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在文檔中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頁 10-0)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全球 化 浪 潮 迅 猛 發 展 , 產 品 、 資 本、技術,以及人力快速流動,自由 化 和 國 際 化 已 經 成 為 全 球 貿 易 的 常 態。在這樣的浪潮下,企業為了尋求 發展,跨國、跨地域的全球佈局,已 經成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常態。擁有 廣大腹地、廉價勞動力、豐富資源,

以及潛在市場的中國大陸,自1979年 改革開放以來,即成為全球企業、資 金競相湧入的地區;1987年台灣解除 外匯管制以來,台商開始對外大量投 資;由於中國大陸先天就擁有優厚投 資環境,再加上政策上給予外來企業 各種的優惠待遇,因此,自20個世紀 80年代末期開始,中國大陸逐漸成為 台灣企業投資的重心。

自上世紀80年代初,台商已開始 對大陸進行投資,到了80年代中後期 已初具規模。根據兩岸的統計,如果 加上經第三地(例如維京群島、開曼 群島等地)的轉投資,台資約占大陸 吸收外資總額的20%。

依據大陸商務部的研究,台商在 大 陸 投 資 有 幾 個 特 點 , 包 括 : 一 、 平 均 項 目 規 模 加 大 , 經 第 三 地 投 資 增加;二、投資呈現產業集聚效應;

三、投資區域不斷變化;四、投資產 業層次不斷提高;五、台資企業類型

主要為獨資。簡單來說,台商在大陸 投資現狀,在地區方面,是從沿海地 區向內陸延伸;而在產業方面,則逐 漸變成以大企業為主導的資本密集及 技術密集的變化。

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區域變化─從沿海地 區向內陸延伸

台 商 在 中 國 大 陸 投 資 的 區 域 分 佈,隨著對其投資的不斷深入而不斷 發 生 變 化 , 基 本 上 , 可 劃 分 為 試 探 階段(1981-1987年)、擴張性階段

(1987-1993年)、調整階段(1993-2001年)及2001年之後等幾個階段。

在試探階段,福建、廣東兩省是 台商投資熱點;擴張性階段,以上海 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成為台商投資的 重要地區;到了調整階段之後,台商 投資熱潮由南向北延伸,並進一步由 東向西、由沿海向內陸輻射,形成了 全方位的發展格局。在西部大開發、

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發 展 戰 略 的 推 動 下 , 台 資 向 中 西 部 投 資也迅速發展起來。這四個階段的變 化,同時反映了台商由珠三角轉移到 長三角的投資趨勢演變;與此同時,

海西經濟區、西三角及泛北部灣三個 新的經濟區域逐漸成為台商大陸投資

8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第 一 章

9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的新區位。然而,即便台商投資已跨

足 大 陸 許 多 省 市 , 但 從 投 資 總 額 來 看,東部沿海地區仍是台商投資的重 心。

台商在大陸投資的產業變化─從勞動力 密集到資本技術密集、從中小企業到大 企業

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初期均為勞 動力密集型加工工業,但隨著投資步 伐的加快,投資產業已呈現向資本技 術 密 集 型 轉 變 的 趨 勢 ; 從 投 資 主 體 來看,則由中小企業主導過渡到大企 業主導。隨著台商在大陸的投資規模 和層次的不斷提升,台商大陸投資的 產業集聚呈現出了發展和成熟兩個階 段。

第一個階段:90年代是台商大陸 產業集聚的發展階段。隨著90年代初 掀起的台商對大陸的投資熱潮,台商 的中小企業開始集體合作,邀請上下 游工廠共同參與的方式共同投資,開 始在特定地區集聚,呈現出產業集聚 的雛形。到了90年代後期,隨著台商 大型企業對大陸投資的增多,產業集 聚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形成了龍 頭企業為核心,大、中、小型企業分 工合作、上下游聯動、配套完善的台 商投資產業集聚。

第二個階段:2000年以後為台商 投 資 產 業 集 聚 的 成 熟 階 段 。 隨 著 大 陸 加 入 世 貿 組 織 , 大 陸 工 業 化 的 推

進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許多台資 上市、上櫃公司不斷加大投資力度,

並圍繞生產加工基地,在大陸本地建 立營銷、研發的業務,致使台商對大 陸投資的技術水準、產業層次不斷升 級。隨著許多台灣知名科技企業紛紛 在大陸籌設研發中心、I C設計中心及 軟體開發基地,台商的投資產業集聚 進入了研發、製造、銷售同步發展與 自我不斷升級和完善的成熟階段。產 業集聚也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 轉變。

台商在大陸從事製造業的結構變化

製 造 業 是 台 商 在 大 陸 投 資 的 重 點,投資占比在85%以上,而且產業 結構是逐漸升級的。大陸製造業產業 層次的變化也呈現了三個明顯的階段 性:

第一階段:是在80年代中後期,

是以輕工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開始向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轉移。如食 品、飲料、塑膠製品、橡膠製品、紡 織成衣、木竹製品等,而且這些產品 大 多 屬 於 下 游 加 工 業 , 技 術 層 次 較 低、投資規模不大。

第 二 階 段 : 是 在 9 0 年 代 中 期 以 後,隨著第二次投資熱潮的湧現,台 商對大陸的投資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 產業逐漸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 轉移,石化業、電力基礎設施等資金 密集型產業及電子電器業、精密儀器

9

10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大陸的投資不 斷升溫。尤其以石化產業最為典型,

中間原料廠商出於就近供貨、服務客 戶的需要,也在下游企業周邊投資設 廠,形成配套、協調的發展格局。

第三階段:2000年以來,伴隨台 灣大中型企業對大陸投資的增多,包 含高科技產品在內的新興製造業在大 陸急劇擴張,技術密集型產業成為主 導,電子產業轉移已形成規模。據統 計,至2000年時,電子電器等技術密 集型製造業占比重已達70%以上;台灣 8大電腦廠商都在大陸布建上下游產業 供應鏈體系,形成以大企業為中心、

專業化分工協作配套的發展格局。

台商在大陸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台商在大陸投資區域、產業別及 整體結構的轉變,一方面可說是經濟 全球化下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 方面,則是因應大陸產業政策轉向。

而這也使得此刻在大陸的台商在大陸 經營方式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事實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快 速發展,大陸當局開始意識到產業發 展過程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長期以 來 為 了 追 求 經 濟 發 展 、 吸 引 外 資 流 入,以「穩定壓倒一切」的行政干預 經濟手段犧牲勞工權益所造成的諸多 問題,因此開始調整其產業政策。換 言之,由於大陸政府希望改變改革開 放以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能夠

轉為精密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因此,

便開始透過許多的經貿新措施,促使 中國大陸產業的轉型升級,當然,在 中國大陸長期投資的台商亦受到此政 策轉向的影響。也就是說,改革開放 迄今30年,大陸政府希望調整產業結 構,讓更多低技術、高污染、高勞力 的外(台)資企業能夠轉型升級,或 者配合大陸西部大開發的國家建設計 畫移往中西部地區,也因為如此,台 商聚集的沿海省份,其產業政策也從

「 招 商 引 資 」 逐 漸 轉 變 為 「 挑 商 選 資」,並以發展自主品牌、高技術含 量及高附加價值的資本密集和技術,

以及資本替代勞動等作為產業模式調 整的方向。

根據2008年工業總會進行的《大 陸經貿新措施對台商之影響分析》調 查報告指出,大陸為了防止經濟過熱 及通貨膨脹,以及調整改革開放以來 的產業政策,因此實施了涵蓋投資、

稅務、勞動、海關、退稅、匯率、利 率、融資等各方面的經貿新措施,但 由於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為了重振 大 受 衝 擊 的 中 國 大 陸 出 口 , 因 此 , 一些已經施行的經貿措施又回到了回 點。

與 此 同 時 , 隨 著 兩 岸 關 係 的 和 緩,促使台商有了新一波的機遇,但 同時也是新一波的挑戰:影響兩岸未 來發展甚深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E C F A)的簽訂、大陸由「世界工 廠」向「世界市場」的轉變、開放陸

10

11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資 企 業 來 台 投 資 、 大 陸 基 本 工 資 調

漲、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等諸多情勢 的改變,使得兩岸產業有了更多合作 的空間,但同時,也加速兩岸產業的 分工與競爭。值此時刻,台資企業在 大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也 面臨了全新的情勢,20年來參與大陸 經濟發展的台商,在下一個階段將扮 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展現怎樣的動 能 , 都 將 對 兩 岸 情 勢 造 成 影 響 , 因 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台資企業都仍 將是兩岸經貿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 力量。

11

12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一節  大陸經濟發展情勢概況

第一節、大陸經濟發展情勢概況

20年來,大陸在社會主義經濟 市場化的進程上,已有許多重 大階段性與結構性的調適與變革,在 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上的變化,尤其 急劇而且重大。從「先求致富」的百 業俱舉,到今天的策略性高新產業的 選擇,其間的「騰籠換鳥」策略,更 是迭經數變,最近一年來的變化,尤 其對於台商投資經營的現況與未來發 展性影響,更為重大。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09年 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開,確立2010 年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 宏觀經濟政策,並且具體部署2010年 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這一國家發展 政 策 的 重 大 調 整 與 轉 轍 易 軌 , 事 實 上,顯示正是自2010年之後,「要素 成本競爭力」將不會再是大陸經濟發 展的準則與優先重點。這樣的重大政 策變遷,當然對於今後大陸經濟發展 及企業投資經營,具有重大的衝擊與 影響。

根 據 中 共 中 央 工 作 會 議 定 調 的 2 0 1 0 年 大 陸 政 府 經 濟 工 作 的 主 要 任 務,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重點方向:

第一、加強宏觀調控:1.保持經

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實施積極的財 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2.要

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實施積極的財 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2.要

在文檔中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頁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