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口譯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討口譯能力心態。參考過去心態理論之文獻,智力心態 的定義為:人們認為智力可否改變(Dweck, 1999),而語言學習心態的定義 則是:人們認為語言能力、學習語言之能力可否改變(Lou & Noels, 2017)。

筆者據此嘗試定義口譯能力心態為:人們認為口譯能力可否改變、口譯專 業能否透過後天努力養成。以上定義,可就三個層面深入探討:首先,何 為口譯能力?口譯學界對口譯潛質看法為何?何為口譯專業?以下將針 對這些主題一一闡述。

壹、口譯能力之定義

根據 Lexico 字典(即改版後的線上牛津字典),能力(competence)

28

的定義為:「有效率或成功完成某事的能力」13(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Pöchhacker (2016) 則認為,若某一工作(occupation)要成為眾人認可的專 業(profession),那麼此工作的執業能力需涵蓋大量複雜的知識與技巧,並 且需透過特別訓練才有辦法習得。由以上敘述可知,能力可視為專業的基 礎,且社會大眾並不會將所有工作都歸類為專業。

Pöchhacker (2016) 進一步將口譯能力定義為完成口譯任務之能力,以 及足夠的口譯資歷。Kalina (2000) 則提供更詳細的口譯能力定義:「專業口 譯員在雙語或多語溝通情境下,能以語際協調為目標來處理語言訊息。」

至於口譯能力包含哪些技能,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看法,將在以下說明之。

Pöchhacker (2016) 彙整了許多學者提出的口譯能力成分。其中 Sanz (1931) 訪問了 20 位會議口譯員,並觀察他們在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及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中的表 現,列出十幾項特質,包含認知能力(如智商、記憶力、直覺),品格和情 緒特質(如處事得體、謹慎、機警、沉著)等(Sanz, 1931)。Keiser (1978) 則 強調知識層面的能力(如精通語言、通曉背景知識)及個人特質(如適應 力、專注力、記憶技巧、公眾演說天賦、嗓音悅耳)(Keiser, 1978)。Gentile 等人 (1996) 針對雙邊口譯之情境,提出口譯員具備之主要能力包含語言 技巧、文化通識能力、口譯技巧、記憶技巧、職業道德等(Gentile et al., 1996)。

Tiselius (2013a) 從口譯專業的觀點出發,認為口譯能力由主要技能和 次要技能組成。主要技能即口譯相關的技巧;次要技能則涵蓋語言知識(含 母語及外語),一般知識,溝通技巧(如分析訊息、公共演說、表達方式),

13 competence 定義原文:the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successfully or efficiently。

29

卓越的記憶力,專注力和抗壓性等。

Kalina (2000) 嘗試將口譯能力組成和口譯教學連結,將口譯能力分為 三類,分別是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其他能力、策略性訊息處 理能力(the competence for strategic text processing)(Kalina, 2000)。首先,

語言能力不只是母語及外語聽說讀寫流利而已,還需掌握溝通性、一般性 語言,及具備特定領域之語彙(如金融、醫學、資訊處理領域等),也要熟 悉不同語域、風格的說法。其他能力則包括依不同場合所需之文化和溝通 知識,專業領域知識,快速應用所學的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由於口譯員通常不熟稔口譯場合的主題內容,又不能遺漏 源語主要訊息,因此口譯員的認知任務和講者、聽者都不相同,必須有技 巧地處理源語訊息,也就是策略性訊息處理能力(Kalina, 2000)。Kalina (2000) 將策略性訊息處理能力分為理解、產出及整合三種策略:理解策略 包含切分接收訊息(segmentation of input)、預測(anticipation)、推論、將 新資訊和已熟悉的資訊結合;產出策略則包括重組、濃縮或擴增訊息,換 句話說,活用語言韻律(the use of prosodic features)等等;整合策略則較 理解與產出策略來得更為全面,具體細項包括記住接受訊息,監控源語訊 息的內容以確保譯語連貫性,同時也要監控自己的產出內容,以免遺漏訊 息等等(Kalina, 2000)。Kalina (2000) 也認為,這些口譯策略更常運用在同 步口譯型態中(和逐步口譯型態相比),且對同步口譯的表現至關重要。

Forte (2012) 將焦點放在同步口譯的能力,依同步口譯階段將同步口譯 能力分成四個策略,分別為整體策略、理解策略、產出策略、緊急應變策 略(Forte, 2012)。整體策略的部分,口譯員譯語落後源語的時間差(décalage)

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對演講開始和結束之時更是重要;另外,也要注意譯 語的語意和字句連貫,以及整體產出訊息的邏輯;最後,保持產出訊息的

30

流暢度與避免不必要的停頓和語助詞也相當重要。理解策略則是涵蓋預測 演講內容、切分訊息以減少對記憶的認知負擔、過濾訊息等等。產出策略 包括換句話說、濃縮訊息、增補訊息內容、使用近似詞等等。緊急應變策 略和 Gile (2009, p.211) 提出的應變手法(coping tactics)相似,目的是為 了解決特別難以翻譯的演講段落,可能是因為資訊密度高、演講速度快、

講者照著講稿讀等等所造成。緊急應變策略包含省略部分訊息、轉換符碼

(transcoding)、平行重述(parallel reformulation)等(Forte, 2012; Gile, 2009)。

由以上關於口譯能力之文獻整理,雖然學者對於口譯能力由哪些成分 組成尚未形成定論,但大致都包含以下幾種:語言知識(含背景知識)、認 知能力、口譯技巧、及人格特質。

貳、口譯員潛質

根據Cronbach 和 Snow (1977),潛質的定義為「個人具有的特質,能 夠預測此人經過一定訓練後成功的機率。」(Cronbach & Snow, 1977; Russo, 2011),也可以說是學習某項技能的潛能。由此可知,潛質的定義隱含著在 特定情境下,具有某些潛質的人更容易學成某項技能,比不具備潛質的人 更有學習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若初學者具備足夠的潛質,似乎就等於 拿到了該專業領域通往成功的門票;也因為如此,許多講求天賦的領域,

例如音樂、運動等等都非常積極地透過測驗、實際觀察、甚至是評審本身 的直覺,來探尋年紀輕輕便展露頭角的人才,希望他們未來能在職業生涯 中發光發熱(范家銘,2012)。

口譯領域也不例外。對口譯培訓機構來說,能清楚界定口譯員潛質為 何、並有效篩選出適合就讀的學生,能夠避免培訓機構中有限的人力、金 錢資源遭浪費,不但實際而且有其必要(Russo, 2011)。范家銘(2012)也認

31

為,具備足夠口譯潛質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挫敗感和失望感理應較少,

也會對自己較有信心,因此更有動力驅使自己突破挑戰。雖然入學考試是 全球的口譯培訓機構挑選學生最常見的做法,但是大量研究都質疑入學考 試的效力,例如Timarová 和 Ungoed-Thomas (2008) 調查 18 所口譯學校

(多數位於歐洲)的入學考試,發現這些考試預測學生表現的效果不佳,

高 達 44% 的入學學生沒有完成訓練課程 (Bontempo & Napier, 2009;

Timarová & Ungoed-Thomas, 2008, 2009)。目前口譯培訓專家對於「口譯員 潛質」為何尚未有共識,尤其是到底該強調候選人的「已習得能力」抑或 是「學習口譯的能力」,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要編製出有效的口譯潛質測驗 來篩選合適的學生仍是相當困難(范家銘,2012)。

Russo (2011, p.9-10) 回顧了過去 40 年口譯訓練者、學者及專家對口 譯員潛質的看法及標準,發現各界對於「理想的口譯員特質」應有哪些,

背後的概念幾乎無甚改變。根據Russo (2011) 的整理,口譯員潛質可分為 以下三大類 (p.13):

1、 語言知識及認知能力,如優異的母語及外語能力、通曉一般知識、

流暢的口語能力、良好的工作記憶

2、 和口譯技巧相關的潛質,如訊息處理速度、原文譯文轉換速度 3、 人格及社交溝通能力,如應對進退合宜、抗壓性及自律性強、善於

團隊合作

范家銘(2012)根據 Moser-Mercer (1994) 的分類,發展出潛質暨能力 問卷,分為知識、技巧、人格特質 3 類,共 12 種構念(constructs):

32

33

的潛質類別沒有列出認知能力,而是將理解速度、記憶力、分神多功能力 列為技巧面潛質。

綜合潛質研究,可以發現口譯員潛質事實上是從口譯員能力衍生出來,

兩者多有重複,均可分成知識(語言知識和能力、一般知識)、認知技能(分 析能力、注意力、記憶)及個人特質(抗壓性、對新知感到好奇)三大類 (Pöchhacker, 2016)。

口譯員潛質研究背後涵蓋了兩項基本假設。第一,要當口譯員需要有 一定程度的天分;第二,有些想進入口譯學校的考生天分不足,除非他們 願意努力多年,否則可能永遠都無法成為口譯員(Russo, 2011)。這兩項假設 有其歷史淵源。1940 初期至 1950 年代以前,各國尚未設有口譯訓練機構,

當時都是由極有才華、受過良好教育之雙語或多語人士擔任口譯員,享有 極高聲譽。這樣的現象自然而然生成了「口譯員具備與生俱來的特質」的 假設(Russo, 2011)。甚至到了 1970 年代,前歐盟口譯暨筆譯總署署長 Renée Van Hoof-Haferkamp 還公開表示「口譯員是天生的」(Kalina, 2000)。Tiselius (2013b) 針對三位瑞典語母語的口譯員進行深度訪談,探究他們對口譯技 能和刻意練習的想像,發現受訪者都認為口譯技能養成需要一些天賦,一 位受訪者說「口譯表現要出眾大概跟潛質有關」(Tiselius, 2013b)。由此可 見,「當口譯員需要天分」這個信念可能依舊存在於現今的口譯界,這和語 言學習領域的發現一致(Mercer, 2011b; Mercer & Ryan, 2012; Mori, 1999),

更和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口譯學生的口譯能力心態(認為口譯能力可否改 變)緊密相關。

34

參、口譯專業

專家研究主要源自認知心理學,發現許多領域的專家都具備高度整合 的知識表徵(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和細緻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s), 並且運用推測能力處理認知任務、解決問題(Pöchhacker, 2016)。專家儲備 的知識不僅包含陳述性知識14(declarative knowledge),像是文化背景知識、

專業領域詞彙和語域等等,他們還能針對不同情境和狀況使用不同策略因 應,例如譯語何時濃縮或省略源語訊息、何時擴充源語訊息等等。專家在 判斷何時使用何種策略時,中間反應過程不需花費太多氣力、甚至已經近 乎直覺,也就是所謂的程序性知識15(procedural knowledge)(Kalina, 2000;

Pöchhacker, 2016)。

認知心理學的專家研究自1990 年代末期由 Moser-Mercer 率先引進口 譯研究(Tiselius, 2013a, 2013b)。不過,事實上口譯學界很早就開始關注口

認知心理學的專家研究自1990 年代末期由 Moser-Mercer 率先引進口 譯研究(Tiselius, 2013a, 2013b)。不過,事實上口譯學界很早就開始關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