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大眾傳播媒體與教科書中台灣意識的對話

第二節 反省與建議

自解嚴後有眾多關於教科書意識型態的研究紛紛問世,24尤其是對台灣主 體意識發展的領域,在民主開放的環境中,已成為學術研究能夠深入關懷的領 域。本文所研究的台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在歷史教科書中的消長情形,並 非學術界首開先例的研究,但若以語藝視野的敘事批評角度探討教科書內容敘 事的意涵,卻鮮少在應用在教科書意識型態研究領域。因此,筆者在分析教科 書內容的過程中,必然遇到一些侷限與不足,在此提出反省與建議,以期彌補 本文的缺漏或是能夠提供後進相關領域的研究方向。

壹、反省與不足

一、敘事批評之研究限制

任何一種研究,若以敘事批評為途徑,必須將敘事批評視為一種彈性可 調整的分析方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用工具。若能掌握敘事批評方法的靈 活度,在分析文本的過程中,將更能注意到分析目標的特別性或是更微小的 細節面。筆者在進行文本分析的過程中,必須不時的考量敘事元素,如:敘 事者、情節、時間關係等,其各項元素在不同的敘事中會有不同的重要性,

且因為文本產出於不同時空脈絡,敘事觀點也有所不同。因此,研究過程中,

筆者所著重的元素與關注的重點得依分析事件的不同而有所調整。例如:筆 者在分析「二二八事件」在教科書中的呈現方式,採取全面性的角度分析,

畢竟「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的時空背景有濃厚的政治敏感度,故其事件由刻 意忽略、簡寫到詳盡便存在著台灣主體意識抬頭的意味。而若提到「台灣與 中國關係」問題,研究過程則較著重於「因果關係」與「主題」的解讀,因 為過去台灣「復興基地」的角色以及現在教科書中著重的「主體性」地位與 兩岸歷史發展、國家政治變遷有密切的相關。筆者以上述兩項主題的比較,

說明敘事批評過程彈性的應用以及須隨時注意敘事忠實性評估的重要性。

敘事忠實性是敘事批評的最大挑戰。採用敘事批評分析的最大風險在於容 易淪為主觀的個人見解。是故,敘事忠實性的評估非但必要,更是敘事批評過 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敘事批評的功用在於反思文本和分析結果與外在實際環 境的接近程度、與人們生活經驗的相關程度、與歷史文化脈絡下敘事的相符程 度;也就是說,慎重考慮以及交互比對文本所產出的時空背景、歷史脈絡、國 家政策甚至是社會文化、日常生活等層面,將能使分析結果在信效度上更讓人

24 相關研究介紹參見本文第二章第三節〈敘事批評與相關文獻的對話〉。

信服。因此,本文除了將台灣歷史脈絡的發展以及政治變遷等因素列為敘事忠 實性的必要評估項目之外,尚有來自台灣社會基層、更貼近台灣人,較「文化 性」的發展充實敘事忠實性的評估,以提高本文敘事批評結果的可信度。

敘事忠實性檢測的內容除了檢驗文本與所從出的社會環境吻合的程度 外,尚還需驗證文本與主要使用者生活經驗的符合程度。本文所分析的教科 書,是國民中學階段的教科書,主要使用者便是「學生」,此階段的多數學生,

台灣史知識是由學校教科書中獲得,而汲取知識的能力也與學生本身的心智年 齡、生活經驗、學習背景以及學習態度、城鄉差距等內外在因素有關,故在檢 測文本使用者生活經驗與文本產出是否謀合,都需將上述因素考量在內。但因 為教科書本身是國家機器運作之下,有意識產出、具有強烈言說目的並且企圖 影響讀者認識世界和社會觀點的一種文類。因此一般讀者(這裡指的是學生)

多數會在教科書的閱讀過程中被其敘事形式與意圖所影響,而認識和接受了與 官方立場相同之社會真實。因此,在教科書此種文類的研究裡,反映了敘事批 評之敘事忠實性評估的可能侷限性。基於此論點,在本文中產生一個反思,即 是,作為義務教育體系下的歷史教科書,從其產出的過程與結果中,包含歷史 本身的發生、政府政策的制定到編輯教科書過程中均涉及了權力主觀的運作。

因此,論及與教科書使用者生活經驗的符合程度,是令人質疑與費解的,畢竟 多數學生對於歷史事件的解讀與理解多數是由教科書中獲得,而教科書內容又 是經過多層權力與利益交涉的運作或杯葛,對於敘事忠實性欲評估文本與讀者 生活經驗的切合性,確實是受到了限制。

基於上述所討論的,筆者認為敘事批評與社會真實面的貼近程度尚有不 足之處,而欲對於台灣國家意識的探討,建議可以以焦點團體或深度訪談等 研究方法彌補本文敘事忠實性評估疏漏的部分,包含更貼近不同社會面向的 台灣主體意識發展的趨勢或是更關心市井小民的實際生活體驗或是教科書使 用者的國家認同感,這些方式都是敘事批評較難處理,但可以以其他研究方 法深入探討的面向。

二、關於媒體與教科書政治發展的分析

本文除了探討台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以歷史教科書為舞台的角逐情 形外,更延伸教科書政治的影響,探討「第四權」-媒體在面對台灣內部國 家認同意識型態矛盾時,究竟是像過去依舊以大中國意識為依歸,亦或是報 導趨勢隨著開放社會的腳步,開始重視台灣主體意識這股強大的勢力。本文 藉由媒體與教科書間的對話關係,了解台灣主體意識在台灣社會內部的發展 情形。然而,此部份尚欠缺的是,本文所援引的報導資料並非所有的教科書

較所有媒體報導內容的細部差異,僅能就大方向觀察媒體報導的趨勢,故仍 有很大的空間進一步細部討論此一議題的意涵。

此外,本文僅單就報紙媒體探討台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消長的情形 也仍有偏狹之處,關於台灣媒體與台灣主體意識發展間的關連性,本文只是 大略且粗淺的分析。筆者以為電視、網路等其他大眾媒體在台灣的使用率與 普及率應有超越報紙媒體的趨勢,因此,大眾媒體與台灣主體意識間發展的 關係或許可以是另一個了解台灣主體意識發展的研究途徑,甚至也可以依照 媒體的節目型態,如:新聞節目、政論節目、談話性節目等細分歸類後,進 行深度探討。

貳、建議

針對此一部分,筆者將以實際教育現場的工作者,觀看教科書編纂過程 的問題、對進行歷史教學的基層老師、對媒體等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者 等進行相關實務與研究的建議。

一、 教科書編纂過程

筆者因為探討媒體與教科書意識型態發展的關係而接觸到關於教科書編 纂過程與政治或意識型態爭議的問題。過去,臺灣因為現實政治、特殊的時 空背景與歷史經驗,在歷史教育與歷史教科書的編寫上,特別強調民族精神 教育與國家立場的主體性,惟此亦為當代世界各國歷史教育的共同內涵。但 自解嚴後,過去禁止公開討論的議題浮出檯面,如本文所討論的《認識台灣

(歷史篇)》受到各界關注的過程,就是一明顯的例子。《認識台灣(歷史篇)》

引發的爭議,雖然部分基於歷史事實的敘述,但大部分的焦點集中於歷史解 釋,而這裡所謂歷史解釋又涉及「統」、「獨」之爭,這是臺灣現實政治與歷 史教育最糾結難分的部分。

因此,筆者在依循教科書發展的脈絡中提出反思,認為歷史學家在編纂 教科書的過程中,應恪守歷史真相的呈現,若陷入改朝換代或是政治爭奪的 權力鬥爭中,則可能使歷史教科書的呈現失去其專業性與可信度。

二、 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如上文所述,教科書在生產到製成的過程中,是一個權力爭奪角逐的競 賽,而關於歷史教科書中,「不單純」的文字敘述,教育工作者應該照本宣科,

亦或抱持批判理念進行教學,實則是教學現場的人員所要深思的問題。因此,

身為歷史教學現場的工作者,對於歷史教科書內容必然須要精熟,所憑藉的 歷史知識來源不能僅依賴教科書,而需廣泛的閱讀與汲取,以訓練對於歷史 本身的批判能力。

現今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學生時代所受的教育大多是所謂的大中國意 識式的官方訓導準則,因此,不自覺的會受到過去特殊的政治環境影響,畢 竟有些知識已經內化於多數人潛意識中。此潛意識表現在其歷史教學上,其 中的可能隱憂包括對台灣歷史的極度輕視與扭曲;再者是對中國歷史的渲染 與美化。因此,筆者在此建議教學第一線的現職教師,不僅應大量接受來自 大眾媒體的多元資訊,了解社會脈動,更應廣泛的增進本身史學的知識,以 彌補教科書或顯偏狹的部分。

至於筆者對報紙媒體的觀察,認為當媒體處理關於國家意識型態發展的 相關新聞,並非僅能以政治類別新聞處理之,也應避免以二元劃分法看待台 灣主體意識與大中國意識間的消長關係,也許媒體可以跳脫二元分法的政治 視野,以文化角度或是更超然的多方報導態度處理相關新聞,以減少台灣社 會內部的衝突與矛盾。

三、 對未來學術研究的建議

文末,筆者認為本文在進行的過程中,因受限於時間、篇幅、研究方法

文末,筆者認為本文在進行的過程中,因受限於時間、篇幅、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