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目的

研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學者會有這樣的見解:康德總會將一 些重要的哲學觀點安排在著作的「附錄」(Anhang)或「附釋」(Anmerkung)中。1

《純粹理性批判》的〈先驗分析論〉(Transzendentale Analytik)結尾,康德附上了 一篇附錄,題名為〈由知性的經驗性運用與先驗性運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 的歧義〉(Von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durch die Verwechselung des empirischen Verstandesgebrauchs mit dem transzendentalen)(以下簡稱〈歧義篇章〉

(Amphibolie-Kapitel))(KrV A260-292/B316-349)。康德在這篇附錄中提出「先驗 反思」(transzedentale Reflexion)與「反思概念」(Reflexionsbegriffe)。這是一套完 全不同於正文的理論,以致它在《純粹理性批判》中顯得格外地不協調。縱使如 此,〈歧義篇章〉之所以吸引學者的目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附錄含有豐 富的思想資源與洞見,它所隱含的哲學意涵遠超出一般附錄所能承載的。本文希 望能進一步深入地挖掘〈歧義篇章〉所蘊含的哲學洞見。

首先,「反思」(Reflexion/Überlegung)源自於拉丁文的“reflexio”,原是指光學 中的折射現象。這個字在中世紀才逐漸成為一個哲學術語,但事實上它的哲學意 涵比字詞的使用擁有更久遠歷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臘哲學,因為所有哲學思考都 是反思性的。2 同樣的,《純粹理性批判》就是一部理性對自身認知能力的批判,

以闡明理性所擁有的各種先天認知的形式條件。而這種自我批判奠定在康德式的 先驗反思之上。3 因此,本論文嘗試從認知的規範性角度去詮釋康德的反思理論,

藉此提供一個不同的視域來理解康德哲學的獨特性。

然而,康德的「反思」具有多重的面向與意涵。4 他從不把反思視為批判哲

1 請參閱 H. J. Paton, "Kant on the Errors of Leibniz," in Kant Studies Today, ed. Lewis White Beck (La Salle: Open Court, 1969), p. 72;Renate Broecken, Das Amphiboliekapitel de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Köln, 1970), p. 1。

2 請 參 閱 Hans Wagner, "Reflexion," in Kritische Philosophie: Systematische und historische Abhandlungen, ed. Karl Bärthlein and Werner Flach (Würzburg: Königshausen & Neumann, 1980), p.

57。

3 請參閱 Paton, "Kant on the Errors of Leibniz," p. 74;Karin de Boer, "Pure Reason's Enlightenment:

Transcendental Reflection in Kant's First Critique," in Kant Yearbook 2/2010, Metaphysics, ed. Dietmar H. Heidemann (Berlin: De Gruyter, 2010), p. 67。

4 根據 Heinz-Jürgen Hess 從康德各個著作中的整理,「反思」至少有五種不同的使用方式:(1)一 般的:將反思等同於知性,亦即,知性是一種反思的能力;(2)邏輯的:反思是一種比較的能力;

(3)先驗的:反思能分辨表象及其所屬的認知根源;(4)審美的:反思在構想力與知性之間的比較 中獲得對象的審美形式;(5)道德的:反思在比較中確定人類對非人類存有者的義務。一套全面 的康德式反思理論必須含蓋這五種反思的意涵。但是,這已經超出本文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外。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研究的對象,而且沒有一套完整系統性的闡述。5 更多時候,反思是作為一種 解釋的根據,以論證其他哲學主張。因此,有關「反思」的定義與理論意涵見諸 於各個著作中,在不同的問題脈絡中有不同的意義。6 〈歧義篇章〉則是少數對

「反思」有較多談論的段落,也是本論文要關注的主要文獻。

就文獻結構而言,〈歧義篇章〉內部共有四個小節,第一節為主文,另外三 節是「附釋」。第一節(從KrV A260/B316 至 A268/B324)可進一步被分為兩個 部分。前半部分(KrV A260-3/B316-9)引入反思與反思概念,區分邏輯反思與先驗 反思的不同,並主張一個客觀有效的判斷是建立在以先驗反思為基礎的客觀比較 上。後半部分(KrV A263-8/B319-24)則分析萊布尼茲(Gottfried Leibniz, 1646-1716) 的單子論(Monadologie)中幾個主要哲學原理如何混淆了這些反思概念,並指出反 思概念被分別地運用在直觀或概念時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第二節(從 KrV A268/B324 至 A280/B336)則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KrV A268-71/B324-7)引入「先驗正位論」(transzendentale Topik)的概念,主張直觀與 概念必須被指派到不同的心靈位置(即感性與知性),才能進行客觀比較。此外,

康德也指出,由於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與萊布尼茲都沒有正確區分感性 與 知 性 , 以 致 他 們 都 將 表 象 歸 屬 到 錯 誤 的 心 靈 根 源 。 第 二 部 分(KrV A271-6/B327-32)則再次運用四組反思概念分析萊布尼茲哲學如何混淆了這個

「先驗場所(tranzendentaler Ort)」,以致產生出錯誤的哲學主張。第三部分(KrV A276-80/B332-6)則主張,反思概念分別用於分析現象或物自身時,也會產生不 同主張。

第三節(從KrV A280/B336 至 A289/B346)討論「全有或全無公理(dictum de omni et nullo)」。這一邏輯公理涉及類(Gattung; genus)與種(Art; species)的標記 (Merkmal; nota),因而涉及表象的外延(Umfang)之間的邏輯關係。然而,由於單 子論無法從表象的外延考慮事物的邏輯關係,因此萊布尼茲試圖改寫這個公理,

從表象的內涵來考慮事物的邏輯關係。而單子論就是奠基於這個改寫後的公理。

反的,本文將只關注前面三種意義的「反思」,它們都與經驗活動有關。請參閱Heinz-Jürgen Hess,

"Zu Kants Leibniz-Kritik in der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in Beiträge zur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1781-1981, ed. Ingeborg Heidemann and Wolfgang Ritzel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81), pp. 209-10。

5 請參閱 Stefan Heßbrüggen-Walter, "Topik, Reflexion und Vorurteilskritik: Kants 'Amphibolie der Reflexionsbegriffe' im Kontext," 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86 (2004), p. 146。

6 在康德正式出版的著作中,除了〈歧義篇章〉有比較詳細的討論外,另見《邏輯學》(Jäsche Logik) (§ 5-6, Ak. 9: 93-95),其他著作則多只點到為止,例如:《未來形上學序論》(Ak. 4: 288-90)、《判 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Einl. IV, Ak. 5: 179-180)、《實用觀點之下的人類學》

(Anthropologie in pragmatischer Hinsicht) (Ak. 7: 134, 138, 141)、《道德底形上學》(Metaphysik der Sitten) (Ak. 6: 442-444)。在未出版的手稿中,原為《判斷力批判》第一版導論(Erste Einleitung) 則是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文獻(Ak. 20: 211ff.)。同樣地,我們在邏輯學相關的上課筆記中也發現相 關 的 談 論 , 例 如 :Logik Pölitz, Ak. 24: 566-568 ; Logik Busolt, Ak. 24: 654-656 ; 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53f.;Wiener Logik, Ak. 24: 907-910。在劄記(Reflexionen)裡,我們也 可以發現許多零星的相關記錄,例如:Ak. 15: Relf. 409, 741, 831, 878, 989;Ak. 16: Refl. 2389, 2849, 2851, 2854, 2860, 2865, 2868, 2876, 2878;Ak. 17: Refl. 4649;Ak. 18: Refl. 5051 等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康德指出,被萊布尼茲改寫後的公理是不成立的,而單子論也站不住腳。7 第四節(從KrV A290/B346 至 A292/B349)則討論「無(Nichts)」的概念。

康德指出,一個完整的先驗哲學(Transzendentalphilosophie)體系以「對象一般 (Gegenstande überhaupt)」作為開始點,並進一步區分出「某物(Etwas)」與「無」。

所有範疇都涉及某物,對立於某物的則是無。因此,康德試圖分析「無」在先驗 哲學中的四種不同意涵,以完整地補充知性對於對象一般之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 規定。如此,整個先驗哲學才能算是完備的。8

整體而言,〈歧義篇章〉是以反思與反思概念為立論基礎,去批評萊布尼茲,

同時暗示洛克也犯下了類似的錯誤。康德在〈歧義篇章〉開篇如此定義「反思」: 反思並不與諸對象本身發生關係,以直接獲得它們的概念,而是這種內心狀 態,在其中我們首先準備去發現我們由以達到這些概念的那些主觀條件。它 是對被給與的表象與我們的不同認知根源的關係的意識,惟有通過這種意識,

表象與我們的不同認知根源相互之間的這種關係才能得到正確的規定。(KrV A260/B316)9

這個定義指出,反思能意識到表象與認知根源之間的關係,而這關係不同於表象 與對象之間的關係,因而不涉及任何對象之規定。基本上,對對象的規定能產生 對象性的認知,而這涉及直觀與概念、感性與知性的結合。相反的,反思並不直 接產生任何對象性的認知,而是在主體形成對象認知之前,預先確定表象與其所 屬的認知根源的關係。就此而言,反思活動並沒有實質地擴展我們的對象認知,

因為那是由感性與知性的結合完成的。10 儘管康德的表述容易讓人誤以為,反

7 「全有或全無公理」原是傳統邏輯學中定言三段論(kategorische Vernunftschlüsse)的邏輯原理。

請參閱Refl. 3217 與 Refl. 3218, Ak. 16: 717;Jäsche Logik, §63, Ak. 9: 123;Logik Philippi, Ak. 24:

473;Logik Busolt, Ak. 24: 673;Logik Dohna-Wundlacken, Ak. 24: 772f.。──康德在前批判時期曾 運用這個原理證明,定言三段論中的第一格(A Figure)是其他三個格(E, I, O Figure)的基礎,因此 其他三個格最終都可以還原至第一格。請參閱Spitzfindigkeit, §2, Ak. 2: 49。

8 顯然,「無」的概念在先驗哲學之中占有一個位置,它們是為了系統的完備性而作的補足。儘 管這些概念是根據範疇作為導引而作安排,但是它們在本質上與範疇和反思概念是完全不同類的 概念。此外,第一類無的概念意涵是「沒有對象的空洞概念(leerer Begriff ohne Gegenstand)」,亦 即本體或「理性的存有物(ens rationis)」。對批判哲學而言,這類對象概念雖然本身是不矛盾的,

因而這類對象在邏輯上是可能的,但是它們無法透過感性的直觀被給與,因此我們也不可以把它 們視為認知上可能的,亦即,可能的經驗對象。認知上的不可能指的是,它不符合經驗認知的形 式條件(KrV A218/B265)。由於這些理性的對象將在〈先驗辯證論〉中處理,因此,這一小節是 由〈先驗分析論〉到〈先驗辯證論〉的一個過渡,正如康德在本節一開始就寫道:「在我們離開

〈先驗分析論〉之前…」(KrV A290/B346)。因此,我們可以初步推斷,無的概念與反思概念沒 有直接的關係,也沒有運用上的歧義問題。它們最多都同樣擁有量、質、關係、模態四個面向。

因此,本文在這裡不作進一步的分析。

9 在康德的用詞裡,“Überlegung”與“Reflexion”的意義幾乎等同,它們都被用來翻譯拉丁文中的

“reflexio”。因此,在康德的著作中,這兩個術語是交互使用而沒有嚴格的區分。另外,十八世紀 的哲學家會使用不同的詞來翻譯“reflexio”,例如:鮑姆嘉登(A. G. Baumgarten, 1714-1762)使用

“Überlegung”,邁爾(G. F. Meier, 1718-1777)則使用“Nachdenken”。

10 Hans Wagner 認為,就一般的思想形式而言,由於反思是一種折返回思想自身的活動,以察覺 各種確定的關係。因此,反思不會擴展任何既有的認知,這也是反思的重要基本特徵。請參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思是某種個別獨立的認知能力,因而有別於感性與知性。然而,反思其實是人類 心靈中一種主動自發性(Spontaneität)的特質,它有別於認知能力中的被動接受性 (Rezeptivität)。就此意涵而言,一切具有主動自發性的認知能力都是反思性的 (reflexiv),包括知性與理性。

〈歧義篇章〉大部分的篇幅是在批評萊布尼茲,這些批評的立論基礎是先驗 反思與四組反思概念。四組反思概念(亦被稱為「比較概念」 [Vergleichungsbegriff;

conceptus comparationis])是:同一/差異(Einerleiheit/Verschiedenheit)、一致/

對立(Einstimmung/Widerstreit)、內在/外在(Innere/Äußere)、質料/形式(Materie/

Form)。然而,這篇附錄的目的難道單純只是為了批評萊布尼茲嗎?實則不然。

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去釐清。第一個問題是:反思在《純粹理性批判》系 統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正如康德在前言中指出,《純粹理性批判》不是去批 判任何一本書或系統,而是去批判理性的認知能力,並同時規定它的根源、範圍、

界限(KrV AXII)。康德依序在〈先驗感性論〉中檢視感性能力,在〈先驗分析論〉

中檢視知性能力,在〈先驗辯證論〉中檢視理性能力。這已是一個對人類認知能

中檢視知性能力,在〈先驗辯證論〉中檢視理性能力。這已是一個對人類認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