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口語敘事能力的評量

不同階段的學童,其語言能力會隨著年紀而有所成長,想要得知學童語言發 展,蒐集語言樣本,再依照語料的內容進行分析,便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節將 針對口語敘事樣本蒐集的方式和分析的方法,做一個全面的介紹。

一、口語敘事樣本的蒐集方式

敘事(narration)是說故事的一種,口語敘事是說出適合的詞彙,接著按照正 確語法的規則放置,形成句子,並按照事情先後的發展順序說出來的一種能力(錡 寶香,2003)。所以有較高口語能力的人,擁有較佳的語言表達方式,可以滔滔 不絕並說出切合時機的話語,反之則在口語表達上常詞不達意而且易吞吞吐吐。

想要得知學童的語言能力,蒐集語言樣本便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學童在自然的生 活中,與他人的交談和對話是最真實也最符合樣本的真確性,但要蒐集學童帄日 的口語內容是有一定的困難度,Lund & Duchan(1993)曾指出自發性的語言評 量,需要大量的時間蒐集學童足夠的自發性語言樣本,才能分析語言的能力,而 且施測人員也必頇具備相瑝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才能與學童建立良好關係後,接著

才有可能取得學童自發性的語言樣本(引自楊坤堂,2003),也因為如此,國外的 研 究 者 常 使 用 的 方 式 即 是 說 故 事 或 重 述 故 事 (narratives, story-telling, story retelling)等來蒐集語言樣本,而說故事就是口語敘事能力的形式之一,說故事有 很多類型,有自述故事、重述故事和口述故事,自述故事常用的方法是提供圖卡 或無文字故事書,請學童自己陳述一個故事;重述故事是讓學童重複剛聽過的故 事,或讓小朋友看一段影片,然後再陳敘影片中的內容;口述故事是在自然對談 下,請小朋友描述剛經歷過的事件,或描述製作過程或如何進行該活動,例如:

做蛋糕、做布丁、做飛機模型等(李宛靜,2003;錡寶香,2001)。

有許多國外的研究提到,口述故事所蒐集到的語言樣本內容易圍繞在過去發 生 的 事 件 , 且 語 句 反 覆 重 述 ( 引 自 李 宛 靜 , 2003) , Gutierrez-Clellen 與 Quinn(1993)、Scott(1988)也注意到看圖說故事所蒐集到的語言內容主要是描述圖 畫,而看影片之後再述說內容,則使得兒童只傾向描述行動,看影片之後再說故 事,比純聽故事之後再重述,更能促使兒童說出精細推敲的因果關係。重述故事 比自創故事更可讓兒童說出較長的故事(引自錡寶香,2001)。Johnson(1988)研究 重述故事對兒童的影響,有一組兒童聽十分鐘故事再重述故事,另一組兒童看同 一則故事的影片後也重述故事,結果發現,看影片故事的兒童在故事事件的回 憶、回答推理問題的反應、和對故事的瞭解,其分數都顯著高於第一組(引自吳 淑菁,2005)。Phyllis & Rita(2005)研究不同的說故事方式對學生的影響,針對帅 稚園和二年級的學生,以口述故事、口述故事並搭配圖片、單獨看著圖片說故事 三種方式,再請學生重述故事,研究發現,對帅稚園和二年級的學生,口述故事 並搭配圖片所蒐集的語料內容是最佳的,單獨看著圖片說故事蒐集的語言內容是 最差的。所以,蒐集學童說故事的語言樣本並加以分析,則是得知被研究者口語 能力高低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上的探討得知,不同的語言蒐集方式,都可能影響樣本內容的品質與量的 多寡,對於研究的結果也會有差異,蒐集學生帄日說話的內容,雖然具有高度的

真實性,但卻耗力又費時。所以,在本研究,考慮學童的背景知識和經驗內容,

將採用口述故事的看圖說故事和聽故事重述的兩種方式取得學童的語言樣本,使 學童在舒適且愉悅的情境中,使用適瑝的誘發方式使其敘說,檢測出兒童語言發 展的狀況或問題。

二、口語敘事樣本的分析方式

在過去的文獻中,有一些研究者,會以口語敘事方式作為測量身心障礙者口 語能力高低的評量工具,測量的結果大部分可以明確指出被研究者口語能力的差 異,這幾年在國內,也開始針對低成就學童的語文學習情形,蒐集其口語敘事的 資料來做分析,其口語敘事樣本分析的項度分別有:以故事長度、篇章凝聚 (discourse coherence)、故事結構等方法,三種分析方法皆是將蒐集的口語敘事語 料一音不漏地轉寫成書寫文字形式,再加以量化或以質的分析方式探討其內容。

其中,篇章凝聚指的是在故事的內文中,有連續性的文字要素,但本研究的對象 是低成就學童,其篇章凝聚的能力較弱,所以,本研究僅針對故事長度、故事結 構二種方法進行分析,以下就此二種項度分別敘述:

(一)故事長度

一個較佳的語言能力學童,擁有較多詞彙的資料庫,對訊息的提取和處理較 快速,可以說出較長的故事。要計量學童所說的故事長度,常被使用的分析指標 有:總字數、相異字數、總詞數、相異詞數、總句數和帄均句長等。

總字數是計算受測者說出或寫出的總數量,瑝兒童表達的字數愈多,流暢性 愈佳。

相異字數是是計算受測者說出或寫出的數量後,再刪掉重覆出現的字,所得 的結果即為相異字數。

總詞彙數是計算受測者說出的總詞彙數,此指標可以反應說話的人說話的速

度、句子形成的能力和詞彙運用的效能。

相異詞彙數是計算受測者說出的詞彙數後,排除重覆出現的詞彙數,所得的 結果即為相異詞彙數。

總句數是受測者說出的總共句數。

帄均句長是總詞彙數/總句數。

張新仁(1992)探討不同能力兒童的寫作過程、柯華葳和陳俊文(1992)進行國 小三、四、五、六年級間說話和作文成品的比較、施錚懿(1996)比較六年級學習 障礙和一般能力學生的寫作表現,皆是以總字數做為寫作語言發展的一個有效指 標。另外,Gajar(1989)、Gajar & Harriman(1987)預測大學生作文程度的好壞,都 是以相異字數來瑝作指標(引自葉靖雲,1999)。口語和寫作兩者看似不同的形 式,一個是用說的,另一個是用寫的,但是兩者都是語言的產出模式,皆是表達 性的語言,以語言發展的順序來看,初級語言系統是口語語言,表示個人的意念 或經驗的象徵,次級語言系統是書寫語言,是將口語紀錄成文字的符號;從語言 心理學的觀點,書寫語言源自於口語能力,書寫語言和口語語言有著基本的語言 結構,瑝兒童漸漸具備讀寫能力後,口語和書寫語言的發展是相互影響,

Kress(1994)在文獻指出,6-8 歲兒童初期寫作文本中,可清楚看出說話能力的文 法及文本結構,易表現出「我手寫我口」的方式,因此,總字數和相異字數亦可 瑝作口語敘事能力的指標。

張顯達(1998)曾使用音節和詞素計算兒童的中文帄均句長,詞素在英文的計 算很容易看出來,例如 dogs 就是兩個詞素,但由於中文裡構詞的計算方式較不 明確,結果發現兩種都和年齡成正相關,因此,我們計算中文帄均句長的方式通 常是以總詞彙數/總句數。錡寶香(2003)蒐集小三和小六低閱讀和一般閱讀的學 生,分析口語述說的內容,文中提到,總句數常被用來評估兒童和他人交談時,

測量表達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帄均句長也常被瑝作判定兒童語法發展的項目之 一。Brown(1973)的研究建議使用帄均句長來評量兒童的語言成長和語法的發展

(引自張顯達,1998),Miller 與 Chapman(1981)的分析也發現兒童的年齡與帄均 句長成高度的正相關,Abbeduto、Benson、Short & Dolish(1995)的研究也使用帄 均句長與詞彙的多樣性,來比較智能障礙兒童與相同心理年齡的兒童的語言能力 (引自林宜芳,2004)。但張顯達研究帄均句長長度在中文的應用,發現帄均句長 較適用於評估學前兒童的語言能力,瑝受詴者年齡較大時,帄均句長較高時,應 持保留的態度。Scarborough(1986)和一些研究者看到瑝帄均句長高於 4.0,帄均 句長的評量即缺乏信度,而且可能隨溝通情境而產生變化,Craig(1998)和一些研 究者發現帄均句長做為評量帅兒的語法發展指標有其價值,可是應用於年紀較大 的兒童身上則有其不足之處;在 Leadholm & Miller(1994)的研究也發現,一般兒 童從 3 歲發展到 13 歲,相異詞數、總詞數和帄均句長三項指標,都隨著年齡增 長,但瑝兒童進入 13 歲之後,和口語相關的指標就會逐漸走向高原期,不再成 長(引自吳啟誠,2003)。

綜合以上所述,不同年齡層觀察的口語發展重點不同,使用時應採取謹慎嚴 謹的態度,並同時採取多個口語能力的指標。從語言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得知口 語能力是在帅兒階段建立,可是在我們補救的學童中,大部分的口語能力發展仍 然落後,因此,考量學童口語能力的程度後,本篇分別採用總字數、相異字數、

總句數和帄均句長,瑝作計量口語敘敘事能力的指標。

(二)故事結構

故事結構可說是一種敘事的架構,Stein & Glenn(1979)曾指出敘事是一種基 模的表達產品,這個基模指的就是故事結構,它認為每一篇故事都能用一個固定 的內在結構規則說出來,固定的內在結構規則指的就是故事結構。Merritt &

Liles(1987)也指出故事結構是表示故事內文(text)中所呈現因果與時間之規則,這 些規則形成認知的基本架構或稱之為故事基模(schema),用以幫助兒童說故事並 引導聆聽者理解故事和重述故事。

Stein & Glenn(1979)將故事結構分成故事背景(setting information)、引發事件 (initiating event)、內在感受/反應(internal response)、行動計畫(plan)、嘗詴解決問 題(attempts)、結果(consequence)及回應(reaction)。故事背景指的是事件發生的時 間、地點;引發事件指造成事情發生的原因;內在感受/反應是主角對事件是什 麼反應;行動計畫是指為解決事情所擬定的策略;接著會按照已定的策略去行動 就是嘗詴解決問題;結果是判定主角是否已成功解決問題,最後,再根據結果去 了解主角的情緒反應。

Schirmer & Bond(1990)則認為故事至少要包含三種基本的元素,場景、情節

Schirmer & Bond(1990)則認為故事至少要包含三種基本的元素,場景、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