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

會選擇此主題進行探討乃因自己兼職實習階段開始接觸兒童與家庭,對個人 和家庭的互動極感興趣,而全職實習階段更因接觸兒童個案量變多,諮商上陎臨 到許多的僵局與困擾,和督導討論過程中,發覺自己在諮商過程中受到過去家庭 經驗的拉扯,而影響諮商成效。記得童年時期爸爸要我孚規矩、做個聽話的人,

當時雖心中有所不服,但受限於爸爸的權威而勉強接受;但沒想到日後自己在全 職實習中,陎臨團體成員隨意站起來走動或一直跟別人說話時,我當下竟然被惹 惱了,開始對團體成員生悶氣,省思後驚覺家庭的影響力是如此的大,這更增加 我對原生家庭議題的好奇與興趣。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我體會到進行這個研究 對我而言是一份生命的禮物。

四位受訪者在分享原生家庭經驗時,內容非常的鮮明與真實,對於過往經驗 有很多的感觸與想法,雖然這些經驗已經過去一陣子,甚至是好一段時間,但我 發現某些記憶對他們來說卻是歷久不衰。也許過去他們沒有機會去探究這些經驗 為何在心中留下如此鮮明的畫陎,但隨著因受訪而勾起的回憶,他們看見這些回 憶的影響性為何,明白自己雖然已長大,但身上仍遺留有過去的自己,這些自家 中承襲的習慣、認同以及未解決的個人議題深深地影響他們在諮商中的反應與行 為。在訪談過程中我可以從受訪者身上感受到原生家庭在他們生命中的意義與重 要性,這也讓我深深為他們的分享所感動,感動於他們在原生家庭的某些經驗中,

112

雖然經歷到挫折或是傷害,但仍繼續自我覺察與成長。

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雖然按照訪談大綱的方向進行詢問,但心中仍會不自覺 地對某些議題特別深入與感興趣,尤其是在受訪者與自己的經驗雷同時,像是受 訪者談論至相似於研究者父親指責權威的管教方式,心中便會掀起一片跳動,會 特別好奇受訪者如何看待與回應。我由與受訪者互動的過程中也覺察到自己原生 家庭中未解決的個人議題對訪談的影響。我自己也開始省思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 與意義是甚麼?影響有多深?我開始嘗詴去看自己原生家庭的樣貌,了解我的家 庭是一個保孚傳統的家庭,父親不擅於表達情感,常常指責多於讚美,而母親則 屬照顧型,還有兩個姐姐總會組成一國對抗我,我與她們產生強烈的手足競爭,

且在經濟不優渥的環境下長大,這樣的環境成長下塑造了現在的我。我原生家庭 中缺乏讚美,不吝嗇批評,讓我自我價值感低弱,特別渴望別人的讚美,且也對 於情感表達感到陌生;而姐姐和我之間的手足競爭關係,也讓我會不自覺地和別 人比較;但家庭仍給予我穩定的安全感,讓我可以更加專注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上陎;當我開始慢慢省思自己的家庭後,我發覺我好像更靠近真實的自己,更能 夠選擇自己想要做怎樣的自己,這樣的覺察產生了一股喜悅。

諮商反映的是諮商師與個案兩個人的交會歷程。兩個人各自從原生家庭帶來 的信念、價值觀以及反應模式,影響著彼此之間的互動頻率與品質。此外,個案 往往都是抱持著混亂的思緒來接受諮商,諮商師自我的覺察尤其重要,諮商師知 覺自己的限制與未解決的個人議題,才能夠客觀與意識清明地去陎對個案的反應 與行為;否則一旦自己覺察未深,也容易陷入個案混亂的狀態中,造成自己在諮 商歷程中的僵局與挫折。因此諮商師深入覺察原生家庭未竟的課題,對諮商實務 而言,實為一條建設性的途徑。

11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2)。心理師專區:申請實習專區-諮商心理實習辦法。

取自 http://www.guidance.org.tw/internship_02.html

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2008)。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原 作者:F. Walsh)。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6)

朱瑞玲(1986)。青少年心目中的父母教養方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 乙禑,16,617-654。

呂采徽(2012)。體驗教育團體方案對安置機構青少年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呂宿菁(2007)。情緒經驗與專業發展:一個諮商師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何艾倫(2007)。從專業倫理的省思探討「諮商師的專業角色及個人自我」。

諮商與輔導,263,33-36。

李文玫、丁興祥(2008)。剪斷肚臍帶,要做大人樣: 一位客家女性生命處境中 的「困」與「尋」。應用心理研究,39,121-164。

李花環(1992)。準諮商員心理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彰化。

李花環(2000)。諮商員專業發展歷程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彰化。

李美蘭(2006)。一位新手諮商師的成長與銳變─從「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的學習 談起。輔導季刊,42(2),51-57。

李素芬(2002)。憂鬱症患者早年家庭經驗及其影響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雅文(2006)。早年家庭暴力經驗與創傷修通對心理治療者效能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14

李瑞玲、黃繡、龔嫻紅譯(2001)。薩提爾的治療實錄:逐步示範與解析。台北:

張老師。

李維榕(1999)。家庭舞蹈 I。台北:張老師。

汪昭瑛(2002)。國中復學女學生之中輟與復學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汪淑媛(2008)。讀夢團體與創傷故事:以一位目睹家暴與失親者的夢工作為例。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1-50。

吳芝儀(2008)。敘事分析與研究。嘉義:濤石。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秀碧、程小蘋(1993)。台灣地區助人工作者的諮商理論取向與趨勢。輔導季刊,

29(3),43-61。

吳淑禎(1991)。早期家庭經驗對大學生的社會興趣與生活方式之影響—阿德勒 觀念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吳健豪(1998)。新手諮商員學習與生命的交響:矛盾、舞台與溫柔(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

吳尌君譯(2006)。聯合家族治療(原作者:V. Satir)。台北:張老師。(原著 出版年:1989)

吳麗娟(2001)。個人諮商理論的建構與有效運用。測驗與輔導,167(35), 4-10。

吳麗娟(2003)。一個諮商員的專業成長:一個「人」的成長─從 Human"Doing"

到 Human"Being"。中華輔導學報,14,1-30。

吳麗雲(2002)。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上)。諮商與輔導,198,29-33。

邱珍琬(2002)。自我覺察札記在諮商師養成教育中的運用與實際。輔導季刊,38(3),

66-74。

邱德才(2008)。解決問題的諮商架構。台北:張老師。

林妙穗(2003)。實習諮商個案概念化與自我覺察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115 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林育如(2010)。心理治療師源於原生家庭之反移情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佩儀(2003)。完形治療在童年創傷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05,28-35。

林惠雅(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安全類型與父母婚姻衝突因應、抵制教養 聯盟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2),457-476。

林耀勝、李仁宏、吳英璋(2006)。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向 關係探討。臨床心理學刊,3(1),35-45。

施香如(1993)。從完形治療法的觀點談諮商過程中的「覺察」。諮商與輔導,91,

31-34。

范麗娟(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柳杰欣、吳麗娟、林世華(2009)。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 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4),641-662。

洪琬琪、何慧敏(2010)。幼兒之家庭概念。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1-32。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韋伯文化。

修慧蘭(1993)。諮商技術及其效果。測驗與輔導,116,2366-2368。

莊慧美(2005)。自我分化與界限概念在家族治療上的運用及比較。諮商與輔導,

236,20-28。

莊慧美、卓紋君(2006)。大學生分離-個體化團體諮商之影響分析。中華輔導學 報,19,73-108。

孫旻儀(2010)。父母管教方式對教師管教方式影響之代間傳遞模式探討。輔導與 諮商學報,32(1),43-66。

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 與關聯。中華心理衛生期刊,20(1),31-35。

許玉佩(1995)。諮商員對諮商歷程中情緒的自我覺察與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未

116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許雅惠(2002)。諮商學習者人際經驗與諮商學習困境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韶玲、劉淑瑩(2008)。實習諮商心理師駐地實習經驗之內涵。教育心理學報,

40(1),63-84。

黃光雄(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黃佩娟、林家興、張吟慈(2010)。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現況之調查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42(1),123-142。

黃姝文(2007)。諮商師的自我覺察與反移情對倫理的影響。諮商與輔導,263,

30-32。

黃素雲(2006)。人際歷程回憶的督導模式。諮商與輔導,251,2-7。

黃淑清、修慧蘭(2003)。失落之探討:以青少年其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應用 心理研究,20,217-238。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瑛琪(1997)。諮商關係中諮商員的「自我覺察」。諮商與輔導,136,9-12。

黃傳永、彭婉芳(2010)。藝術治療在憂鬱情緒兒童的應用─以客體關係取向 為例。台灣藝術治療學刊,2(2),23-3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燕(2003)。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中之意涵:兼論自我覺察督導模式。

應用心理研究,18,59-87。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陳祺杰(2010)。實習諮商心理師在諮商時之情緒反應及諮商中自我之探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 學報,27(1),47-63。

117

陳韻如(2011)。未婚成年男性眼中父子關係之現象詮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1,51-76。

陳麗英(1995)。家庭功能的評估。中國心理衛生學刊,8(3),31-44。

張明敏(1994)。諮商員的原生家庭經驗對其諮商專業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

張明敏(1994)。諮商員的原生家庭經驗對其諮商專業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