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第一節的「語藝觀點中的敘事批評」中,主要是在探討語藝觀點的本 質以及以敘事批評方法分析教科書中意涵與目的適切性;此外,對於研究結 果的評估-「敘事可能性」與「敘事忠實性」的重要性,前一節也已經有所 說明。在本節,筆者認為以語藝觀點中的敘事批評方法為主軸進行文本分析 的相關研究,是本文在正式分析文本前所必要蒐集的相關知識,探討敘事批 評應用在各學術領域的研究內涵與成果,並觀摩敘事批評的分析過程以讓日 後進行文本分析過程能更得心應手。

壹、語藝分析實踐與相關研究

如前一節所述,語藝批評關心的是人類言說的目的,而言說的形式,可 以是一本書、一場演講、一部電影或一句口號…,透過這些形式甚至以其他 敘事表現的方式,語藝批評者就是要探求言說者在文本中或演說中所欲表達 的意涵與目的。至今,應用語藝批評方法分析的相關研究有關於公眾人物(包 含政治人物、演藝人員等)個人魅力風潮現象、演說內容與公開辯論、4作家 與文學作品的敘事內容5或傳播媒體(電視節目、廣播內容等)的論述6等。

而近幾年來以語藝觀點的敘事批評為主要方法來分析文本的研究有:張 瑋容(2005)的《由Michael Moore 的敘事策略看紀錄片的語藝意涵》、林欣誼

(2007)的《共構生存與成功的敘事:從語藝觀點看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

的故事敘說》等。前者以當代的語藝觀點檢視記錄片中所蘊含的動機與目的,

並以Fisher 所言的敘事理性檢視記錄片所處時代、社會背景,進而發掘其敘 事可能性與敘事忠實性。而後者則同樣是以敘事批評方法分析九○年代的真 人實境電視節目《我是接班人》,以Fisher 所提出的敘事典範為主要方法,

分析此類戲劇節目製作的語藝企圖。語藝觀點的分析方法可以適用於分析一 本書、一齣電視劇、一部電影、一場演說甚至一則新聞,但是用在分析教科

4 以語藝分析觀點探討公眾人物的魅力風潮、演說內容、參選策略或公開辯論的相關研究 有:李登輝總統言論之戲劇觀-從柏克戲劇五因語藝觀點分析(施懿珊,2001)、電視選舉 辯論之語藝分析-以1998 年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為例(楊迺仁,2001)、阿扁的異想世 界---以幻想主題分析方法閱讀陳水扁風潮(莊佳穎,2002)等。

5 以語藝分析觀點探討作家與文學作品的敘事內容的相關研究有: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 --以幻想主題分析希代『言情小說』系列(鄭伊雯,1995)、優良兒童讀物中兒童形象之敘 事分析(葉紋陵,1997)等研究。

6 以語藝分析觀點探討傳播媒體論述的相關研究有:政論節目之論辯語藝分析:以 2100 全 民開講與大話新聞為例(黃莉雅,2006)、廣播賣藥節目主持人之語藝策略分析-以豐蓮廣播 電台為例(林國新,2005)、媒體建構反貪腐倒扁運動之語藝視野研究-以《聯合報》、《中 國時報》為例(李曉青,2008)等研究。

書內容敘述,則尚未有相關研究的問世。筆者以為在進行紀錄片、電視節目 等類型的敘事分析在於了解「導演」或「製作人」要向閱聽人傳達某種特定 觀念的意圖,其目的是建構某種特定的意義與議題;而進行教科書內容敘事 分析也是在了解編輯教科書的一方(如:編輯者、課程綱要制定者更甚是國 家政策等),企圖傳達何種觀念或建構何種想像的共同體。

基於上一節本文所探討的運用語藝觀點中的敘事批評方法分析歷史科教 科書的適切性中已經討論,運用在教科書上的各種敘述,是有目的的、是別 有涵意的;甚至是有說服意味的、傳達某種意識型態意圖的。將教科書視為 是國家傳達的特定意識型態的「意識型態家機器」之一,教科書中所表達或 隱含的意念與目的,是否與國家政治方向、社會變遷內容有所關聯,在本文 中,這些疑問如何解答?便是以語藝批評中的敘事批評分析,探討本文所假 定的各種問題。

貳、語藝分析與新聞報導

新聞媒體如何形塑關於教科書發展的相關議題,是本文欲探究的另一個 重點。正如Sparks(1987)認為大眾媒體的產物是經過系統性的組織,因此 他們所代表世界圖像,幫助複製社會既存的主導關係。Ralph Negrine(2001)

認為新聞必然有其「偏見」,報社也持有其政治立場;有些偏見是難以避免的,

畢竟新聞記者和每個人都一樣,有某種意識型態上的包袱,所以也就無法以 絕對客觀的方式來報導事件。因此,在一則新聞的產製過程中,是一種高度 斡旋的過程;包括文字、影像等的選擇。媒體由於報導的性質使然,本身就 是議題的設定者,透過報導的取捨,媒體可以強調某事,也可以忽略某事,

並非政治人物所能掌握(Brain McNair,2001)。此外,蔡璧煌(2008)以為 政府領導人或政策決定者與當代媒體間存在著一層微妙的共生關係;媒體需 要政策公關人士提供第一手資訊,教育政策決定者也需要媒體對政策的報導 或解釋,如此可對學校有利,也符合政策所欲求的方向。

媒體的民主角色落實於新聞記者在報導公眾事務時堅守客觀的專業倫 理,客觀性原則隱含新聞的處理應該和政治爭論保持適當的距離,而且堅持 信守將意見的表達和事實報導分開。基於媒體本身就是一個議題設定者為前 提,前一章筆者以翰林出版社所出版社會科教科書中對於「二二八事件對台 灣政治社會影響」的相關報導,大略說明報紙對於社會科教科書書寫角度,

媒體對教科書的報導「偏見」或「報導角度選擇」中,對台灣意識的發展而 言,究竟是「對立」或「協力」的角色?McNair(2001)在《政治傳播學》一 書中以一九六○年代末期和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媒體對於越戰報導的研

報導的確扮演霸權的角色,但在一九六○年代末期、一九七○年代初期,美 國政府的政策開始受到質疑與批判。」他發現,大部分時候,媒體確實都出 以與美國政府同樣的觀點看待越戰,只是當輿論轉而反對戰爭時,媒體也開 始質疑官方的解釋。即是說,媒體的民主角色落實於新聞記者在報導公眾事 務時堅守客觀的專業倫理,客觀性原則隱含新聞的處理應該和政治爭論保持 適當的距離,而且堅持信守將意見的表達和事實報導分開。Gramsci 認為將 統治階級的霸權文化予以普遍化的管道之一便是透過傳播媒體;但 McNair 提出對霸權模式的質疑。筆者以此理念反映在新聞媒體關於教科書議題的報 導中,究竟媒體是屬於統治者亦或是社會意念的說服工具、是客觀忠實報導 亦或秉持定偏頗立場;教科書、台灣意識與媒體間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有待研究之後一窺究竟。

再者,教科書也可能落入政治糾葛的漩渦中,以下是2007 年 7 月 23 日

《自由時報》關於教科書的另一則報導,標題為「藍想自編教科書 綠批大中 國意識」:

教育部檢討教科書不當用詞,引發藍營質疑「去中國化」,國民黨更揚 言要串連執政縣市編教科書反制,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抨擊,這凸顯國 民黨的戒嚴史觀,這是早年的黨化教育,也是大中國的教育意識形態。

姑且不論報社所站立的政治立場,但閱讀這篇新聞後,明顯的教科書已經成 為了政治人物宣示自身政治立場或是有政治力量介入的另一個場域。更甚 者,如前所舉李慶華在1997 年對於「認識台灣」教材的不滿所召開的記者會,

是否如王甫昌(2001)所言,具有中國意識者擔心台灣本土意識成為國家文 化體制指導原則之後,自己的文化與歷史既亦將被一筆勾銷。如此,教科書、

台灣意識與媒體間並不是三條不相干的平行線,而是能產生交互影響、產生 對話的共同體。不論是教科書中「台灣歷史」的篇幅,或是媒體報導關於台 灣意識的議題,甚或是媒體報導教科書發展與演變的立場,便是顯示教科書、

媒體、台灣意識三者間的交互作用。

語藝批評中的敘事批評方法已被應用在許多傳播相關研究當中,如:口 頭詮釋、媒體形式、政治傳播、語藝研究等。本研究不僅以敘事批評分析新 聞媒體,特別是報紙的教科書報導中的敘事意涵(敘事者所欲傳達的訊息)。

對於教科書的意涵,筆者也以此方法探索分析其內含的意識主張以及課文敘 事的企圖,教科書或新聞報導的內容是誰選擇的、內容所呈現的知識是誰的 知識等問題,透過語藝觀點,以敘事批評分析文本中有目的並且有說服力的 符號使用,將在其後的章節做更細部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