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大眾傳播媒體與教科書中台灣意識的對話

第二節 新聞報導教科書改寫的立場

1997 年,《認識台灣》教科書甫問世,便引發一連串各方的爭論;這個 因教科書編寫的過程與結果所引發的爭議,在政治人物、民間社團與學者的 相繼關心,再加上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使教科書與意識型態間的糾葛關係 的議題浮上檯面,且也顯示台灣社會內部一直存在著大中國與台灣主體性兩 造意識型態勢力彼消此長的問題。事實上,關於教科書議題,尤其是歷史科,

陷入政治議題的討論本不是第一遭,但也絕對是最後一次,此前即有 1994 年的國民中學歷史課程綱要的編定以及之後的2003 年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去 中國化」爭議等等。歷史教科書的編寫經常遭影射是否被某特定意識型態操 弄,甚至時常延伸至政治人物統獨的口角。是故,關於教科書議題的報導,

鮮少刊登在「教育文化」類別的版面,報社反而是「有志一同」的將相關報 導以「政治新聞」處理。本節的重心在於分析新聞報導對於教科書意識型態 議題立場有無偏頗,以及報紙媒體對於教科書報導的處理態度,是純粹教育 角度亦或泛政治化。採用的文本以1997 年 6 月發生的《認識台灣》教科書爭 議為主,再輔以2003 年 9 月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等相關新聞以及自國中教 科書開放「一綱多本」民間編印後,陸續發生的歷史教科書內容與編寫的爭 議問題,進一步探討新聞與台灣主體意識的關係是互助協力或是對立立場。

貳、 1997 年《認識台灣》與新聞報導

1994 年 5 月,教育部委託學者專家所研訂的第一本台灣史教科書課程綱 要出爐,當時預定快則85 學年度、慢則 86 學年度納入國中一年級名為「認 識台灣」的正式課程。此本教科書除了歷史篇之外,尚有地理篇與社會篇,

其受囑目的原因,除了它是台灣第一本以台灣歷史為主軸編纂的教科書外,

也是教科書中第一遭有系統性地將台灣史發展階段明確劃分。23新教科書中 的多數內容更是以往在「本國歷史」中前所未見的,如:台灣的考古遺跡、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統治台灣、甚至是打破禁忌的「二二八事件」詳細始末等。

《認識台灣》教科書本是官方出版教科書劃時代的重要突破,但自1997 年問 世之後,引發一連串政治、意識型態等議題的爭論,其中引來最大風波的便 是「歷史篇」的部分。依據黃甫昌(1997)的整理,此次的教科書風波共導 致了相關報導、專欄、社論、投書等共多達341 則的「媒體事件」,堪稱是台 灣有史以來最沸沸揚揚的教科書事件。

23 依據 1994 年教育部訂定的「國民中學認識台灣課程標準」,將台灣史分期為:「考古遺址 與原住民部落社會」、「國際競爭時期」、「鄭氏治台時期」、「清領時代前期」、「清領時代後

在進行台灣報紙媒體對於教科書意識型態發展論點的看法之前,筆者先 行解釋本文以報紙為分析目標的主要原因在於,報紙做為一文字敘事者,較 能展現出電視媒體所沒有的深度、廣度以及文字的洗練程度;反之,電視電 子媒體則較著重於畫面與時效性的呈現。其次,本文選用《中國時報》、《聯 合報》與《自由時報》三大報做為分析文本的原因以1997 年當年報紙的訂閱 率為準。在解嚴之前台灣有一段時間實施報禁,當時《中國時報》與《聯合 報》並稱「兩大報」,但解嚴之後《自由時報》在 1992 年至 1994 年間經過三 次大規模的訂報促銷活動,最高時曾將發行量達到120 萬份,讓台灣一舉進 入三大報的時代。故,依訂閱率為優先考量,以此三報做為筆者進行分析的 文本來源。

一、《認識台灣》與新聞報導

筆者就《認識台灣》教科書問世所引發的一連串新聞報導,依版名與報

導標題為分類項目,在按照時間將報導依序整理,表格如下:

時間 報紙名稱 版名 新聞標題

19970605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國一新課程遭質疑 延後編印

副標題:李慶華及學者抨擊「認識台灣」系列教 科書過於親日、反華、捧李 吳京指示延後一個月 進行 如有必要 願作調整

編譯館反駁:應以教育與學術角度看待

趙麗雲表示 若負面批評居多 願辭職負責 編審 楊國揚稱已辦過公聽會 並包容各方意見

19970606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吳京:認識台灣課程 如期出書 杜正勝:若有實證願接受指正

建國黨:未堅持台灣主體性立場 應重編

時論廣場 讓編審客觀中立 政治干預可以休矣(黃秀政投 稿)

史實不容扭曲 回歸學術面無關統獨(王曉波投 稿)

19970606 聯合報 焦點 認識台灣教科書廣徵修正意見

副標題:吳京確定開學前印製 希望給孩子看的書

「範圍可粗略用字應正面」

吳文星:日治合史實

副標題:不能忽略日本現代化帶來的光明面

李慶華:錯誤百出、美化日人

副標題:指教科書「假認識台灣之名,行為台獨 鋪路之實」

杜正勝:不要抬出統獨帽子

副標題:召集人遺憾:編審委員努力擺脫意識形 態

19970606 聯合晚報 話題新聞 認識台灣李慶華繼續開砲

副標題:編譯館長:編審委員採共議制 不論省籍 館方尊重學者

北市教局:教科書有爭議 要改

課本新習題 統獨是非題(記者特稿)

19970606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認識台灣」國中教材 下學期如期試用

副標題:李慶華批評台灣歷史描述太悲情 籲延後 使用 吳京表示用字錯誤會立即修改 教育部不干 涉教材內容

趙麗雲 為編輯委員抱不平

副標題:指教材模本內容用字有疑義可隨時修訂 落入政治爭議則難解決

杜正勝:編審委員未受尊重

副標題:指教材引發泛政治爭議「是台灣的不幸」

認為教科書編訂須擺脫意識形態之爭 民進黨:肯定認識台灣課程內容

副標題:指李慶華、建國黨批判泛政治化 籲政治 勿污染教育

建國黨:新課程缺乏台灣主體性

副標題:李筱峰則認為整體而言已有進步 值得肯 定

19970606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認識台灣應以事實為準 別教台灣小孩做中國人

19970606 自由時報 焦點新聞 政治力不容介入教科書的編印工作(社論)

19970607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認識台灣」編印 將廣徵意見

副標題:編譯館設傳真專線 建國黨要求統派人士 調整心態

19970607 聯合報 焦點 認識台灣吳京強調如期殺青

19970608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建國黨/台教會 要李慶華「認識台灣」!

副標題:指過去教科書充滿大陸中心觀 新課程已 有進步 「想把台灣變中國」?是大中國情節作祟

19970614 聯合晚報 話題新聞 李慶華問認識台灣 李登輝代表台灣精神?

副標題:國中教科書 不提大陸臍帶 不提日劇傷 痕 立委罵 背離史實 淪為認識台獨

李慶華犯了李登輝病?

副標題:社會篇主委杜正勝指李斷章取義 19970615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學者痛批:現行歷史教材 缺乏台灣觀點

副標題:本報舉行座談會 咸認應重新檢討教材編 輯大綱及編寫原

19970624 中國時報 政治綜合 認識台灣教材 修正後試用 19970624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認識台灣 趙麗雲:如期實施 19970625 中國時報 政治綜合 認識台灣教材 定稿

副標題:編審字字斟酌「日治」字眼修正為「日 本殖民統治」 避開統獨爭議 「中華民國在台灣」

取代「戰後」

修訂後教材 下月初付印

副標題:國立編譯館:各界有「異見」 可再溝通

「中華民國在台灣」編入教科書

副標題:「認識台灣」歷史篇定稿 日據、日治、

戰後、光復等用語一律刪改 19970625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認識台灣」教材爭議用字 改了

副標題:「日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 以「中 華民國在台灣」替代「光復」或「戰後」

19970625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害怕「認識台灣」?

19970630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部分學者肯定認識台灣新教材 認識台灣 爭議聲中的 65 年館慶

19970704 中國時報 社會動脈 編審委員:認識台灣社會篇教材 用語不獨特 副標題:外界質疑的「神社」、「台灣魂」、「日治」

等爭議性用語決定維持原文字 杜正勝:認識台灣不玩文字遊戲

副標題:社會篇部分爭議用語維持不變 盼外界勿 亂扣親日帽子

19970705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認識台灣 教科書爭議擴大

副標題:多位立委學者促暫緩時施教學 吳京表示 九月照常試用

19970713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認識台灣課程存廢 民調決定

副標題:吳京重申教科書不可能停印 但將對國一 師生、家長進行意見調查

「認識台灣」大辯論 民進黨叫陣 李慶華應戰 19970713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辯論認識台灣 民進黨下戰帖

副標題:陳文茜質問外省政治權貴未尊重多數族 群歷史文化 李慶華願意應戰

19970721 中國時報 政治新聞 民進黨 新黨 舌戰認識台灣 火爆 陳文茜:新教材提供認識台灣史 段宜康:愛挑內容毛病心態可議 王拓:先實施一年再來改缺點 陳昭瑛:無法培養下一代國際觀 尹章義:新編教材內容令人失望 李慶華:錯誤多失去歷史主體性 教材編審會觀戰心得:雞同鴨講

副標題:陳文茜另類挑戰 想檢驗中國史 李慶華 自認透過辯論已指出教材多處錯誤

意識型態掛帥 真理愈辯愈濁(記者新聞分析)

19970721 自由時報 綜合新聞 認識台灣教科書 民、新兩黨大辯論

「台灣歷史」 應該如何定位 陳文茜:珍惜機會認識台灣 陳昭瑛:取材角度直得商榷 段宜康:部分人士拒絕台灣 尹章義:真正歷史未獲重視 王拓:目前教材令人失望 李慶華:新的教材錯誤百出 教材編纂原則 雙方攻防激烈

陳昭瑛觀點:外省人歷史 應受尊重 陳文茜觀點:選擇性史觀 雙重標準 尹章義觀點:沒有試教期 違反程序 段宜康觀點:以前的教材 才應禁用

陳昭瑛觀點:外省人歷史 應受尊重 陳文茜觀點:選擇性史觀 雙重標準 尹章義觀點:沒有試教期 違反程序 段宜康觀點:以前的教材 才應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