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敘事批評與教科書內容

基於上一節所述的理由,若要了解教科書中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以社 會科歷史部份為文本分析的對象是再適合不過了。本研究除了探討國中社會 科教科書歷史篇的台灣主體意識發展外,並且分析過去教科書與現行教科書

「台灣主體意識」的表現,進而比較、了解「台灣意識」發展,最後總和分 析社會科教科書中台灣主體意識發展所代表的意涵。語藝批評方法中的敘事 批評嘗試探討人如何透過說故事達到目的,敘事內容的分析指的是對敘事實 質(substance)的分析,也就是敘事者意圖傳達的訊息,或提出的主張是什 麼(林靜伶,2000)。若以歷史教科書為文本進行敘事分析,探討課文的敘事 手法如何達到或意圖達到說服、辯論的功能,以及透過什麼樣的敘事內容與 敘事方式來達到「某些目的」,是語藝批評關心的重點。再者,進一步把分析 焦點集中在國中社會科教科書當中台灣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描述,如:「日治 時期台籍精英在教科書中的闡述方式」、「二二八事件」或是「台灣定位」等 主題在教科書中的敘事手法,是否隨著台灣的政治、社會一同變遷,亦或如 Antonio Gramsci 所言,教科書中的意識型態為國家「智識和道德上的領導」,

值得一探究竟。筆者將以國中歷史教科書為研究文本,藉由語藝批評中的敘 事批評方法,嘗試探討教科書如何透過「有目的的講故事」(Hart,1997)達 到說服的目的,欲傳達什麼訊息或什麼主張?職是之故,在本文中,欲了解 教科書中所表達或隱喻的意識型態-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以及分析教科書 對於兩種意識型態的敘事手法,甚至教科書是否「有目的」選擇或描述某些 事件,都將以語藝批評觀點中的敘事批評角度切入進行探討。

關於文化霸權(hegemony)的探討,近來由於受到新馬克思主義思潮、

批判性理論以及對教育、文化方面研究增加的影響,其概念已經超越了社會 學上的討論,概念之解析也廣泛被使用(譚光鼎,2000)。因此,涉及文化霸 權與教育領域間關係並進一步分析其中意識型態表現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

正如 Gramsci 所言的文化霸權(hegemony)定義:「透過教育宣導與文化傳 播建立之統治與支配關係。」經由學校教育或教科書柔性的教導、宣導、陶 冶,霸權的意識型態得以控制日常生活對話的意義,施行它的統治,設定社 會生活的程序與規則,並排除對立與矛盾的意義。譚光鼎(2000)引述 Fontana 對 葛 蘭 西 文 化 霸 權 手 段 的 解 釋 為 :「Gramsci 根 本 就 把 『 教 育 關 係 』

(educational relationship)視為『政治關係』(political relationship),也就是

『霸權關係』(hegemonic relationship)。」以 Gramsci 的觀點就是:「所有霸 權關係,都必須是『教學關係』(pedagogical relationship)。」(Gramsci,1988)。

此外,因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1949 年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為記取大陸 淪陷的「教訓」,在教育政策明確表達「反共」的基本立場,以及在1970 年 代台灣一連串的外交失利背景下,教育部即在1973 年將原本重視的品德教育 政策轉而以培養民族精神為重。基於不同政治環境或社會變遷而採取不同的 教育政策是國家不可避免的做法,也是政治領導者為了延續其政權於不墜所 作的必然措施。石計生(1995)探討 1995 年以前行於國小、國中、高中社會 科教科書:「不論哪一階段的教科書,對於台灣的論述佔著相當低的比例」,

而在這相當低的比例當中,「絕大部分又都經過了當局的刻意扭曲與誤解」。

是故,教育受到政治力的介入與操控顯而易見。

綜上所述,筆者欲透過語藝觀點的敘事批評方法分析歷史教科書的內 容,比較教科書的改版和內容變化與台灣的政治、社會等各環境的變遷有何 關連性。過去教科書內容台灣史部分如何由大中國意識立場為主的敘述,趨 而以台灣主體意識為主的變遷;是否與葛蘭西以為的霸權即「智識與道德的 領導」有關聯。基於此,執政者藉由學校教育,在教科書上所欲灌輸學生的 某些特定意識,在教科書內容的敘事方法、陳述角度或切入觀點,所代表的 意涵是什麼?目的是什麼?與國家政策的關聯性是如何?這些問題,也將以 語藝批評中的敘事分析觀點一探究竟。

貳、媒體對於教科書發展的報導角度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的過程中,不僅改變台灣社會經濟的面貌,此 殖民過程中,也使台灣人漸漸覺醒,意識到作為台灣主人的重要性。1960 年 雷震試圖結合外省人和台灣人,共同組成政黨、1964 年,彭明敏、謝聰敏、

魏廷朝等人發表「台灣人自救運動宣言」等政治行動所發展出的台灣意識在 社會上雖仍是隱藏性的,但證明台灣自戰後以來,台灣意識依舊持續發展(張 炎憲,1992)。自 1970 年代起,一連串的外交挫敗導致台灣政治運動發展趨 於激烈且頻繁。21980 年代以後,台灣文化界與知識界對於所謂「台灣結」

與「中國結」的討論,由文學領域延伸到其他領域,包括歷史與社會科學(王 甫昌,2001)。因此,一連串的政治、社會領域的分庭抗禮之下,與社會脈動 關係密切的媒體對於變遷中的教科書,特別是涉及台灣主體意識議題的報導 立場又是如何?

報社(媒體)報導態度往往與媒體特定立場相關(王洪鈞,2000);但對 於台灣教科書的發展,各報社對於教科書發展報導趨於「台灣主體性」的相 關議題,是否是因媒體本身所抱持的政治理念而決定採取附和或對立的立

2 以 1975 年「台灣政論」;1977、1978 年「台灣鄉土文學論戰」;1977 年的「中壢事件」;

場?台灣新聞媒體(報紙為主)對於「台灣意識」議題的報導,是否會因報 社所秉持的政治立場書寫?亦或以當今台灣社會普遍趨勢而書寫?值得討 論。

客觀性代表一種理想或信念。在新聞報導中,「事實」與「意見」有所區 別,排除個人的價值,使新聞報導僅限於客觀的事實(黃新生,1992)。換句 話說,所謂的新聞事實,是以大眾客觀觀點為主,而非偏頗某一政黨或某一 政治人物信念;它應是以超黨派的、價值中立的方式報導新聞事件。茲就翰 林出版社編纂教科書中「二二八事件對台灣政治社會影響」的相關報導為例,

說明如下。

《中國時報》在2009 年 4 月 28 日報導「翰林出版社在國中一年級下學 期的社會科教師手冊以『間接促成台獨思想的崛起』為『二二八事件』的『負 面影響』。」的相關新聞:

二二八事件的「負面影響」是間接促成台獨思想崛起?這不是大陸官 方的報告,卻是台灣翰林出版社編印給國中老師備課用書的教師手冊 內容。

而《自由時報》(2009)也在同一天報導相關新聞事件:

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所指定的翰林版社會教科書又爆爭議。去 年翰林版的參考書把台灣標為「台灣特區」引發議論,現又傳出翰林 版國一下歷史備課用書,把台獨思想崛起列為二二八事件的負面影 響,還用負面詞彙描述本土意識、政黨輪替。綠營痛批,一綱一本的 政治效應已浮現。

由此兩報社對於此新聞事件的報導可知,對於侵犯台灣意識的事件,媒 體仍會秉持以台灣大眾立場為主的切入觀點。因此,台灣新聞媒體對於教科 書議題的報導角度,是否會因為執政當局的立場或是媒體本身立場對於台灣 教育中主體性課程的報導有所偏廢,亦或是以目前台灣當前大眾集體意識為 依歸,是筆者欲探討的另一重點。

由上觀之,對於筆者撰寫本論文的動機已在前文敘述,而筆者欲研究探 討的主題總結如下:

一、 過去到現在,國中歷史教科書中的對於台灣歷史事件的陳述是如何 表現?

二、 比較國中過去(國立編譯館編)與現行社會科教科書(康軒、翰林、

南一共三種版本)中台灣歷史的台灣主體意識內涵的表現。

三、 以語藝分析手法探討政治變遷與教科書中台灣歷史事件的敘事手 法。

四、 以文化霸權觀點論述教科書內容和敘事方式是如何被影響?

五、 新聞媒體於解嚴後對於教科書意識型態議題報導的立場如何?

第三節 本文的重要性與範圍

本文針對過去國中歷史教科書以及現行國中社會教科書《認識台灣(歷 史篇)》,以文化霸權概念為理論基礎,配合語藝觀點的敘事批評理論進行「台 灣主體意識」敘事的分析,針對上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加以研析,擬探討的 範圍和對象如下:

壹、 國中社會科教科書

1981 年以前,教科書國定制一直是政府堅持的教育政策,但隨著政治民 主化和教育的自由化,尤其在民間業者的要求和立法委員的壓力下,教育部 開始開放教科書的審定制;1996 年國小教科書全面開放,2002 年國中教科書 也全面開放,就國民中學社會科來說,教科書的名稱也有所改變;1998 年起,

學校開始教授《認識台灣》歷史篇、地理篇以及社會篇;緊接著,2003 年國 中九年一貫課程正式施行,原本的歷史、地理、公民合為「社會科」。教育改 革本來就是崎嶇顛簸、處處陷阱的過程;尤其教科書政策被鑲嵌在複雜的政 治、經濟和文化網絡中,每一步都像走在高空鋼索,舉步維艱(歐用生,2006)。 而台灣教科書的變革,一路走來,更是支持與反對的聲浪相互交雜;1997 年 6 月,在《認識台灣(歷史篇)》即將公佈採用之前,立法委員李慶華發表〈認 識台灣?或誤解台灣?-對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內容的質疑〉聲明稿,

並與反對者透過公聽會指出,關切歷史篇與社會篇教材內容的「適切性」與

「正統性」(王甫昌,2001)。這一次教科書爭議的內容,學者王甫昌(2001)

「正統性」(王甫昌,2001)。這一次教科書爭議的內容,學者王甫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