的。方氏更進一步以「翕闢」與聲母的「粗細」結 合,構成了四呼的格局。他在「切母各狀」中把「奔」定為幫粗,「兵」定為幫 細,「肱」定為見粗,「君」定為見細等等。由此可見「粗聲」指與開口呼、合口 呼相拼的聲母;「細聲」指與齊齒呼、撮口呼相拼的聲母。此即方氏所謂:「聲為 韻迮,其狀則異。」方氏的「聲狀」意即聲母的粗細,乃是聲韻結合時,聲母受 不同介音影響而表現出來的不同音品。時建國(2004:449)明確指出:方氏的

「四狀」是實際上與開、齊、合、撮四呼韻拼合的聲母。

方以智的每一個圖中依「粗細迮狀」、「翕闢穿撮」分為四橫列,看似相當於 開齊合撮四呼,然而四呼與四列的分配卻沒有固定順序。因此,為求充分掌握十 六攝中的四呼分配狀況,我們逐圖觀察四列的列字,並將十六攝圖中的有字的部 分,逐一填上《洪武正韻》的擬音6、陳藎謨《皇極圖韻》〈四聲經緯圖〉的呼名、

以及合肥方音,參酌三者以擬定出每一列的介音。

此外,十二統音節表的編定,牽涉到十六攝韻圖的合併。先瞭解十六攝中每 一圖的四呼分配,將有助於十二統音節表的編定及擬音。

6 採用應裕康的擬音。(應裕康,1960)

1.「翁雍」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N -uN -uN -uN -uN -yuN

皇極7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N -´N -´N -´N -´N -´N

洪武 -yuN -yuN -uN -yuN -yuN

皇極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B

合肥 -iN -´N -´N -´N -´N

洪武

C 皇極 合肥 洪武

D 皇極 合肥

根據上表,A 列定為合口,B 列定為撮口。

7 陳藎謨《皇極圖韻》之簡稱。

2.「烏于」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 -u -u -u -u -u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u -u -u -u -u -u

洪武 -y -y -y -y -y

皇極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B

合肥 -y -y -y -y -y

洪武

C 皇極 合肥 洪武

D 皇極 合肥

原圖注:「兵、丁、庚、京具無狀。」

1. 上圖的 A、B 列中,微母無字;端、透、泥亦無字。

2. 根據上表,A 列定為合口,B 列定為撮口。

3.「噫支」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ei -uei -uei -uei -uei -uei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e -ue -e -e -e -ue

洪武 -ie/-i -ie/-i -ie -i -i -ie

皇極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B

合肥 - - -e/-ue - - -

洪武 -ie -ie

皇極 齊齒 齊齒

C

合肥 - - /-a

洪武

D 皇極 合肥

原圖注:「支為獨韻,不合五音,乃商齒之最出者也。 兒為獨字,姑以「人誰切」

附此。」

1. 根據上表,A 列定為合口,B 列定為齊齒。

2. C 列為「支思」韻字,且方氏說:支為獨韻,不合五音,可見此列的韻母從舌 面元音[-i]變為舌尖元音[ -ï ],由細音變成洪音了。因此,此列應擬定為開口。

4.「隈挨」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ai -ai -ai *-uei

皇極 開口 開口 開口 *合口

A

合肥 - - - *-u

洪武 -iai -iai

皇極 齊齒 齊齒

B

合肥 -i -

洪武 -uai -uai

皇極 合口 合口

C

合肥 - -u

洪武

D 皇極 合肥

1. C 列的脣音字在《洪武正韻》中多數為合口,惟「排」、「埋」二字為齊齒。

2. A 列的知系字,在《洪武正韻》、《皇極圖韻》、合肥方音皆屬於合口字,而方 氏卻將之與開口字並列。檢《漢語方音字彙》唯獨吳語蘇州話、溫州話將「追」、

「衰」、「帥」等字讀為開口,與《切韻聲原》一致。

3. 綜合上述的討論,將 A 列擬定為開口,B 為齊齒,C 為合口。

5.「昷恩」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n -u´n -u´n -u´n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n -u´n -´n -´n

洪武 -´n

皇極 開口

B

合肥 -´n

洪武 -i´n -i´n -´n -ien -i´n -i´n

皇極 齊齒 齊齒 開口? 齊齒 齊齒

C

合肥 -in -in -´n -i I) -in -in

洪武 -y´n -´n -y´n -y´n -y´n

皇極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D

合肥 -yn -´n -´n -´n/-yn -u´n

1. A、B 列的字在《皇極圖韻》中屬於「十三魂」(合口附開口),所附的開口字 較少,直接列於合口字旁。比對後得知《切韻聲原》的 B 列相當於《皇極圖韻》

中的開口,A 列字則為《皇極圖韻》中的合口字。

2. D 列的知系字在合肥讀為合口,然在屬於吳語的溫州方言中讀為撮口,與《切 韻聲原》的音韻地位符合。

3. 屬於夫母的「分、焚、粉、弗」在 C、D 列重出,在《皇極圖韻》中則重出 於十二文(撮口)及十三魂(合口附開口)。至於為何《切韻聲原》將之置於 C 齊齒 之列呢?在現代方言中亦找不到可對應的語音證據。或許是「分、焚、粉、弗;

文、問、物」等字皆屬於中古臻攝合口三等,方氏仍依其中古的音韻地位將之 置於細音之列。

4. 綜上所論,將 A 列擬定為合口,B 列為開口,C 列為齊齒,D 列為撮口。

6.「歡安」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on -uon -uon -uon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U) -U) -U) -U)

洪武 -on -an -an

皇極 開口 開口 開口

B

合肥 -Q) -Q) -Q)

洪武

C 皇極 合肥 洪武

D 皇極 合肥

1. 此圖的列字在《洪武正韻》、《皇極圖韻》、合肥方音的開合完全一致。故可確 定 A 列為合口,B 列為開口。

7.「灣閑」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an -uan -an -an -uan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Q) -uQ)/-U) -Q) -Q) 無

洪武 -on

皇極 開口

B

合肥 -Q)

洪武 -an -an -an

皇極 齊齒捲舌 齊齒捲舌 齊齒捲舌

C

合肥 -iI) -Q) -Q)

洪武

D 皇極 合肥

原圖注:「無君狀、無丁汀狀。」

1. C 列端系、知系字在《洪武正韻》及合肥方音皆為開口,《切韻聲原》似依《皇 極圖韻》列於齊齒。然而,方氏又於下註曰:「無丁汀狀」,可見 C 列的端系字 應非齊齒,而較可能讀為開口。

2. 根據表中的普遍情況,A 列擬定為合口,B 列為開口,C 列為齊齒(惟端系字 應讀為開口)。

8.「淵煙」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yen -yen -yen -yen -yen

皇極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撮口

A

合肥 -yI) -Q

)

-yI) -U)

洪武 -ien -ien -ien -ien -ien

皇極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B

合肥 -iI) -iI) -iI) -iI) -Q

)

文/

-

´n

洪武

C 皇極 合肥 洪武

D 皇極 合肥

1. 根據上表,A 列定為撮口,B 列定為齊齒。

9.「呵阿」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o -uo -uo/-o -uo/-o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U -U -U -U

洪武 ?

皇極 ?

B

合肥 ?

洪武 -o/-uo -o/-uo -o

皇極 開口 開口 開口

C

合肥 -U -U -U

洪武

D 皇極 合肥

1. B 列的見系中,《切韻聲原》僅有一曉母字「靴」。「靴」字,在第十圖的「呀 揶」攝重出,《洪武正韻》《皇極圖韻》的「靴」皆在遮韻,其音韻地位同於「呀 哇」攝的「靴」而不同於此圖,故此圖中以「?」表示。在合肥,「靴」音[˛y],

亦不合於「呵阿」攝。然而,在吳語的蘇州話中「靴」讀為[˛io](《漢語方音字 彙》:53),可見此圖的「靴」極可能是反映吳語的讀音。

2. 根據上表及上述,將 A 列擬為合口,B 列為齊齒,C 列為開口。

10.「呀揶」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a -ua -ua -ua

皇極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合口

A

合肥 -a -ua ? -ua

洪武 -a -a -i´ -a

皇極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B

合肥 -ia -a -i -a

洪武 無 -i´ -i´ -i´ -i´

皇極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齊齒

C

合肥 -iå/ -iå/ -iå/ -i -e

洪武 -i´

皇極 撮口

D

合肥 -y/-yå/

原圖注:「洪武分瓜嗟二韻,細論亦可分翕闢作四唱。以韻迮逼,紐字少,故併 之以便用。」

1. B 列字在《洪武正韻》中多為開口,與 C、A、D 相配,即是開齊合撮四呼。

推測此即方氏所言:「細論亦可分翕闢作四唱」之意。然而,方氏在 B 列的「爹」

字旁註:「爹可粗細呼」;「加」字旁註:「加可粗細呼」。可見 B 列實際上包含 了開口、齊齒兩種讀音。因此,將 A 列定為合口,B 列為開口(部分字亦讀為 齊齒),C 列為齊齒,D 列為撮口。

11.「央汪」攝

幫滂明 見溪疑曉 夫微 端透泥來 精清心 知穿審日

洪武 -uaN -aN -uaN -aN -aN -uaN

皇極 開口 開口 開口 開口 開口 開口

皇極 開口 開口 開口 開口 開口 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