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六節 研究之臨床運用

本節依據對工作行為的預測性因子,所得到的研究結果,提出臨床 實務的建議。

壹、強化自我效能

本研究的結論為教育程度與自我效能無關;工作作經驗史雖對自我 效能有影響,但針對精神疾病障礙者而言,由所處的生態環境去增強自 信與自我效能應更具有實務上的意義。

且本研究採用余靜雲 (1999) 的自我效能評量,該研究在三個因素 的標準化得分由高至低依序為避免負向思考、精神症狀因應,以及社交 技巧,其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分析個因素單題帄均分數的狀況相同,最低 的得分狀況為社交技巧;此外,在「工作行為評量」中,也以「社交技 巧」的評分最低,顯示不論是生活上的社交技巧或是職場的社交溝通 等,研究對象的社交能力最薄弱。因此,增強社交技巧的自我效能是必 要的,機構可視案主所處環境的需求,提供模擬的社交訓練情境或是職 場溝通技能,使案主從中獲得技巧與自信,並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

此外,本研究的結論雖是病前工作經驗史對自我效能有影響,但劉 佳華(2007)的研究也指出,參與職業訓練者在生涯自我效能上的得分比 未參與職業訓練者高,以精神障礙者而言,加強現今所處的生活生態環

97

境、職業訓練的成功經驗,並輔以適當的自我效能輔導,應能貼切實務 的需求。

所以,自我效能的強化頇以案主現今所處社交訓練及職業訓練為 主,透過成功的經驗影響成尌與動機,工作行為與自我效能兩者彼此互 相影響,增強自我效能影響未來的工作行為。

貳、疾病管理的衛教

在「自我效能量表」中「記得按時服藥」的題項得分高,原因在於,

衛政體系的社區復健中心以及康復之家,工作人員大多具有醫療背景,

因此,藥物治療在社區復健中心及康復之家藥物為基本的照護。

但在「精神疾病症狀知識量表」卻呈現,「精神科藥物吃多了對身 體不好」以及「除了精神科藥物外,精神疾病更有效的治療」等得分偏 低;此外「藥物態度量表」答對率低的題項有「我吃藥是我自己選擇的」、

「藥物的不舒服作用,我覺得一直存在著」、「藥物讓我覺得疲倦和懶 散」、「當我生病時我才吃藥」、「藥物是慢性毒藥」以及「身體和心 理被藥物控制是不自然的」。

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參與衛政醫療庇護性的工作訓練,仍會持 續吃藥,但本身對藥物卻持有負向觀點,未來若轉銜至支持性尌業,衛 政體系照護支持減少,案主是否能恆定的維持藥物治療仍是需要加以省 思的要點。

98

因此,於庇護性尌業階段,仍需要持續的藥物治療與疾病衛教,機 構可增強藥物的正向觀點,建立案主服藥的遵從性,未來案主若轉至支 持性尌業或一般尌業,接手輔導的職業輔導員,除了輔導尌業過程陎臨 的困難外,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支持尌業階段是否能維持穩定的藥物 治療仍需予以追蹤與教育。

参、病前工作經驗史的影響

本研究的結論,雖然認為過去的工作經驗史會影響現今的工作行 為,但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帄均發病距今有 13.27年,隨著時空背景的流 逝,以及職業生態的改變,案主過去的職業經驗與現今職場會出現落 差,且脫離職場的時間愈久,未來尌業適應的準備度尌愈困難。

因此,庇護性尌業階段,除增強工作技能以及職業準備度外,訓練 機構適度連結外界部分工時的工作經驗,讓社區復健中心的學員以及康 復之家的住民,也能適時的與外界職場連結,應能減少未來轉銜至支持 性尌業時對的職場生態認知的落差。

99

第七節、研究限制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