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本文源起

筆者擔任國中歷史教師今年已屆第六年,還記得大學時期的歷史教學實 習課中,對於手中教科書的陌生感,記憶猶存。在國中階段的求學過程的經 驗中(1993 年到 1996 年),所使用的歷史課本,從第一冊開始,是以中國上 古史引領我們進入艱深的歷史世界。說艱深,不為過,畢竟當時的我,對於 最親近的土地—台灣,歷史知識相當淺薄,與台灣相關的歷史人物最熟悉的 是孫中山、蔣中正、蔣經國等人,而對其餘台灣的歷史發展知識則是相當模 糊。所以,當時所謂的「本國歷史」就是「中國歷史」,對於歷史課本一開始 的中國史前時代,北京人、山頂洞人雖然是背誦即懂的知識,但總覺得離自 己所生活的環境—台灣相當的遠;而其後夏商周等朝代的演變,也覺得遙不 可及。

在大學的教學實習課中,再度與教科書接觸。由於2003 年「九年一貫課 程」的實施,已經沒有所謂的歷史課本、地理課本或公民課本,而是以社會 課本取代之,且國中一年級的歷史內容,是以「台灣歷史」的內容為主,取 代了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大變革已經不同以往的求學經驗。從教科書的改革 來看,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內容在教科書的編排上可見一斑。過去,在還沒 有專門講授「台灣歷史」的教科書中,所教導的是以大中國意識為主的「本 國歷史」; Benedict Anderson(1999:125)在其著作《想像的共同體》中寫 到:

「我們常常會在新國家的『建造民族』(nation-building)政策之中同時 看到一種真實的、群眾性的民主主義熱情,以及經由大眾傳播媒體、

教育體系、行政管制等手段進行有系統的,甚至是馬基維利式的民族 主義意識形態的灌輸。」

在過去國民黨主政的過程中,透過學校教育宣揚大中國意識,尤其是歷 史教育,國民黨舉出無數的理由來作為黨化教育的藉口,基本原因是台灣處 於動員戡亂時期,戒嚴令乃是黨化教育的合法基礎(林玉體,1991)。但自解 除戒嚴後,隨著民主運動與教育改革的訴求,教科書中的黨化色彩濃厚的大 中國意識與台灣主體意識開始互有消長。基於此,筆者將本篇論文的研究動 機,分列兩個方向,詳述如下:

壹、基於對台灣歷史的重視

筆者目前為國民中學歷史科教師,在課堂的授課過程中常與學生分享筆 者求學時代的教科書與現行教科書內容的異同,或是在教科書得到的知識經 驗。舉例而言:筆者在就讀國中時,對於台灣歷史的知識可以說相當淺薄,

求學過程中並沒有「台灣歷史」這一專門單元,與今日教科書的內容相較差 異非常大。當時的學生們對中國歷史朗朗上口而且背誦無誤,卻對自己所生 長的土地—「台灣」歷史的了解一無所知;台灣歷史有多長(原來不是五千 年)、來來往往甚至定居台灣的民族有哪些(一定不是北京人與山頂洞人),

甚至關於台灣的歷史只有第四冊最後一章中的極小篇幅;課本中的知識則著 重於國民政府如何積極建設台灣為一「復興基地」,以期「三民主義統一中 國」。除此之外,地理課本中的知識:黃河或長江流經哪些省份,對身處台灣 的莘莘學子們,即便是如此遙遠而陌生的知識,為了升學考試,也背的滾瓜 爛熟;尤有甚者,在地理科中,台灣地理知識的部分亦歸為中國「華南地區」

單元中的一部分,甚至課本中所謂的「我國」疆域,除了台灣本土之外,竟 涵蓋整個「秋海棠葉」;即令中國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有天險壯闊的 長江三峽,有廣大的沙漠…,但學生無法身歷其境,只能望圖興嘆,印象可 謂相當模糊。但台灣也有墾丁的珊瑚、有玉山的雄偉、有橫貫公路的綺麗風 光…;教材為何捨近求遠,「大中國主義作祟而已(林玉體,1990)」。綜上所 述,似乎與當時國際時勢或是現今局勢都有一大段落差。

然而,現行的教科書內容,在台灣政治變遷帶動的教育改革之下,教改 訴求在一九八○年代終於實現,伴隨多次國民中學課程綱要的修改後,以往 教科書的大中國意識漸為台灣主體意識所取代,現行的國小、國高中社會科,

不僅社會課本中有獨立的「台灣歷史」、「台灣地理」,更有許多關於台灣本土 意識的內容,甚至以前舊歷史課本所稱的「我國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至今 改為「台灣歷史四百多年」的敘述方法,代表台灣主體意識漸在教科書內容 中居於主體地位。反觀過去幾十年來,國民黨政府透過文化霸權,將學校教 育視為國家的機器,教科書內容對於台灣主體的論述,甚或是台灣主體意識 的思想存在是微乎其微。從教育目標、課程標準、教材編選、教學實施等,

無不以大中國意識為方向,較少關懷台灣的歷史、社會、地理、文化等本土 教學內容與本土意識。從當時的情況看來,中國是主體,而台灣只是附屬的、

邊陲的。西元1997 年起,國中教材新增《認識台灣》,分為「地理篇」、「歷 史篇」、「社會篇」;1998 年,由試用版邁向正式版本,雖然課本中對於台灣 史的敘述觀點、用字遣詞甚或詮釋方法在當時掀起一股爭議風潮,1但若正面

1 舉例而言,《中時晚報》在1997 年 7 月 11 日,第 4 版「反《認識台灣》,李慶華率眾抗議,

思考,這顯示了台灣教育改革方向將台灣地位由處於邊陲漸漸導向核心、台 灣主體意識在教科書上逐漸嶄露頭角。若以國中歷史教科書中對「二二八事 件」的敘述為例,此一鎮壓行為深深影響台灣長達數十年的事件,在歷史課 本上從無到有、從簡述到詳述的過程,顯示出國中歷史教育課程對於台灣主 體意識的論述越顯重視。

貳、歷史教育對於培養公民意識的重要性

歷史教育對於培養公民意識、認同,甚至所謂的集體記憶是歷史學界中 有志一同的看法(戴寶村,1992;王仲孚,2001);歷史教育甚至常成為國家 操弄國民意識的手段。歷史學者以為公民教育不能完全從國外移植,必須在 本國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生根,是無庸置疑的,這樣的主張應落實在現行國、

高中課程綱要,並擬定成規準(王仲孚,2001)。其次,社會科中的歷史教學,

不論是教科書內容或是教師的教學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有著 關鍵性的形塑作用。不僅是歷史科,在公民科或地理科教學方面,對於培養 學生的「認同意識」也有相當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將台灣過去的歷史融入 教育之中,讓台灣人,更甚者是國家棟樑的學生瞭解台灣這塊土地以及先民 所創造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要之,筆者認為,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不 僅能培養認同鄉土、國家的情懷,並且對於產生「認同意識」、「集體意識」

的公民素養,是有正面的相關。

王仲孚(2001)以為,忽視歷史教學和公民教育的惡果,早已呈現在我 們的眼前,如:青年人的國家觀念、民族意識日趨薄弱、國民道德日趨墮落、

社會風氣敗壞等現象的出現,而社會科教學對於公民所應具備的國家認同意 識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歷史教育可分為三個層面,從知識面來看,歷史 是人文科學當中基礎的學能,所以每一個人有必要學歷史,就像學政治要了 解政治史、研讀人文要學人文史的道理是一樣的;從感情面來看,歷史讓一 群人,從個人、家庭、社會到國家,了解從個人到周圍乃至整個群體的歷史,

才能與人相處。甚至是國際間的往來,了解自己,才能向別人介紹自己;歷 史並非灌輸民族主義,只因民族國家是整個社會的潮流,建立一個民族國家

(nation states)一定要以歷史作為基礎,依現今台灣的現況,最大的問題就 是很多人對台灣不了解,甚至造成對台灣認同的錯亂,對國家定位混淆,如 果大家對歷史都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對國家看法有統一的共識,就可以有共通 的基礎去看台灣的問題(戴寶村,1993)。

反之,若將教科書視為是政府的宣導工具,用以灌輸施政需要的意識,

提出「換角度看台灣」的「新地圖論」,引起各界的討論(聯合報,2004)。

會造成教科書具有過度的政治社會化、國家主義、領袖崇拜與權威單一化的 政治意識形態特徵(莊淑琴,2002)。因此,筆者盼能在歷年的國中歷史教科 書(現行國中歷史教科書應為「社會科教科書歷史篇」)中,分析教科書的敘 事內容與目的。莊淑琴(2002)指出,政治意識形態常出現國中「公民與道 德」的教科書,但筆者以為不同學科呈現出的政治意識應會有所不同,故以 歷年歷史教科書為分析目標,盼能抽絲剝繭以釐清大中國意識和台灣意識在 教科書中的消長情形。此外,台灣新聞媒體對於教科書議題的報導角度,是 否會因為執政當局的立場,或是媒體本身立場對於台灣教育中主體性課程的 報導有所偏頗,亦或以目前台灣當前大眾集體意識為依歸,則是本文探討的 另一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