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反思與反思概念

第一節 反思概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專注力,藉以能夠辨別出一個知覺或觀念的內容變化。這是知性的主動自發性能 力(如萊布尼茲)。透過分析與比較,我們能夠使得一個表象的內容變得清晰,

同時確立表象之間的邏輯關係。但是,康德並不認為反思能夠直接為我們帶來客 觀的對象認知,也無法直接規定對象的實在關係,因為那是範疇聯結的工作。

儘管反思不直接涉及對象,但它的重要性不下於感性與知性。對康德而言,

人類的認知能力本質上是辨解性的,同時也是反思性的。它之所以是辨解性的,

是因為人類只能透過概念(普遍的、間接的表象)去把握直觀(個別的、直接的 表象)之對象。它之所以是反思性的,是因為它是一種主動自發性的能力,藉以 意識到各種表象聯結的可能性根據。3 藉由反思能力,主體能意識到所有表象都 源自於主體,也意識到它們擁有不同的心靈根源和不同的先天形式條件。早在前 批判時期,康德就已經談到反思的重要性,儘管其意涵不同於《純粹理性批判》。

4 前批判時期所談論的反思雖然是理智的一種主動能力,但它是一種邏輯的反思,

一種表象的單純比較之能力。然而,康德在批判時期還另外提出了先驗反思的概 念,而這個概念是批判哲學的一個重要轉折。

本章旨在探討反思與反思概念的本質。由於比較與聯結是兩個不同的邏輯階 段,因此反思與反思概念的本質只能對比於知性範疇的運用(一種綜合聯結的行 動),才能獲得理解。本章將畫分為兩個部份:第一節將從前批判時期開始追溯 康德對範疇與反思概念的思考,以及批判時期如何嚴格地畫分範疇與反思概念的 不同;第二節則處理三種不同意義的反思:知性作為反思的能力、邏輯反思、先 驗反思。當康德主張一切判斷皆需要反思時,他指的是一切經驗底判斷都需要以 先驗反思為根據的客觀比較。本章將指出,對比於前兩種意義的反思,先驗反思 具有一種特殊的規範性意涵。這一規範性意涵是批判哲學最核心的部分,同時也 是批判傳統形上學的最重要的根據。

第一節 反思概念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嘗試透過先驗邏輯重新思考有關對象認知的先 天形式條件的問題。〈先驗分析論〉關注的是知性和範疇的有效運用範圍,以確 立客觀有效認知的先驗原理;〈先驗辯證論〉則關注理性在越過可能經驗的界限 後,如何形成錯誤的對象認知。在〈歧義篇章〉中,康德嘗試從先驗正位論來理 解反思與反思概念。一如傳統形式邏輯的畫分,我們可以把先驗正位論視為先驗 邏輯的一個分支,因而有別於先驗分析論和先驗辯證論。5 康德認為,先驗分析

3 請參閱 Anthropologie, §7, Ak. 7: 141f.。

4 不同於《純粹理性批判》,這些筆記手稿中的談論與「成見(Vorurteil)」有關。這是一個與啟蒙 運動有關的邏輯問題,主要見於Logik Blomberg, Ak. 24: 167;Logik Philippi, Ak. 24: 424。批判時 期的著作除了《純粹理性批判》之外,還可見於Logik Pölitz, Ak. 24: 547;Logik Busolt, Ak. 24: 641;

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37;Wiener Logik, Ak. 24: 863;Jäsche Logik, Ak. 9: 76。本章的 第二節還會再討論相關的問題。

5 Stefan Heßbrüggen-Walter 指出,從亞里斯多德至西塞羅(Cicero)以降的邏輯論題(logische Topik)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論是一套有關對象認知的真理邏輯,而先驗辯論是幻相邏輯,它們都直接涉及對 象認知(KrV A62ff./B87ff.)。然而,無論是真理的邏輯,還是幻相的邏輯,它們都 是奠基於一個核心主張:各種認知能力及其先天原理都有各自不同的有效運用範 圍,並且認知主體能夠正確地規定表象所屬的心靈根源。因此,先驗邏輯中理應 有一個分支,清楚地闡明各種表象如何被放置在正確的心靈的先驗場所,而這正 是先驗反思與先驗正位論的任務。

基本上,知性是一種給出並運用範疇的能力,反思能力顯然不會運用範疇進 行綜合聯結,它只能運用反思概念來規定表象與表象或表象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 係。那麼,我們首先應該問的是:反思概念與範疇有何本質上的差異?這個問題 並沒有那麼容易回答,康德對反思概念的理解始終有許多待釐清的地方。尤其當 我們發現,若是表象作為一個大類(Gattung),反思概念在表象的家族概念中沒有 任何位置(KrV A320/B376-7)。6 表象的家族概念如下:

在這個表象的家族結構裡,康德在認知中區分了直觀與概念,在概念之中進一步 區分經驗概念與純粹概念。這畫分符合《純粹理性批判》的結構安排,分別對應 到〈先驗感性論〉與〈先驗分析論〉,而且理念也能對應到〈先驗辯證論〉。然而,

是一種發現並分析論證的方式,康德對此並不陌生。請參閱Heßbrüggen-Walter, "Topik, Reflexion und Vorurteilskritik," pp. 147-50。

6 同樣的表象家族概念也見於 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52;Refl. 2836, Ak. 16: 538-9。

表象 (repraesentatio)

知覺 (perceptio)

感覺 (sensatio)

認知 (cognitio)

直觀 (intuitus)

概念 (conceptus)

經驗概念 純粹概念

觀念(範疇)

(notio)

理念 (idee)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果我們也將〈歧義篇章〉納入考慮,反思概念在這個家族概念之中也應占有一 席之地。至於為何康德沒有把反思概念納入其中?我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

反思在知性的認知過程中依然有著重要的作用。7

康德在兩個地方談到反思概念與範疇之間的差異:第一個是在〈歧義篇章〉

的 A269/B325,第二個是在《未來形上學序論》第 39 節的第三個附釋中。8 但 是,在討論這個線索之前,我們必須回到前批判時期,重新梳理反思概念與範疇 之間的關係。我們將會發現,在前批判時期,康德沒有嚴格區分反思概念與範疇,

兩者是被放置在一起的,而且反思在這個時期更近似於邏輯反思。另外,康德在 1770 年代後期才完全將反思概念區別於範疇,反思概念的功能完全不同於範疇,

因此完全獨立於範疇。《純粹理性批判》則把這些反思概念安排在附錄之中,以 區別於〈先驗分析論〉中的範疇。

a. 前批判時期的發展

如果要瞭解反思概念如何與其他不同類型的表象作區分,我們需要回顧康德 是如何畫分不同種類的表象的。一直以來,康德都在探討各種表象的根源,有效 的運用範圍與界限。這一系列探討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找到認知客觀有效的先 天根據。對康德而言,有些表象能讓對象被給與(例如,時間與空間),有些表 象能讓對象被思考(例如,範疇),有些表象則帶來幻相(例如,先驗理念),有 些表象則單純地涉及感受(例如,美)。如果沒有進行徹底的批判,人類的認知 就有可能混雜了不應有的成素。那麼,這些認知有可能是錯誤的。

康德關注的核心依然是範疇,尤其是如何確定這些範疇確實是客觀認知的先 天形式條件,而不是毫無根據、在隨意摸索的情況之下的堆疊。9 在思索有關範 疇的問題時,康德以亞里斯多德的範疇作為模本。亞里斯多德的範疇理論前後一 共列出了十五個範疇,前十個是:實體(Substantia)、質(Qualitas) 、量(Quantitas)、

關係(Relatio)、主動(Actio)、被動(Passio)、何時(Quando)、何處(Ubi)、位姿(Situs)、

狀態(Habitus);另外五個則是:相反(Oppositum)、先(Prius)、同時(Simul)、運動 (Motus)、具有(Habere)。10 康德指出,亞里斯多德的範疇摻雜了許多本質上不同

7 Rudolf Malter 認為,A320/B376-7 的表象家族概念中之所以沒有反思概念,是因為康德所列出 的這些表象皆涉及認知之可能性的功能,亦即,這些表象皆能用來建構認知。但是,本文認為這 樣的解釋無法令人滿意,因為,對康德而言,所有認知的形成都必須經歷比較與聯結的邏輯過程,

正如康德在B1 與 A97 所提到的。換言之,反思概念並非如 Malter 所主張的,其功能與認知之 可能性無關。因此,真正令人困惑的問題在於:一組對於認知極其重要的概念為何在表象家族之 中沒有任何位置?更重要的是,為何有關反思的分析是以附錄的形式出現?請參閱 Malter,

"Reflexionsbegriffe," p. 135。

8 請參閱 Prolegomena, §39, Ak. 4: 325-6。

9 同上註,Ak. 4: 322。

10 關於亞里斯多德的範疇數量,見諸於 Categoriae, §4, 1b26;Topica, Bk. I, §9, 103b22;Physica, 225b5;Metaphysica, 1017a25;Analytica Posteriora, 83a21。關於康德列出的亞里斯多德範疇,請 參閱Prolegomena, §39, Ak. 4: 323;Metaphysik Mrongovius, Ak. 28: 802f.;Metaphysik L2, Ak. 28: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成素,包括了感性的成素:

由於他不擁有任何原理,…他先是找出了十個這樣的概念,把它們稱作範疇…。

後 來 他 相 信他 還 發 現了 五 個 範 疇, … 只 是他 的 範 疇 表始 終 還 是不 完 備 (vollständig)的。此外,也有一些純粹感性的樣態混於其中(如時間、處所、

狀態,以及前時、同時),還有一個是經驗性的(運動),它們都根本不屬於 知性的這個名冊,或者有些派生的概念也一起被算到那些本源的概念中去了

(如主動,被動),並且有些本源的概念完全空缺。(KrV A81/B107)

同樣的觀點也出現在《未來形上學序論》中。11 倘若感性與知性在本質上是不 同的認知能力,那麼上述範疇中的何時、何處、姿態、同時必須被排除在外,因 為它們皆屬於感性。

康德在前批判時期已經完成了對感性與知性(理智)的區分,所以,時間與 空間不再被視為概念。接著是對知性與理性的區分,這也連帶地區分出純粹的知 性概念(範疇)與理性概念(理念)的不同:

但如果我們像馬上就會出現的情況那樣,將先驗的理性概念底表(這些概念 底本性和根源完全不同於那些知性概念,因此其表也必定具有另一種形式)

同那些知性概念分隔開來,那個單獨的範疇表底用處還會更加清楚地顯現出 來。如此必要的分隔卻從未出現在任何一套形上學系統之中,因此那些理性 概念同知性概念毫無分別地混雜在一起,彷彿它們是兄弟姐妹,屬於一個家 庭。12

然而,在知性之中有一類概念容易與範疇產生混淆,亦即,反思概念。反思概念 既不屬於感性的,也不屬於理性的。透過對萊布尼茲的分析,康德想要告訴我們,

然而,在知性之中有一類概念容易與範疇產生混淆,亦即,反思概念。反思概念 既不屬於感性的,也不屬於理性的。透過對萊布尼茲的分析,康德想要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