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教改與教科書

第二節 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

已故的司馬遼太郎先生訪問我時,我曾經提到「台灣人的悲哀」。我想 讓司馬遼太郎先生了解的是,生為台灣人,卻有一種對台灣無能為力 的悲哀。回顧台灣歷史,台灣人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治理自己的家園,

而我個人也曾經歷過身為台灣人,卻不能為自己同胞做些什麼的痛苦

(李登輝,1999:34)。

一種意識的生根與萌芽,端賴該意識是否與現實環境密切結合而定(陳 芳明,1988)。意識是依據一個特定社會的特定政經條件而產生的,沒有台灣 這樣的歷史條件、歷史命運和歷史發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台灣意識。這裡 所謂的台灣意識,包含兩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 是以「鄉土情懷」為情感基礎所建立對台灣主體的認同意識,也可以等同於 屬於臺灣人的「國族意識」,卻不等同於「台獨意識」。基本上,台灣學者對 於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多傾向於臺灣人的四百年歷史發展、共同悲傷的記 憶、共享的語言文化以及公民意識的共同精神為立論基礎並進一步探討;也 有以日常生活場域為主要出發點,以台灣人的「生活實踐」為分析目標,研 究台灣人國族意識發展的軌跡(莊佳穎,2006)。

本文則是以較普遍的歷史視角將台灣主體意識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黃 俊傑,2001),分別是:(一)明清時期,尤其是清領時期由大陸渡海來台的 移民所發展出來的「原鄉意識」,例如「泉州意識」、「漳州意識」等;(二)

日治時期台灣人終於出現了類似民族意識的「台灣意識」,出現原因在於對日 本政權的反抗;(三)1945 年,台灣光復後,尤其是「二二八事件」之後,

台灣意識作為是一種反抗當時政權的「省籍意識」,台灣意識又更加速發展;

(四)1987 年台灣解嚴後,此階段被視為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意識不僅是對於本土文化、主權的「認同意識」,更是台灣人集體爭取國 際舞台與政治地位的「政治意識」。

事實上,若以「鄉土情懷」視為對台灣意識的起源,則可以更早追溯到 自台灣有人類生活之始。但在本文,所指的「台灣意識」基本上已經是超越

「鄉土意識」,其更具有「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甚至是「國家認同」

的意識型態。基於此,本文將採用黃俊傑(2001)「台灣意識」的歷史發展分 期,而略去「台灣史前時代」、「荷西時期」在台原住民與在台漢人的台灣意 識的探討,直接以鄭氏來台為起始探討台灣意識的發展。

以下分就各歷史時期台灣意識的發展進行說明:

壹、明鄭與清朝統治台灣時期(1662-1894)

在明鄭政權與清朝統治下的台灣,對於初從唐山渡海來台的漢人移民來 說並未有強烈認同台灣的政治意識。在此時期,促成漢人接踵至台灣的原因 可能是原鄉生活較困頓或是因為政權轉移的關係等。故在這一時期所表現比 較明顯的是「漳州意識」或是「泉州意識」等偏向以移民祖籍為主的「地方 意識」。

漢人移民台灣的起源在歷史上的記載固然很早,但真正較大規模移民至 台灣的時期應是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招攬大批漢人到台灣開墾時期,接著是 鄭氏政權移師台灣將台灣視為反清復明基地,直至清朝統治台灣,雖然有渡 台禁令的頒布,但漢人偷渡來台的數量有增無減。在此時期台灣移民主要是 從福建、廣東兩省而來,來到台灣的他們或依原鄉的風俗習慣生活著或開創 有別故鄉的新生活。這些使用不同語言、來自不同原鄉的族群在台灣建立了 與原鄉相同的地名,甚至為了農地、水源與貿易範圍爭執而發生了多起祖籍、

職業械鬥事件。7此外,尚有隨著移民來到台灣而逐漸根深柢固的宗教信仰,

8這些漢人移民至台灣的認同感尚未成形,顯然是依循著原鄉生活以及認同原 鄉的「地方意識」。

到了一八六○年代,這些移民漢人對於認同祖籍多過居住地──台灣的

「地方意識」逐漸淡化。正如陳其南(1998)表示的,從 1863 年到 1899 年 兩百多年中,是來台漢人從「移民社會」(Immigrant Society)走向「土著化」

(Indigenization)變成「土著社會」(Native Society)的過程。初期來台的漢 人,在台灣的生活模式或是對國家的認同意識可以說是中國大陸傳統的連續 或延伸。台灣的漢人開始「土著化」之後,社會群體的分類原則也跟著開始 轉變,他們開始以本地的宗教信仰以及新興的宗族組織為信仰與認同的對 象。「土著化」的最大證據便是「械鬥」的消長(陳其南,1998)。械鬥的消 弭具有指標性的意義,這代表台灣從一八六○年代以降,台灣的漢人已經逐 漸形成以認同台灣的集體意識;僅管此意識中的台灣尚未是一個國家,但卻 是居住在台灣的居民對於鄉土的集體認同感。

尤有甚者,此一初萌芽的「台灣意識」將隨著日本統治台灣而更加快速 發展。

7 按作《淡水廳志》的作者鄭用錫對於清朝統治台灣時期的械鬥頻繁現象:「有分為閩、粵 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然同自內地播遷而來,則 同為台人而已,今以異省、異府苦分畛域…」

8 隨著渡海來台的漢人的宗教信仰分別有:客家潮州人的三山國王信仰、福建泉州府的保生 大帝信仰、以及福建漳州人信仰的開漳聖王。

貳、日治時期(1895 年-1945 年)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捲土重來未可知,江山亦要傳人持。

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丘逢甲,1895)。

1895 年台灣因為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之後的馬關條約必須割讓給日本,而 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這場牽動之後歷史發展的重要變局,使台灣意識進 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由於日本帝國統治台灣,使台灣人不分祖籍你我 的抗日集體意識出現;「台灣人」是相對於「日本人」的一群社會政治群體,

相較於前一階段區分漳、泉、客家等地方意識則退居其次(黃俊傑,2000)。

被日本統治的臺灣,在這51 年間的「台灣意識」的發展,既為抗日情懷與反 帝國主義者的「民族意識」,卻也是一種相對於統治者日本人地位的「階級意 識」。進一步言,日治時期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因素,可以分為兩個原因:一 是由於殖民壓迫,二是在文化部份,由於台灣人面對壓迫逐漸凝聚出社會生 存意識,以抗拒壓迫劣勢才不至於在現代文明中節節敗退,所以區隔出他者 與自我的關係是維護種族與個體尊嚴有利的防線,台灣民族意識遂在此時期 逐漸形成。

在日治時期,作為民族意識的台灣意識,表現在台灣人文化生活的許多 方面,其中最明顯的是漢文書房與詩社(黃俊傑,2000)。不過,此一時期的 書房與詩社對於漢文化的認同遠超過對於國家的認同,而這裡指的國家則是 當時的大清帝國。此時期的台灣社會所發展出來的台灣意識之基本內涵,顯 而易見的是「文化認同」的成分遠超過於「政治認同」之成分,我們可以從 吳濁流(1988)在《無花果》中了解到當時台灣人對於台灣意識的解釋:

思慕祖國,懷念著祖國的愛國心情,任何人都有。但是台灣人的祖國 愛, 絕對不是清朝。清朝是滿州人的國,不是漢人的國,甲午戰爭 是滿州人和日本人作戰遭到失敗,並不是漢人的戰敗。台灣即使一時 被日本人所佔有,總有一天會收復回來。漢民族依定會復興起來建設 自己的國家。…。台灣人的心底,存在著『漢』這個美麗又偉大的祖 國。

由上可知,台灣人當時所認同的是源遠流長的漢文化,而非當時統治中 國的政權;這是日治時期「台灣意識」內涵中關於「文化認同」的部份。

但是,日治時期台灣意識內涵中,尚包含著另一層的面向,那就是「階

級意識」。之所以會有這一層面的發展,其原因在於絕大多數的台灣人處於日 本殖民者的政治經濟地位之下,都劃歸為被統治的階級。大體而言,日本統 治下的台灣,官吏公務人員、資本家及其從屬人員(如公司職員、銀行員等)

均由日本人獨占;他們的背後又有在日本國內的政府以及資本雄厚的資本家 當強而有力的後盾。相對於日本人在台灣享有獨占利益,勞動階級則大多屬 於身為「先住民」的台灣人;至於中產階級則是台灣人與日本人互相競爭。

換言之,在經濟上,日本人與台灣人是對立的,這樣的對立是從「政治上的 對立」衍生至「經濟上的對立」,而此種對立關係便是筆者所謂的「階級意識」

表現。

綜而觀之,日治時期是「台灣意識」發展的第二階段,此時期「台灣意 識」的表現既是「民族意識」,也是「階級意識」。內涵包含「文化認同」、「民 族認同」與「階級意識的抗爭」,這樣的發展趨向則是與當時台灣是日本帝國 殖民地的歷史事實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参、戰後台灣(1945 年-1987 年)

1945 年 8 月 15 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爾後至台灣 解嚴之前的時期中,台灣意識進入第三階段的發展。眾多研究一致認為此時 期發生的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1949 年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播遷來台、

一九七○年代的一連串的外交挫敗與 1987 年的解嚴對台灣意識的發展有深 遠且重要的影響(王甫昌,2001;黃國昌,1992;賴建國,1997;黃俊傑,

2000)。以下筆者將分論這幾件影響台灣意識的重要事件,以對台灣意識的發 展做更清晰的脈絡整理:

一、戰後台灣(台灣回歸中國至一九七○年代外交失利時期)

甫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其台灣意識的發展在於當時台灣社會在「台

甫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其台灣意識的發展在於當時台灣社會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