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博物館展示發展歷程與研究回顧
一、博物館展示發展歷程
從博物館發展的歷史而言,博物館的存在一直是有其目的性。曾經被認為是菁英主義的聚 會場所,王公貴族收藏品構成了珍奇異品櫃,成為個人財富的象徵與殖民主義的戰利品。直到 17 世紀現代博物館的雛形出現,公共博物館在 18 世紀開放給一般民眾,博物館成為國家進行 公民教養的儀式化場所(Duncan, 1995),形成智識活動、藝術美學的作品展現與交流的場域,有 其特殊的空間特色,與國家權力、文化治理、知識傳遞等聯成一個不可分割的體系機制。博物 館的收藏品是這些制度下各項功能運作的基礎,而公民最直接面對的展示更是貫徹博物館執行 教養工作的第一現場。博物館展示有其發展沿革,無論是展示品、展示方式、展示設計和展示 運作、展示評量等,都有其演變脈絡。
在歐洲,博物館被認為是知識生產的主要場所。文藝復興時期,博物館逐漸成形,被視為 第一座歐洲私人博物館的梅第奇宮(Medici Palace)落成於 1440 年代,這座位於佛羅倫斯的私人 博物館見證當時富裕商人梅第奇家族所代表的商業活動崛起於 15 世紀,活躍的金融、貿易經 濟行為等新興活動在當時社會形成新的權力階級,也代表著其具有影響發展中的文化領域的權 力。因此,他們藉由蒐藏物品與建構空間,組織著宗教主題的繪畫作品進行展示,以凸顯其獨 特的鑑賞力與炫耀財富(Hooper-Greenhill, 1992)。此時,博物館開始有了展示的樣貌,但僅開放 少數人欣賞。這樣的私人博物館因有炫富之意,展示設計呈現一種強烈奢華尊貴的特色,強烈 鮮明的性格展現蒐藏者的經濟財力,與今日以建構傳達知識並以觀眾為主的展示設計截然不同。
但是Hooper-Greenhill 借用 Foucault 的知識論(episteme)概念,將此階段視為其以博物館展示建 構知識的第一種類型,這個階段對於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地區藝術知識的發展與建構具有影 響力。第二階段則是 16 世紀以各式各樣珍奇物組織為展示主體的珍奇室( cabinet of curiosities)15, 此時更接近當代博物館展示的概念,這些展示大多還是來自私人蒐藏,因應蒐藏品的數量過多
15 珍奇室的概念來自德語 Wunderkamme,指稱雜亂不相關的物件。
17 (Hooper-Greenhill)將博物館視作規訓型博物館的第三個階段,是 17 世紀英國皇家學會博物館,
知識的研究方法改變了知識建構的模式,知識建構可從博物館蒐藏品著手,以可測量的歸納分 類出發與古典的經驗法則研究不同,以可親見、可測量而詮釋秩序的知識建構成為科學研究的 重要方法(Hooper-Greenhill, 1992)。
這三個知識建構的階段分析又受到 Bennett 的挑戰,他認為 Foucault 在這三個知識建構階 段的討論重點應在於人的主體性問題,人如何成為主體,以及人如何建構現代科學知識。
Bennett 於是也借用 Foucault 在《規訓與懲罰》中對於身為權力裝置之一的博物館,以〈展示 複合體〉(The exhibitionary complex)進行博物館展示機制的研究,甚至把研究對象擴大到具備 展示技術的相關機構,例如博覽會、火車站、百貨公司與遊樂園等16。其中,對於接續 17 世紀 皇家學會博物館之後的博物館展示發展,大多認為 1851 年在英國倫敦水晶宮(Crystal Palace)所 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World's Fair),對於博物館展覽的影響甚鉅(Bennett, 1994;郭揚義,
2011;陳其澎,2011)。這個博覽會聚集各式各樣足以展現各國國力的物品盛會,展示方式與以 往博物館的單純分類陳列有極大不同,集結各種展示的理論與技術,包含百貨公司、長廊式建 築、美術館、博物館全景圖與具有力學技術等理論專業,同時將可供參觀者檢驗的物品理想配 置的展示形式,對於日後的博物館影響深遠(Bennett, 1995)。確實博物館展示演變歷程中,十 九世紀的世界博覽會有著非常具體且現代性的象徵意義。博覽會與博物館展示在形式上、內容
18
內容固然是以商品和資本主義的商業行為有關,但為促進刺激消費行為所做的各種展示手法,
卻也影響了博物館展示的設計,促使博物館展示的設計從單一面向的展櫃陳列,進展到更豐富 變化的非展品素材,輔助整個展示場的設計氣勢等,設計概念與元素成為展示不可或缺的重要 成分。此外,逐年盛大的萬國博覽會,成為參與的國家競相爭逐權力的象徵場域,包含各國空 間的配置、展覽空間的設計等,各國政治權力、經濟財力、藝術文化都是比較的項目,博覽會 展示與政治的連結不可區分。純粹從博物館展示的變革來看,耿鳳英將博物館展示因應博物館 經營型態的改變分為五個階段:珍奇異品櫃、動線觀念的產生、分類式展示、互動式與參與式、
人性化的經營理念(耿鳳英,2006:82)。這五個階段的分類各有不同展示方式,顯示博物館展 示朝向複雜化、脈絡化、互動化與多元化的型式改變,博物館不再以物/收藏品為主,而是更 注重人/觀眾與互動交流的需求。因應人/觀眾的改變,反映在博物館展示上是更重視物與人之 間的溝通,在詮釋物件上,有更關懷社會大眾,強調與時代潮流結合的趨勢。
博物館展示從藝術殿堂演變到當代新博物館學中民主社會的公民參與,博物館展示的改變 已不再侷限於傳統展示形式或內容,策展人的策展工作將擴展到面對觀眾的直接交流。
二、博物館展示研究回顧
博物館的展示是整合性的實務工作,有著聚集複合功能的多樣面向,在博物館學中展示研 究是一向獨立且具主流地位的重要課題。張婉真(2001)針對博物館學中研究博物館展示的課題 歸納出兩個重點:一是從研究展示之物件轉為整體展示的研究,二則是將以觀眾為主的研究朝 向策展者方面的研究。對於展示物的研究是針對構成博物館展示主要物件的討論,分以主要物 質(真跡物件)與次要物質(真跡替代品與輔助品);展示整體研究將展示視為一個經過分類、組 合、呈現的事務,可區分為展示類型、展示觀念、展示手法等進行研究;最後有關策展者的研 究主要是分析策展人與策展意圖,因為展示形式不斷改變,而觀念性與主題性展示增加,策展 意圖不再中立,帶有策展者主觀成分,特別是在藝術類展示中,策展者可取得作者或創作者的 地位,進而影響觀眾閱讀、欣賞作品。王嵩山(2007)整理臺灣博物館學對於博物館展示的研究,
認為涉及幾項重要的範疇:(一)、博物館展示的性質:結構、功能與意義。(二)、博物館展示與 其他博物館實踐的相關性。(三)、博物館展示和社會體系的關係(文化政治、文化經濟、儀式場 合)。(四)、博物館展示與知識體系(文化)關係。(五)、博物館展示實務。博物館展示的性質研究
19
20
分析。例如李雲龍 1998 的〈博物館展示與視聽科技之應用〉;〈陸定邦 1997 的展示策略與方法 之分析〉;黃旭 1994 的〈地方博物館的展示策略─蘭陽博物館展示策略提綱〉;楊翎 1997 的〈展 示借貸之規劃策略〉;鄭惠英 1997 的〈展示規劃與維護概念〉;王盈丰 2001 的〈穿梭於自然演 化的時空裡 ── 談展示中所蘊涵的教育思維〉等。近期專書討論策展相關議題者,又有第一 章提到的幾本專書等,於此不再贅述。本論文關注的策展概念,屬於展示實務性的研究,整體 而言,臺灣早期(約 1990 前)是以「展示規畫」稱之,許多博物館的實務性書面報告或論文,與 博物館展示專業相關課程皆有涉及。當代以「策展人」指稱為主導展示規劃者的角色,在臺灣 不同專業類別的博物館領域中也有不同的起始點,因此以下將整理臺灣博物館社群對於策展研 究的回顧,以釐清臺灣策展研究與本研究之關聯性與差異性。
三、策展研究與策展課程
博物館中直接面向觀眾的展示,往往是博物館與觀眾互動交流的最佳場域。由西方而來的 博物館概念與實體,經歷一段摸索、探究、實驗與行動之後,逐漸發展由實務經驗累積的臺灣 博物館展示經驗與觀點,無論是藝術類博物館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或是自然 史、科學類、歷史與綜合型態的博物館,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 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各有自成一格的展示實務、規畫策略與原則。
臺灣博物館有關策展的相關討論早期主要集中於實務運作,一方面配合臺灣博物館的籌備 設立,因應建館需求而促使相關人員考察、模仿、參照國外博物館專業以做為運作模式。二方 面藉由觀摩國外博物館的案例建立臺灣的博物館專業。以科學類展示為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 館創館館長漢寶德籌建該館時,有感臺灣博物館相關專業人才之不足,1987 創辦《博物館學 季刊》,先以翻譯國外專業文章做為起點,再逐步以該館建館實務經驗與考察研究等建立臺灣 博物館學相關專業文章,啟動臺灣博物館學的發展。早期這些研究或相關討論多半不以策展為 名,而是以展示規劃、展示企劃或是展示製作等用語,與今日的策展概念或實務工作相同。例 如博物館學季刊 1990 年第四卷第二期以「展示設計」為專題進行一系列的相關實務與研究討 論,包含葉貴玉譯自 Maxine Gailber 的〈館內合作:以製作群籌備展示〉、郭美芳的〈全盤性展 示企劃運作模式初探〉等兩篇與直接討論策展的文章19。緊接著,張崇山分別在 1993、1995 以
19 兩篇文章的重點均以實際案例討論展示規劃模式的運作過程,前者所討論的是傳統博物館展示規劃的線性方 式缺點,而傾向於以展示規劃初期即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來取代,這是展示規劃過程的人員組織部分;後者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