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反思概念的歧義與駁斥

第二節 反思能力中的幻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範疇只聯結兩個表象並形成統一性,由此指涉到一個確定的對象。

如果我們回顧前面對康德前批判時期思想的分析,可以發現,康德在前批判 時期將反思視為一種比較的活動。這也是為何所有理智概念都可以被稱為反思概 念,因為它們皆用於比較之目的,藉以獲得對象的認知。然而,在批判時期,康 德已經發現,這種比較活動無法直接與對象建立起任何關聯。只有範疇才是對象 一般之概念,並由此將認知關聯到對象。範疇才是對象認知的客觀有效性之根據,

它的功能並不是比較,而是進行聯結。因此,儘管同屬於知性的先天概念,反思 概念必須從範疇中分離出來獨立考察。

所有客觀有效的認知之形成必然經過比較與聯結這兩個邏輯階段,而〈先驗 分析論〉正文所闡述的是一切與聯結活動相關的先天成素。反思與反思概念之所 以被安排在〈先驗分析論〉的附錄中,是因為它們屬於認知過程中另一個截然不 同的邏輯階段。當康德將知性界定為一種下判斷的能力時,下判斷正是一種聯結 的活動,以便將各種不同質的表象綜合成一個統一的表象(亦即,產生一個經驗 底判斷)。然而,在下判斷活動之前,知性還經歷了一個先行的邏輯階段──比 較(與辨別),為的是在表象之間建立起一個關係。

第二節 反思能力

接下來的問題是:何以客觀有效的認知必須經過這個反思階段?比較的邏輯 階段是必要的嗎?在〈先驗分析論〉裡,範疇被證明為經驗認知中必要的成素:

所以純粹知性在範疇中就是一切現象的綜合統一性的規律、並由此才使得 經驗按其形式首先且本源地成為可能。(KrV A128)

不通過範疇,我們就不能思考任何對象;不通過與那些概念相符合的直觀,

我們就不能認知任何被思維到的對象。(KrV B165)。

既然範疇才是客觀有效認知的必要成素,那麼,為何我們還另外需要反思的比較 活動?在上一節的分析提到,反思的比較活動對於形成認知而言是一個必要的邏 輯步驟,因為我們必須預先對那些感性直觀的雜多進行分析與比較,以確定它們 彼此之間的關係(KrV A77/B103)。〈歧義篇章〉也提到:

並非一切判斷都需要一種探究(Untersuchung),即對真理性根據的一種關 注…。但一切判斷,甚至一切比較都需要一個反思(Überlegung),即需要對 那些既予的概念所從屬的認知能力進行辨別。(KrV A261/B317)

如果我們分析引文的脈絡,就會發現,原文裡的「比較」是一般而言的比較,因 此它包了單純的比較與客觀的比較。不論是單純的比較,還是客觀的比較,它們 都需要先驗反思。因為,單純的比較不足以為範疇的綜合聯結提供規範性的根據,

而客觀的比較只有立基於先驗反思才有可能。由此往前推斷,引文中的「判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非泛指一般而言的判斷(因為數學判斷由於其明證性就無需「探究」),而是特 別意指經驗底判斷。還原引文的原意之後,康德要主張的無非是:所有經驗底判 斷皆需要先驗反思。

在這裡,一個立即會產生的疑問是:既然經驗底判斷以範疇為根據,因而是 客觀有效的,那麼為何它還需要先驗反思?如此主張,岂不是有頭上安頭之嫌,

甚至取代範疇在批判哲學中的地位嗎?如果我們能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瞭 解到反思(尤其是先驗反思)對經驗認知的必要性。

本文的主張是:知性在下判斷的活動中形成經驗底判斷,這屬於聯結;而在 下判斷之前必須經過一個反思的階段,這屬於比較。兩者並沒有內在的衝突,也 不相互取代。而這一分別更深一層的意涵是:在比較的階段中,反思提供了一個 規範性的根據,以確定表象的根源,以及它們的有效運用範圍。若要瞭解比較與 聯結是如何被安排在一個知性判斷的架構之中相互協調運作,以及反思在何種意 義下是一種認知的規範性根源,以產生客觀有效的認知,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幾 種不同意義的「反思」。接下來的問題是:何謂反思?反思在不同的文獻脈絡裡 具有不同的理論意義與指涉,因此要為反思尋找出一個統一的定義是非常困難的。

81 本節旨在從經驗底判斷的角度分析反思的重要性,由此反思可以被區分為三 層不同的意義:(a) 知性作為反思的能力,(b) 邏輯反思,(c) 先驗反思。

a. 知性作為反思的能力

首先,知性可以被定義為一種反思的能力。82 這種意義下的反思是一種廣 義的反思,它強調知性的主動自發性的機能,並且與感性的被動接受性相對立。

因此,廣義的反思不同於〈歧義篇章〉中的反思,因為後者的意涵相對狹窄,也 較明確。83 基本上,康德在前批判時期就已經將理智視為一種反思的能力,例 如《就職論文》中理智的邏輯運用就是一種反思活動,亦即,一種表象之比較的 活動。84 而批判時期的反思並不只是一種表象之比較的活動,而且還是主體對 於表象與對象之關係,以及表象與主體之關係的察覺。因此,反思在批判時期的 理論意涵遠比前批判時期來得廣。接下來,本小節的分析將以批判時期的觀點來

81 請 參 閱 Zilsel, "Bemerkungen zur Abfassungszeit und zur Methode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p. 488;Malter, "Logische und transzendentale Reflexion," p. 288;Hess, "Zu Kants Leibniz-Kritik in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pp. 209f;Reuter, Kants Theor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p. 82;Heßbrüggen-Walter, "Topik, Reflexion und Vorurteilskritik," p. 146。

82 Liedtke, Broecken 與 Reuter 區分了廣義與狹義的反思,本節也將依循這一區分進行分析。三位 學都主張,廣義的反思包含了所有知性的行動,而〈歧義篇章〉裡的邏輯反思與先驗反思都被歸 為狹義的反思。然而,他們的研究都沒有進一步清楚說明,廣義的反思的意涵為何。請參閱 Broecken, Das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p. 118;Liedtke, "Der Begriff der Reflexion bei Kant," pp. 208f.;Reuter, Kants Theor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pp. 82f.。

83 請參閱 Prolegomena, §13 Anm. II, III, Ak. 4: 288, 290;Anthropologie, §6, Ak. 7: 138;Refl. 409, Ak.

15: 165f.;Refl. 425, Ak. 15: 171;Refl. 4649, Ak. 17: 624;Metaphysik L1, Ak. 28: 241 等等。

84 請參閱 Dissertation, §5, Ak. 2: 39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闡述知性作為廣義的反思的理論意涵。

然而,《純粹理性批判》並沒有直接將知性稱呼為一種反思能力,康德似乎 有意將知性區別於〈歧義篇章〉中的反思,來獨立考察它的綜合聯結活動。而唯 一接近廣義的反思的描述出現在〈先驗辯證論〉中:

知性概念也是先天地先於經驗,並且為了經驗而被思考;但就它們應該必然 地歸屬於一個可能的經驗意識而言,它們所包含的無非是對於現象的反思之 統一性(Einheit der Reflexion)。(KrV A310/B366-7)

引文提到了人類認知能力的其中一個主要特質──反思性。康德認為,當範疇為 現象帶來統一性時,這不僅是一種認知的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反思性的活動。因 為,當主體的表象透過範疇而關聯對象,形成一個客觀有效的認知時,主體同時 也能意識到表象與對象之間的客觀聯結。換言之,對人類的知性而言,主體不可 能在獲得客觀有效的認知時,卻沒有意識到這個認知是客觀有效的。《未來形上 學序論》也寫道:

…我們的一切直觀僅憑藉感覺而發生;知性並不直觀任何東西,而只是反 思。

感性僅提供現象、而非物自身給知性去反思。85

這兩段引文指出,反思的對象是感性所提供的現象,但並沒有解釋反思是如何處 理現象的?若根據上一個〈先驗辯證論〉的引文,我們可以推斷,知性去反思現 象的方式就是運用範疇對現象進行統一。因為,當表象透過範疇聯結對象,使認 知具有統一性時,主體同時也能意識到這統一性的先天根據。正如本文的導論所 指出的,對表象與對象的關係的意識是反思性的,這一反思性的活動並沒有另外 擴展既有的、已存在的意識內容。這是反思能力的基本特質之一。

相較而言,《就職論文》認為,反思只是對現象進行比較,藉以產生客觀有 效的對象認知(理智的邏輯運用)。86 但是,康德在批判時期已經放棄這一想法 了。因為康德發現,單純地比較現象不足以產生客觀有效的經驗。對康德而言,

這個最廣意義下的反思不會是一種單純的比較,康德不曾將知性定義為一種比較 的能力。雖然比較是一種主動自發的能力,但是主動自發性並不等同於比較。因 此,當知性被定義為一種反思的能力時,這完全不同於前批判時期的主張。

除了《純粹理性批判》與《未來形上學序論》之外,康德在《實用人類學》

中也談到知性是如何去反思現象的。它闡述了知性的認知活動包含三個主要面 向:

如果一般認知的能力被稱為知性(在字詞的最廣意義下),則這必定包括既

85 請參閱 Prolegomena, §13 Anm. II, III, Ak. 4: 288, 290。

86 請參閱 Dissertation, §5, Ak. 2: 39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表象的攝取能力(Auffassungsvermögen)(注意[attentio]),以帶來直觀,對 許多東西而言是共通的孤立能力(Absonderungsvermögen)(抽離[abstractio]),

以帶來概念,以及反思能力(Überlegungsvermögen)(反思[reflexio]),以帶來 對象的認知。87

在引文中,知性能力(與感性能力相對立)包含為三種不同面向的主動能力:攝 取、孤立、反思,它們分別能產生直觀、概念、認知。乍看之下,攝取、孤立、

反思同樣並列在知性之下,那麼知性不能完全等同於反思。但是,我們只要進一 步分析就能發現,直觀、概念、認知不是相互分離的,因為所有認知都是直觀與 概念的聯結,只有當直觀與概念能夠被統一在一個表象之下,我們才能形成對象 認知(KrV A50/B74)。換言之,攝取、孤立、反思也不是相互分離而沒有任何關 係的三種能力,它們分屬於知性在形成一個認知的邏輯過程的不同階段。倘若如 此,形成一個認知的邏輯過程必然是從攝取與孤立開始,最終完成於反思(亦即,

反思同樣並列在知性之下,那麼知性不能完全等同於反思。但是,我們只要進一 步分析就能發現,直觀、概念、認知不是相互分離的,因為所有認知都是直觀與 概念的聯結,只有當直觀與概念能夠被統一在一個表象之下,我們才能形成對象 認知(KrV A50/B74)。換言之,攝取、孤立、反思也不是相互分離而沒有任何關 係的三種能力,它們分屬於知性在形成一個認知的邏輯過程的不同階段。倘若如 此,形成一個認知的邏輯過程必然是從攝取與孤立開始,最終完成於反思(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