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卷一第七章:最完成的目的

在文檔中 亞里斯多德論幸福 (頁 36-44)

第三章 幸福,作為最極致完成的好或目的

3.4 卷一第七章:最完成的目的

亞里斯多德對 NE I 7 1097a22-24 的結論(最極致的好或幸福,可能是一個 好事物或目的,也可能是多個好事物或目的)表示不滿意後,他緊接著提議「我 們應該嘗試讓這(結論)變得更清晰」(NE I 7 1097a25-26)。如上節所嘗試提 出的,本文認為亞里斯多德接下來致力的工作就是,刻畫出更嚴謹的「最極致、

幸福」之概念,以免讓那些因為某些「理由」(可見於卷一第五章所提出的批評)

而不該被視為幸福的事物,卻被誤認為最極致的好或幸福之一。從卷一第五章的 批評所反省而來的「理由」,極其重要的一個就是關於「完成」之概念。亞里斯 多德在 NE I 7 1097a26 開始嘗試界定何謂「完成」的事物:

「 因 為 顯 示 著 (φαίνεται ) 許 多 目 的 ( τὰ τέλη ) , 並 且 我 們 選 擇

(αἱρούμεθά)某些目的(τούτων…τινα)是為了其他(δι᾽ ἕτερον),

例如(選擇)財富、長笛、以及整體而言的工具(τὰ ὄργανα),明顯 地,並非所有的(目的)(πάντα)都是完成的(τέλεια):而最好的 事物(τὸ ἄριστον)顯示為(φαίνεται)某個完成的事物(τέλειόν τι)。」

(NE I 7 1097a26-29)

從此段引文可見,亞里斯多德從「某目的是為了其他目的而被選擇的」這 點,推論出「該目的就不會是完成的」,由此可見,所謂「完成」46的目的,就

46 本文認為,我們有必要對於「完成」之古希臘原文「τέλειος, τέλεια, τέλειον」稍加掌握,並解釋 為何本文選擇將其翻譯為「完成」一詞。「τέλειος」一字有豐富的意涵,包括「達成目的」、

「完成」、「完整」,用在生物身上尤其有「充分成長」或「發育完全」的意思,尤其用在人類 也有「絕對」、「在其種類中成為完美的」的意思(參考自 Liddell and Scott (1997)) 。根據 Lear (2009) p.396,「τέλειος」構成爭議的關鍵在於 ,抱持幸福有著獨占性的實質內涵之觀點者,傾向 著重於「τέλειος」的「達成目的」之意涵,且因先前也提及亞里斯多德對於目的關係抱持一種直 線式的理解,所以這派學者認為「τέλειος」應被翻譯為「最終的、終極的」。然而,抱持包容性 觀點者,則會著重於「τέλειος」的「完整」之意涵,藉此強調一般我們對於「完整」一詞所抱有 的想像——「囊括一切且無所不包、則稱之為完整」,而認為應將「τέλειος」翻譯為「完整」。

但本文建議,我們必須回到亞里斯多德提出「τέλειος」一詞時所處的脈絡來理解其所承載的最為 貼切的意涵,而非本末倒置地預先抱持著對幸福實質內涵的想像來詮釋「τέλειος」。我們需要將

「τέλειος」所表達的意涵銘記於心:「τέλειος」的提出,是要強調最極致目的必須是「不再為了 其他目的」的事物。如此宣稱所攜帶的蘊含是,說一目的是「τέλειος」、是「不再為了其他目的」

是那個「不是為了其他目的而被選擇、不需參照別的目的即已經有追求的價值」

的事物。實際上我們可推知,完成的、不是為了其他目的而被選擇的事物,就是 那些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的、根據自己就值得追求的事物(鬆散意義下的最 極致的好或目的);我們先前提及,各種理性實踐活動都有各自為了的目的,這 些活動就是因為其目的而讓該活動成為值得追求的,然而這些目的所構成的階級 必須有一個極點、作為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追求的對象,這個極點就是根據自己 即有價值的事物、它不需參照別的目的即已經有追求的價值(不是為了其他目的 而被選擇),因而也可說它是完成的。所以亞里斯多德在這裡也說,「最好的事 物顯示為某個完成的事物」(NE I 7 1097a29);我們所尋找的最極致的好,或說 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的最好的事物,必須是完成的,亦即,不是為了其他目 的而被選擇的事物。

然而,如本文 3.3 指出,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的、根據自己即值得追 求的、因而可說是完成的事物,實際上不只一個(例如愉悅、榮譽、與實踐活動 相關的德性),而亞里斯多德顯然不想接受這樣的結論(從他在卷一第五章的反 省以及 1097a25-26 來看),所以亞里斯多德才想要藉由修正最極致的好或目的之 意涵,來讓論證得以繼續推進。那麼,藉由補充「完成」之概念,最極致的好或 目的之意涵究竟有何不同,而得以改變先前的結論?關鍵之處,可見於以下引文:

「因此,如果某個事物獨自(ἕν τι μόνον)是完成的(τέλειόν),它將 會是(ἂν εἴη)『那個正在被尋找的(好)』(τὸ ζητούμενον),但若

的,其實也就意味著它必須是所有其他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的對象、它自己是根據自己就值得追 求,因為只有這樣的目的才有可能進一步說是「只根據自己而不再為了其他目的」的。由此可見,

「τέλειος」確實有「最終的、達成目的」之意涵,稱之為「τέλειος」的目的確實就是在目的階級 架構中作為極點、極致的,是所有理性實踐行為的追求中最終的、終極的追求,對它的追求是不 會再為了其他事物的。同時,「τέλειος」確實也有「完整」之意涵,稱之為「τέλειος」的目的確 實會囊括一切從屬目的、作為所有從屬目的共同的價值來源與規範者 。由此可見,傳統上將

「τέλειος」翻譯為「最終」或「完整」,確實皆有其合理之處。但本文認為,「最終」或「完整」

終究只捕捉到了「τέλειος」部分的意涵,或說,這二概念皆在將「τέλειος」特定的意涵強化、凸 顯出來。為了避免本文讀者對「τέλειος」有偏頗的理解,本文將不採取傳統的、有所側重的翻譯,

而選擇「完成」一詞作為「τέλειος」的翻譯。再次強調,所謂「完成」的目的,不僅僅有著最終、

達成目的之意涵(作為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構成的目的階級架構中的最極致之目的,是所有理性 實踐活動所為了的對象,是只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且不再為了其他目的的),也有著完整、囊 括一切從屬目的之意涵(作為所有從屬目的的統攝者,是這些從屬目的的價值來源、規範者)。

有很多(πλείω),則是它們之中『最完成的』(τὸ τελειότατον)。」

(NE I 7 1097a29-3147

這段引文可視為對 NE I 7 1097a22-24 的修正改寫。在 NE I 7 1097a22-24,

最極致的好或目的被定義為「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且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 的事物」,而藉由探尋「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且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的事 物」究竟是一個或多個事物,來尋找什麼事物才是最極致的好或目的。來到了 NE I 7 1097a29-31,最極致的好或目的被補充定義為「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

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因而是完成的事物」,而藉由探尋「完成的事物」究竟是 一個或是多個事物,來尋找什麼事物才是這嚴謹意義下的最極致的好或目的。

本文認為,在 NE I 7 1097a22-24,亞里斯多德顯然認為存在著「所有理性 實踐活動所為了、且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的事物」是多個事物的可能性,因而也 保留了必須將這些多樣事物定義為最極致的好或目的之可能性。然而在 NE I 7 1097a29-31,雖然亞里斯多德似乎也認為存在著「完成的事物」是多個事物的可 能性,但關鍵差異在於,「完成的事物」有著程度差異,亞里斯多德因而得以進 一步指出,若有多個完成的事物,只有當中「最完成的事物」會是那個最極致的 好或目的(嚴謹意義的)。換言之,就是因為「完成的事物」有著程度差異,亞 里斯多德才能藉由補充「完成」之概念,而將最極致的好或目的更嚴謹地定義為

「最完成的事物」,進而得以改變 NE I 7 1097a22-24 的結論。

那麼,在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因而可說是完 成的事物當中,究竟如何可能會有「完成程度的差異」?亞里斯多德的說明可見 於以下引文:

「我們說,『根據它自己而被追求的』(τὸ καθ᾽ αὑτὸ διωκτὸν)比起

『 因 為 另 一 個 ( 而 被 追 求 ) 的 』 (τοῦ δι᾽ ἕτερον ) 是 更 完 成 的

(τελειότερον),並且,『永遠不因為其他而被選擇的』(τὸ μηδέποτε δι᾽ ἄλλο αἱρετὸν)比起『根據它自己且因為另一個而被選擇的』(τῶν καὶ καθ᾽ αὑτὰ καὶ δι᾽ αὐτὸ αἱρετῶν)是更完成的,並且,『根據它自己 被選擇且在任何時刻都永不因為其他事物』(τὸ καθ᾽ αὑτὸ αἱρετὸν ἀεὶ

47 加註雙引號以為強調。

καὶ μηδέποτε δι᾽ ἄλλο)而是絕對地(ἁπλῶς)完成的(τέλειον)。」

(NE I 7 1097a31-3548

如前所述,比起為了其他目的而被選擇(根據其他目的才有價值)的事物,

那作為所有理性實踐活動所為了、根據自己就值得追求的事物(鬆散定義下的最 極致的好或目的),則是不需參照別的目的即已經有追求的價值(不是為了其他 目的),而被稱之為完成的(cf. NE I 7 1097a26-29)。然而,亞里斯多德卻進一 步指出,在這些事物之間仍有著完成程度的差異,而得以再區分為兩類49:其中 一類是,那些根據自己就有被選擇的價值、但同時仍會為了「其他目的」的,這 些是完成程度較低的事物(仍不夠完成的);另一類則是,那些只根據自己就有 被選擇的價值、永遠不會為了其他目的的,這是絕對地完成、或說最完成的事物。

我們所探尋的嚴謹意義下的最極致的好或目的,或說幸福,就是這種只根據自己 就有被選擇的價值、永遠不會為了其他目的、最完成的事物(cf. NE I 7 1097a29-31)。

在這裡尤其關鍵的是,究竟要如何理解所謂完成程度較低的那類事物?亞 里斯多德說,這種事物是一方面根據自己就有被選擇的價值,但另一方面同時也 是會為了「其他目的」的;令人困惑的是,就本文對於亞里斯多德的目的階級的 解讀50,所謂根據自己即值得選擇的事物其實就是所有理性實踐活動51所為了的對 象,因為處在一目的階級架構中的所有理性實踐活動必須參照根據自己即有價值 的事物、作為它們的價值來源,那麼,如此根據自己即值得追求的事物既然已經 作為所有追求的極點,究竟又如何還會為了「其他目的」?本文認為,這些事物 所為了的「其他目的」,只能是另一類更極致的、(只)根據自身即有價值的事 物,或說,另一更極致的極點。相信亞里斯多德是抱持著如此想法的:存在著某

48 加註雙引號以為強調。

49 將完成的事物區分為兩類,類似的說法也可參考 Met. Δ 16 1021b30-1022a3:在這裡亞里斯多德 將完成的事物區分為,(i)第一種可說是真正的、絕對意義下的完成的事物,即「根據自身為完

49 將完成的事物區分為兩類,類似的說法也可參考 Met. Δ 16 1021b30-1022a3:在這裡亞里斯多德 將完成的事物區分為,(i)第一種可說是真正的、絕對意義下的完成的事物,即「根據自身為完

在文檔中 亞里斯多德論幸福 (頁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