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觀這些研究進路,學者對於康德的反思理論如何去補足〈先驗分析論〉或

《純粹理性批判》,有著很不一樣的看法。這符合康德對於系統性的追求,同時 也展現了《純粹理性批判》的多樣性面向。但是,這些詮釋是否與《純粹理性批 判》中既有的論述相一致,這是一回事。而這些詮釋能否證明,反思與反思概念 對《純粹理性批判》而言也是必要的,這又是另一回事。既有的詮釋嘗試證明,

反思與反思概念能很好地補充《純粹理性批判》所沒有談及、卻隱含在其中的面 向。然而,這些詮釋並沒有直接回答上一節有關批判哲學系統內部的緊張關係的 問題:反思與反思概念的作用要如何與批判哲學中的其他成素相融貫,而不致於 弱化或取代其他先天的認知成素的系統地位?本文認為,一種只有相關性與一致 性的詮釋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強的系統連結性。這才能有效地說明反思與反 思概念的必要性,並清楚展示〈歧義篇章〉與《純粹理性批判》其他部分之間的 關係。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論題

本文將關注〈歧義篇章〉與〈先驗分析論〉的系統性連結問題,以回答第一 節所提出的問題:為何人類的經驗認知需要反思?〈先驗感性論〉和〈先驗分析 論〉已經指出,時間、空間、範疇皆為客觀認知的先天的可能性條件。若是如此,

〈歧義篇章〉提出先驗反思與反思概念的必要性,這勢必會在批判哲學的系統內 部引起緊張關係。因此,本文想要提出的問題是:在什麼意義下,客觀的認知同 時也需要反思與反思概念?

在議題設定上,本文並不試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康德式的反思理論。相反的,

本文只關注在〈歧義篇章〉中反思與經驗認知活動之間的系統性關係。本論文認 為,只有當我們找到這個系統性的連結,我們才能理解反思和反思概念是如何與 其他部分(主要是範疇)產生關聯,成為認知活動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整體而言,康德認為,人類的認知能力有兩個重要的特質:辨解性(diskursiv) 與反思性。辨解性與反思性刻畫了認知能力的主動自發性的特質,以區別認知能 力中被動接受性的特質。對康德而言,人類的認知能力是辨解性的,因為它無法 直接表象事物自身的性質,它所表象的內容不包含對象之存在(唯有上帝才能直 接表象對象之存在)。因此,認知主體的普遍表象(奠基於自發性)只能透過個 別表象(奠基於接受性)去認識對象。人類的認知能力是反思性的,因為認知主 體不僅能為對象認知帶來統一性,同時也能意識到統一性的先天根據為何。接下 來,本文將指出,人類認知的這兩個特質同時含蓋在經驗底判斷(Erfahrungsurteil) 的構成之中。30 一個經驗底判斷同時包含了直觀與概念,它們的統一需要依靠

2012)。

30 本文嚴格區分「經驗性的判斷(empirisches Urteil)」與「經驗底判斷」的不同。康德認為,所 有「經驗底判斷」都是經驗性的(empirisch),但是,不是所有「經驗性的判斷」都是「經驗底判 斷」,它有可能是一個「知覺判斷(Wahrnehumngsurteil)」。因此,經驗性的判斷是一個大類,在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範疇的綜合聯結(synthetische Verknüpfung)來完成。但是,康德同時也指出,在範 疇的綜合聯結之前,反思必須預先對直觀進行客觀的比較(KrV B1)。因此,所有 經驗底判斷在這意義下都需要反思。

如果要闡述認知能力的反思性的特質,有相關的理論概念必須進一步釐清,

它們包括:感性與知性(直觀與概念)的區分,反思概念與範疇的區分,反思能 力的不同意涵,以及先驗反思的本質與功用。就〈歧義篇章〉的論證結構而言,

康德對萊布尼茲與洛克的批判立基於感性與知性的區分,而且先驗反思與這個區 分緊密相連。如果感性與知性沒有本質上的分別,那麼康德的批評將是無效的,

先驗反思也沒有存在之必要。此外,儘管先驗反思是〈歧義篇章〉中最核心的概 念,但也是康德談得最少的概念。先驗反思是一種規定表象與其所屬的根源之關 係的能力,這種規定帶有規範性的意涵。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批判哲學其實就 是一種先驗反思。因為批判哲學的任務就是讓理性去審視自身內部各種表象的根 源,能力的有效運用範圍與界限(KrV AXII)。透過對這幾個議題的分析,我們將 能看出,反思是批判哲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不會與其他部分產生衝突。

本文認為,反思與人類經驗之間的系統性連結就在知性的下判斷活動中。為 此,本文提出以下論題:

論題1:一切客觀有效的認知包含比較(Vergleichung)與聯結(Verknüpfung)兩 個邏輯階段。31

論題2:知性下判斷的行動同時也是直觀與概念的綜合聯結之行動。而在這 之前,反思必須預先對表象進行客觀的比較。

論題3:反思正確地規定對象認知既有的主觀形式條件,但是,反思不規定 對象,亦即,不將表象關聯至對象。將表象關聯至對象是直觀與概 念的綜合聯結之行動。

這三個論題闡明了反思如何系統地關聯到〈先驗分析論〉正文既有的主張。對於 經驗底判斷而言,反思的客觀比較與範疇的綜合聯結都是必要的。在方法論上,

批判哲學的探究要求確定性(Gewißheit)與清晰性(Deutlichkeit)(KrV AXV)。康德 認為,直觀與概念的綜合聯結足以清楚地闡明構成對象認知的先天形式,而反思 則是正確地規定這些先天形式的主觀條件。就此而言,反思在認知的過程中並不 是進一步在理性中發現更多其他的先天形式條件,而是肯定這些先天形式條件是 對象認知的必要條件。32 因此,反思在批判哲學中的必要性不同於直觀、範疇

之下則有知覺判斷與經驗底判斷。就判斷的主詞與述詞之間的蘊涵關係而言,所有經驗性的判斷

(不論它是經驗底判斷,還是知覺判斷)都是綜合判斷。但是,就對象認知的客觀有效性而言,

知覺判斷是主觀有效的,而經驗底判斷是客觀有效的。同上註,§18, Ak. 4: 298f.。

31 康德在不同的脈絡裡會交互使用「聯結」與「結合(Verbindung)」,而它們的意思相近。結合是 一個大類,在這之下有聯結與組合(Zusammensetzung)。請參閱 KrV B202n。

32 Hans Wagner 認為,反思的一個基本特徵是不擴展主體既有的對象認知。本文認為,這一點也 符合康德在〈歧義篇章〉中對反思的定義(KrV A260/B316)。請參閱 Wagner, "Reflexion," p. 57。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等等的先天形式條件的必要性。康德的分析並沒有不一致的地方,儘管〈先驗分 析論〉正文更側重綜合聯結的部分,但這不表示反思對表象的客觀比較不重要。

康德學者很少注意到,一切經驗認知的活動包含了兩個不同的邏輯階段,亦 即,比較與聯結。33 然而,康德在《純判理性批判》導論的第一句話就提到:

…對象觸動我們的感官,使我們的知性活動運作起來,對這些表象加以比較,

把它們聯結或分開,這樣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稱之為經驗的對象認 知…。(KrV B1)

若要形成一個對象性的認知,感性給與對象的直觀,而知性必須對這些直觀進行 處理。而康德指出,知性的處理有兩個邏輯步驟:首先直觀被比較,然後再將直 觀與概念進行聯結。直觀與概念的聯結工作其實就是一個綜合(Synthesis)的活 動:

思想的自發性要求的是先將這雜多以某種方式貫通(durchgegangen)、接受 (aufgenommen)和結合(verbunden)起來,以便從中構成認知。這一行動我叫 作綜合。(KrV A77/B102)

如果這一個綜合的活動要能為感性的表象帶來客觀有效的統一性,那麼這種統一 性只能藉由範疇來賦予。藉由範疇,感性的表象可以關聯到客觀的對象,形成一 個客觀有效的認知。我們知道,康德已經在〈先驗分析論〉正文中完整地分析知 性的聯結與綜合。但是,我們別忘了,在知性進行聯結工作之前,其實還有一個 比較的邏輯階段。這個涉及表象之比較的工作是由反思來完成的,而康德在〈歧 義篇章〉中闡述了這一部分。〈歧義篇章〉指出,由於萊布尼茲哲學沒有察覺到 直觀與概念兩者間的本質差異,而誤以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單純比較是一種客觀 的比較。因此,先驗反思必須確保被用於比較的表象是直觀,而不是概念。

康德認為,比較與聯結的工作對於客觀的對象認知而言都是必要的。在認知 的過程中,心靈無可避免地同時會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表象出現在意識活動中:

假如每一個單獨的表象都與另一個表象相疏離,彷彿是孤立的和與之相分離 的,那就任何時候也不會有像作為各種比較和相聯結的表象之整體而存在的 認知這樣的東西產生出來。(KrV A97)

根據本文的論題,在形成認知的過程中,比較與聯結是兩種不同的邏輯行動。反 思只在表象之間或表象與其所屬的認知能力之間進行比較,這種關係並不擴展對

33 Longuenesse 指出,研究康德認識論的人通常會忽略比較活動的面向,而只注意到規定的面向。

然而,她的詮釋是從判斷力的角度來考察,因而把比較視為一種反思,而聯結視為一種規定 (determination)。但是,本文不採取 Longuenesse 的詮釋進路,本文不僅僅把反思視為判斷力的一 種運作方式,而是獨立地考察反思的活動,如此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康德的反思理論。在這之前,

Broecken 已注意到比較與聯結的區分,並對它們之間的差別與關係作了詳盡的分析。因此,本 文對於比較與聯結的區分得益於Broecken 的研究成果。請參閱 Broecken, Das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pp. 69ff;Longuenesse, Kant and the Capacity to Judge, p.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