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歧義篇章〉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的定位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歧義篇章〉在《純粹 理性批判》中的定位

〈歧義篇章〉有兩個不同面向的詮釋進路:歷史的與理論的。從歷史的面向 而言,〈歧義篇章〉是對萊布尼茲哲學的駁斥;從理論的面向而言,〈歧義篇章〉

指出人類經驗認知的反思特性。康德認為,如果我們沒有嚴格釐清反思能力的特 性,則我們在形成一個經驗性的判斷時,會犯下跟萊布尼茲(以及洛克)相同的 錯誤。更重要的是,這些錯誤並不涉及範疇的先驗運用,而是與反思概念運用上 的歧義有關。就論證的結構而言,康德對萊布尼茲哲學的批判是建立在一套有關 經驗認知的反思理論上。據此,本文的詮釋認為,〈歧義篇章〉包含兩個不同層 次的論證:第一個層次的論證是對萊布尼茲哲學的駁斥,第二個層次的論證則是 反思理論的證成。

本文並沒有深入地去處理康德是如何駁斥萊布尼茲與洛克的哲學,以及康德 的批評是否成立。本文只專注在第二個層次的論證──反思理論。因此,本文所 關注的問題是:反思在人類的經驗認知活動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一方面,〈先 驗分析論〉的正文已經闡明,一個客觀有效的認知必須奠基在範疇的綜合聯結之 上。透過範疇,主觀的表象才能關聯到客觀的對象。另一方面,〈先驗分析論〉

的附錄也主張,一切判斷都需要反思。因此,一個立即會讓人產生疑惑的是,既 然範疇對客觀有效的認知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那麼反思在什麼意義下也是必要 的?

本文主張,康德在〈先驗分析論〉正文與附錄所闡明的觀點之間並沒有任何 衝突。整體而言,康德認為,人類的認知能力具備兩個重要的特質:辨解性、反 思性。人類的認知能力之所以是辨解性的,是因為它只能透過普遍的、間接的表 象(亦即概念)去把握個別的、直接的表象(亦即直觀)。它之所以是反思性的,

是因為主體擁有主動自發的機能,它能意識到所有表象都是源自於主體,並且能 意識到這些表象具有不同的心靈根源,並且以不同的先天形式條件作為根據。辨 解性的活動最終會產生出完整意義單位的認知──判斷;相反的,反思則是一種 折返、回流的意識活動,藉此主體能察覺到對象認知之所以可能的各種主觀條件。

因此,主體的反思能力並沒有在辨解活動之外增加或擴展既有的認知。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分別從比較與聯結的運作來闡明人類認知的反 思性與辨解性。他認為,比較與聯結是主體認知活動中兩個不同的邏輯階段,它 們分別以不同類型的先天概念(反思概念與範疇)作為運作的規則。反思概念只 能被運用在表象的比較活動中,而範疇只能被運用在表象的綜合聯結活動中。在 比較活動中,反思並不涉及任何對象,它屬於分析性的活動;相反的,範疇的聯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結涉及對象與對象概念的規定,它屬於綜合性的活動。因此,比較與聯結,反思 概念與範疇不能隨意被取代與混淆。在這一詮釋下,康德在〈先驗分析論〉正文 中所闡明的是知性如何運用範疇對感性直觀的雜多進行綜合聯結,以形成一個客 觀有效的認知,亦即,一個經驗底判斷。但是,在範疇的綜合聯結活動之前,主 體其實還經歷了另一個邏輯階段──反思的比較活動。〈歧義篇章〉的第二個層 次的論證所闡明的正是反思的比較活動。就此而言,〈先驗分析論〉正文與〈歧 義篇章〉所闡述的觀點並沒有任何系統的內在衝突,或相互取代之嫌。

本論文嘗試釐清反思能力在經驗性的認知活動中幾個主要相關的問題,包括 感性與知性的區分,人類認知能力的特性,反思概念與反思的功能與理論意涵。

透過對這些議題的分析,本文希望能夠闡明:反思是人類認知的規範性根源,因 而對於人類的認知是不可或缺的。

本論文的研究發現,先驗反思不僅能夠預先正確地規定表象所屬的心靈根源,

同時也掌握了表象的本質,以及它們的有效運用範圍。藉由先驗反思,批判哲學 得以確定:直觀與概念是不同質的表象;感性能力只能表象現象,而無法表象物 自身;範疇只能被運用在感性直觀的對象上;理性的先驗理念(靈魂、世界、上 帝、單一的基礎力等等)無法帶來客觀有效的認知。由此可知,先驗反思是嚴格 意義下認知的規範性根源,而整部《純粹理性批判》就是奠基在先驗反思之上。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前面四章的分析作出以下幾個系統性的結論:

第一,康德主張一種多重的心靈基礎力的觀點,這可由先驗反思來證成。康 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的A320/B376-7 中的表象家族以及其他的著作手稿中指出,

人類的意識活動中存在著各種不同類型的表象,它們都是異質的、無法被化約的。

我們可以藉由不同的表象回溯它們的心靈根源,以找出各種不同的基礎力。與此 同時,如果多重的基礎力是一個事實,那麼這也必然蘊涵,不同的基礎力擁有各 自不同的運作方式與有效運作範圍,彼此不重疊。在這一哲學架構中,不可能有 任意兩個不同的基礎力擁有相同有效的運作範圍,否則它們都可以(根據奧卡姆 剃刀原理)被化約至另一個更基礎的心靈能力。因此,一旦確定一個表象所屬的 心靈根源,我們同時也可以確定這個表象的有效運用範圍與界限,而不會產生任 何混淆。

康德試圖用先驗正位論的概念來理解各種不同的基礎力,並將這種基礎力視 為不同的先驗場所。我們可以透過先驗反思比較表象與其所屬的心靈能力之間的 關係,藉以確定這些表象所屬的心靈基礎能力。從先驗正位論的觀點而言,先驗 反思能夠正確地規定一個表象在心靈之中的先驗場所,以決定它們是屬於感性、

知性或理性,還是其他的心靈場所。

無可否認,多重的心靈基礎力會產生一個疑慮:各種基礎力是如何可能互相 協調運作的,以產生出特定的認知?

因為很有可能現象是這樣被造成的,以致知性會發現它們完全不符合它的統 一性的條件,而一切都處於這樣的混亂中,例如在現象的次序中呈現不出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何可提供出某種綜合規則…相符合的東西…。(KrV A90/B123)

同樣的,由於經驗總是充滿著各種偶然性,除非我們同時能夠設想理性的系統統 一性,否則知性的認知就會因為經驗的隨機性與偶然性而陷入混亂的狀態。為此,

康德認為,理性的系統統一性是人類在形成各種判斷時的一個必要的規約性理念。

根據這個理念,人類的理性自身也被視為一個自然的有機體,而這個有機體之中 的各種基礎力是根據合目的性原理互相協調地運作。合目的性原理表明,人類心 靈之中的各種基礎力能夠互相協調地運作,為的是產生特定類型的判斷。只有根 據合目的性原理,人類的認知才能被設想為具有組織性與系統性,能夠形成一個 統一的整體。

更重要的是,主體是透過先驗反思瞭解到,心靈之中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表象 與基礎力,而這些基礎力能夠彼此相互協調運作,形成特定類型的判斷,包括對 象性的與實踐性的等等。

第二,在多重基礎力的架構中,感性和知性是心靈中兩個最重要的基礎力。

就對象認知而言,感性與知性是兩個主要的表象來源,分別為主體提供直觀與概 念。人類的認知本質上是辨解性的,主體透過概念(普遍的、間接的表象)去把 握直觀(個別的、直接的表象),以形成一個對象認知。因此,一個客觀有效的 判斷是感性和知性的結合,亦即,直觀與概念的綜合性聯結後的產品。只有當概 念與直觀結合成為一個判斷時,一個認知才有可能被關聯到對象。因此,如果主 體要形成一個正確的判斷,感性與知性必須相互協調地合作。

基本上,感性與知性被理解為兩種本質上不同的基礎能力,彼此不能相互化 約。感性與知性各自擁有不同的形式法則,這些法則不能夠隨意被混淆:

我們的本性(Natur)導致了,直觀永遠只能是感性的,也就是只包含我們為對 象所觸動的那種方式。相反,對感性直觀對象進行思維的能力就是知性。這 兩種屬性中任何一種都不能優先於(vorziehen)另一種。無感性則不會有對象 給與我們,無知性則沒有對象被思維。思維無內容是空的,直觀無概念是盲 的。因此,使思維的概念成為感性的(即把直觀中的對象加給概念),以及 使對象的直觀適於理解(即把它們置於概念之下),這兩者同樣都是必要的。

這兩種能力或本領也不能互換其功能。知性不能直觀,感官不能思維。只有 從它們的互相結合中才能產生出認知來。(KrV A51/B76-7)

然而,洛克和萊布尼茲卻以不同的方式混淆了感性與知性。洛克強調感性能力的 優位,以為單純地比較各種源自於感性知覺的觀念,就可以形成對象認知,卻完 全忽略了知性的綜合統一性作用。萊布尼茲哲學則強調知性的優位,他以為感性 能力所提供的只是一種關於對象的模糊表象,而這些模糊的表象可以透過分析與 比較的方式變得清晰,藉以獲得清晰的對象認知。對康德而言,兩位哲學家並沒 有正確掌握感性與知性本質上的差異,並且混淆了判斷的主觀根據(感性)與客

然而,洛克和萊布尼茲卻以不同的方式混淆了感性與知性。洛克強調感性能力的 優位,以為單純地比較各種源自於感性知覺的觀念,就可以形成對象認知,卻完 全忽略了知性的綜合統一性作用。萊布尼茲哲學則強調知性的優位,他以為感性 能力所提供的只是一種關於對象的模糊表象,而這些模糊的表象可以透過分析與 比較的方式變得清晰,藉以獲得清晰的對象認知。對康德而言,兩位哲學家並沒 有正確掌握感性與知性本質上的差異,並且混淆了判斷的主觀根據(感性)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