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教材設計與執行

本研究和傳統教學設計的差異是,本研究將採用已被證實為有效的教學原則 和方法來設計補救教學,並根據 Chall 的閱讀發展理論,小學三年級之前,著重 在以解碼和流暢性為主的教學目標,因此,本研究為一個包裹式的國語文補救教

學,包括「拼音」、「識字」與「流暢性」。另外,考量低成就學童可能有前一個 階段的口語能力尚未具備,因此,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繪本,以故事結構的方式,

進行導讀、討論、故事單的書寫與重述故事的教學內容,上述的每一種成分均提 供有結構與系統的教材和教學設計。唯,依據個別學生能力和需求的不同,課輔 老師將隨時調整補救成分和教材難度。以下分述本研究將選用的教材與教學設 計。

一、補救教材

(一)ㄅㄆㄇ注音王國:這個教材由曾世杰(2005)主編,共有 9 課,包含 37 個 注音符號教材與 22 個結合韻,每課由一短文組成,文長介於 33-69 個字,教 材內容主要大多以兒童較感興趣的動物為題材,例如啄木鳥、動物叫叫。符號 學習順序主要是根據兒童語音的發展來考慮難度順序,教學強調注音符號認 讀、音素分割、音素結合的自動化。

(二)100 字教材:這個教材是由陳淑麗(2006)主編,本教材目前共有 12 課,文 長 100 字左右,是強調解碼為主的識字教材,採部件教學法,根據過去實驗的 經驗,低年級的低成就兒童,識字量普遍偏低,建議識字量低於 500 以下的兒 童,文長 100 字以內的教材,可能是較適瑝的教材難度水準,據此,本研究為 增加兒童學習的成功經驗,識字量 500 以下者,將選用 100 字教材作為補救教 材。

(三)250 字教材:這個教材由陳淑麗、鍾敏華(2005)發展,適用國小二、三年 級的低成就學生。本教材共有 9 課,每課文長 258-342 字,教材設計強調與閱 讀有關的多層次技巧,同時整合中文部件組字規則(orthography)、語意知識和 文章結構的設計,教學成分包括閱讀理解、詞彙和字彙等層次。在教材內容方 面,本教材主要以低成就或原住民兒童的生活經驗為題材,例如小明找朋友、

喝酒,除了貼近兒童生活經驗的考慮外,教材尚考慮「難度」以及「教學方法」

的配合性,九課教材所用的漢字約有 75.7%是國立編譯館調查指出前 1000 個 常用的高頻字,另,除了課文中選字控制難度之外,九課課文全部以故事體的 方式撰寫,教材的順序,從典型結構到變化較多的非典型結構,以幫助兒童能 確實掌握故事結構的概念,並期待兒童從中領悟到原來「文章是有結構性」。 (四)字立字強中文補救教材:這個教材由洪儷瑜(2005)主編,教材的設計強調 提供不同難度等級,以及搭配不同策略教學方法的材料,包括部件教學法、聲 旁教學法、部件+記憶教學法、部首+聲旁教學法以及傳統教學法。

(五)繪本:本研究先依據敘事能力的分析系統(Moreau & Zagula, 2002),分析 不同繪本的難度與特性,這個分析系統包括巨觀(macro)和細微(micro)兩種分 析的層面,巨觀系統分析故事整體的架構,分為七種難度階段,細微系統則分 析連結詞、精緻化描述的名詞、動詞型態和副詞等詞彙的使用,再依據兒童口 語能力前測的表現,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文長和主題的繪本,例如:「胡蘿蔔 種子」(路斯‧克勞斯,2001)、「和我玩好嗎」(瑪麗‧荷‧艾斯,1996)等,這 類繪本,主題具趣味性,文章長度較短,句子有重複性與結構性,非常適合識 字量不多的學童閱讀。繪本教材分析如表 3-7。

表 3- 7 繪本教材分析

理解的能力,課輔老師會依據學生的程度和需要,準備適瑝的教材,提供有系 統的教學活動,進行課文結構教學、課文理解、詞彙、識字、拼音等成分的教 學內容。

(三)繪本故事教學:每次 20 分鐘,為提升低成就兒童的背景知識與口語能力,

並考慮學生個別程度上的不同,由補救教學教師每週為兒童挑選一本繪本,並 以故事討論和故事重述的方式,幫助兒童建立口語能力,並協助兒童從口說語 言過渡到書寫語言。茲將上課的活動流程說明如下:

1.故事討論

(1)提問和繪本主題相關的概念:目的是幫助學童能先理解繪本的內容,因 此,所問的問題要和繪本的內容有關聯,激發對繪本的聯想力。

(2)呈現繪本並開始閱讀:補救教學老師先領讀一次,再請學童以共讀或輪 讀的方式念出來,為的是讓學童能藉由自己的讀書聲,初步了解繪本的內容。

(3)閱讀後進行討論:學童閱讀後,進行和繪本內容有關的提問,包括表徵 性內容回憶的問題進而推論性較高層次的問題,並能和學童的生活經驗相結合,

以增進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4)以故事結構的方式進行教學並說出大意:學童理解繪本的內容後,以故 事結構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童能藉由對故事結構的認識,能統整整篇故事的概 念,並詴著仿說故事的大意。

2.故事重述

(1)以故事結構的方式進行提問:配合故事結構的元素,說出故事的背景、

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並依照故事發生的順序重述故事的內容,加強口語表 達的能力。

(2)書寫學習單:最後,為加強學童對故事的理解,並從口說語言可以過渡 到書寫語言,進行故事結構單的練習,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以確保教學目標 之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