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二 〇 一 〇 年 九 月 編 印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

(2)

目 錄

目 錄

為什麼我們要寫《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

/陳武雄 ... 1

後ECFA時代兩岸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許勝雄 ... 2

以提升大陸投資經營環境再創兩岸產業發展契機

/江丙坤 ... 4

編者的話:工業總會—台商在兩岸產業界的代言人

/蔡練生 ... 6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 8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 12

第三章 大陸投資環境評析:促進兩岸經貿有序發展

... 19

第一節 兩岸關係

... 20

第二節 投資政策

... 27

第三節 內銷通路

... 36

第四節 稅務政策

... 44

第五節 海關政策

... 53

第六節 金融政策

... 61

第七節 環境政策

... 68

第八節 勞雇關係暨人力資源

... 75

第九節 知識產權

... 82

第四章 結語

... 93

附件:《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營

環境之建言》九大議題

... 95

(3)

1

著全球情勢的發展,中國大陸已經逐漸成為亞洲乃至於世界經濟的中心。工業總會一 直以來認為,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積極地與全球連結,是台灣此時刻不容緩的要 務。因此,透過兩岸經貿關係的改善參與全球市場,應是兩岸此階段的重要工作,也是台商 衷心的期盼。

本會作為台灣最大的產業界代表,長期以來為產業界不斷發聲,並倡議兩岸經貿正常化 和自由化,且持續推動相關經貿政策的出台與落實。本會一直認為,兩岸應持續積極開放交 流,並透過政策的檢討,讓兩岸經貿事務能有更完整的規劃與秩序,兩岸間的貨物、資金、

技術、人員能更為便捷的往來。

自1978年中國大陸進行經濟開放改革以來,經濟發展的成果舉世矚目,且即將超越日本 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依非官方統計,過去30年來,台商投資大陸金額約3,000億美元,

也由於如此,兩岸經貿關係多年來密不可分,並產生十分良好的優勢互補。2010年對兩岸來 說,是個關鍵性的開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定,代表兩岸經貿乃至於各 領域的全面交流,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換言之,兩岸市場的整合,將帶動兩岸更為緊密的 互動。

因此,在這個關鍵的一年,本會首次提出《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 營環境之建言》,除了關心在大陸投資台商所處的投資環境外,更希望透過這個建言,以客 觀的態度反映台商在大陸經營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而促成兩岸經貿的正常化發展,以及 兩岸經貿秩序的建立;當然,更希望透過這樣的政策建議,使得兩岸能在日益頻繁的交流合 作中,真正共創互利與雙贏。

我們再次強調,兩岸經貿正常化的發展,現在只是個開始,兩岸政府都應積極面對,在 共創兩岸利益前提下,持續推動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並在這個過程中建立兩岸經貿往來的 秩序與規範,讓兩岸經貿往來能更上軌道,也讓這條有利兩岸發展的道路,能夠大步開展!

這也是我們提出《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的願望與目 的!

全國工業總會 理事長

為什麼我們要寫

《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的建言》

(4)

2

20年來,大陸快速吸引外資,創造了一波又一波的經濟成長,也加速了大陸走向 現代化的道路。然而,隨著大陸環保意識、維護及提高勞工權益等觀念的逐漸成 熟,大陸吸納外資策略開始由「招商引資」轉變為「挑商選資」。隨著招商策略的轉 變,大陸許多經貿新措施出台,對在大陸經營的外資、台資企業造成了不少的衝擊,亦 使得台資企業必須以新的思維來調整因應。

與此同時,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經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歐美市場 的需求銳減,景氣復甦未明。然而,與此同時,大陸政府透過政策性的調控,釋放壓抑 已久的內需市場,使得大陸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新動能。事實上,目前大陸已有5億具消 費力人口,若持續經濟結構持續的調整,以及農村人口不斷向城鎮轉移、次級產業不斷 向城鎮聚集所造成的「城鎮化」帶動的消費需求,預期未來大陸將可再產生一個新的5億 人口消費族群。照這樣的情勢發展,預估2025年,中國大陸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 體。

換言之,隨著大陸經濟的成長,以及工資調漲等結構因素不斷調整,在不久的將 來,大陸勢必會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市場。

值此時刻,今年下半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並通過,象徵的不只 是兩岸關係將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更代表兩岸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將更為緊密,兩岸的 未來充滿了全新的想像。更進一步來說 ,ECFA一方面創造了台資企業競逐大陸市場的 機會,另一方面則創造了兩岸產業合作前進全球的契機,但無論如何,誠如美國經濟學 大師梭羅(Lester C. Thurow)所說,台灣競爭力的關鍵,還是要靠創新。亦即ECFA的簽 訂,乃至於之後台灣努力與各國洽簽FTA,都代表台灣在經濟全球化下將面臨更為激烈的 競爭,因此,如何善用ECFA契機、布局全球,將是台灣產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台灣擁有優質的人力素質、先進的技術、創新的思維;大陸則擁有廣大的市場、豐 富的資源、充沛的人力等等,兩岸產業之間有許多可以互補的空間。對台灣來說,ECFA 的啟動,並非只是租稅的優惠,而是一個塑造品牌的契機;對大陸來說,ECFA的簽訂除 了能更提升其GDP,另一方面則有助於其「穩定外需」的目標。此外,由於兩岸間投資及 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將帶動大陸就業率增長和福利水平提升,並有利於大陸創新區域經 濟一體化。但更重要的是,大陸可透過ECFA的簽訂,加速兩岸產業合作,讓大陸產業的

ECFA 時代兩岸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5)

3

技術、管理及人力資源更上一個台階,藉此更快地實現中國大陸富強與現代化道路,並 有助於台灣成為國際營運中心及根留台灣。

ECFA將於2011年1月1日生效,在這歷史性的時刻,我們出版這本《2010年全國工 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具有特別的意義。我們相信,透過這樣 的建言,必然可以協助大陸經營環境的更臻完善,也才能為兩岸產業的合作創造更多的 空間,更能成就一個屬於華人的新世紀。誠如日前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中 共總書記胡錦濤致詞時強調,科學發展是中國走向未來、創造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基 於此,我們相信,惟有透過兩岸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方能更快的實現這樣的道路,而在 後ECFA時代兩岸產業將加快交流合作的此刻,希望我們的建言,能為兩岸產業的共榮發 展,創造更多的機遇,也能為兩岸產業的挑戰,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

全 國 工 業 總 會 副理事長 暨大陸事務委員會 召集人

(6)

4

緒 言

商赴大陸已經20年,這20年來,大陸投資經營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也使得大陸 台商面臨許多新的挑戰。

自1980年代中期,由於新台幣大幅升值,再加上台灣勞工及土地成本上揚,環保 意識高漲,促使許多勞力密集且污染程度較高的產業無法在台灣生存下去,必須外移。

由於地緣及語言的關係,許多廠商前往大陸投資。台商早期投資大陸,主要以加工貿易 型態為主,大陸台商從台灣進口上游原料及零組件,在大陸加工組裝後,再出口至美國 等主要消費市場。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促進台灣對大陸的出口,讓台灣從大陸賺取大量外 匯。這種投資型態,使得台灣的技術得以藉由大陸的生產要素,共同滿足美國消費市場 的需求,這樣不但符合國際貿易理論的比較利益原則,更使得三方都能夠獲利。

可以這麼說,這20年來,大陸經濟的崛起,台商的參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曾一再提到,台商赴大陸投資是台灣經濟實力向外的延伸。因此,政府應努力保 障台商在大陸的投資權益,改善台商在大陸的經營環境,讓台商在大陸發展持續為台灣 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而這必須透過兩岸協商,為台商開創更完善的經營環境。

事實上,自2008年6月兩岸恢復制度性協商以來,海基、海峽兩岸兩會歷經了五次 的會談,簽署了14項協議和1個共識,每次會談的議題,多少都涉及台商權益的照顧。舉 例來說,光是兩岸的直航,讓大陸台商節省了許多的時間成本,也讓兩岸經貿交流更為 便捷;而今年6月在重慶兩岸第5次會議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

除了關稅的減免強化台商競爭力之外,兩岸金融的開放,對因應大陸產業政策調整需要 轉型升級因而迫切需要資金的台商來說,更是很大的支持。

不可諱言,工資上漲、勞力短缺、人民幣升值等等問題,超過8萬家台商在不斷變 動的投資經營環境下,要如何永續經營,成為此刻兩岸政府都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而 這個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投資經營環境的提升與優化。我相信,惟有創造更優良的投 資經營環境,才能讓企業能有更多發揮的空間,也才能兩岸的民生創造更多的利基。

這幾年來,我奔走大陸40餘次,除了訪視大陸各地台商,也在大陸舉辦過多次的

「台商權益保障工作會談」,達成許多共識,舉凡台商經營所面臨的土地、勞工、稅 費、人身安全等權益保障,皆在這幾年的奔走下逐步落實。捍衛台商權益、共創兩岸雙 贏,一直是我堅持的理念和使命。因此,在台商面臨許多挑戰的此時,工業總會從產

以提升大陸投資經營環境再創兩岸產業發展契機

(7)

5

緒 言

業界的角度,對大陸政府當局提出善意的建言,相信對兩岸的發展和前景具有重大的意 義。

工業總會是台灣最大的產業公會,長期以來一直扮演台灣產業界的代言人,也一直 在兩岸經貿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工業總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提出《2010年全 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相信不僅是為了大陸台商,而是希 望藉此建言讓大陸政府當局更完整的了解台商當前投資經營的困難,透過解決問題的過 程,讓大陸的投資經濟環境更臻完善,進而讓兩岸產業的合作更為緊密。

透過工業總會的建言,相信大陸投資經營環境將不斷的改善;而預定於第6次兩岸 兩會中簽訂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亦將會為大陸台商帶來更多保障,基於此,我相 信兩岸企業將會有更多合作的空間,並得以創造更多的價值,共同為兩岸和平發展作出 貢獻,提升兩岸人民的福祉。

這是我衷心的盼望,相信也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希望!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董事長

(8)

6

編者的話

業總會是台灣最大的產業公會,代表台灣153個產業公會,以及接近10萬家的廠商,故 長期以來一直是政府與企業溝通最好的橋樑,並以扮演好「台灣產業界代言人」的角色 自許,以客觀的態度,不斷透過各種方式代表產業界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言,深獲政府重視。

為對台灣整體經濟發展面臨之問題,進行有系統的整理與建言,工業總會自2008年起定 期每年發表「工業總會白皮書-對政府政策的建言」,針對當前面臨的經濟問題及企業經營 所遭遇的困難,向政府提出具體改善建議,作為政府施政時的參考。三年來向我政府提出的 政策建言累計多達520項,都獲得政府的重視與回應,成功發揮本會為台灣產業代言的角色與 功能,並使台灣經濟發展環境及國家競爭力,在政府與業界共同努力下,日益獲得改善。

鑒於兩岸經貿關係密切,中國大陸不但已是台商對外投資最密集的地區,如今並以成 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故本會亦長期在兩岸經貿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透過各 式各樣的平台反映台商的心聲,促使政府在兩岸政策上大幅的放寬,包括:解除投資大陸 40%上限、開放兩岸三通與直航及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以及准許陸資來台投資等有利兩 岸經貿正常化的舉措。這些建言不但有利兩岸經貿的正常發展,更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緩。

對於兩岸經貿工作,本會長期堅持「以交流增進了解」,故除了經常組團赴大陸交流 考察外,並邀請大陸各省市經貿團體來台參訪,都獲得了很好的成效。以近期來說,2009年 5月,本會與廣西桂台經濟科技文化交流協會共同舉辦了2千多人參與的「桂台經貿合作論 壇」,開啟了兩岸大型經貿交流的首例;同年11月,本會與蘇台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江蘇 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台灣江蘇周」,邀請了包括省委書記梁保華等經貿參訪團、採 購團、表演團體、旅遊團等,參與人數超過4,000人,創下了「來台層級最高」、「參與人 數最多」、「活動最豐富」的兩岸交流紀錄;今年4月上旬,上海市長韓正應邀率團來台參 訪,本會除邀集台灣重量級企業家舉辦早餐會,同時並舉辦「上海陸資企業赴台說明會」;

4月下旬,更與湖北省在台北共同舉辦「台灣湖北周」大型經貿交流活動,由湖北省委書記 羅清泉親自率領包括官方及企業代表1千多人來台參加;此外,包括福建省省長黃小晶、浙 江省省長呂祖善、廣西黨委書記郭聲琨、湖南省黨委副書記梅克保,以及山東省副省長才利 民等人都相繼應邀來台交流,這些大型經貿交流活動,參與人數累計多達數萬人。參與的層 級也前所未有,且遍及台灣各地,對增進兩岸了解與和諧,都起了相當正面的作用。

由於本會有將近7萬名會員廠商在大陸投資,因此,對大陸經營環境的了解,以及台商 投資狀況的掌握,一直為本會所關切。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投資環境發生了 許多的變化,較為顯著的除了產業政策的調整之外,還有包括基本工資的調漲、人民幣的升

工業總會—台商在兩岸產業界的代言人

編 者 的 話

(9)

7

編者的話

值等等,這些變化都使得台資企業在大陸經營策略上必須面臨調整。為充分掌握大陸經貿政 策的方向,及其對大陸台資企業所造成的影響,本會自今年1月以來,即積極彙集大陸投資 會員廠商意見,繼而邀集對大陸經濟問題素有研究的專家學者,以客觀的態度共同參與討論 與撰稿,歷經9個多月的籌劃,終於正式提出《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 營環境之建言》,希望藉此能使大陸政府當局更深切了解大陸台商經營的困難,進而有效解 決大陸台商的問題,讓多年來為大陸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心力的台商,能夠繼續為兩岸的經濟 繁榮而努力。

《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大陸投資經營環境之建言》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序 言,陳述台資企業在大陸發展的歷程,並指陳台商在大陸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章為大陸經濟與兩岸經貿展望,就大陸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以及兩岸經貿的未來提出 了看法;第三章為本建言具體內容,包括「兩岸關係」、「投資環境」、「內銷通路」、

「稅務政策」、「海關政策」、「金融政策」、「環境政策」、「勞雇關係暨人力資源」、

「知識產權」等9節,共有43項政策建議。由於大陸幅員廣大,各地情況有頗大的差異,故 本會今年首度提出的2010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尚祈各位指正。

本建言的完成,要特別感謝所有的撰述委員及學者專家的參與,依姓氏筆劃包括:漢邦 會計師事務所史芳銘會計師、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杜啟堯會計師、環球經濟研究社林建山 社長、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教授、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郭建中教授、華信統領企管顧 問公司袁明仁總經理、勤業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賴文平所長、遠通國際經營管理顧問公 司蕭新永總經理等。

本會希望透過這些政策建言,促成兩岸經貿新秩序的建立,並希望透過客觀的政策建 議,促成大陸當局經貿政策可以有所調整,讓長期參與大陸經濟發展的台資企業,能夠創 造新的動能,為兩岸經濟繁榮與發展,再盡一份的心力!我們相信,兩岸互動的密切,對兩 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具有正面的助益;而兩岸經貿的正常化,亦將更有助於兩岸經濟的共榮發 展,本會亦將繼續在兩岸經貿交流中,持續扮演好台灣產業代言人的角色!

全國工業總會 秘書長

(10)

8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全球 化 浪 潮 迅 猛 發 展 , 產 品 、 資 本、技術,以及人力快速流動,自由 化 和 國 際 化 已 經 成 為 全 球 貿 易 的 常 態。在這樣的浪潮下,企業為了尋求 發展,跨國、跨地域的全球佈局,已 經成為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常態。擁有 廣大腹地、廉價勞動力、豐富資源,

以及潛在市場的中國大陸,自1979年 改革開放以來,即成為全球企業、資 金競相湧入的地區;1987年台灣解除 外匯管制以來,台商開始對外大量投 資;由於中國大陸先天就擁有優厚投 資環境,再加上政策上給予外來企業 各種的優惠待遇,因此,自20個世紀 80年代末期開始,中國大陸逐漸成為 台灣企業投資的重心。

自上世紀80年代初,台商已開始 對大陸進行投資,到了80年代中後期 已初具規模。根據兩岸的統計,如果 加上經第三地(例如維京群島、開曼 群島等地)的轉投資,台資約占大陸 吸收外資總額的20%。

依據大陸商務部的研究,台商在 大 陸 投 資 有 幾 個 特 點 , 包 括 : 一 、 平 均 項 目 規 模 加 大 , 經 第 三 地 投 資 增加;二、投資呈現產業集聚效應;

三、投資區域不斷變化;四、投資產 業層次不斷提高;五、台資企業類型

主要為獨資。簡單來說,台商在大陸 投資現狀,在地區方面,是從沿海地 區向內陸延伸;而在產業方面,則逐 漸變成以大企業為主導的資本密集及 技術密集的變化。

台商在大陸投資的區域變化─從沿海地 區向內陸延伸

台 商 在 中 國 大 陸 投 資 的 區 域 分 佈,隨著對其投資的不斷深入而不斷 發 生 變 化 , 基 本 上 , 可 劃 分 為 試 探 階段(1981-1987年)、擴張性階段

(1987-1993年)、調整階段(1993- 2001年)及2001年之後等幾個階段。

在試探階段,福建、廣東兩省是 台商投資熱點;擴張性階段,以上海 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成為台商投資的 重要地區;到了調整階段之後,台商 投資熱潮由南向北延伸,並進一步由 東向西、由沿海向內陸輻射,形成了 全方位的發展格局。在西部大開發、

中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發 展 戰 略 的 推 動 下 , 台 資 向 中 西 部 投 資也迅速發展起來。這四個階段的變 化,同時反映了台商由珠三角轉移到 長三角的投資趨勢演變;與此同時,

海西經濟區、西三角及泛北部灣三個 新的經濟區域逐漸成為台商大陸投資

8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第 一 章

(11)

9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的新區位。然而,即便台商投資已跨

足 大 陸 許 多 省 市 , 但 從 投 資 總 額 來 看,東部沿海地區仍是台商投資的重 心。

台商在大陸投資的產業變化─從勞動力 密集到資本技術密集、從中小企業到大 企業

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初期均為勞 動力密集型加工工業,但隨著投資步 伐的加快,投資產業已呈現向資本技 術 密 集 型 轉 變 的 趨 勢 ; 從 投 資 主 體 來看,則由中小企業主導過渡到大企 業主導。隨著台商在大陸的投資規模 和層次的不斷提升,台商大陸投資的 產業集聚呈現出了發展和成熟兩個階 段。

第一個階段:90年代是台商大陸 產業集聚的發展階段。隨著90年代初 掀起的台商對大陸的投資熱潮,台商 的中小企業開始集體合作,邀請上下 游工廠共同參與的方式共同投資,開 始在特定地區集聚,呈現出產業集聚 的雛形。到了90年代後期,隨著台商 大型企業對大陸投資的增多,產業集 聚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形成了龍 頭企業為核心,大、中、小型企業分 工合作、上下游聯動、配套完善的台 商投資產業集聚。

第二個階段:2000年以後為台商 投 資 產 業 集 聚 的 成 熟 階 段 。 隨 著 大 陸 加 入 世 貿 組 織 , 大 陸 工 業 化 的 推

進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許多台資 上市、上櫃公司不斷加大投資力度,

並圍繞生產加工基地,在大陸本地建 立營銷、研發的業務,致使台商對大 陸投資的技術水準、產業層次不斷升 級。隨著許多台灣知名科技企業紛紛 在大陸籌設研發中心、I C設計中心及 軟體開發基地,台商的投資產業集聚 進入了研發、製造、銷售同步發展與 自我不斷升級和完善的成熟階段。產 業集聚也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 轉變。

台商在大陸從事製造業的結構變化

製 造 業 是 台 商 在 大 陸 投 資 的 重 點,投資占比在85%以上,而且產業 結構是逐漸升級的。大陸製造業產業 層次的變化也呈現了三個明顯的階段 性:

第一階段:是在80年代中後期,

是以輕工業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開始向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轉移。如食 品、飲料、塑膠製品、橡膠製品、紡 織成衣、木竹製品等,而且這些產品 大 多 屬 於 下 游 加 工 業 , 技 術 層 次 較 低、投資規模不大。

第 二 階 段 : 是 在 9 0 年 代 中 期 以 後,隨著第二次投資熱潮的湧現,台 商對大陸的投資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 產業逐漸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 轉移,石化業、電力基礎設施等資金 密集型產業及電子電器業、精密儀器

9

(12)

10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大陸的投資不 斷升溫。尤其以石化產業最為典型,

中間原料廠商出於就近供貨、服務客 戶的需要,也在下游企業周邊投資設 廠,形成配套、協調的發展格局。

第三階段:2000年以來,伴隨台 灣大中型企業對大陸投資的增多,包 含高科技產品在內的新興製造業在大 陸急劇擴張,技術密集型產業成為主 導,電子產業轉移已形成規模。據統 計,至2000年時,電子電器等技術密 集型製造業占比重已達70%以上;台灣 8大電腦廠商都在大陸布建上下游產業 供應鏈體系,形成以大企業為中心、

專業化分工協作配套的發展格局。

台商在大陸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台商在大陸投資區域、產業別及 整體結構的轉變,一方面可說是經濟 全球化下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另一 方面,則是因應大陸產業政策轉向。

而這也使得此刻在大陸的台商在大陸 經營方式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事實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快 速發展,大陸當局開始意識到產業發 展過程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長期以 來 為 了 追 求 經 濟 發 展 、 吸 引 外 資 流 入,以「穩定壓倒一切」的行政干預 經濟手段犧牲勞工權益所造成的諸多 問題,因此開始調整其產業政策。換 言之,由於大陸政府希望改變改革開 放以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能夠

轉為精密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因此,

便開始透過許多的經貿新措施,促使 中國大陸產業的轉型升級,當然,在 中國大陸長期投資的台商亦受到此政 策轉向的影響。也就是說,改革開放 迄今30年,大陸政府希望調整產業結 構,讓更多低技術、高污染、高勞力 的外(台)資企業能夠轉型升級,或 者配合大陸西部大開發的國家建設計 畫移往中西部地區,也因為如此,台 商聚集的沿海省份,其產業政策也從

「 招 商 引 資 」 逐 漸 轉 變 為 「 挑 商 選 資」,並以發展自主品牌、高技術含 量及高附加價值的資本密集和技術,

以及資本替代勞動等作為產業模式調 整的方向。

根據2008年工業總會進行的《大 陸經貿新措施對台商之影響分析》調 查報告指出,大陸為了防止經濟過熱 及通貨膨脹,以及調整改革開放以來 的產業政策,因此實施了涵蓋投資、

稅務、勞動、海關、退稅、匯率、利 率、融資等各方面的經貿新措施,但 由於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為了重振 大 受 衝 擊 的 中 國 大 陸 出 口 , 因 此 , 一些已經施行的經貿措施又回到了回 點。

與 此 同 時 , 隨 著 兩 岸 關 係 的 和 緩,促使台商有了新一波的機遇,但 同時也是新一波的挑戰:影響兩岸未 來發展甚深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E C F A)的簽訂、大陸由「世界工 廠」向「世界市場」的轉變、開放陸

10

(13)

11

第一章 台商的過去與現在 資 企 業 來 台 投 資 、 大 陸 基 本 工 資 調

漲、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等諸多情勢 的改變,使得兩岸產業有了更多合作 的空間,但同時,也加速兩岸產業的 分工與競爭。值此時刻,台資企業在 大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也 面臨了全新的情勢,20年來參與大陸 經濟發展的台商,在下一個階段將扮 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展現怎樣的動 能 , 都 將 對 兩 岸 情 勢 造 成 影 響 , 因 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台資企業都仍 將是兩岸經貿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 力量。

11

(14)

12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一節  大陸經濟發展情勢概況

第一節、大陸經濟發展情勢概況

20年來,大陸在社會主義經濟 市場化的進程上,已有許多重 大階段性與結構性的調適與變革,在 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上的變化,尤其 急劇而且重大。從「先求致富」的百 業俱舉,到今天的策略性高新產業的 選擇,其間的「騰籠換鳥」策略,更 是迭經數變,最近一年來的變化,尤 其對於台商投資經營的現況與未來發 展性影響,更為重大。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09年 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開,確立2010 年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 宏觀經濟政策,並且具體部署2010年 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這一國家發展 政 策 的 重 大 調 整 與 轉 轍 易 軌 , 事 實 上,顯示正是自2010年之後,「要素 成本競爭力」將不會再是大陸經濟發 展的準則與優先重點。這樣的重大政 策變遷,當然對於今後大陸經濟發展 及企業投資經營,具有重大的衝擊與 影響。

根 據 中 共 中 央 工 作 會 議 定 調 的 2 0 1 0 年 大 陸 政 府 經 濟 工 作 的 主 要 任 務,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重點方向:

第一、加強宏觀調控:1.保持經

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實施積極的財 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2.要 突出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加大對民生 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3.保 持投資適度成長,加強稅收徵管和非 稅收入管理;4.密切跟蹤大陸境內外 經濟形勢變化,積極擴大直接融資;

5.引導和規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第二、積極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強調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以擴大內 需 , 特 別 是 增 加 居 民 消 費 需 求 為 重 點:1.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 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2.積極穩妥 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 平;3.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 業結構調整;4.推進節能減排,抑制 過剩產能;5.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 化和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 調發展。

第三、擴大內需成長空間:1.堅 持 中 國 特 色 農 業 現 代 化 道 路 , 務 實

「三農」發展基礎,完善強農惠農政 策 , 增 加 涉 農 補 貼 規 模 , 加 快 發 展 現代農業;2.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 革,增強金融對經濟服務功能;3.進 一步優化所有制結構,完善市場競爭 機制。

第四、推動出口穩定成長,促進 國際收支平衡:1.要堅持開拓國際市

12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 二 章

(15)

13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一節  大陸經濟發展情勢概況 場 和 擴 大 國 內 市 場 並 舉 , 堅 持 「 引

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2.繼續 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促 進貿易平衡;3.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提高引資質量,產業升級、區域協調 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4.大力實施

「 走 出 去 」 戰 略 , 拓 展 經 濟 發 展 空 間。

第五、維護社會穩定,著力保障 和改善民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 大陸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 擴大內需戰略,以及推動經濟發展方 式轉變的重大舉措。

這五項重要工作任務所揭示的,

正是大陸國務院未來5至7年基本經濟 發展的施政理念與執行策略重點,一 旦落實到省市地方,其對各個區域地 方的產業發展、招商引資、營運管控 作法,都必然造成極其重大而且急劇 的改變;當然,這也是所有在大陸投 資營運的台商,必須加以注意的政策 方向。

然而,實際上,在大陸中央政府 積 極 進 行 政 策 調 整 之 前 , 大 陸 各 地 區、各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早已產出許多影響台商投資經營的政 策,主要包括:

一、抽緊銀根以抑制通貨膨脹 中國人民銀行自2010年1月18日起 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預計收 回人民幣3,000億元(新台幣1.44兆 元)的強力貨幣政策,算得是亞洲國 家緊縮貨幣政策的第一槍,也比較美

國F e b在2月18日提高重貼現率兩碼之 救市退場行動,更提早一整個月的時 間,顯示大陸政府採取宏觀調控以抑 制通貨膨脹,避免信貸失控與穩定經 濟情勢的政策決心。

大陸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 百分點,使得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提高到16%,小型銀行則提高到14%。

在國際間的一般金融實務,法定存款 準備率,大多設定在最低5%最高25%的 水準。此次大陸政策方向可謂朝向中 間偏高方向移動。

事實上,由於2008年9至12月間,

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中國人民銀行 曾四度放寬調降銀行存款準備率,同 時在2008年底推出4兆人民幣刺激內 需方案,其結果導致資金之大量流向 股市及房市,而造成大陸潛藏了資產 泡沫危機。因此,除了:(一)抽緊 銀根措施;(二)中國人民銀行還將 人民幣200億元的一年期票據發行利 率調高8碼至1.843%,高出預期4倍;

(三)並同時透過28天期債券附回交 易,從貨幣市場回收2,000億元資金。

這三項同時並進的行動,總共可能抽 緊的市場資金規模,大約在4兆人民幣 左右,完全沖銷了4兆刺激內需方案所 大力釋出的市場頭寸總額。

二、其他宏觀調控機制的啟動 2010年4月17日大陸國務院出台第 十號行政通知房地產新政(簡稱「新 國十條」),所顯現的政策意涵,不 僅僅是為了防制資產泡沫風暴,更深

13

(16)

14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一節  大陸經濟發展情勢概況

一層代表的是大陸刺激經濟政策已經 開始退場,也預告大陸即將展開新一 波宏觀經濟調控。

(一)「新國十條」衝擊地產與金 融證券市場

短期內,大陸房地產必因「新國 十條」的嚴厲新政,而立即扭轉改變 市場預期,加上聚集在一線城市的異 地炒房客,一旦失去銀行支撐,則房 地產投資者或將出現恐慌性撤退,必 然衝擊地產與金融證券市場,造成經 濟暫時性的劇烈變動。同時,我們也 會看到「新國十條」之後,大陸財金 政策的改革行動將轉進全方位階段,

整個經濟社會將再次掀起新一波的改 革陣痛期。

透過這次「新國十條」房地產新 政,大致可以看到未來大陸經濟政策 改革走向的端倪,如三套房貸款與風 險 標 準 的 制 定 權 , 將 下 放 給 各 家 銀 行,而房地產消費稅,則下放給地方 政府;可以預期未來大陸中央政府的 行政監理,會集中在銀行資本金、貸 款 總 額 等 方 面 的 總 量 控 制 與 風 險 控 制,而具體作業措施則授權各銀行視 情況自行制定;再者,對資本市場與 貨幣市場的監管,會以資產價格與通 貨膨脹壓力連動方式,使能真實反映 市場。

房地產市場一度成為10年來大陸 經濟結構混亂的象徵,從房地產市場 議題中,可以看得到大陸公共財政體 制 的 不 健 全 、 稅 費 體 制 的 不 合 理 、

所得分配的不公,以致尋租現象的氾 濫。今天,大陸政府既已下定決心,

要致力革除房地產宿弊,以謀促進房 地產長期穩健發展,則不啻意味著中 國大陸的新一波經濟改革,近期內就 會加速加大其行動步伐。

(二)所得分配與稅負改革的效應 值得觀察

大陸國家發改委在研議所得分配 改革方案時,已具體表示會特加重視 壟斷行業的工資改革、央企股權收益 之劃歸社保等重點課題。稅費改革早 在兩年之前已經展開,預計2010年將 進一步予以深化,包括:房地產的消 費稅與持有稅(房屋稅),可能優先 在重慶或者在上海試行;而且會藉由 稅收政策的變革來主導未來大陸所得 再分配。

由於大陸現行資源稅、房產稅、

遺產和贈與稅等之類的調節稅項,不 是比重過小,就是根本尚未開徵,以 致 迄 未 發 揮 真 正 調 節 所 得 分 配 之 功 能。據了解,未來大陸的所得分配改 革,會聚焦在加速推動綜合與分類扣 除額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並 且把重點放在提高普通家庭日常生活 及教育、醫療等費用的扣除額標準,

降低中低收入戶和工薪階層稅負。可 以預見的是,未來大陸對於房產、證 券交易的資本利得稅,都會列為加強 徵管的重點,對於高額財產移轉,會 適時開徵遺產和贈與稅,用以彌補工 薪所得階層個稅不足的缺口。

14

(17)

15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二節 兩岸經貿交流情勢概況 (三)5年一次的大陸全國金融工作

會議即將召開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早在多年前就 已經成為大陸金融改革的風向球,也 是新興宏觀調控機制整編再造的重要 平 台 。 目 前 大 陸 2 0 個 部 委 都 已 積 極 展開15項重大課題的研討規劃,籌謀 下一步金融業的改革路徑,相關部門 提出的15個金融課題,具體涵蓋範圍 包括:系統性金融風險防制、金融監 管幹部整建、完善金融監理機制、加 強金融機構經營和「大到不能倒」的 金融機構監管、強化金融機構公司治 理、確立商業銀行資本適足率、加強 金融機構領導和高階人員管理、推動 政策性金融改革、改進國有金融資產 管理、加速債券市場改革、加速農村 金融發展、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準、

改進中小企業金融、規範開發信用評 等機構、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探索地 方金融管理模式等,無一不與未來大 陸 經 濟 發 展 新 階 段 政 策 的 執 行 與 落 實,有著極為重要的關聯。

以宏觀經濟趨勢而言,大陸此刻 面臨通貨膨脹壓力,資源價格勢必上 漲。大陸國家發改委日前發佈報告,

表示今年大陸的水、電、油、天然氣 等價格,都將出現一定幅度的調漲。

雖然發改委也表示,任何調價措施,

應該都會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而採 取階梯式調漲價格方式,以緩解物價 上漲對居民生活的衝擊。但今年大陸 政府開徵資源稅已箭在弦上,勢必因

此而帶動資源價格的上漲。此外,核 心要素成本的勞動力成本大幅提升,

對大陸產業經濟的衝擊尤其重大。

總而言之,為因應通膨而採取的緊 縮銀根及其他宏觀調控機制的啟動,將 使得在大陸投資的企業,因整體成本的 上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

第二節、兩岸經貿交流情勢概況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兩岸都承 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歐美兩大市場 需求下滑,對兩岸現行「台灣接單、

大陸生產、美歐出貨」的合作模式構 成頗為嚴峻的挑戰,兩岸貿易也大幅 衰退。根據大陸商務部統計,2009年 大陸與台灣貿易總額為1,062.3億美 元,較2008年減少了17.8%。其中,大 陸對台灣出口為205.1億美元,比2008 年減少20.8%;自台灣進口為857.2億 美元,比2008年減少17.0%。

此外,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加上 大 陸 原 材 料 價 格 上 漲 、 勞 動 成 本 上 揚、人民幣升值等營運成本要素形成 的壓力,使台商產能縮減,對大陸的 投資活動也呈現衰退。根據大陸商務 部統計,2009年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 項目2,555個,比2008年增加8.3%,

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8.8億美元,則比 2008年略微減少1.0%。台商在大陸設 立投資項目已近8萬項,累計實際投資 達493億美元。台灣是大陸第7大貿易 夥伴,大陸是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15

(18)

16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二節 兩岸經貿交流情勢概況

順差來源地和投資目的地。

然而,在其他方面,兩岸經貿的 交流往來,卻是有很大的進展:

(一)大陸採取多項措施,深化和 擴大兩岸交流

相關的政策包括簡化大陸居民應 邀赴台審批程序,方便大陸居民赴台 交流;增加台胞口岸簽注點,方便台 胞入出境;繼續向台胞開放多項專業 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積極開展台灣醫 師和部分知名資深建築師的評估認定 工作,為台灣專業技術人才在大陸專 業服務業之就業創造條件;加強兩岸 婚姻的登記管理和大陸配偶的政策輔 導,推動兩岸居民婚姻健康發展,進 一步排除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中 的障礙,為兩岸交流交往的擴大和深 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與此同時,光是在2009年,大陸 各地就舉辦了數十次大規模、高層次 的兩岸經貿交流活動,持續積極邀請 台灣各界赴大陸參加相關交流,或組 團來台與會。據統計,2009年赴台進 行經貿活動的團組達6,951個,比較 2008年增加了35%;赴台人員46,083人 次,比2008年成長142%。兩岸在經濟 層次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廣泛交流 的格局。

(二)兩岸兩會恢復協商,成果豐碩 自2008年6月以來,海基、海協兩 會恢復協商,共歷經5次會談,達成了 14項協議和1項共識。包括旅遊、通 航、通郵、投資、金融、食品安全、

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產業合作、漁 業勞務、農產品貿易等多方面問題,

都在簽署的協議中,不僅增進了兩岸 人 民 的 福 祉 , 拓 展 了 兩 岸 合 作 的 領 域,更大幅度地促使兩岸和平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6月29 日,被視為開啟兩岸經貿交流新紀元 的重慶江陳第5次會議,除正式簽署了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岸經濟合作架 構協議」(E C F A),並同時簽訂了兩 岸智慧財產權協議,這使得兩岸經貿 交流往前跨了歷史性的一大步。

三、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仍持續 增加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自1991 年 至 2 0 0 9 年 台 商 對 大 陸 投 資 總 核 准 金 額 達 8 2 7 . 0 3 億 美 元 , 累 計 件 數 為 37,771件,總核准金額占我對外核准 投資總額的58.08%,位居第一位;其 中於2009年的投資金額為71.43億美 元 , 占 同 期 總 核 准 對 外 投 資 金 額 的 70.38%,核准件數為590件。

此外,以兩岸投資的空間佈局,

亦即在大陸各省市的分佈情況,根據 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台商投資主要 集中在江蘇、廣東、上海、浙江、福 建等地,主要投資的產業,仍是以電 子相關產業為主。整體來說,雖然由 於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以致2009年 台資企業投資大陸的金額和件數都較 2008年明顯減少,但整體來說,大陸 仍是台資企業對外投資佈局的主要地 區。

16

(19)

17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三節 兩岸經貿交流展望 四、開放陸資赴台投資,促進兩

岸經貿正常發展

長久以來,兩岸投資交流,一直 維 持 台 資 企 業 赴 大 陸 投 資 的 單 向 關 係。然而,隨著兩岸經貿政策放寬,

大陸企業來台投資的相關規定已逐漸 鬆綁。經濟部於2009年6月30日公布陸 資來台投資第一階段開放項目後,即 日起則開始受理陸資來台投資申請。

根 據 經 濟 部 投 審 會 的 統 計 資 料 , 從 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底,台灣開 放陸資企業赴台投資已滿一年,投資 件數累計有70件,投資金額為1.08億 美元。陸資企業來台投資,勢必將成 為一種常態,而兩岸經貿關係,也因 此朝向正常化發展。

第三節、兩岸經貿交流展望

未來這一年的兩岸經貿交流,主 要應有幾個方向:

一 、 兩 岸 經 濟 合 作 架 構 協 議

(ECFA)將後續協商

今年2月12日,中共總書記胡錦 濤 春 節 前 夕 到 福 建 漳 州 看 望 台 商 時 指出:「現在兩岸正在商談經濟合作 框架協定,這是一件促進兩岸經濟合 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好事。在商談過 程中,我們會充分考慮台灣同胞,特 別是台灣農民兄弟的利益,把這件好 事辦好。」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 人大閉幕中外記者會上,採用「兄弟 雖有小忿,不廢懿親」的典故,亦表

明大陸方面對兩岸商簽E C F A的態度。

事 實 上 , 大 陸 一 再 表 示 , 簽 訂 兩 岸 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 C F A)是2010年對 台重點工作,大陸方也會在充分考慮 兩岸經濟規模和市場條件的不同,關 心台灣中小企業和廣大基層民眾的利 益,照顧台灣農民的利益。

基於此,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 C F A)於第5次江陳會簽署,並於8月 17日於立法院通過。因此,兩岸E C F A 將 後 續 協 商 , 並 應 思 考 如 何 共 同 合 作,以共創雙贏。

二、大陸各省市來台舉辦經貿活 動及採購將會持續

過去一年內,大陸各省市在省市 領導的帶領下,紛紛赴台舉辦大型經 貿活動,並進行採購。據統計,2010 年共有廣東、廣西、黑龍江、四川、

湖南、天津、河北、重慶、山東等省 市來台採購,預期未來一年,這樣的 兩 岸 交 流 模 式 將 會 持 續 。 但 與 此 同 時,兩岸應共同思考如何將此事「做 實、做深、做細、做穩」,例如說加 強與台灣中南部企業的交流,進一步 推動大陸企業與中南部中小企業建立 直接採購關係,如此一來,方能使台 灣基層民眾真正享受到兩岸交流合作 的成果,並感受到大陸方面持續釋放 的善意。

三、產業合作將持續深化

由於大陸已經將「產業搭橋」定 位 為 「 兩 岸 新 型 產 業 合 作 」 , 展 望 2010年,勢必將持續有產學研一起參

17

(20)

18

第二章

大陸對台經貿政策與兩岸經貿趨勢

第四節 小結

與的產業合作,進一步帶來兩岸產業 在研發、行銷和建立共同標準、創設 品牌方面的合作。

四、陸資企業赴台投資將持續增 加力度

對於陸資在台投資,兩岸除在政 策將持續鼓勵之外,台灣方勢必以更 積極和開放的心態,逐步放寬投資領 域,為陸資在台投資經營提供更為公 平合理的環境,為企業管理人員在台 生活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五、修訂〈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實施細則〉以保障台商

2010年1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 副委員長華建敏率檢查組赴廣東、江 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 14日也率隊赴上海、福建進行檢查。

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委託北京、

遼寧、浙江、山東、湖北、重慶六個 省市人大常委會分別對〈台灣同胞投 資保護法實施細則〉實施情況進行檢 查 。 經 由 檢 查 《 台 灣 同 胞 投 資 保 護 法》的實施情況,加強對台灣同胞到 大陸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等工作,將 是全國人大2010年的主要任務。

透過這幾個方向的發展,兩岸經 貿關係勢必將再有更緊密的發展。

第四節、小結

目前大陸已是台灣的最大出口地 區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同時也是台商 對外投資的最大地區。且隨著大陸經濟

崛起,配合兩岸協商促使相關政策的開 放,未來雙方經貿往來將更趨頻繁,並 促成許多產業商機與產業合作。

而大陸13億人口及可望持續成長 的經濟,對於內需有限的台灣而言,

是 產 業 界 不 容 忽 略 的 重 要 市 場 。 因 此 , 如 何 藉 由 兩 岸 經 貿 交 流 深 化 的 契機,創造兩岸共同利益,是目前兩 岸面對的嚴肅課題。然而,兩岸經貿 交流合作的同時,台灣不免存在加速 技術外流的問題,而且大陸本身正積 極的實現產業升級計劃,使得兩岸技 術水準差距之縮小速度。因此,整體 來說,台灣產業勢必面對新的競爭威 脅,甚至不利台商之繼續在大陸的發 展。所以,台商短期勢必藉由兩岸經 貿鬆綁的契機,重新建構新的兩岸產 業分工體系,取得大陸市場商機;但 長期來說,台灣企業勢必走上提升技 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的路,並以此優 勢與大陸企業保持合作,進而利用大 陸市場優勢,放眼全球市場。

兩岸經濟架構合作協議(E C F A)已 經完成簽署,兩岸經貿交流將邁進一 個全新的階段。兩岸經貿結構性的變 化,勢必帶動產業鏈的重新佈局。未 來兩岸經貿發展,除了加速產業合作 與分工之外,對於東協市場的開發,

乃至對於歐美市場的開拓,勢必攜手 合作,共創「兩岸合,贏天下」的歷 史新局。

18

(21)

19

第三章

大陸投資環境評析:促進兩岸經貿有序發展 本章共分為「兩岸關係」、「投

資 政 策 」 、 「 內 銷 通 路 」 、 「 稅 務 政 策 」 、 「 海 關 政 策 」 、 「 金 融 政 策」、「環境政策」、「勞雇關係暨 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9節,

每一節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

是對該議題的現狀進行說明;第二部 分,則是針對台商最關切的問題進行 闡述;第三部分,則是對大陸政府當 局提出政策建言。

在「兩岸關係」方面,共有三大 建言;在「投資政策」方面,共有兩 大建言;在「內銷通路」方面,共有 六大建言;在「稅務政策」方面,共

有七大建言;在「海關政策」方面,

共 有 七 大 建 言 ; 在 「 金 融 政 策 」 方 面,共有三大建言;在「環境政策」

方面,共有三大建言;在「勞雇關係 暨人力資源」方面,共有四大建言;

在 「 知 識 產 權 」 方 面 , 則 有 八 大 建 言。

本會希望透過本章共43個政策建 言,能夠促進大陸政府當局建構一個 更友善的經營環境,進而重建兩岸經 貿的新秩序,更讓在大陸投資的數萬 家台資企業,為兩岸經濟發展創造更 多的利基。

19

大陸投資環境評析:促進兩岸經貿有序發展

第 三 章

(22)

20

第三章

大陸投資環境評析:促進兩岸經貿有序發展

第一節  兩岸關係

壹、現狀分析

2008年5月20日政黨再次輪替 迄今已超過兩年,兩岸關係在 雙方領導人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 經開展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馬英九在 2008年5月20日總統就職演說時,即 宣示期待「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 的歷史機遇,從今天開始,共同開啟 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同時也具體 指出「兩岸走向雙贏的起點,是經貿 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過 去兩年多來,雖然台灣面臨全球金融 海嘯衝擊及反對黨對兩岸開放政策的 質疑,但誠如馬總統在就職演說時強 調:「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華民 族智慧之高,台灣與大陸一定可以找 到和平共榮之道」。所以說,過去兩 年多來,馬政府在維持台海政治和平 穩定、兩岸經貿上互利互惠、社會文 化擴大交流等兩岸政策的推動,獲得 兩岸乃至於國際社會高度的認同。

雖然多數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協商 所取得的成績,大都表示支持。但也 不乏有民眾對於當前的政府開放政策 表達疑慮或擔憂,然而,隨著今年8月 17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 審查通過,兩岸之間的往來勢必更為

密切,在可預見的未來,兩岸經貿將 更為熱絡,兩岸關係亦將更為穩定。

相較於馬政府抓住歷史機遇積極 開展兩岸關係的新局,大陸方面,不 論是中央到地方,亦是積極致力於兩 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就新時期的北京 對台政策而言,最具歷史性的關鍵意 義,無疑是大陸最高領導人胡錦濤總 書記於2008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台 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所發 表的「胡六點」。在中共對台政策的 位階上,「胡六點」已被界定是作為 兩岸建構「和平發展」的「思想」。

自從「胡六點」提出後,大陸在 兩 岸 關 係 與 對 台 政 策 上 就 緊 緊 抓 住

「和平發展」的主軸與基調,雖然在 兩岸的互動中,也曾經歷經若干的波 折(如2009年八八風災的救援、達賴 喇嘛的訪台、熱比婭紀錄片的放映等 等事件),但大陸方面對台政策的和 平發展方針並未有任何的改變。誠如 200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台辦、國務 院台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所舉辦「學習 貫徹胡錦濤重要講話座談會」上的發 言就強調:「一年來,我們按照中央 的要求,把深入學習、積極宣傳和全 面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

作為對台工作的首要任務。一年來的 全部工作,都緊緊圍繞著不折不扣地

20

兩岸關係

第 一 節

第 三 章   大 陸 投 資 環 境 評 析 : 促 進 兩 岸 經 貿 有 序 發 展

(23)

21

第三章

大陸投資環境評析:促進兩岸經貿有序發展

第一節  兩岸關係 貫徹落實講話精神這個中心,按照推

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謀篇 佈局」。「胡六點」的提出,不僅是 中國大陸總結過去30年的對台政策,

也為今後一段時期的對台政策提出了 綱領性的方針與具體的作為。因此可 以說,大陸在面對兩岸關係之新形勢 下,確立的「和平發展」思想,成為 對台政策的主要思維,並以此開展兩 岸關係。

在兩岸都強調和平穩定的同時,

兩岸務實的恢復協商,即為兩岸共同 企盼及共同利益之所在。

從2008年6月到2010年6月,兩岸 海基、海協兩會共舉行了5次的協商會 談,總共簽署了14項協議與達成1項共 識,包括包機、旅遊、空運、海運、

郵 政 、 司 法 、 食 品 安 全 、 農 產 品 檢 疫檢驗、標準計量檢驗、漁船勞務合 作、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等等攸 關兩岸民眾切身權益的事項的簽署之 外,更重要的是兩岸經濟架構協議的 簽訂。這些協議的落實,不僅將標誌 著兩岸關係從以往「單向」走向「雙 向」,由「間接」走向「直接」,由

「局部」逐步邁向「全面」新的歷史 性 里 程 碑 ; 也 將 促 成 兩 岸 人 流 、 物 流、金流的正常雙向交流。新形勢下 的兩岸關係不僅讓台海的緊繃對抗關 係趨向和緩,也讓台海的和平穩定備 受國際社會肯定。

在此過程中,兩岸經濟合作架構 協議(E C F A)的簽訂與通過,也正式開

啟了兩岸歷史性里程碑。然而,一般 認為,甫在今年8月通過立法院審查的 E C F A,只是兩岸經濟合作的開啟,未 來兩岸經貿關係的落實,仍取決於兩 岸的政治互信與經貿互惠而定。面對 兩岸E C F A的後續協商與日後兩岸經貿 的互動,兩岸如何一方面維繫穩定和 諧的氛圍,另一方面加大兩岸經貿互 利互惠的開展,藉由兩岸政治和平與 經貿互惠的辯證式發展,進一步推動 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是未來兩岸必 須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

台商在「兩岸關係」方面最關切的議題

一、兩岸關係是否和平穩定 長期以來,台商在兩岸關係議題 上,最為關切與困擾的是兩岸經貿關 係的互動與發展經常受到兩岸政治因 素的制約。雖然自馬政府提出新的兩 岸 政 策 暨 胡 錦 濤 總 書 記 提 出 「 胡 六 點」之後,兩岸關係已經逐步穩健邁 向和平發展的新局,但在兩岸邁向和 平發展的互動中,如何不因政治的紛 歧從而影響到兩岸經貿的發展,可以 說是大多數台商最為關注的議題。甚 至進一步來說,或是正因為兩岸政治 現仍存在若干紛歧,因此,多數台商 認為更需要藉由更緊密的經貿關係,

來紓緩兩岸現有的政治紛歧。

二、兩岸兩會協議是否落實 事實上,兩岸兩會的協商與相關 協議的簽署,不僅要求快更要求好,

21

(24)

22

第三章

大陸投資環境評析:促進兩岸經貿有序發展

第一節  兩岸關係

還要能夠落實。2010年年初大陸舉行

「 對 台 工 作 會 議 」 、 「 海 協 會 理 事 會」等兩項涉台會議,會議中不但提 及要在今年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E C F A)的簽訂,並都強調要進一步 把 對 台 工 作 做 實 、 做 深 、 做 細 、 做 穩。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在海協會理 事會指出,做好今年的對台工作,對 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構建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框架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義。他並表示,應真正使台灣 基 層 民 眾 享 受 到 兩 岸 交 流 合 作 的 成 果 、 感 受 到 大 陸 方 面 持 續 釋 放 的 善 意。王毅主任的談話,可說是對當前 台商暨台灣民眾面對兩岸關係發展,

最為深刻的觀察與精確的解讀。

我們雖然高度肯定兩岸所簽署14 項協議與1項共識的成果,但本著精益 求精的精神,我們認為在協議的落實 上仍有若干空間。以空運直航為例,

雖然兩岸的海空運已經直航大大的縮 短了直接的距離,但經常往返兩岸民 眾者都知道,目前雖然兩岸每週新增 370個航班,但冷門航點門可羅雀,經 常停班停飛。但熱門航點如北京、上 海兩地班次仍然高度受限,而且一票 難求,縱使能買到直航票,也因為機 票價格昂貴致使民眾抱怨(以桃園到 香港為例,哩程較到上海短,但票價 卻貴了將近1倍)。兩岸熱門航點票價 居高不下,主要是受到航班受限與直 航兩岸的定期班機無法在機腹倉裝載 中轉貨所致,此兩項因素都促使台商

無法享受客運票價降低與貨物中轉便 宜、方便的雙重利益。

再以陸客來台觀光為例,雖然在 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台灣擴大陸客 來台,讓台灣在亞太觀光旅遊市場中 可以逆勢成長,各界多予以肯定,對 台灣總體經濟也有所助益。但由於目 前陸客來台觀光係採取團進團出,因 此除了少數的旅行社、旅遊景點、旅 行社、遊覽車公司、商品店直接受益 外,並未有強大的外溢與擴大效果,

致使一般台灣旅遊界與老百姓並未具 體 或 直 接 感 受 到 陸 客 來 台 觀 光 旅 遊 的明顯實惠。雖然兩岸雙方相關單位 對於組團人數不斷往下降,但恐怕成 效與效益有限,因為每一個團不論人 數多少,領隊、導遊、司機等基本費 用一個都少不了。雖然,兩岸關係發 展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應不斷總結經 驗,持續以開放政策穩定現有兩岸情 勢。

在 兩 岸 共 同 聯 手 打 擊 犯 罪 協 議 上,自從協議簽署後,兩岸對於刑事 罪犯的打擊與遣返已經取得顯著的成 效,對於台灣民眾日常生活最常遭遇 到的隔海電話詐騙案已產生相當的嚇 阻。但對台灣經濟受害甚大的台灣重 大經濟罪犯,目前仍尚未進行遣返,

未來隨著兩岸進一步的擴大交流,亦 可能有大陸經濟罪犯到台灣,這是需 要兩岸共同合作與打擊。由於經濟罪 犯較一般刑事罪犯對於雙方社會危害 更大,因此雙方仍應對此共同努力,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1 年度國際哲學教育年會時,為嘉義市林業文化特色進行了世界 性的展演與解說,讓嘉義市林業文化在地風情得以發揚光大。此 外,嘉大附小全體教師也在 101

由於全球經濟持續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多次調低全球經濟預測。國際貨幣基金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二零零一年六月發表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增長

在重工業方面,由於國家經濟的巨幅變化,亞 塞拜然的工業發展在 1995 至 2008 年之間取得重大 成就,1994

事實上,彙整金融海嘯前後之成長表現,2003 年至 2007 年全球平均 經濟成長率為 5%左右,但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的 2008 年至 2014

然而,由於美中貿易衝突未完全化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走緩,加上英國脫歐前景未明,影響全球投資信心,仍不利全 球經濟成長,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估 201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本年二月份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放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