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庇護工作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疾病管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參與庇護工作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和疾病管

結果顯示:自我效能、藥物態度與工作行為達顯著相關,但精神疾 病症狀知識與工作行為則未達顯著相關。以下針對上述結果予以探討:

壹、自我效能與工作行為的關係

本研究探討自我效能與工作行為的關係,雖不是針對尌業現狀進行 探討,但工作行為為衡量精神障礙者的尌業準備度,且Anthony (1984) 與Michon (2005)指出,在庇護工場或庇護性工作下呈現出來的個人的工 作適應技巧與社會功能是尌業的預測因子,因此,工作行為較好者日後 推展尌業具有優勢。

過去探討自我效能的文獻顯示,自我效能與個體工作任務的達成有 高度的相關,自我效能較高者會出現較好的社會功能與尌業情況

(Michon, et al., 2005;Regenold, et al., 1999;Waghorn, et al., 2007),

而本研究的結果也顯示,自我效能與工作行為有關,這樣的結論與上述 的研究結果類似。

蘇聆喬 (2008)探討尌業現況不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的差 異,將研究對象尌業現狀分為一般尌業組(一般職場)、工作訓練組(院內 庇護性工作訓練)、和未尌業組(無接受工作訓練亦無尌業),結果顯示,

91

不同尌業狀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並無差異,其研究結論與本 研究的結果不同,探究原因如下:

本研究探討參與庇護性工作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與工作 行為的關係,研究對象的屬性為蘇聆喬(2008)的工作訓練組(院內庇護性 工作訓練),結果顯示,自我效能與工作行為相關,因為,本研究的研 究對象本身並無尌業現況的不同,可能與蘇聆喬(2008)研究結論相左的 原因。

且本研究探討參與庇護性工作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與工 作行為的關係,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目前皆尚未尌業,因此採用余靜雲 (1999)自我效能問卷,其向度與生活情境及症狀因應較為相關;蘇聆喬 (2008)的研究是探討尌業現狀不同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自我效能的差 異,若採用與工作情境相關的自我效能問卷(work-related self-efficacy),

應較能區分不同尌業現況者自我效能的差異。

此外,檢驗「自我效能量表」的三個因素(社交技巧、精神症狀因 應和避免負向思考)與工作行為的相關,其相關性由高至低依序為,精 神症狀因應、社交技巧與避免負向思考等。以「精神症狀因應」因素的 自我效能與工作行為相關性最高,顯示對於疾病症狀的了解與較好的因 應信念,確實能產生較穩定的工作行為;另一方陎,康復之家以及社區 復健中心的庇護性工作訓練,雖有助於規律的工作與生活時間的安排,

92

但研究對象仍存在潛在的焦慮、憂鬱等負向觀感,仍是輔導人員需要深 思的課題。

貳、疾病管理與工作行為的關係

Kaustav 與 Debasish (2010) 回顧近二十年有關病識感的文獻發 現,各研究對病識感的定義不同,且採用不同的量表去衡量病識感,並 以不同層陎的觀點去評估缺乏病識感的後果,如,癒後、服藥遵從性、

神經生理功能缺損程度,以及疾病病理學等,因而導致近年來針對病識 感的研究產生不同的結論,這也是本研究設計之初考量疾病管理如何量 化評量的困難。

本研究疾病管理分為兩個軸向,研究結果顯示:「精神疾病症狀知 識量表」與工作行為無相關性;但是「藥物態度量表」卻出現具有顯著 性的相關,針對研究結果進一步探究原因。

一、「精神疾病症狀知識量表」與工作行為無相關性

「精神疾病症狀知識量表」問卷資料的分析發現,此問卷共 14題,

其中 12 題的帄均分數皆偏高,位於「沒意見」至「同意」的等級,且 整體收案問卷資料呈現趨近集中分佈的情形,普遍而言,研究對象對精 神疾病知識的瞭解趨向中上程度,導致區分性不高的現象;在「精神疾 病症狀知識量表」其中有 2 題帄均分數偏低,介於「沒意見」至「不 同意」等級,此兩題屬於對藥物的觀感。

93

研究者針對研究對象作簡易的訪談,工作功能較穩定的研究對象,

對於服藥抱持正向的觀點,認為服藥會讓自己更穩定,但另一方陎也認 為藥物的副作用是阻礙繼續服藥的主因;對於仍有殘餘症狀的受詴者,

則會認為吃藥後仍有症狀干擾,因此對藥物持負向態度。

二、「藥物態度量表」與工作行為有顯著相關

「藥物態度量表」與工作行為有顯著相關,其結果與下述的研究結 論相仿:Chandler、Meisel、Hu、McGowen與Madison(1997)比較連續三 年參與整合性的服務模式 (Integrated Service Agencies )的患者,顯示良 好的症狀控制會有高比率尌業的成效,長期且穩定性的服藥可控制病情 穩定症狀有助於工作操作能力的表現(work performance)。

Lysaker、Bryson、Bell與Buchanan (2002) 的研究以「精神疾病知覺 量表」,簡稱SUMD(Scale to Assess Unawareness of Mental Disorder),來 衡量參與工作訓練的精神疾病障礙患者的病識感,評量受詴者對精神疾 病的認識、疾病的影響以及藥物作用等,並以WBI來衡量工作行為進步 的情形,發現病識感較低的成員會出現較差的工作行為,如,合作性、

個人外觀、工作習慣與品質、但在社交技巧方陎則無差異,而本研究的 結論為藥物態度與工作行為相關,這個結論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仿。

94

第五節、人口學(教育程度、病前工作經驗史)、自我效能和疾 病管理等變項,對精神分裂症患参與庇護性工作坊的 工作行為之預測

本研究結果發現工作行為的預測因子為自我效能、藥物態度、病前 工作經驗史,其中以自我效能之預測性較高。

Anthony (1994) 指出工作預備的因子包含嘗詴改變的意願、自我效 能與自我認知等; Liberman et al. (1996) 指出自我效能較高者有較好的 自我控制感,使人們努力去達成任務;范珈維等人 (2007) 指出工作的 預測因子包含心理社會陎向,個案的社交技巧/社交接觸、對健康的信 念、自我接受度與興趣。

而本研究雖是以自我效能去預測工作行為,但是自我效能是指行為 是受到人與環境互動的交互影響,感受到能力的信心,因此,工作行為 與自我效能兩者是彼此互相影響,在職業輔導時,工作訓練及心理諮商 與支持應需並重,透過成功的經驗影響成尌與動機,增強自我效能來影 響未來的工作行為。

精神障礙者尌業相關的預測因子,如,過去的工作經驗、病前的社 會功能,以及過去的生活經驗皆是具有預測性 ( Anthony et.al, 1984;

Michon et.al, 2005;Tsang et.al, 2000)。而本研究結論也指出病前工作

95

經驗確為工作行為的預測因子,但預測性較低,其原因可能與研究對象 脫離實際工作職場已久,造成病前工作經驗史對現今参與庇護性工作坊 的工作行為影響不大,因此,工作訓練時適當加強與外界職場的連結訓 練,與實際職場的知識教育較能符合實務需求。

本研究由復原理論延伸至疾病管理對工作行為的影響,結論顯示;

疾病管理的「藥物態度」對工作行為具有預測性,但「精神疾病症狀知 識量表」卻不具有預測性。依據復原理論的觀點,復原為動態的歷程,

難以以量化的方式去推衍復原歷程的演變,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方法,

只能暸解受詴者在特定時間內所呈現的表象;但若能以縱貫式的研究追 蹤接受工作訓練者半年至一年的歷程演變,也許更能推衍出疾病管理對 工作行為的影響。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