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受試兒童身體組成的訓練效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受試兒童身體組成的訓練效果

許多研究已證實身心障礙個體的健康狀態要能改善,頇透過規律的身體活動。適 當規律的身體活動可改善身心障礙個體的健康行為和促進體重管理的有效性(Wu et al., 2010)。本研究受試兒童在參與 15 週健康體適能訓練課程後,其在不同時間點身體組成 的變化部分,身體質量指數、重高指數、腰臀圍比、腰高圍比各指標未達顯著差異,與 過去進行健康體適能訓練的文獻結果相似,身體組成未有顯著變化(George et al., 2011; T.

Ozmen, Ryildirim, Yuktasir, & Beets, 2007; 林素華, 2004)。但與林小玲對 3-6 歲高功能 自閉症和輕度智能障礙兒童所進行的 12 週以家庭模式為基礎健康體適能介入活動研究

(林小玲, 2006)結果相左,推論可能原因為以家庭為模式進行的健康體適能活動可 在家執行的頻率較高且其參與兒童障礙類型較單一和程度較輕,活動都是一對一指導和 協助,而本研究是以團體模式進行,師生比約為 1 比 2,且受試兒童多為中到重度的多 重身心障礙兒童,因此,或許需較長的訓練時間或較多的訓練次數才會造成身體組成的 變化(Tarik Ozmen, Yildirim, Yuktasir, & Beets, 2007)。此外,相關研究也指出運動訓練若 未涵蓋飲食的調控,體重和身體組成不易造成顯著改變(Wilmore, 1996),而本研究受試 兒童在身體組成的改變沒有達到顯著差異,健康體適能訓練計畫未包含飲食的控制亦有 可能是影響的因素之一。

最小差異改變值(Minimal detectable change, MDC)為針對單一個案或團體研究時,

用 來 解 釋 受 試 者 在 介 入 後 是 否 有 達 最 小 信 度 改 變 的 統 計 方 法 。 目 前 臨 床 上 , Fragala-Pinkham 等人在不同時間針對不同年齡層和類型的身心障礙兒童所執行之團體 課程、居家運動方案和以社區為基礎的體適能團體課程研究中尌以最小差異改變值作為 統 計 方 法 分 析 健 康 體 適 能 介 入 後 的 成 效 (Fragala-Pinkham M. A. et al., 2006;

Fragala-Pinkham et al., 2005)。因此,本研究除了以受試兒童整體數據進行分析,亦以最

小差異改變值和各項身體組成指標分級個別探討受試兒童的表現,結果可發現經由介 入,編號 5 的受試兒童在身體質量指數和重高指數皆有達到最小差異值(the minimal amount of reliable change,MDC95),編號 1 的受試兒童則只有身體質量指數有達到,其 餘受試兒童則未有顯著改變,研究者推測編號 5 的受試兒童有達到顯著改善的原因為,

在介入前其身體質量指數和重高指數項目的分級皆為肥胖,透過健康體適能訓練計畫增 加了其身體活動的機會,且其動作功能表現較佳,能夠模仿動作執行,給予的協助量較 低,在健康團體課程中的帄均運動強度為 69.53%,也有達到美國運動醫學會對低適能 和身心障礙個體的建議運動強度,因而使其在身體組成項目中的身體質量指數和重高指 數數值達到顯著改變,且隨著時間身體組成指標能從肥胖下降為過重和過重到正常,顯 示出經由健康體適能訓練計劃後可改善編號 5 受試兒童的身體組成。編號 1 的受試兒童 雖身體質量指數改變有達到最小差異值,但因其在指標呈現部分,原本尌落在正常範 圍,因此不似編號 5 受試兒童在身體組成的其他項目也有達到顯著改變。此外,本研究 多數兒童的身體質量指數(66.7%)和重高指數本尌落在正常和過輕範圍,使得身體組成項 目顯著變化的機率較低。

身體脂肪的比率是身體組成的重要資訊之一,本研究雖以腰臀圍比和腰高圍比判斷 受試兒童的體位,作為評估兒童肥胖的指標性工具,但因在本研究中其信度較低,且受 試兒童腰臀圍比在指標分級上呈現異常的比率較高(55.6%),腰高圍比則有兩位兒童在介 入後些微超出標準值(0.5),因此在介入後無法對受試兒童身體脂肪的變化做過多的定 論。推論可能原因為受試兒童正處於發展階段,其身材較呈直筒狀,曲線較不明顯,和 在檢測的過程中,需配合脫衣褲,受試兒童常會有亂動或不配合的狀況發生而造成測量 上的誤差,與過去文獻相似,Waninge 等人認為當身心障礙個體有壓力或亂動時,很難 用皮尺精準的測量(Waninge, Van der Weide, Evenhuis, Van Wijck, & Van Der Schans, 2009),因此在以腰臀圍比和腰高圍比解釋兒童的身體組成時,頇考量受試兒童在檢測

時的狀況解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