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驗與反思-論康德先驗反思中的規範性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驗與反思-論康德先驗反思中的規範性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經驗與反思──論康德先驗反思中的規範性. 治 政 大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Normativity in Kant’s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鄭 志 忠 博士 黃 冠 閔 博士 研究生:陳 鳴 諍. 撰. 中 國 民 國 一 〇 九 年 七 月. DOI:10.6814/NCCU202001540.

(2) 致謝辭 筆者的博士生涯經歷幾次轉折,終於完成一項哲學研究,並將微小的成果寫成這 本論文。這首先要感謝筆者的兩位指導教授鄭志忠老師和黃冠閔老師。一直以來, 鄭志忠老師引領筆者遊走於康德哲學內部,汲取各種哲學養份,使筆者獲益良多。 黃冠閔老師從外部提供筆者不同的視角,去審視既有的問題。對於本論文的詮釋, 乃至行文表述,兩位老師都不吝於提供建議與指正。若有任何錯誤與疏漏,這全 乃筆者的責任。另外,筆者也要感謝三位考試委員李明輝老師、林遠澤老師、彭 文本老師針對筆者的研究計畫與論文所提出的建議與批評。基本上,五位老師的 意見直指論文的核心基礎,讓筆者能夠重新檢視這項研究的有效範圍與界限。筆 者也要特別感謝內子李曉雲在各方面的支持,給了我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小兒陳 轁世是很好的生活玩伴,帶給筆者源源不絕的歡樂;筆者一直能得到父母與弟弟 的各種幫助,這永遠是最幸運的事。身在德國的友人黃正春先生與陳錫靈先生協 助尋找珍貴的研究文獻,特此感謝。最後,本論文是在臺灣科技部「獎勵人文與. 政 治 大 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計畫 補助下完成的(計畫編號: 立 108-2420-H-004-025-DR) ,這不僅讓筆者沒有現實顧慮,也是對筆者在學術研究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上的一種肯定。. Ch. engchi. i Un. v. ii. DOI:10.6814/NCCU202001540.

(3) 摘要 康德認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是辨解性的、反思性的。然而,「反思」是康德哲學 中最艱澀難懂的概念之一。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問題脈絡中有不同的理論意涵,而 康德從未給出一套完整系統性的闡明。更多時候,反思是作為一個解釋的根據, 用以闡明康德哲學系統中的其他主張。本論文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純粹理性批判》 中的一篇附錄──〈歧義篇章〉。儘管〈歧義篇章〉大部分的內容是在批評萊布 尼茲哲學,但是本文將嘗試指出,這篇附錄闡明了一套有關人類經驗認知的反思 理論。而這一套反思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先驗反思」。本文將從人類的經驗認知 的角度分析並論證「先驗反思」之中所隱含的規範性意涵。《純粹理性批判》所 關注的問題是人類認知能力的範圍與界限,各種表象的有效運用範圍,以及揭發 各種隱含在錯誤判斷中的幻相。就此而言,理性的自我批判與自我證成是奠基在 先驗反思的規範性之上。本文希望能夠闡明:先驗反思是人類認知的規範性根源, 因而是人類認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立. 政 治 大. 關鍵字:先驗反思、規範性、經驗、比較與聯結、判斷.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iii. DOI:10.6814/NCCU202001540.

(4) Abstract According to Kant, human cognition is characterized as discursive and reflective. However, “reflection”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obscure concepts in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Although the meanings of this concept are various in different contexts of Kant’s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xposition to the concept is still lack of. In most cases, “reflection” is laid as a ground for other claims in the system.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so-called appendix “The Amphiboly of the Concepts of Reflection” i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provides a rather complete account for 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Despite being apparently as a systematic critique of Leibniz’s philosophy, this appendix consists of a philosophical insight on how the reflection functions as normative source for human cognitive activities. This study will argue that ‘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 is a normative source for human cognition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s depicted by Kant.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nform with the idea of critical philosophy when it becomes an unescapable duty for this philosophical programme to determine the legitimate employment of human capacities, their boundaries and limitations, even to uncover unavoidable illusions hidden in human reason. Under this interpretation, the idea of 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 is not only the main theme of this appendix, but also at the very heart of the critical philosophy..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Keywords: 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 Normativity, Experience, Comparison and Connection, Judgment. Ch. engchi. i Un. v. iv. DOI:10.6814/NCCU202001540.

(5) 目錄 凡例..............................................................................................................................vii 康德著作縮寫列表.................................................................................................... vii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5 a. 〈歧義篇章〉只具有哲學史意義 ........................................................... 5 b. 〈歧義篇章〉是一種拼湊....................................................................... 7 c. 〈歧義篇章〉是〈先驗分析論〉的結論 ............................................... 8 d. 〈歧義篇章〉隱含一套反思理論.........................................................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題.................................................................................... 11 第二章 洛克與萊布尼茲.......................................................................................... 18 第一節 洛克感性化了知性概念........................................................................ 20. 治 政 大 a. 一切觀念源自感覺 ................................................................................. 21 立 b. (經驗的)反思是被動的..................................................................... 25 ‧. ‧ 國. 學. c. 知性產生複合觀念 ................................................................................. 27 第二節 萊布尼茲智性化了現象........................................................................ 31 a. 模糊與清晰的知覺 ................................................................................. 33 b. 清晰的認知與反思................................................................................. 38 小結...................................................................................................................... 41. y. Nat. sit. n. al. er. io. 第三章 感性與知性的二分...................................................................................... 42 第一節 經驗心理學的觀點................................................................................ 44 第二節 基礎力的畫分........................................................................................ 53 a. 直觀與概念的區分 ................................................................................. 53 b. 感性與知性作為基礎力......................................................................... 60 c. 多重的基礎力 ......................................................................................... 64 第三節 理性統一性之理念................................................................................ 68 小結...................................................................................................................... 75 第四章 反思與反思概念.......................................................................................... 77 第一節 反思概念................................................................................................ 78. Ch. engchi. i Un. v. a. 前批判時期的發展 ................................................................................. 80 b. 反思概念之確立..................................................................................... 92 第二節 反思能力.............................................................................................. 102 a. 知性作為反思的能力 ........................................................................... 103 b. 邏輯反思............................................................................................... 109 i. 形式與質料是一切比較活動的基礎 ........................................... 112 ii. 經驗概念之形成 .......................................................................... 115 v. DOI:10.6814/NCCU202001540.

(6) iii. 判斷的邏輯形式 ......................................................................... 122 c. 先驗反思 ............................................................................................... 127 i. 何謂「先驗的」反思? ............................................................... 127 ii. 規範性的根源 .............................................................................. 139 小結.................................................................................................................... 146 第五章 反思概念的歧義與駁斥............................................................................ 147 第一節 「錯誤」的邏輯意義.......................................................................... 149 a. 一般而言的錯誤 ................................................................................... 149 b. 先驗反思與幻相................................................................................... 164 第二節 反思能力中的幻相.............................................................................. 169 a. 反思概念的歧義 ................................................................................... 170 b. 主觀根據與客觀根據的混淆............................................................... 173 小結.................................................................................................................... 176 第六章 結論:〈歧義篇章〉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的定位................................ 178. 治 政 大 參考文獻.................................................................................................................... 185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vi. DOI:10.6814/NCCU202001540.

(7) 凡例 1. 本文中《純粹理性批判》的引文出處以 A 及 B 代表 1781 年與 1787 年兩個不 同 版 本 。其 他 的康 德著 作 引 用之 出 處則 以普 魯 士 皇家 科 學院 (Königlich Preuß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版康德全集冊數及頁碼為標準。著作 名稱請參閱「康德著作縮寫列表」,參照格式為:Ak. [冊數]: [頁碼]。 2. 關於康德著作的引文之中譯,《純粹理性批判》採用鄧曉芒先生的翻譯,《一 切 能 作 為 學 問 而 出 現 的 未 來 形 上 學 之 序 論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reten können)》 (以下簡稱《未 來形上學序論》)則採用李明輝教授的翻譯。康德其餘著作的引文則為筆者自 己的翻譯,同時參照其他的中文或英文的譯本。任何翻譯或譯文更動所出現 的錯誤皆為筆者的責任。. 學. ‧ 國. 3.. 政 治 大 本文會根據康德的原意與脈絡對譯文作出更動。例如,鄧先生將康德的 立 “Reflexion/Überlegung”翻譯為「反省」,本文一律改為「反思」;“Erkenntnis” 被譯為「知識」 ,本文一律改為「認知」等等。如有必要,其他譯文中概念術 語的更動將在內文的註腳中說明。. ‧. 4. 引文中的粗體皆為筆者所添加,以示強調。.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vii. DOI:10.6814/NCCU202001540.

(8) 康德著作縮寫列表 Ak.. Gesammelte Schriften (Akademie-Ausgabe). Anthropologie. 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Beweisgrund. Der einzig mögliche Beweisgrund zu einer Demonstration für das Dasein Gottes. Briefwechsel. Kants Briefwechsel. Dissertation. De Mundi sensibilis atque intelligibilis forma et Principiis. EE. Erste Einleitung in die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Entdeckung. Über eine Entdeckung, nach der alle neue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durch eine ältere entbehrlich gemacht warden soll. 政 治 大. 立. ‧ 國. Über den Gebrauch teleologischer Principien in der Philosophie. sit. y. Nat. n. al. 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io. KrV. ‧. Gebrauch. Welches sind die wirklichen Fortschritte, die die Metaphysik seit Leibnitzens und Wolf's Zeiten in Deutschland gemacht hat?. 學. Fortschritte. i Un. v. KU. Kritik der Urtheilskraft. MaN. Metaphysische Anfangsgründe der Naturwissenschaft. Prolegomena. Prolegomena zu einer jeden künftigen Metaphysik, die als Wissenschaft wird aufterten können. Refl.. Reflexionen. Spitzfindigkeit. Die falsche Spitzfindigkeit der vier syllogistischen Figuren. Unterschied. “Von dem ersten Grunde des Unterschieds der Gegenden im Raume”. Untersuchung. Untersuchung über Deutlichkeit der natürlichen Theologie und der Moral. Ch. engchi. Grundsätze. der. viii. DOI:10.6814/NCCU202001540.

(9)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研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學者會有這樣的見解:康德總會將一 些重要的哲學觀點安排在著作的「附錄」(Anhang)或「附釋」(Anmerkung)中。1 在 《純粹理性批判》的〈先驗分析論〉(Transzendentale Analytik)結尾,康德附上了 一篇附錄,題名為〈由知性的經驗性運用與先驗性運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 的歧義〉(Von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durch die Verwechselung des empirischen Verstandesgebrauchs mit dem transzendentalen)(以下簡稱〈歧義篇章〉 (Amphibolie-Kapitel))(KrV A260-292/B316-349)。康德在這篇附錄中提出「先驗. 治 政 大 反思」(transzedentale Reflexion)與「反思概念」(Reflexionsbegriffe)。這是一套完 立 全不同於正文的理論,以致它在《純粹理性批判》中顯得格外地不協調。縱使如 ‧. ‧ 國. 學. 此,〈歧義篇章〉之所以吸引學者的目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附錄含有豐 富的思想資源與洞見,它所隱含的哲學意涵遠超出一般附錄所能承載的。本文希 望能進一步深入地挖掘〈歧義篇章〉所蘊含的哲學洞見。 首先, 「反思」(Reflexion/Überlegung)源自於拉丁文的“reflexio”,原是指光學 中的折射現象。這個字在中世紀才逐漸成為一個哲學術語,但事實上它的哲學意. y. Nat. sit. n. al. er. io. 涵比字詞的使用擁有更久遠歷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臘哲學,因為所有哲學思考都 是反思性的。2 同樣的, 《純粹理性批判》就是一部理性對自身認知能力的批判, 以闡明理性所擁有的各種先天認知的形式條件。而這種自我批判奠定在康德式的 先驗反思之上。3 因此,本論文嘗試從認知的規範性角度去詮釋康德的反思理論, 藉此提供一個不同的視域來理解康德哲學的獨特性。 然而,康德的「反思」具有多重的面向與意涵。4 他從不把反思視為批判哲. Ch. engchi. i Un. v. 請參閱 H. J. Paton, "Kant on the Errors of Leibniz," in Kant Studies Today, ed. Lewis White Beck (La Salle: Open Court, 1969), p. 72;Renate Broecken, Das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Köln, 1970), p. 1。 2 請 參 閱 Hans Wagner, "Reflexion," in Kritische Philosophie: Systematische und historische Abhandlungen, ed. Karl Bärthlein and Werner Flach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1980), p. 57。 3 請參閱 Paton, "Kant on the Errors of Leibniz," p. 74;Karin de Boer, "Pure Reason's Enlightenment: 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 in Kant's First Critique," in Kant Yearbook 2/2010, Metaphysics, ed. Dietmar H. Heidemann (Berlin: De Gruyter, 2010), p. 67。 4 根據 Heinz-Jürgen Hess 從康德各個著作中的整理,「反思」至少有五種不同的使用方式:(1)一 般的:將反思等同於知性,亦即,知性是一種反思的能力;(2)邏輯的:反思是一種比較的能力; (3)先驗的:反思能分辨表象及其所屬的認知根源;(4)審美的:反思在構想力與知性之間的比較 中獲得對象的審美形式;(5)道德的:反思在比較中確定人類對非人類存有者的義務。一套全面 的康德式反思理論必須含蓋這五種反思的意涵。但是,這已經超出本文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外。相 1. 1.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0) 學研究的對象,而且沒有一套完整系統性的闡述。5 更多時候,反思是作為一種 解釋的根據,以論證其他哲學主張。因此,有關「反思」的定義與理論意涵見諸 於各個著作中,在不同的問題脈絡中有不同的意義。6 〈歧義篇章〉則是少數對 「反思」有較多談論的段落,也是本論文要關注的主要文獻。 就文獻結構而言,〈歧義篇章〉內部共有四個小節,第一節為主文,另外三 節是「附釋」。第一節(從 KrV A260/B316 至 A268/B324)可進一步被分為兩個 部分。前半部分(KrV A260-3/B316-9)引入反思與反思概念,區分邏輯反思與先驗 反思的不同,並主張一個客觀有效的判斷是建立在以先驗反思為基礎的客觀比較 上。後半部分(KrV A263-8/B319-24)則分析萊布尼茲(Gottfried Leibniz, 1646-1716) 的單子論(Monadologie)中幾個主要哲學原理如何混淆了這些反思概念,並指出反 思概念被分別地運用在直觀或概念時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第二節(從 KrV A268/B324 至 A280/B336)則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KrV A268-71/B324-7)引入「先驗正位論」(transzendentale Topik)的概念,主張直觀與 概念必須被指派到不同的心靈位置(即感性與知性) ,才能進行客觀比較。此外,. 治 政 大 康德也指出,由於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與萊布尼茲都沒有正確區分感性 立 與 知 性 , 以 致 他 們 都 將 表 象 歸 屬 到 錯 誤 的 心 靈 根 源 。 第 二 部 分 (KrV ‧. ‧ 國. 學. A271-6/B327-32)則再次運用四組反思概念分析萊布尼茲哲學如何混淆了這個 「先驗場所(tranzendentaler Ort)」,以致產生出錯誤的哲學主張。第三部分(KrV A276-80/B332-6)則主張,反思概念分別用於分析現象或物自身時,也會產生不 同主張。 第三節(從 KrV A280/B336 至 A289/B346)討論「全有或全無公理(dictum de. y. Nat. sit. n. al. er. io. omni et nullo)」。這一邏輯公理涉及類(Gattung; genus)與種(Art; species)的標記 (Merkmal; nota),因而涉及表象的外延(Umfang)之間的邏輯關係。然而,由於單 子論無法從表象的外延考慮事物的邏輯關係,因此萊布尼茲試圖改寫這個公理, 從表象的內涵來考慮事物的邏輯關係。而單子論就是奠基於這個改寫後的公理。. Ch. engchi. i Un. v. 反的,本文將只關注前面三種意義的「反思」 ,它們都與經驗活動有關。請參閱 Heinz-Jürgen Hess, "Zu Kants Leibniz-Kritik in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in Beiträge zu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781-1981, ed. Ingeborg Heidemann and Wolfgang Ritzel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81), pp. 209-10。 5 請參閱 Stefan Heßbrüggen-Walter, "Topik, Reflexion und Vorurteilskritik: Kants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im Kontext,"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6 (2004), p. 146。 6 在康德正式出版的著作中,除了〈歧義篇章〉有比較詳細的討論外,另見《邏輯學》(Jäsche Logik) (§ 5-6, Ak. 9: 93-95),其他著作則多只點到為止,例如: 《未來形上學序論》(Ak. 4: 288-90)、 《判 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Einl. IV, Ak. 5: 179-180)、《實用觀點之下的人類學》 (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Ak. 7: 134, 138, 141)、 《道德底形上學》(Metaphysik der Sitten) (Ak. 6: 442-444)。在未出版的手稿中,原為《判斷力批判》第一版導論(Erste Einleitung) 則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文獻(Ak. 20: 211ff.)。同樣地,我們在邏輯學相關的上課筆記中也發現相 關 的 談 論 , 例 如 : Logik Pölitz, Ak. 24: 566-568 ; Logik Busolt, Ak. 24: 654-656 ; 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53f.;Wiener Logik, Ak. 24: 907-910。在劄記(Reflexionen)裡,我們也 可以發現許多零星的相關記錄,例如:Ak. 15: Relf. 409, 741, 831, 878, 989;Ak. 16: Refl. 2389, 2849, 2851, 2854, 2860, 2865, 2868, 2876, 2878;Ak. 17: Refl. 4649;Ak. 18: Refl. 5051 等等。 2.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1) 康德指出,被萊布尼茲改寫後的公理是不成立的,而單子論也站不住腳。7 第四節(從 KrV A290/B346 至 A292/B349)則討論「無(Nichts)」的概念。 康德指出,一個完整的先驗哲學(Transzendentalphilosophie)體系以「對象一般 (Gegenstande überhaupt)」作為開始點,並進一步區分出「某物(Etwas)」與「無」。 所有範疇都涉及某物,對立於某物的則是無。因此,康德試圖分析「無」在先驗 哲學中的四種不同意涵,以完整地補充知性對於對象一般之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 規定。如此,整個先驗哲學才能算是完備的。8 整體而言, 〈歧義篇章〉是以反思與反思概念為立論基礎,去批評萊布尼茲, 同時暗示洛克也犯下了類似的錯誤。康德在〈歧義篇章〉開篇如此定義「反思」: 反思並不與諸對象本身發生關係,以直接獲得它們的概念,而是這種內心狀 態,在其中我們首先準備去發現我們由以達到這些概念的那些主觀條件。它 是對被給與的表象與我們的不同認知根源的關係的意識,惟有通過這種意識, 表象與我們的不同認知根源相互之間的這種關係才能得到正確的規定。(KrV A260/B316)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這個定義指出,反思能意識到表象與認知根源之間的關係,而這關係不同於表象 與對象之間的關係,因而不涉及任何對象之規定。基本上,對對象的規定能產生 對象性的認知,而這涉及直觀與概念、感性與知性的結合。相反的,反思並不直 接產生任何對象性的認知,而是在主體形成對象認知之前,預先確定表象與其所 屬的認知根源的關係。就此而言,反思活動並沒有實質地擴展我們的對象認知, 因為那是由感性與知性的結合完成的。 10 儘管康德的表述容易讓人誤以為,反. sit. y. Nat. n. al. er. io. 「全有或全無公理」原是傳統邏輯學中定言三段論(kategorische Vernunftschlüsse)的邏輯原理。 請參閱 Refl. 3217 與 Refl. 3218, Ak. 16: 717;Jäsche Logik, §63, Ak. 9: 123;Logik Philippi, Ak. 24: 473;Logik Busolt, Ak. 24: 673;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72f.。──康德在前批判時期曾 運用這個原理證明,定言三段論中的第一格(A Figure)是其他三個格(E, I, O Figure)的基礎,因此 其他三個格最終都可以還原至第一格。請參閱 Spitzfindigkeit, §2, Ak. 2: 49。 8 顯然,「無」的概念在先驗哲學之中占有一個位置,它們是為了系統的完備性而作的補足。儘 管這些概念是根據範疇作為導引而作安排,但是它們在本質上與範疇和反思概念是完全不同類的 概念。此外,第一類無的概念意涵是「沒有對象的空洞概念(leerer Begriff ohne Gegenstand)」 ,亦 即本體或「理性的存有物(ens rationis)」 。對批判哲學而言,這類對象概念雖然本身是不矛盾的, 因而這類對象在邏輯上是可能的,但是它們無法透過感性的直觀被給與,因此我們也不可以把它 們視為認知上可能的,亦即,可能的經驗對象。認知上的不可能指的是,它不符合經驗認知的形 式條件(KrV A218/B265)。由於這些理性的對象將在〈先驗辯證論〉中處理,因此,這一小節是 由〈先驗分析論〉到〈先驗辯證論〉的一個過渡,正如康德在本節一開始就寫道:「在我們離開 〈先驗分析論〉之前…」(KrV A290/B346)。因此,我們可以初步推斷,無的概念與反思概念沒 有直接的關係,也沒有運用上的歧義問題。它們最多都同樣擁有量、質、關係、模態四個面向。 因此,本文在這裡不作進一步的分析。 9 在康德的用詞裡,“Überlegung”與“Reflexion”的意義幾乎等同,它們都被用來翻譯拉丁文中的 “reflexio”。因此,在康德的著作中,這兩個術語是交互使用而沒有嚴格的區分。另外,十八世紀 的哲學家會使用不同的詞來翻譯“reflexio”,例如:鮑姆嘉登(A. G. Baumgarten, 1714-1762)使用 “Überlegung”,邁爾(G. F. Meier, 1718-1777)則使用“Nachdenken”。 10 Hans Wagner 認為,就一般的思想形式而言,由於反思是一種折返回思想自身的活動,以察覺 各種確定的關係。因此,反思不會擴展任何既有的認知,這也是反思的重要基本特徵。請參閱 7. Ch. engchi. i Un. v. 3.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2) 思是某種個別獨立的認知能力,因而有別於感性與知性。然而,反思其實是人類 心靈中一種主動自發性(Spontaneität)的特質,它有別於認知能力中的被動接受性 (Rezeptivität)。就此意涵而言,一切具有主動自發性的認知能力都是反思性的 (reflexiv),包括知性與理性。 〈歧義篇章〉大部分的篇幅是在批評萊布尼茲,這些批評的立論基礎是先驗 反思與四組反思概念。四組反思概念(亦被稱為「比較概念」[Vergleichungsbegriff; conceptus comparationis])是:同一/差異(Einerleiheit/Verschiedenheit)、一致/ 對立(Einstimmung/Widerstreit)、內在/外在(Innere/Äußere)、質料/形式(Materie/ Form)。然而,這篇附錄的目的難道單純只是為了批評萊布尼茲嗎?實則不然。 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去釐清。第一個問題是:反思在《純粹理性批判》系 統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正如康德在前言中指出,《純粹理性批判》不是去批 判任何一本書或系統,而是去批判理性的認知能力,並同時規定它的根源、範圍、 界限(KrV AXII)。康德依序在〈先驗感性論〉中檢視感性能力,在〈先驗分析論〉 中檢視知性能力,在〈先驗辯證論〉中檢視理性能力。這已是一個對人類認知能. 治 政 大 力的完整批判。 那麼,康德另外再提出反思能力,這是否會危及到原有的系 立 統完備性?第二個問題是:反思與反思概念如何在經驗的認知活動之中發揮作用? 11. ‧. ‧ 國. 學. 康德對萊布尼茲的批評已經表明,反思能力涉及對象認知的客觀有效性問題。儘 管康德在〈先驗分析論〉的正文中試圖去論證,知性與感性是人類獲得認知的兩 個主要來源,可是〈歧義篇章〉卻又指出,「一切判斷,甚至一切比較都需要一 個 反 思 , 即 需 要 對 那 些 給 與 的 概 念 所 從 屬 的 認 知 能 力 進 行 辨 別 」 (KrV A261/B317)。這無疑是肯定了反思對認知活動的重要性。然而,康德在〈歧義篇. y. Nat. sit. n. al. er. io. 章〉中提供給我們的理論線索並不多,因此,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去釐清。12 基本上,〈歧義篇章〉對萊布尼茲的批判蘊涵了一個《純粹理性批判》的基 本立場:如果認知主體沒有以先驗反思作為根據,以致把表象的單純比較誤認為 是物的客觀比較,主體就有可能產生錯誤的判斷。由於少了先驗反思,「萊布尼 茲把現象智性化了,一如洛克把知性概念…均感性化」(KrV A271/B327)。萊布. Ch. engchi. i Un. v. Wagner, "Reflexion," p. 57。 11 Reinhard Brandt 指出,在十七、十八世紀的哲學家與邏輯學家普遍認為,人類的認知包含了 三種主要的思想機能:知性、判斷力、理性。它們分別能夠產生概念、判斷、推論。傳統的邏輯 學系統也依此包含了這三個部分,而康德那個時代的大部分邏輯學著作基本上也採取這一畫分。 請參閱 Reinhard Brandt, The Table of Judgme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 67-76, B 92-101, trans. Eric Watkins (Atascadero: Ridgeview, 1995), pp. 54-56。──基本上,康德本人也接受這一傳統邏輯 學的畫分,同時按此架構畫分先驗邏輯(transzendentale Logik)的基本結構(KrV A130f./B169)。康 德的學生 Gottlob B. Jäsche (1762-1842)認為,康德也同意傳統邏輯學對思想機能的畫分。概念、 判斷、推理基本上構成了人類認知的基本成素。Jäsche 也根據這一基本架構來編輯康德的《邏輯 學》 。請參閱 Jäsche Logik, Ak. 9: 4;Logik Busolt, Ak. 24: 653;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63。 12 Longuenesse 從知性作為一種下判斷的能力(Vermögen zu urteilen)的角度詮釋反思概念與判斷 形式之間的理論關係,補足了這方面的空白,請參閱 Beatrice Longuenesse, Kant and the Capacity to Judge: Sensibility and Discursivity in the Transcendental Analytic of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rans. Charles T. Wol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3) 尼茲以邏輯的反思(logische Reflexion)建構其單子論體系,卻將屬於感性的表象 誤認為屬於知性的。洛克以經驗的反思(empirische Reflexion)解釋觀念的起源, 結果卻將屬於知性的概念誤認為屬於感性的。康德認為,如果我們錯誤理解表象 的本質與其所屬的認知根源,那麼我們就無法察覺到,藉由反思所獲得的表象之 關係會有歧義(Amphibolie),亦即,反思在感性中與知性中的比較會產生不一樣 的結果。13 因此,康德主張:一套正確的經驗理論必須奠基於先驗反思之上。 分析至此,我們似乎可以得出兩個不融貫的看法: (1) 反思不是經驗之構成要素(一如直觀與概念) ,它不產生任何對象認知; (2) 但是,客觀有效的認知卻需要反思。 〈先驗分析論〉的核心主張是,只有當表象透過範疇而被關聯到對象時,一個認 知才是客觀有效的。倘若客觀有效的認知也需要反思,那麼批判哲學內部立即就 會產生一種緊張關係。一方面,反思對於客觀有效的認知而言是必要的。但是康 德在〈先驗分析論〉正文中並未把反思理論的意涵完整開展出來,這蘊涵:〈先. 治 政 大 驗分析論〉正文的闡述似乎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一旦我們能夠挖掘出康德的 立 反思理論的意涵,這又蘊涵:〈先驗分析論〉附錄的反思理論似乎無法與〈先驗 ‧. ‧ 國. 學. 分析論〉正文的闡述(尤其是範疇理論)融貫地安排在批判哲學之中,導致正文 的闡述有被弱化、甚至被取代的可能。 本論文將以〈歧義篇章〉作為研究主題,以嘗試消除上述哲學系統內部的緊 張關係。筆者將把研究重點放在經驗與反思之間的關係,並且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反思有別於感性與知性(以致反思概念有別於直觀形式與範疇),那麼反思. y. Nat. n.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al Ch. engchi. er. io. sit. 在人類的經驗認知中具有什麼樣的作用?. i Un. v. 在研究〈歧義篇章〉時,第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歧義篇章〉在《純粹 理性批判》中具有什麼樣的系統性地位?接下來,筆者將回顧四種主流詮釋,並 指出它們的詮釋可能會面對的問題。. a. 〈歧義篇章〉只具有哲學史意義 第一種詮釋認為,〈歧義篇章〉只具有哲學史的意義,它旨在批評傳統哲學 (主要以萊布尼茲為主) 。14 這種詮釋無疑是最貼近文本的內容,康德逐一反駁 “Amphibolie”一詞最早是出現在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B.C.)的《詭辯篇》(De Sophisticis Elenchis)中,它是一個概念因語法結構而產生不同意義所引起的錯誤。另一個相近的概念是 “Paralogism”,它指的是一個三段論中的中詞在兩個前提中有不同的意義指涉,屬於中詞的歧義 所產生的謬誤。請參閱 De Sophisticis Elenchis, 165b27, 166b38。 14 這種詮釋只聚焦在康德對萊布尼茲哲學的批判,主要代表有 Arthur Schopenhauer, Die Welt als 13. 5.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4) 四個支撐萊布尼茲哲學的核心原理,這被認為是《純粹理性批判》中最精彩的部 分。15 當康德援引〈歧義篇章〉中的觀點,來討論萊布尼茲之後的西方形上學 是否有取得實質的進步,又或者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以及批判哲學在這個 歷史進程中處於什麼位置。康德認為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歷史問題。16 由此可知,萊布尼茲是那個時代哲學發展中一個無法迴避的對象。當一個新 的哲學理論被提出時,它必須指出,過往舊有的哲學遺留了什麼問題,或引發了 什麼問題。就此而言,〈歧義篇章〉指出了萊布尼茲哲學(尤其是單子論)所引 發的問題,並解釋批判哲學如何有效地解決這問題。因此,〈歧義篇章〉不只是 單 純 地 批 評 萊 布 尼 茲 , 而 且 藉 此 指 明 , 批 判 哲 學 是 一 條 可 行 的 進 路 (KrV A856/B884)。換言之,儘管〈歧義篇章〉只有哲學史的意義,但批判哲學的自我 定位與立場取決於它如何回應萊布尼茲哲學。 然而,這種歷史詮釋有兩個解釋上的困難。首先,這詮釋會進一步導致這樣 的結論:〈歧義篇章〉對《純粹理性批判》的理論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補充。即使 我們將這篇附錄移除,這也不會影響《純粹理性批判》的系統完整性。由於康德. 治 政 大 已在〈先驗感性論〉與〈先驗分析論〉中確立先天認知的成素、範圍、界限,進 立 而嚴格區分現相(Phaenomenon)與本體(Noumenon)。 相較之下,先驗反思與反 17. ‧. ‧ 國. 學. 思概念只是以批判萊布尼茲形上學為目的而引進的增補。這不屬於批判哲學系統 固有的部分,故康德以附錄的形式安排這一章。因此,〈歧義篇章〉成了一個無 關緊要的章節。本文將會論證,〈歧義篇章〉對《純粹理性批判》既有的理論具 有實質性的補充。一旦我們將有關萊布尼茲的批判的內容拿走,遺留下來的反思 與反思概念對於《純粹理性批判》仍有積極的理論意涵。. y. Nat. sit. n. al. er. io. 其次,將〈歧義篇章〉理解為對萊布尼茲哲學的批判,並不能因此證明它只 具有哲學史的意義。事實上,〈歧義篇章〉並沒有觸及到傳統形上學中的三個主 題:靈魂、世界、上帝。當詮釋者主張〈歧義篇章〉帶有一種哲學史的旨趣,這 並沒有觸及到康德對人類理性的哲學診斷:理性出於自身的本性,總是試圖越過. Ch. engchi. i Un. v. Wille und Vorstellung, vol. 1 (Leipzig, 1859), pp. 564ff.;Hermann Cohen, Kommentar zu Immanuel 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Leipzig: Durr, 1907), pp. 110f.;Edgar Zilsel, "Bemerkungen zur Abfassungszeit und zur Methode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26 (1913), pp. 436f.;Norman Kemp Smith, A Commentary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London: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1923), pp. 419f.;A. C. Ewing, A Short Commentary on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p. 195f.;Paton, "Kant on the Errors of Leibniz," p. 72;Walter Bröcker, Kant über Metaphysik und Erfahrung (Frankfurt am Main: V. Klostermann, 1970), pp. 86f.;Rudolf Malter, "Logische und transzendentale Reflexion: Zu Kants Bestimmung des philosophiegeschichtlichen Ortes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hilosophie 35 (1981), pp. 285f.;Derk Pereboom, "Kant’s Amphiboly,"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73 (1991), pp. 50f.。基本上,這一詮釋所關注的問題是:康德如何 批評萊布尼茲?這些批評是否成立?顯然,這又是完全不同的問題,因而可以忽略〈歧義篇章〉 的理論意義。 15 請 參 閱 Karl Leonhard Reinhold, Versuch einer neuen Theorie des menschlichen Vorstellungsvermögens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2010), p. 497。 16 請參閱 Fortschritte, Ak. 20: 282-285。 17 本文將“Phaenomenon”翻譯為「現相」 ,而“Erscheinung”則翻譯為「現象」 ,以示區別。 6.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5) 可能經驗的界限,找尋找無條件者。〈先驗辯證論〉是對整個西方傳統形上學的 系統化與徹底的批判,並揭露其錯誤的根源,即先驗幻相(transzendentaler Schein)。 毫無疑問地, 〈先驗辯證論〉的哲學史意義遠勝於〈歧義篇章〉 。如果〈歧義篇章〉 只具有哲學史意義,因而可以從《純粹理性批判》中移除,那麼相同的論證也能 套用在〈先驗辯證論〉的身上。然而,我們不會說〈先驗辯證論〉只具有哲學史 的意涵,所以,即使移除它,也不會對《純粹理性批判》的完整性帶來任何影響。 基於這兩個理由,這種詮釋並不能很好地、完整地解釋〈歧義篇章〉在《純 粹理性批判》中的地位。. b. 〈歧義篇章〉是一種拼湊 第二種詮釋試圖探究〈歧義篇章〉的理論面向,但卻以拼湊理論(Patchwork Theory)作為詮釋角度: 〈歧義篇章〉具有理論的意義,卻被錯誤地安排在〈先驗 分析論〉之中。拼湊理論主張,《純粹理性批判》經歷近十年的醞釀,期間有各. 治 政 大 種不同的思想嘗試。不同時期撰寫的章節段落預設不同的哲學主張,這些主張甚 立 至可能相互衝突。 他們認為, 〈歧義篇章〉也是拼湊下的一個結果:除去最後 18. ‧. ‧ 國. 學. 一節有關虛無(Nichts)的談論外, 〈歧義篇章〉的前面三節是批判萊布尼茲,但是, 這三節的內容高度重覆。因此,有學者認為,〈歧義篇章〉的前三節內容分別於 三個不同時期完成,撰寫時間大約介於 1771 年至 1778 年之間。19 在仔細分析 康德一些概念術語的使用方式與論證後,就會發現〈歧義篇章〉中有些部分仍保 留前批判時期的主張,有些則是批判時期的成熟想法。這也表明〈歧義篇章〉的. y. Nat. sit. n. al. er. io. 內容並不一致,甚至有相互衝突的地方。 拼湊理論認為, 〈歧義篇章〉是一種章節安排上的誤置。 〈歧義篇章〉的重點 是批判萊布尼茲哲學,它涉及反思概念的歧義之謬誤。在康德早期的手稿中,歧. Ch. engchi. i Un. v. 拼湊理論原由 Hans Vaihinger 與 Erich Adicks 所提出,包括 Max Wundt、Edgar Zilsel、A. C. Ewing、 Norman Kemp Smith 在內的學者都以這理論來詮釋〈歧義篇章〉。他們將〈歧義篇章〉拆解為幾 個不同的部分,並根據康德的用詞習慣等線索推斷這些部分是在幾個不同時期撰寫的內容。例如: Smith 認為,〈歧義篇章〉是康德在編排章節上犯了錯誤,這一篇附錄討論萊布尼茲的存有論, 這是一個形上學的問題,所以,應該被安排在〈先驗辯證論〉之中。請參閱 Smith, A Commentary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p. 419。Ewing 也持類似的主張,認為這篇附錄是處理傳統獨斷 論形上學的錯誤,所以,應該被安排在〈先驗辯證論〉之中,請參閱 Ewing, A Short Commentary on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p. 195。 19 Ziesel 認為, 〈歧義篇章〉前三節的內容分別撰寫於三個不同時期。基本上,第一部分蘊涵本 體是可被認知的;第二部分則隱晦地否認這種可能性;第三部分則將本體排除在可認知的範圍之 外。Ziesel 指出,康德在〈歧義篇章〉的「附釋」中將現相歸給感性,並將本體歸給知性,這與 1770 年《就職論文》中的主張是一致的(Dissertation, §3, Ak. 2: 392)。這一主張隱含了我們是可 以認識到本體的,但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已經放棄了這種可能性(KrV A249, B307)。與 此同時,康德在這一部分也提到了範疇(KrV A269/B325),這又有別於《就職論文》 。據此,Zilsel 認為〈歧義篇章〉的第二部分(亦即「附釋」的第一節)的撰寫時間在第一部分之後,但在第二 部分之前。因此,〈歧義篇章〉在思想上並沒有一致性。請參閱 Zilsel, "Bemerkungen zur Abfassungszeit und zur Methode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pp. 431-48。 18. 7.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6) 義與誤推(Paralogismus)的意義相近而被交互使用。 20 正如理性的誤推涉及中詞 概念(terminus medius)概念的歧義一樣(KrV A341ff./B399ff.),反思概念之運用所 引起的歧義也屬於傳統形上學所犯下的錯誤。這個批判理應是〈先驗辯證論〉應 該完成的工作。因此,拼湊理論認為, 〈歧義篇章〉並不屬於〈先驗分析論〉 ,而 是〈先驗辯證論〉的一部分。 拼湊理論最終將《純粹理性批判》從一部系統性的著作拆解成一部零碎的著 作,以解釋它們內容之間衝突與不一致的成因。但是,這種詮釋與康德強調的立 場相反,也不符合康德自己的意圖。批判哲學要求其各種主張必須依循特定的原 理 而 成 為 一 個 系 統 , 否 則 這 些 主 張 就 只 是 一 種 任 意 的 堆 疊 (Aggregat)(KrV A64/B89, A80-1/B106-7)。例如,康德強調,我們是根據判斷的邏輯形式(logische Form)為指引而獲得所有範疇(Kategorie)。他同時指責,亞里斯多德的十個範疇 沒有根據任何原理,只是一種任意的堆疊(KrV A80-1/B106-7)。由此可知,雖然 拼湊理論能夠解釋《純粹理性批判》內在衝突的成因,卻違反了康德的思想意圖。 本文將為康德對系統一致性的意圖進行辯護,並主張〈歧義篇章〉在理論上. 治 政 大 屬於〈先驗分析論〉 ,而不屬於〈先驗辯證論〉 。最主要的理由是:反思的比較對 立 於客觀的對象認知是非常重要的。〈歧義篇章〉想要指出,若沒有客觀的比較 ‧. ‧ 國. 學. (objektive Komparation),我們就會犯下和萊布尼茲一樣的錯誤,曲解了許多經驗 認知。換言之,先驗反思與反思概念始終是一條重要的理論線索,說明〈歧義篇 章〉與〈先驗感性論〉和〈先驗分析論〉之間的關係。. sit. y. Nat. c. 〈歧義篇章〉是〈先驗分析論〉的結論. n. al. er. io. 第三種詮釋進路對〈歧義篇章〉的理論意義有不同的解讀。他們主張,〈歧 義篇章〉應連同前一章〈將一切一般而言的對象區分為現相與本體的根據〉 (Von. Ch. i Un. v. dem Grunde der Unterscheidung aller Gegenstände überhaupt in Phaenomena und Noumena,以下簡稱〈現相與本體〉)(KrV A236-260/B294-315)一起被視為〈先 驗分析論〉的總結。 21 這樣的結構安排與〈先驗辯證論〉有一種對應的關係。 康德在〈先驗辯證論〉之結尾也附上了一篇附錄(KrV A642-704/B670-732)。該附 錄有兩個章節,分別為〈純粹理性之理念底規約運用〉(Von dem regulativen Gebrauch der Ideen der reinen Vernunft),以及〈人類理性之自然辯證底終極目的〉 (Von der Endabsicht der natürlichen Dialektik der menschlichen Vernunft)。如果我們. engchi. 將〈先驗分析論〉與〈先驗辯證論〉視為一系列複雜的論證,那麼附錄在這兩個 論證之中承擔了結論的功能,總結正文裡的分析。. 請參閱 Refl. 5552, Ak. 18: 218f.。 請參閱 Graham Bird, The Revolutionary Kant: A Commentary o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hicago: Open Court, 2006), p. 524;Marcus Willaschek, "Phaenomena/Noumena und die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in Immanuel Kant: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ed. Georg Mohr and Marcus Willaschek (Berlin: Akademie, 1998), p. 325。 20 21. 8.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7) 但這個詮釋卻有一個問題,如果〈歧義篇章〉是對〈先驗分析論〉的總結, 那麼我們也得接受一個更明確的觀點:〈歧義篇章〉是由〈先驗分析論〉直接推 導出的必然結論。但是,作為一個結論,它理應不能超出〈先驗分析論〉既有的 範圍,同樣不增加任何全新的內容,否則它就不是一個論證的結論。 22 然而, 反思與反思概念無疑都是全新的哲學概念,它們有別於〈先驗感性論〉與〈先驗 分析論〉主文的內容。與此同時,康德稱這套與反思相關的理論為「先驗正位論」 (transzendentale Topik)。這似乎有意區別於〈先驗感性論〉與〈先驗分析論〉 。顯 然,先驗正位論可以做為先驗邏輯(transzendentale Logik)的一部分,這至少合乎 傳統邏輯的畫分。23 因此, 〈先驗分析論〉與〈歧義篇章〉不是一種前提與結論 的單純邏輯推論關係。 如果〈歧義篇章〉是一個結論,那麼康德應該如〈先驗感性論〉一樣,安排 一個結論(Schluss)或結語(Beschluss),而非一篇附錄。24 例如,A 版與 B 版的「先 驗推證」(transzendentale Deduktion)分別有「概括式呈現」(summarische Vorstellung) (KrV A128)與「結果」(Resultat) (KrV B165);B 版的純粹理性之誤推有一個結語. 治 政 (KrV B426) ; 在 純 粹 理 性 之 背 反 (Antinomie) 中大 也有一個「結論附釋」 立 (Schlußanmerkung) (KrV A565/B593)。唯獨〈先驗分析論〉與〈先驗辯證論〉沒 ‧. ‧ 國. 學. 有類似的安排。換言之,康德並無意將它們視為前提與結論的論證關係。雖然康 德為〈先驗分析論〉與〈先驗辯證論〉各安排一篇附錄,但這並不表示,在缺少 一個明確章節的情況下,附錄就得承擔起結論的功能。25 相較於〈歧義篇章〉,前一章的〈現相與本體〉更像是〈先驗分析論〉的結 論。〈先驗分析論〉證明,純粹知性概念只有運用在感性直觀中才具有客觀實在. y. Nat. sit. n. al. er. io. 性。因此,康德在〈現相與本體〉中直言, 「先驗分析論有這樣的直接結論」(KrV A246/B303):知性無法先天地超出一般可能經驗的形式,並且只能認知現象,而 不能越過感性的界限。換言之,〈現相與本體〉已經很好地為〈先驗分析論〉中 的論證作總結,〈歧義篇章〉無須再作另一次的總結。. Ch. engchi. i Un. v. 我們可以從演繹法(deduction)與歸納法(induction)的推論概念去類比這個問題。在演繹法之中, 結論中所獲得的主張是由前提所保證的,因此,結論不會超出前提所能給與支持的範圍之外;相 反的,歸納法的結論雖然也是由前提推論所獲得,但其內容已經超出前提所能給與支持的範圍。 如果〈歧義篇章〉是〈先驗分析論〉的一個結論,那麼它理應由〈先驗分析論〉的內容直接推論 出,並且〈歧義篇章〉沒有任何超出〈先驗分析論〉正文範圍的內容。然而〈歧義篇章〉與前面 章節不是一種邏輯推論的關係。儘管它的內容已經超出〈先驗分析論〉正文的範圍,但也不能因 此就認為它是由歸納論證所獲得的。 23 請參閱 Heßbrüggen-Walter, "Topik, Reflexion und Vorurteilskritik," p. 147。 24 在〈先驗感性論〉中,在空間與時間概念的「形上學闡釋」(metaphysische Erörterung)與「先 驗闡釋」(tranzendentale Erörterung)後,分別都有一個結論,總結我們可以藉由上述論證得出的 結論(KrV A26f./B42f., A32f./B48f.)。在整部〈先驗感性論〉的工作結束前,康德也安排了一個結 語,僅管這個結語是在第二版中才加入的(KrV B73)。 25 Renate Broecken 認為,康德是藉由數學中的「附注」(Scholion)概念賦予附錄一種特殊的理論 功能,最直接的證據是康德在《未來形上學序論》使用「附注」指涉〈先驗辯證論〉的附錄 (Prolegomena, §60, Ak. 4: 364)。他認為,〈先驗分析論〉與〈先驗辯證論〉的附錄都在討論原理 如何被運用的問題,因此,附錄並不屬於系統原理的一個部分,而是屬於原理之運用的問題。請 參閱 Broecken, Das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p. 7。 22. 9.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8) 本文主張,〈歧義篇章〉不是〈先驗分析論〉的單純結論,而是對〈先驗分 析論〉的一個理論補充。〈歧義篇章〉隱含一個主張,所有客觀的對象認知都需 要先驗反思與反思概念,以便為範疇的綜合聯結的統一作準備,亦即,作為範疇 的正確的經驗性運用的主觀條件。. d. 〈歧義篇章〉隱含一套反思理論 最後一種詮釋進路則主張,〈歧義篇章〉不僅僅是對萊布尼茲哲學的批判, 同時也隱含了另一套系統性理論,其有別於〈先驗分析論〉正文中的理論。這種 詮釋試圖以一種系統化的方式來理解反思理論在批判哲學之中的定位,尤其是將 〈歧義篇章〉中所提到的兩種反思(邏輯反思與先驗反思)以及反思概念更好地 結合在既有的批判哲學系統之中。 基本上,主張這一詮釋的學者都會同意,康德對萊布尼茲的批評立基於先驗 反思與反思概念。因此,〈歧義篇章〉隱含一套反思理論。系統性的詮釋有一個. 治 政 大 優點,它能夠將康德反思理論固有的內容區別於康德對萊布尼茲的批評 。換言之, 立 就論證的結構而言,〈歧義篇章〉存在著兩條不同的論證進路。第一條論證進路 ‧. ‧ 國. 學. 以批判萊布尼茲哲學作為核心,這一部分無疑占據了〈歧義篇章〉大部分的內容。 第二條論證進路則是以先驗反思與反思概念作為主軸,這一部分的內容則相對不 完整。但無可否認,康德對於萊布尼茲哲學的批評是立基於第二個論證的。儘管 系統性詮釋沒有正面地指出這兩條論證進路上的區分,但是比起第一個論證,他 們關注的其實是第二個論證。. y. Nat. sit. n. al. er. io. 系統性的詮釋無疑能讓我們更完整地看到康德的反思理論的價值。但是,也 正是因為第二個論證不夠完整,這允許很大的詮釋空間。據此,有些學者試圖論 證,反思概念是批判哲學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跟範疇一樣重要。 26 有的學 者試圖以形式邏輯(formale Logik)和先驗邏輯的概念,重新建構一套康德式的反 思理論。27 有的學者則從嘗試從啟蒙運動對於「成見(Vorurteil)」的研究來指出, 康德的反思與先驗正位論是對於客觀認知的預先準備。 28 有的學者則從先驗邏 輯的對象性關係的視角,去理解康德的反思。29. Ch. engchi. i Un. v. 請參閱 ibid., ;Rudolf Malter, "Reflexionsbegriffe: Gedanken zu einer schwierigen Begriffsgattung und zu einem unausgeführten Lehrstück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Philosophis Naturalis 19 (1982), pp. 125-50。 27 請 參 閱 Peter Reuter, Kants Theor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Eine Untersuchung zum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1989)。── 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不同:前者不考慮知性認知的內容以及它們的對象的差異性,而只關注思想 的邏輯形式(KrV A54/B78, A55/B79);後者則先天地考慮對象與知性和理性的法則之間的邏輯關 係,以規定它們的來源、範圍、客觀有效性之根據(KrV A57/B81)。由於普遍邏輯(allgemeine Logik) 與形式邏輯在康德是等同的,故本文統一使用「形式邏輯」來表示。 28 請參閱 Heßbrüggen-Walter, "Topik, Reflexion und Vorurteilskritik,",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6 (2004), pp. 146-75。 29 請參閱 Michael Nerurka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und transzendentale Reflexion: das Amphibolie-Kapitel in 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26. 10. DOI:10.6814/NCCU202001540.

(19) 綜觀這些研究進路,學者對於康德的反思理論如何去補足〈先驗分析論〉或 《純粹理性批判》,有著很不一樣的看法。這符合康德對於系統性的追求,同時 也展現了《純粹理性批判》的多樣性面向。但是,這些詮釋是否與《純粹理性批 判》中既有的論述相一致,這是一回事。而這些詮釋能否證明,反思與反思概念 對《純粹理性批判》而言也是必要的,這又是另一回事。既有的詮釋嘗試證明, 反思與反思概念能很好地補充《純粹理性批判》所沒有談及、卻隱含在其中的面 向。然而,這些詮釋並沒有直接回答上一節有關批判哲學系統內部的緊張關係的 問題:反思與反思概念的作用要如何與批判哲學中的其他成素相融貫,而不致於 弱化或取代其他先天的認知成素的系統地位?本文認為,一種只有相關性與一致 性的詮釋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強的系統連結性。這才能有效地說明反思與反 思概念的必要性,並清楚展示〈歧義篇章〉與《純粹理性批判》其他部分之間的 關係。.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題 政 治 大 立 本文將關注〈歧義篇章〉與〈先驗分析論〉的系統性連結問題,以回答第一. ‧. ‧ 國. 學. 節所提出的問題:為何人類的經驗認知需要反思?〈先驗感性論〉和〈先驗分析 論〉已經指出,時間、空間、範疇皆為客觀認知的先天的可能性條件。若是如此, 〈歧義篇章〉提出先驗反思與反思概念的必要性,這勢必會在批判哲學的系統內 部引起緊張關係。因此,本文想要提出的問題是:在什麼意義下,客觀的認知同 時也需要反思與反思概念?. y. Nat. sit. n. al. er. io. 在議題設定上,本文並不試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康德式的反思理論。相反的, 本文只關注在〈歧義篇章〉中反思與經驗認知活動之間的系統性關係。本論文認 為,只有當我們找到這個系統性的連結,我們才能理解反思和反思概念是如何與 其他部分(主要是範疇)產生關聯,成為認知活動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整體而言,康德認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有兩個重要的特質:辨解性(diskursiv) 與反思性。辨解性與反思性刻畫了認知能力的主動自發性的特質,以區別認知能 力中被動接受性的特質。對康德而言,人類的認知能力是辨解性的,因為它無法 直接表象事物自身的性質,它所表象的內容不包含對象之存在(唯有上帝才能直 接表象對象之存在)。因此,認知主體的普遍表象(奠基於自發性)只能透過個 別表象(奠基於接受性)去認識對象。人類的認知能力是反思性的,因為認知主. Ch. engchi. i Un. v. 體不僅能為對象認知帶來統一性,同時也能意識到統一性的先天根據為何。接下 來,本文將指出,人類認知的這兩個特質同時含蓋在經驗底判斷(Erfahrungsurteil) 的構成之中。30 一個經驗底判斷同時包含了直觀與概念,它們的統一需要依靠 2012)。 30 本文嚴格區分「經驗性的判斷(empirisches Urteil)」與「經驗底判斷」的不同。康德認為,所 有「經驗底判斷」都是經驗性的(empirisch),但是,不是所有「經驗性的判斷」都是「經驗底判 斷」 ,它有可能是一個「知覺判斷(Wahrnehumngsurteil)」 。因此,經驗性的判斷是一個大類,在它 11. DOI:10.6814/NCCU202001540.

(20) 範疇的綜合聯結(synthetische Verknüpfung)來完成。但是,康德同時也指出,在範 疇的綜合聯結之前,反思必須預先對直觀進行客觀的比較(KrV B1)。因此,所有 經驗底判斷在這意義下都需要反思。 如果要闡述認知能力的反思性的特質,有相關的理論概念必須進一步釐清, 它們包括:感性與知性(直觀與概念)的區分,反思概念與範疇的區分,反思能 力的不同意涵,以及先驗反思的本質與功用。就〈歧義篇章〉的論證結構而言, 康德對萊布尼茲與洛克的批判立基於感性與知性的區分,而且先驗反思與這個區 分緊密相連。如果感性與知性沒有本質上的分別,那麼康德的批評將是無效的, 先驗反思也沒有存在之必要。此外,儘管先驗反思是〈歧義篇章〉中最核心的概 念,但也是康德談得最少的概念。先驗反思是一種規定表象與其所屬的根源之關 係的能力,這種規定帶有規範性的意涵。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批判哲學其實就 是一種先驗反思。因為批判哲學的任務就是讓理性去審視自身內部各種表象的根 源,能力的有效運用範圍與界限(KrV AXII)。透過對這幾個議題的分析,我們將 能看出,反思是批判哲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不會與其他部分產生衝突。. 治 政 大 本文認為,反思與人類經驗之間的系統性連結就在知性的下判斷活動中。為 立 此,本文提出以下論題: ‧ 國. 學. 論題 1:一切客觀有效的認知包含比較(Vergleichung)與聯結(Verknüpfung)兩 個邏輯階段。31. ‧. sit. y. Nat. 論題 2:知性下判斷的行動同時也是直觀與概念的綜合聯結之行動。而在這 之前,反思必須預先對表象進行客觀的比較。. n. al. er. io. 論題 3:反思正確地規定對象認知既有的主觀形式條件,但是,反思不規定 對象,亦即,不將表象關聯至對象。將表象關聯至對象是直觀與概 念的綜合聯結之行動。. Ch. engchi. i Un. v. 這三個論題闡明了反思如何系統地關聯到〈先驗分析論〉正文既有的主張。對於 經驗底判斷而言,反思的客觀比較與範疇的綜合聯結都是必要的。在方法論上, 批判哲學的探究要求確定性(Gewißheit)與清晰性(Deutlichkeit)(KrV AXV)。康德 認為,直觀與概念的綜合聯結足以清楚地闡明構成對象認知的先天形式,而反思 則是正確地規定這些先天形式的主觀條件。就此而言,反思在認知的過程中並不 是進一步在理性中發現更多其他的先天形式條件,而是肯定這些先天形式條件是 對象認知的必要條件。 32 因此,反思在批判哲學中的必要性不同於直觀、範疇 之下則有知覺判斷與經驗底判斷。就判斷的主詞與述詞之間的蘊涵關係而言,所有經驗性的判斷 (不論它是經驗底判斷,還是知覺判斷)都是綜合判斷。但是,就對象認知的客觀有效性而言, 知覺判斷是主觀有效的,而經驗底判斷是客觀有效的。同上註,§18, Ak. 4: 298f.。 31 康德在不同的脈絡裡會交互使用「聯結」與「結合(Verbindung)」 ,而它們的意思相近。結合是 一個大類,在這之下有聯結與組合(Zusammensetzung)。請參閱 KrV B202n。 32 Hans Wagner 認為,反思的一個基本特徵是不擴展主體既有的對象認知。本文認為,這一點也 符合康德在〈歧義篇章〉中對反思的定義(KrV A260/B316)。請參閱 Wagner, "Reflexion," p. 57。 12. DOI:10.6814/NCCU202001540.

(21) 等等的先天形式條件的必要性。康德的分析並沒有不一致的地方,儘管〈先驗分 析論〉正文更側重綜合聯結的部分,但這不表示反思對表象的客觀比較不重要。 康德學者很少注意到,一切經驗認知的活動包含了兩個不同的邏輯階段,亦 即,比較與聯結。33 然而,康德在《純判理性批判》導論的第一句話就提到: …對象觸動我們的感官,使我們的知性活動運作起來,對這些表象加以比較, 把它們聯結或分開,這樣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稱之為經驗的對象認 知…。(KrV B1) 若要形成一個對象性的認知,感性給與對象的直觀,而知性必須對這些直觀進行 處理。而康德指出,知性的處理有兩個邏輯步驟:首先直觀被比較,然後再將直 觀與概念進行聯結。直觀與概念的聯結工作其實就是一個綜合(Synthesis)的活 動: 思想的自發性要求的是先將這雜多以某種方式貫通(durchgegangen)、接受 (aufgenommen)和結合(verbunden)起來,以便從中構成認知。這一行動我叫. 立. 作綜合。(KrV A77/B102). 政 治 大. ‧. ‧ 國. 學. 如果這一個綜合的活動要能為感性的表象帶來客觀有效的統一性,那麼這種統一 性只能藉由範疇來賦予。藉由範疇,感性的表象可以關聯到客觀的對象,形成一 個客觀有效的認知。我們知道,康德已經在〈先驗分析論〉正文中完整地分析知 性的聯結與綜合。但是,我們別忘了,在知性進行聯結工作之前,其實還有一個 比較的邏輯階段。這個涉及表象之比較的工作是由反思來完成的,而康德在〈歧. y. Nat. sit. n. al. er. io. 義篇章〉中闡述了這一部分。〈歧義篇章〉指出,由於萊布尼茲哲學沒有察覺到 直觀與概念兩者間的本質差異,而誤以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單純比較是一種客觀 的比較。因此,先驗反思必須確保被用於比較的表象是直觀,而不是概念。 康德認為,比較與聯結的工作對於客觀的對象認知而言都是必要的。在認知 的過程中,心靈無可避免地同時會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表象出現在意識活動中:. Ch. engchi. i Un. v. 假如每一個單獨的表象都與另一個表象相疏離,彷彿是孤立的和與之相分離 的,那就任何時候也不會有像作為各種比較和相聯結的表象之整體而存在的 認知這樣的東西產生出來。(KrV A97) 根據本文的論題,在形成認知的過程中,比較與聯結是兩種不同的邏輯行動。反 思只在表象之間或表象與其所屬的認知能力之間進行比較,這種關係並不擴展對 Longuenesse 指出,研究康德認識論的人通常會忽略比較活動的面向,而只注意到規定的面向。 然而,她的詮釋是從判斷力的角度來考察,因而把比較視為一種反思,而聯結視為一種規定 (determination)。但是,本文不採取 Longuenesse 的詮釋進路,本文不僅僅把反思視為判斷力的一 種運作方式,而是獨立地考察反思的活動,如此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康德的反思理論。在這之前, Broecken 已注意到比較與聯結的區分,並對它們之間的差別與關係作了詳盡的分析。因此,本 文對於比較與聯結的區分得益於 Broecken 的研究成果。請參閱 Broecken, Das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pp. 69ff;Longuenesse, Kant and the Capacity to Judge, p. 112。 33. 13. DOI:10.6814/NCCU202001540.

(22) 象認知。由於它不涉及對象概念之建構,因此無法直接帶來對象認知。相反的, 知性的聯結可以建構一個對象概念,並能帶來對象的客觀認知。比較涉及反思概 念之運用(因此,反思概念也被稱為「比較概念」) ;聯結涉及範疇之運用(因此, 34 範疇也被稱為「聯結概念」)。 如果沒有比較與聯結,意識活動之中的每一個 表象始終維持其雜多的、無意義的、不可理解的狀態。換言之,沒有比較與聯結, 就不會有認知。由此可以看出,比較與聯結對於客觀有效的認知是不可或缺的。 對康德而言,聯結的活動離不開判斷。因為,只有在一個判斷之中,直觀才 能與概念聯結成一個認知。所以,知性是一種下判斷的能力(KrV A69/B94)。35 現 在,一個判斷根據其聯結方式,可以形成兩種不同類型的判斷,知覺判斷或經驗 底判斷。這兩種聯結方式的區分取決於表象是否有被統一在範疇之下: 如果我們分析我們的所有綜合判斷(就它們具有客觀的有效性而言),我們 便發現:它們決非僅由直觀所組成,而大家通常認為,這些直觀僅藉由比較 而在一項判斷中被聯結起來;而是除非在由直觀抽取出來的概念之外,再加 上一個純粹的知性概念,而那些概念被涵攝於其下,並且就這樣在一項客觀. 政 治 大 有效的判斷中被聯結起來,否則這些綜合判斷將是不可能的。 立. 36. ‧. ‧ 國. 學. 康德也說,如果判斷只在比較直觀之後建立起聯結關係,這是一種邏輯聯結 (logische Verknüpfung),因而是一種知覺判斷。如果我們為這邏輯聯結加上範疇, 則這聯結就成為一個綜合的聯結,因而是一個經驗底判斷。 37 由此可以看出, 一個經驗性的判斷(亦即,綜合判斷)必然包含比較與聯結這兩個邏輯步驟。 知性的聯結活動是一個下判斷的活動,這個活動會涉及範疇的運用。但是,. y. Nat. sit. n. al. er. io. 在這個下判斷的聯結活動之前,反思必須預先完成表象的比較工作,對直觀進行 客觀的比較(KrV A269/B325)。38 因此,從一個客觀有效的對象認知之形成而言, 反思的比較活動在邏輯順序上是先於綜合聯結的活動,因為反思的功能是提供表 象之比較一個客觀的根據,並且藉由比較規定一個判斷的邏輯形式。然而,如果 認知主體試圖去尋找一個錯誤認知的根源,那麼反思的比較活動在邏輯順序上是 在一個判斷形成之後。藉由比較表象與其所屬的認知根源之間的關係,反思能夠 揭發一個錯誤判斷是源自於主觀根據與客觀根據的混淆(這種混淆即一種幻相) 。 由此可知,反思的比較活動非常複雜,它涉及幾個不同層次的心靈活動。 康德試圖指出,反思根據四組反思概念進行比較時,必須先分辨出被用於比 較的表象究竟是直觀,還是概念。萊布尼茲在進行表象之比較時,沒有區分直觀. Ch. engchi. i Un. v. 請參閱 Prolegomena, §39, Ak. 4: 326。 同上註,§22, Ak. 4: 304。 36 同上註,§20, Ak. 4: 301;§21a, Ak. 4: 304。 37 同上註,§21a, Ak. 4: 304;§22, Ak. 4: 305。 38 這一觀點源自 Malter 的啟發。Malter 認為, 〈歧義篇章〉要探究的是一個先天綜合判斷之形成 (Bildung)所需要的前條件(Vorbedingung)。相較之下, 〈先驗感性論〉與〈先驗分析論〉探究的是 先天綜合判斷的可能性(Möglichkeit)。至於「前條件」與「可能性」有何實質性的差別,Malter 並沒有進一步說明。請參閱 Malter, "Logische und transzendentale Reflexion," p. 288。 34 35. 14. DOI:10.6814/NCCU202001540.

(23) 與概念,而是一律將它們都視為概念(因為萊布尼茲將現象都智性化了)。這導 致他所建構起來的經驗世界無法解釋許多自然現象。康德認為,直觀與概念在本 質上與根源上是有分別的。當我們在運用反思概念進行比較時,會發現表象在感 性中的關係不同於它們在知性中的關係。這兩種關係是不能被混淆的。因此,我 們必須預先區分直觀與概念(感性與知性),才能進行客觀的比較。若沒有客觀 的比較,我們會輕易地將概念的邏輯關係誤認為是對象的實在關係,或者是誤將 對象的實在關係理解為概念的邏輯關係。 39 由此可知,反思的比較活動依然需 要有一個批判,以免產生錯誤的混淆。 這個批判的任務只能由先驗反思來完成。只有透過先驗反思,我們才能分辨 一個表象與其所屬的心靈根源之關係,以確定它是源自於感性的直觀,還是源自 於知性的概念。康德認為,感性與知性的區分是「先驗的」 ,而不是「邏輯的」, 因為這涉及認知的起源與內容(KrV A44/B61f.)。若只考慮認知的形式,而不考慮 表象的起源與內容,我們無法確定一個表象是源自於何種心靈能力。因此,我們 需要從「認知方式(Erkenntnisart)」來考慮表象所屬的心靈根源,而這是一種「先. 治 政 大 驗的」考慮(KrV A11/B80)。此外,不僅感性與知性的區分是先驗的,甚至所有 立 心靈能力的區分都是先驗的。 ‧. ‧ 國. 學. 對康德而言,各種心靈能力的先驗區分是奠基於先驗反思之上。根據這先驗 區分,感性與知性(還包括其他的心靈能力)是兩個彼此無法被相互約化的心靈 能力,它們在本性上、根源上都不同。因此,感性與知性必然擁有各自的運作方 式,同時也擁有各自不同的運作原理。倘若感性與知性沒有任何本性上、根源上 的區分(一如萊布尼茲所主張的),則我們也無法有效地區分出它們的運作方式. y. Nat. sit. n. al. er. io. 與原理之差異。換言之,一旦我們確定感性與知性是兩種不同的認知能力,這也 意謂感性與知性所產生的表象擁有不同的有效運用範圍與界限,並且不能跨越各 自的界限。40 其他的心靈能力亦是如此。本文認為,對心靈能力的範圍與界限 之畫定同時也提供了認知主體一個規範的可能性根據,以指出何種認知是有效的, 何種認知是無效的。本文將嘗試證明,這是透過先驗反思來完成的。 在傳統的解釋模式中,當意識折返並指向自身時,它所察覺到的都是既有的、 已存在的事實,包括表象、認知能力等等。 41 我們大可採取這種解釋模式來詮 釋康德的先驗反思。它依然能夠確定這些表象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所屬的 心靈根源,而不進一步規定對象的概念。然而,傳統的解釋模式只是描述性的, 因而是經驗性的,這會讓康德的反思理論與其他哲學沒有分別。. Ch. engchi. i Un. v. 然而,本文認為,康德的反思理論走得比傳統哲學更遠。康德的先驗反思之 所以是「先驗的」,是因為它先天地為表象所屬的心靈根源提供一種規範性的根 請參閱 Refl. 5552, Ak. 18: 218-9。 請參閱 Dieter Henrich, "Kant's Notion of a Deduction and the Method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First Critique," in Kant's Transcendental Deductions: the Three Critiques and the Opus Postumum, ed. Eckart Först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42。 41 關於這一點,Wagner 認為兩個具代表性的哲學家是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與 洛克。請參閱 Wagner, "Reflexion," p. 58。 39 40. 15. DOI:10.6814/NCCU202001540.

(24) 據。這種規範性的意涵才能解釋,何以先驗反思能夠正確地規定表象所屬的心靈 根源,同時規定它們的有效運用範圍與界限。先驗反思作為一種意識折返的能力, 並不涉及實際的經驗認知,而是先天地為表象之比較提供正確的、客觀的規定。 若沒有先驗反思去規定表象的心靈根源,我們無法完成客觀的比較。也只有完成 了客觀的比較,我們才能為下一階段的聯結工作做好準備。因此,「一切判斷… 都需要一個反思」(KrV A261/B317)。 本文希望從以上簡短的分析指出,反思的必要性不會與批判哲學內部的其他 部分產生衝突,而是系統地連結在一起的。康德在〈先驗分析論〉的正文中指出, 直觀與概念是對象認知的兩個主要的先天形式條件。在方法論上,主體是透過反 思意識到這些先天的形式條件。就反思能力的「先驗的」特質而言, 〈歧義篇章〉 所隱含的是一種規範性的奠基工作:正確地規定對象認知的先天形式條件、它們 的有效運用範圍與界限,同時也能揭發錯誤認知的根源。 因此,為了能夠闡明並開展康德的反思理論在認知中的規範性意涵,本文將 畫分為四個主要章節:. 治 政 大 第二章將重新檢視康德在〈歧義篇章〉中對洛克與萊布尼茲的一個基本評斷 : 立 「萊布尼茲使諸現象智性化了,正如洛克…將這些知性概念全都感性化…」(KrV ‧. ‧ 國. 學. A271/B327)。雖然〈歧義篇章〉中沒有對洛克提出系統性的批判,但是他所犯下 的錯誤涉及感性與反思的本質。因此,本章將試圖回顧洛克的經驗理論是如何解 釋觀念的起源,以及康德的批評。儘管〈歧義篇章〉大部分的內容是在批評萊布 尼茲,但本章無意針對這批評作深入的分析。相反的,本章試圖分析萊布尼茲的 單子論如何曲解知覺與觀念的本質,以致將直觀與概念理解為清晰與模糊的邏輯. y. Nat. sit. n. al. er. io. 差異。透過對兩位哲學家的分析,我們將會發現:康德對洛克與萊布尼茲的批判 其實是奠立在感性與知性的區分之上。這是康德與兩位哲學家最大的不同之處。 第三章將討論康德對直觀與概念、知性與感性的區分。基本上,這個區分決 定了批判哲學的基本面貌,同時也是先驗反思的立論根據。批判哲學首要關注的 是感性和知性的先天形式條件,以確定可能經驗的範圍與界限。或許康德會把這 一區分當成是一個人類認知的事實。但是,對於如何區分直觀與概念、感性與知 性,我們依然可以獲得重要的啟發。如果直觀與概念、感性與知性的區分是不成 功的,那麼康德對兩位哲學家的批判也隨之無效。與此同時,康德有關客觀的比 較與先驗反思的主張也變成無關緊要。本章將指出,康德對直觀與概念、感性與 知性的區分隱含了一種多重認知能力的哲學體系。人類理性被視為一個有機的整. Ch. engchi. i Un. v. 體,其中的每一種心靈能力都能夠相互協調地運作,以產生特定的認知。瞭解這 一哲學意涵將有助於我們理解批判哲學的整體面貌。 第四章則要處理反思概念與反思能力。如果我們要闡明反思概念是如何系統 地關聯到批判哲學的其他部分,我們必須釐清反思概念的本質。反思概念本質上 也是一種源自於知性的純粹概念。因此,本章將關注反思概念與範疇之間的差異 與功能,以免混淆兩者。本章的另外一部分則處理康德的反思能力。由於康德並 沒有一套完整且系統性的反思理論,所以我們很難掌握他所理解的反思能力的全 16. DOI:10.6814/NCCU2020015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eywords: New religious mission, Vietnamese Immigrant, Religious life, Chih Der Buddhist Cultural Exchange Association, Shi

Based on Venerable Yin Shun's overall evaluation in his work,“The Taixu Chronicles", it appears that Master Taixu's thoughts in his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theories of

實在論 多瑪士 觀念論 經驗主義 馬克思 存在主義 語言分析 邏輯經驗

惠能是主張自性清淨、眾生皆能成佛的思想,強調不需要像過去那樣經過反覆形式的修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Reflection 反思 經過反思後,可再作選擇 Your Career, we Care..

本彙集輯錄了多篇學校經驗分享的文章,闡述「管理與組織」範疇的各項全校 參與訓育及輔導工作模式的重點,請參閱教統局網頁,索引: 本局向學生及家 長提供的服務 >

並藉由適當工具與資訊,去描述、模擬、解釋與 預測各種現象,發揮數學思維方式的特長,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