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感性與知性的二分

第三節 理性統一性之理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下,所有基礎力同時被視為原因與結果,理性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才是可能的。

換言之,「有機的整體」或「合目的性」的理念讓各種基礎力之間的相互協調成 為可理解的。康德後來在《判斷力批判》中進一步將這個主張系統化,並把「合 目的性」視為判斷力的先驗原理,這裡不再贅述。89

如果理性能被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且其中的每一種基礎力彼此都能夠相 互協調合作,那麼它們必然是為了特定類型的認知而一起共同行動的。而在我們 這裡的討論脈絡裡,這類認知就是客觀的對象認知。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理性 自身就是一個目的,並且其自身內部的各種基礎力也以此為目的:

一切在我們力(Kräfte)的本性中建立起來的東西都必然是合目的的並且與這 些力量的正確運用相一致的,只要我們能夠防止某種誤解(Mißverstand)並找 到它們的真正的方向。(KrV A643/B671)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心靈的各種認知能力是根據特定的法則彼此相互協調運 作的。如果我們能夠正確掌握這些法則,我們就能發現它們的合目的性,而且把 這個合目的性理解為一個原理,亦即,理性的統一性原理。理性統一性(合目的 性原理)是理性為自身所提出的一個理念,以便將內部的所有東西都統一在這個 理念之下。90 因此,將理性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讓我們瞭解到,理性內 部的各種基礎力是為了客觀的對象認知這個目的而共同相互協調運作的。

與此同時,當這個目的作為一個理念時,它讓我們能夠瞭解到,知性所產生 的一切客觀知識可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不是一堆任意堆疊的認知。接下來,

我們將從理性統一性的理念著手,分析各種基礎力是如何被統一在一個理念下,

而又不會陷入辯證式的幻相之中。

第三節 理性統一性之理念

前面已經分析,康德是如何根據奧卡姆剃刀的原理找出心靈之中的各種基礎 力。按照康德的理解,奧卡姆剃刀原理並不是一個知性規則,它不像純粹知性概 念,能夠直接被運用在對象的規定,並獲得客觀有效的認知。相反的,奧卡姆剃 刀原理是一個理性的邏輯格律,以便為知性的認知尋找一個系統的統一性(KrV A648/B676)。倘若奧卡姆剃刀是一個理性原理,那麼單一的基礎力也是一個源自 於理性的理念。理性出自於自己的本性,總是會去追求某種絕對的總體性,以便 將一切東西都涵攝在它之中或之下。靈魂、世界、上帝是主要三個絕對總體性理

89 請參閱鄭志忠,〈康德的自然合目的性原理的實用意義〉,《揭諦》10,2006 年,頁 97。──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的第六十五節描述了事物作為一個自然目的時,它同時也是一個有機的整 體。請參閱KU, §65, Ak. 5: 372ff.。

90 請參閱 KU, §65, Ak. 5: 373。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念,而單一的、共同的基礎力則是另一個理性會提出的理念,以便為所有不同的 心靈能力尋找一個最終的根據。91

首先,我們確實能夠按照奧卡姆剃刀原理的設想來尋找一個基礎力,只要這 樣的設想不會產生任何矛盾。在記憶的例子中,我們是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設想 可能存在一個基礎力,作為記憶的根據。而我們是透過比較與抽離的方式來確定 構想力是一個基礎力,並根據相同的原理進一步設想一個比構想力更基礎的力,

以此類推,最終得出「單一基礎力」的理論。然而,奧卡姆剃刀原理在這個邏輯 過程中由始至終只把「單一的基礎力」視為一種「單純假設性(bloß hypothetisch)」

的理念:

比較而言的基礎力又必須在相互之間進行比較,以便通過揭示出它們的一致 性而使它們逼近一個唯一根本的、也就是絕對的基礎力。但這個理性統一性 是單純假設性的。我們並不主張這樣一個基本力實際上必定會被找到,而是 主張我們必須為了理性的利益、也就是為了給經驗所可能提供出來的好些規 則建立某些原理而去尋求那種基本力,並凡在有可能做到的地方以這種方式 把系統的統一帶進認知中來。(KrV A649-50/B677-8)

只要我們把這個單一基礎力視為一種單純假設性的理念,同時也不主張這個理念 是客觀實在的或有效的(亦即,與之相應的對象能夠被給與),那麼這絕對基礎 力的理念就不會與批判哲學既有的主張產生衝突。因為這種假設性的理念只具有 方法論上的規約性(regulativ)意涵,而不具有客觀認知的構成性(konstitutiv)意涵。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康德在 A15/B29 中一方面主張感性和知性是兩個不同的基 礎力,另一方面又認為感性和知性「或許」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力。這兩種主張不 存在任何實質性的衝突:在奧卡姆剃刀原理的指引下,我們透過比較的方式確定 感性和知性是兩個不同的基礎力。奧卡姆剃刀原理也表明,感性和知性「或許」

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根柢。雖然我們不能認知它,但是我們能夠思考它,因為它不 違反邏輯的矛盾原理。這樣的單純假設性的理念從未主張,確實存在一個共同基 礎力,而且奧卡姆剃刀原理也無法證明這個基礎力是客觀有效的。

理性出於自身的本性,而提出單一基礎力這個理念。然而,這個理念在批判 哲學中是否有任何重要的哲學意涵?我們知道,有些理念並沒有重要的哲學意涵,

例如:我們可以設想各種理念,例如「純土、純水、純氣等等」(KrV A646/B674)。

這些理念或許對於個別的自然哲學研究是有意義的,但是,它們都不是批判哲學 中必要的部分。另外,有些理念卻有重要的哲學意涵,例如:物自身。雖然我們 可以不矛盾地設想物自身的存在,卻沒有任何有關它的認知,但是這個理念在批 判哲學中同時有重要的哲學意義。因為,

91 請參閱 Metaphysik Dohna, Ak. 28: 671。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性假定現象,它也承認物自身之存在,而且就此而言,我們能說:作為現 象底基礎的這種存有者(亦即純然的知性存有者)之表象不僅是可以容許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92

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是一組彼此相互關聯的概念區分。物自身的設定能保證一個 獨立於心靈的外在世界之存在。如果沒有物自身,則「整個感性世界變成純然的 幻相」。93 因此,物自身的設定是必要的。

那麼,批判哲學是否有進一步的理由去提出單一的、共同的基礎力的理念?

當我們如此提問時,我們要考慮的不再是一個為了節約之目的而作的單純假設,

而是希望它不僅像「…特殊的自然規律服從於普遍的自然規律,…而且成為了自 然的內部法則」(KrV A650/B678)。既然理性擁有各種不同的認知,這些認知必 須能夠被視為具有系統統一性,否則它們將只是一種任意堆疊、彼此沒有任何聯 繫的內容(KrV A645/B674)。94 理性在本性上無法對各種處於孤立、毫無聯繫的 認知視若無睹,因為理性絕對無法滿足於自然的運作只是隨機、充滿偶然性:

規則的雜多性和原理的統一性是理性的要求,為的是把知性帶進和自己的徹 底關聯之中。(KrV A305/B362)

因為,如果隨便理性去承認,同樣有可能一切力都是不同質的、這些力的推 導的系統統一不是按照自然的,理性又有什麼權利能夠在邏輯的運用中要求 把自然提供給我們來認知的力的多樣性當成一種只是隱藏著的統一性來處 理,並把這些多樣性從某種基本力中盡其所有地推導出來?因為那樣一來,

理性就恰好會由於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與自然的安排完全相矛盾的理念作為 目標,而違背自己的使命去行事。我們甚至也不能夠說,理性預先按照自己 的原理從自然的偶然性狀那裡接受了這種統一性。這是因為,理性的尋求統 一性這一法則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沒有這種統一性就不會有任何理性,而沒 有理性就不會有知性的任何連貫的運用,並且在缺乏這種連貫運用的地方也 就不會有經驗性真理的任何充分的標記了,所以我們必須就這種標記而言把 自 然 的 系 統 統 一 性 絕 對 地 預 設 為 客 觀 上 有 效 的 和 必 然 的 。 (KrV A650-1/B678-9)

引文指出,共同的基礎力對於人類認知而言是一個必要的假定。少了這種理性的 統一性,知性的認知就有可能發生不融貫的問題,使得同一個法則能解釋某些現 象,卻不能解釋另一些現象。因此,在面對經驗的偶然性與隨機性時,理性依然

92 請參閱 Prolegomena, §32, Ak. 4: 315。

93 請參閱 Prolegomena, §13, Anm. III, Ak. 4: 290;§32, Ak. 4: 314f.。

94 Brandt 也指出,知性若沒有得到理念的指引,則所有認知將缺少統一性,且缺少方向。理念 之於概念,猶如概念之於直觀。直觀缺少概念是盲目的,而概念少了理念將是不融貫與無用的 (incoherent and useless)。請參閱 Reinhard Brandt, "The Deductions in the Critique of Judgment:

Comments on Hampshire and Horstmann," in Kant's Transcendental Deductions: the Three Critiques and the Opus Postumum, ed. Eckart Först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178f.。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夠假定經驗是可以被知性理解的。而這樣的假定反映了心靈中各種能力彼此之 間的相互協調運作是可能的。除了感性和知性外,我們還有構想力、判斷力等等 的其他基礎力,這些基礎力彼此的互相合作能夠帶來知性認知。我們可以說,各 種基礎力彼此的互相協調運作不僅帶來了知性認知,而且系統統一性的理念也為 我們的經驗認知帶來了真理的判準。若沒有理性的系統統一性,我們無法融貫地 認為一切知性認知都是出自於這些基礎力的互相合作,而不會產生內在衝突。知 性的認知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自然,當各種基礎力是不融貫的,則自然有可能也

能夠假定經驗是可以被知性理解的。而這樣的假定反映了心靈中各種能力彼此之 間的相互協調運作是可能的。除了感性和知性外,我們還有構想力、判斷力等等 的其他基礎力,這些基礎力彼此的互相合作能夠帶來知性認知。我們可以說,各 種基礎力彼此的互相協調運作不僅帶來了知性認知,而且系統統一性的理念也為 我們的經驗認知帶來了真理的判準。若沒有理性的系統統一性,我們無法融貫地 認為一切知性認知都是出自於這些基礎力的互相合作,而不會產生內在衝突。知 性的認知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自然,當各種基礎力是不融貫的,則自然有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