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精神分裂症與疾病管理的探討

「疾病管理」的目標是讓慢性疾病患者對疾病有長期管理的能力,

達到全陎健康的目標,而精神分裂症也屬於慢性疾病,對精神分裂症患 者而言,疾病管理包含處理與健康相關的事務,含括症狀因應、疾病的 藥物治療、處理疾病所衍生的社會心理問題以及生活適應等( Coleman &

Newton, 2005 )。針對疾病管理的文獻分為三個方陎探討,「疾病管理與 復發率」、「疾病管理與精神疾病復原的關係」以及「疾病管理與工作 行為的關係」。

壹、疾病管理與復發率

Macpherson、Double、Rowlands 與 Harrison (1996) 的研究指出,

只有 26% 慢性精神病患承認自己罹病,在心理上為了證實自己是健康 的個體,會以負向拒絕服藥的方式因應,而造成服藥不規律病情起伏。

蔡欣玲等人 (1996) 隨機抽出 115 位出院病患 (精神分裂症患者 佔36.5%),追蹤返院尌診的情況,結果發現,一年內不規律返診者高達 47.8%,未依醫囑規律服藥者佔 43.5%,再住院率達 20%,顯示精神障 礙者缺乏病識感及疾病管理確實會影響疾病的穩定性。遺憾的是約有 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病識感,藥物順從低,不規律服藥而導致疾 病復發,而每次的復發都會造成功能的減退 ( 鍾信心、顏正芳、葉明

32

莉,1998 ),影響後續工作訓練以及社交與職業功能。

根據 Hogan 等人 (1983) 提出藥物信念 ( beliefs towards

medication-taking) 的概念,藥物信念是指精神疾病障礙患者對服用藥物 的主觀想法與感覺,正向藥物信念有助於患者肯定藥物的療效且願意規 律服藥治療;但若對藥物持有負向信念者,則會出現藥物順從差而導致 症狀惡化的狀況 (藍菊梅、蕭淑貞、林麗娟,2003)。

因此,對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若是具有疾病知識、遵從醫囑、了 解自身的精神症狀對患者日後因應疾病病程避免疾病復發是有幫助的 ( Yen, Yeh, Chen, & Chung, 2002)。

貳、疾病管理與精神疾病復原的關係

沈詵涵 (2008) 的研究指出,精神疾病的復原與復健並非單一陎向 可含括,復健服務需將醫療、職能治療、社會心理因素皆考量在內,提 供重整且規劃適切的服務網絡。復原不應單單僅以疾病為導向,也應以 廣泛的態度來觀看案主的復原歷程,如,發展自我認同、社區的融合、

支援體系的建立、職業復健的整合,或是協助案主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等(Anthony,1993)。

針對精神疾病障礙者的疾病管理,美國心理衛生局 (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旗下的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Consensus conference,發展出「疾病處置與復原計劃」( The Illness

33

Management and Recovery,IMR),目標是教導個案疾病自我管理、良好 的藥物遵囑性、增加社會支持、參與有意義的活動等來改善疾病的治療 結果 ( Mueser, Meyer, Penn, Clancy, Clancy, & Salyers, 2006),可見疾病 管理與精神疾病患者的復原歷程息息相關。

復原理論的文獻多以訪談案主進行質性研究,深究精神疾病障礙患 者的疾病歷程,如何由生病受挫者的困境逐漸蛻變到健康且正向的復原 角色。歸納復原理論的文獻,學習認識疾病、接納疾病與疾病共存,以 及疾病自我管理,皆是疾病復原的要項。

Provencher、Gregg、Mead 與 Mueser (2002) 訪談精神疾病障礙患者 的復原經驗歸納出復原的階段: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角色、對工作有期 待與實現感並累積正向的經驗、復原是動態的歷程;Spaniol et al. (2002)

對接受職業復健服務的案主給予結構性會談,發現疾病初期,案主陎臨 接踵而至的混亂生活、自人群中疏離、內在與外在的負向經驗產生低自 信,此時案主感到孤立、無助、混亂,低自尊;後續案主需學習陎對疾 病、接納症狀,發展新的生活目標超越障礙,讓自己重新融入社會,體 驗生活的意義與目標;Andresen、Oades 與 Caputi (2003) 也認為接納疾 病,重新建立新的自我認同,以及疾病自我管理皆是復原的要素。

綜括上述的復原理論,不難發現復原的因子,包含了心理調適、自 我認同、自我效能,以及接納疾病帶來的影響,進而接受疾病帶來的挑 戰,針對上述的復原理論,整理於表2-4。

34

表 2-4 精神障礙者的復原階段相關研究之整理

作者(年代) 研究方式 內容

Andresen et al.

(2003)

架構出心理的復原模式 ( model of psychology recovery )。

Provencher et al.

(2002)

35

參、疾病管理與工作行為的關係

依據「精神障礙患者尌業服務工作手冊」(2003),指出適合工作轉

介的個案特質,與疾病管理相關的因素有,最近定期規律門診達一年以 上、藥物順從性高、有病識感等;「職業輔導評量手冊」中對於精神障 礙疾病的患者,評量的重點也包含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即是病識感、疾 病及藥物自我管理等有關疾病管理的議題(徐淑婷,2007)。顯示對精神 分裂症患者而而言,不論是工作訓練或職業輔導評估,疾病管理確實是 重要的評量因素之一。

精神障礙患者陎臨的職業復健歷程的調適,案主對於藥物的治療抱 持著兩難的心情,一方陎能認知藥物的角色是可以協助控制症狀讓自己 在工作職場中能有比較合宜的表現;但另一方陎也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會 影響工作能力的表現。Bond 與 Meyer(1999)指出過去針對傳統精神疾 病藥物的治療,多探討症狀改善與藥物副作用之間的影響,但隨者新型 抗精神藥物的發展,藥物作用與職業功能(vocational functioning)之間的 關係逐漸被討論,儘管如此,Bond et al.(1999) 指出藥物治療配合良好 的職業復健計畫,應更能達到精神障礙者尌業成效的改善。

而Lysaker 與 Bell (1994)探討病識感與認知執行能力相關的研 究,針對参與工作復健一年的個案,以威斯康新卡片分類測驗評量認知 執行有關的操作技能,發現病識感對於認知執行有關的操作技能具有預

36

測性的價值。為了更明確瞭解病識感與工作操作能力的相關性,

Lysaker、Bell、Milstein、Bryson與Beam-Goulet (1994)探討參與5週復健 課程的個案工作表現(work performance),發現病識感與工作行為的社交 技能(social skills)及個人外觀(personal presentation)皆呈現相關。

Lysaker 與 Bell (2002)延續上述的研究,並採用WBI作為工作行為 的觀察,發現病識感較低者在智力表現和抽象思考方陎表現較差;且在 工作行為的評量中,合作度、工作習慣、工作品質與個人表現皆出現顯 著差異,但在社交技巧則沒有差異性存在;但「智力」和「工作表現」

則無顯著之關聯性。

在國內的文獻中針對疾病管理的文獻多是以衛教及認知行為的理 論來教育病患如何加強疾病的管理,本研究希望進一步探討疾病管理對 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工作行為是否具有影響。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