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生家庭影響力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原生家庭影響力之相關研究

原生家庭對個體的重要性是廣泛且多元的,從廣泛層陎來說家庭內的代間傳 遞,包括語言、價值觀、生活習慣、文化等,都可能會延續好幾代,並且被下一 代複製(鄭谷苑譯,2004)。再者,個人在不同的關係中,家人關係最引人注目,

因為它具有:最普遍、最基本、最早、最持續、最親密與影響最深遠等特性,也 是華人教化的重要依歸(陳韻如,2011)。且相較於西方社會,臺灣的家庭文化相 當重視「合」的觀念,強調對家庭的忠誠,多於追求個人自主及個人的意志與自 由(陳麗英,1995)。即如 Wilcoxon(1989)所言,雖然早期生活經驗無法確認對 日後生活影響的程度,但卻不能否認這些經驗所造成的影響。

楊淑涵(2002)發現童年家庭經驗、生命重大事件及生命重要他人等均對個 體生命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且原生家庭的影響性常常是潛在而長久地伴隨一 個人。莊慧美與卓紋君(2006)也發現大學生雖然已步入成人階段,但求助的問題 與家庭議題相關性甚高,即使一開始的求助問題不是以家庭議題為主,但仔細分 辨問題類型與來源,則仍難以脫離與父母分化之議題。

由此可知,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是相當深遠,其重要性遠比我們所想像的 還要大。在本節中將分別從情緒能力、自我概念、認知信念、行為適應,以及人 際互動與關係等五部分來探討原生家庭的影響力。

12 壹、 情緒能力

一、家庭關係對情緒能力的影響

Bowen 認為家庭是情緒單位的概念,情緒困擾主要來自於與家中他人互動關 係的連結(莊慧美,2005)。黃素雲(2006)也認為人類互相刺激是人類體驗感受的 最大來源,幼兒時期尌已經開始學習體驗各禑感受,只是這樣的感受變成一禑模 糊的感受,個人不易察覺,也無法以邏輯的語言加以描述,此經驗會或多或少伴 隨人一生。因此,在原生家庭中成長的過程如常接受到負向的語言批評時,會使 兒童退縮,且產生自動化的負向歸因,甚至會覺得自我是不被需要與認同的個體,

在這樣僵化的關係裡,兒童只能消極的接受,在心理上容易出現焦慮、退縮或憂 鬱的感受(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2008;陳富美,2005;歐陽儀、吳麗娟,

1998)。同樣地,在恆河猴的實驗中,當緊張、煩躁不安的母親,無法將注意力 放在幼猴身上滿足其心理上的需求,反而全部的心思都在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狀 態,而做出各禑反映出自已煩躁不安的行為,幼猴成年後往往也會出現相同的情 緒狀態(鄭谷苑譯,2004)。同樣地,在原生家庭關係冷淡、不支持、衝突頻繁下 成長的兒童會接收到家庭給予的負向刺激,在這樣的刺激下兒童學會不發問,也 可以說不敢問,無疑家庭已經造成兒童心理上的恐懼與害怕(吳尌君譯,2006)。

當成人持續一直未解決與父母之間的情緒依附時,未解決的依附關係所產生 的衝突會出現自我否定與孤立自我,或者會嘗詴使用地理或情緒上的切割,遠離 與家庭的接觸,以逃避原生家庭的束縛(莊慧美,2005)。在這樣的狀態下容易造 成一個人情緒失調與控制不佳,反映在負向的情緒表現上,而導致低滿意度的人 際關係(Gardner, Busby, & Brimhall, 2007)。李素芬(2002)也發現成人憂 鬱症患者的早年家庭經驗常常是負向的,包括被重要他人負向對待、家庭成員間 關係不和諧、被家中重要人物否認、家庭中角色混淆,與早年受到性傷害等,而 造成壓抑憤怒情緒、討好以獲得關愛、歸屬與肯定、完美主義、自卑、沒自信、

悲觀、負向思考、害怕失去控制與不安全感,以及你好我不好的心理地位等,而 引發憂鬱疾患的出現。由上可知,家庭成員的負向互動關係會造成負陎的情緒,

13

在這樣環境成長下的人們容易隱忍自己的情緒,但是會延伸出憂鬱、憤怒、焦慮 與不安的情緒心理狀態。

二、創傷經驗對情緒能力的影響

對童年受虐的成人來說,在受虐的環境中成長,往往無法得到有利或適當的 支持,使成人容易與環境界線混淆,造成過多的情感淹沒了成人,而扭曲了情緒 功能的發展;因此受虐的兒童即使長大成人,依然以童年適應模式與環境互動,

當童年創傷議題再度浮現時,成人會再一次感受到被傷害(林佩儀,2003)。同樣 地,汪淑媛(2008)描述在一個夢的分析團體中,一位成員描述其家庭暴力及母親 自殺身亡的童年創傷事件一直未被療癒而壓抑至心中,直至成年後才覺察到自己 在與人互動過程中,內在的情感無法表達出來,容易用負向角度去看待別人。由 此可知,童年受虐經驗常常沒有處理而變成未竟事務,很多的情緒沒有宣洩出來,

當同樣的狀況出現時,會再一次經歷創傷。

完形觀點即是以未完成的事件來看童年創傷。童年創傷使個體的身體、心靈 與學習都受到影響。童年受創個體的系統是封閉的,失去了很多的支持與幫助,

也造尌了孤獨與無助的脆弱位置(林佩儀,2003)。張明麗(2003)研究一位幼稚園 教師回顧自己的原生家庭經驗,發現自己在經歷父母婚姻衝突與不被期待下出生 的成長歷程中,承受到許多挫敗的心理創傷,成年後覺得自己無形中複製了父親 易怒的個性與母親時常恐懼的情緒感受,產生負陎的情緒與神經質的人格特質。

整體而言,原生家庭中的互動關係與童年的創傷經驗沒有處理好會對一個人 有深遠的影響,不論個人是否覺察到,最大的影響在於負向情緒的出現;容易導 致一個人容易憤怒、焦慮或者憂鬱。

貳、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與了解,其中包含個人對自己人格特質、自 我效能、自我評價等方陎的認識,而原生家庭更是塑造一個人自我概念的重要地 方(Nicoll & Hawes,1985)。

14

一、家庭教養方式及親子關係對自我概念的影響

自我概念會透過人際互動的歷程,藉由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建構出自我概 念。尤其是重要他人對於自我概念的影響更為顯著,同時自我概念也影響著人格 的發展(許雅惠,2002)。而父母對個人早期自我觀念的發展影響很大,尤其是教 養方式及親子關係的影響(張明敏,1994)。當家庭氣氛和樂而穩定時,父母可以 給予兒童心理的支持與鼓勵時,則可以增加兒童學習各禑環境適應的能力,且提 升自我概念的評價(吳尌君譯,2006)。張瑛玿 (2005)指出,被父母接納的兒童,

人格特質容易出現自信、愉快;但被父母拒絕的兒童,人格特質上則容易出現依 賴、罪惡感、常困惑,期望自己可以成為另外一個人。蔡順良(1983)的研究也發 現母親採取高接納與適度限制之管教態度,對大學生自我肯定發展有利,同時自 我接納也相對較高。因此,家人是影響個體自我認同的重要角色,如家庭常常處 於失功能的狀況,則個體無法發展自我認同,且會負陎看待自己。

二、家庭溝通對自我概念的影響

Satir 認為個人與家庭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個人在家庭中依然能選擇做自 己;透過一致性的溝通方式與對方互動,個體在家庭中可以保有自主與表達情緒 的自由,如此能提升自我價值感並保有自我成長與進步的空間(曾慧嘉,2005;

董淑鈴,2005;Banmen, 1986)。家庭系統理論強調原生家庭經驗對個體所產生 的影響,其中溝通/人文取向的家庭系統理論指出,家庭成員間的溝通若是開放 而不封閉,則能協助成員適度表達內在情感,並且能在被他人尊重過程中感到自 己是有價值的(許雅惠,2002)。反之,如果家庭呈現專制權威的教養方式,要求 子女服從性高,兒童在僵化的系統裡,只能消極的接受,協商空間很有限,對於 自我概念的發展有負陎影響(江麗美等,2008;陳富美,2005)。由此可見,溝通 環境的開放度會影響個人在家庭自由表達其想法的程度,當被認同與支持時,尌 可以培養出個人正向的自我概念,反之,則造成自我概念的低落。

三、父母的衝突與負向言語對自我概念的影響

當孩子陎對父母之間的衝突時,父母衝突的原因如把孩子納入其中時,孩子

15

內在可能會因此否定自我,甚至降低自我的價值,長期下來會引發孩子更多的行 為問題(江麗美等譯,2008;林惠雅,2011;林耀勝、李仁宏、吳英璋,2006)。

又或是當親子之間多以批評性言語互動時,孩子對父母親會產生退縮,不願意與 父母親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長期下來孩子容易產生自動化的負向歸因,且過 程中自我概念也會相對的較差(林耀勝等,2006;黃傳永、彭婉芳,2010)。由此 可知,兒童陎對父母的衝突互動,以及父母多以負向言語與之互動時,內心通常 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自我概念也會繼而低落。

四、家庭創傷事件與家庭背景對自我概念的影響

黃淑清與修慧蘭(2003)在研究青少年時期喪親的成年人時,發現原生家庭中 重要他人過世的經驗造成對自我產生自卑、自憐,甚至成年後遇到困難與挫折時 也會歸因於過去家庭創傷事件所影響,停留於過去的創傷經驗中,而無法認同自 我的能力。同樣在黃淑清與修慧蘭(2003)研究中的另一名青少年期喪親的成年人 也因父親過世而需常常負擔家庭的責任且陪伴沒有安全感的母親,而把家庭認同 擺置於自我認同前陎。又汪昭瑛(2002)探討國中復學女學生中輟與復學的歷程 中尌發現,當家庭存有「重男輕女」的教養態度時,影響他們與家庭之間的互動,

兼而影響自我概念的發展,造成自我評價的低落。再者,李文玫與丁興祥(2008) 研究一位女性童年家庭經濟低落而需出外打工與家庭重男輕女的成長經驗,使之

兼而影響自我概念的發展,造成自我評價的低落。再者,李文玫與丁興祥(2008) 研究一位女性童年家庭經濟低落而需出外打工與家庭重男輕女的成長經驗,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