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台灣社會變遷

1949 年中央政府因大陸淪陷,帶領約兩百萬軍民同胞至台灣,至今已近六 十年。台灣社會在政府的耕耘下,有非常重大的轉變,本節旨在整理、分析台 灣社會自國民政府遷台後至今的變遷文獻。相關書刊和論文很多,通常依社會 變遷的各個面來探討,如李先芸(2002)在探討戰後至 1993 年台灣社會變遷與 國小鄉土課程目標之演進時,從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面向來描述 社會變遷;張樹倫(1998)從政治、經濟、教育、心理層面來探討台灣地區社 會變遷與文化建設;高承恕(1990)則從政治、經濟、社會來探討台灣近代社 會運動與社會結構因素的關係。

而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四個層面分析戰後台灣社會變遷的則有謝仁 義(2003)及黃枝興(2004);另外,葉憲峻(1993)也從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四方面來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社會概況。

李建興(1989)則認為我國社會變遷的因此包括:經濟成長、人口驟增、

社會流動、文化提昇、政治制度革新等;而徐耀輝(2004)在研究台灣籃球發 展過程與社會變遷時,則依序探討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教育發展和社會變遷 的關係。

由上述學者的論述可看出,大部分研究都是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層 面等來描述台灣社會變遷。因此以下將依政治層面、經濟層面、教育層面與文 化層面的相關文獻,探討戰後迄今台灣地區的社會變遷。

一、戰後台灣文化層面的變遷

1953 年代,隨著經濟建設的完成,台灣的農業人口開始穩定的下降,台灣 也由農業社會變為工業社會。在人口轉型方面,由於醫療技術進步及衛生條件 改善下,人民平均壽命延長;也因為出生率的持續降低,而使台灣成為一個高 齡社會。王德睦(2003)指出,台灣的人口轉型起於 1920 年代的死亡率下降,

生育率的下降則在 1950 年代。他並提到,台灣的人口年齡組成產生很大的變化,

目前台灣的生育率已降至很低的水準,未來將面對人口轉型所帶來的人口老化 的衝擊。對社會經濟衝擊最大的,可能是人口年齡組成的變化而非人口量的增 減。

在家庭結構方面,林松齡(2003)指出,傳統父權社會下的大妻尊卑與兄 弟長幼次序,隨著社會變遷而有了重大的變化。另外,由於婦女的經濟獨立與 自主性的提升,單身、已婚、離婚、同居或是再婚,已不再是人們關心的話題,

轉而強調日常生活的快樂與享受。因此,不婚、晚婚、離婚、同居甚至同性戀 等從前被異樣眼光看待的情況,現在已是稀鬆平常之事。另外,在性別角色而 言,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有朝向性別平等的走向。

隨著人口數的增加,都市人口也同時增加,形成所謂的都會化現象。台灣 的大都市在 1950 年代以後,逐漸呈現中心都市與其外圍地區構成都會區的現象

(章英華,2003)。另外,由於各項交通建設的完成,大幅縮減各都市之間的來 回時間,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及休閒方式。人民出國旅遊,吸收各國的文化,

致使台灣文化出現極大的改變。

另外,自報禁解除後,傳播媒體在質與量上均有重大的發展,無論報紙登 記家數或發行量均大幅增加,電視頻道增多了,網路也成為重要的訊息提供管 道。無論是物質或非物質的文化,皆對台灣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人民生活方 式也大異於以往。

二、戰後台灣政治層面的變遷

很多學者在研究歷史發展時都會以分期或分階段的方法來進行,劉士永

(1996)認為所謂政策分期的指標有兩個,一是按政府經濟政策的產生,另一 則是以重大政治事件的發生來劃分發展時期,可見政治政策在歷史發展中的重 要性。

以下將前人所研究之戰後台灣政治發展,所依據的分期方法略述如下:

胡興梅(1995)在研究台灣地區的發展時,將台灣地區的政治發展分為戒 嚴初期(1949-1971)、轉型時期(1972-1986)、戒嚴以後(1987 迄今)。黃枝興

(2004)在探討台灣戰後社會變遷與休閒運動之發展時,也指出台灣地區在政 府遷台後,歷經戒嚴、退出聯合國、解嚴、民主化等過程,並以政府撤退來台 初期、國民黨的威權統治時期、民主化時期等三個過程來探討台灣戰後的政治 變遷。羅俐雯(2003)在研究台灣 1980-2000 年民主轉型時,將 2000 年之前台 灣政治史分為主沈寂期(1950 至 60 年代)、民主準備期—蔣經國執政前期(1975 至 1985 年)、民主起飛期—蔣經國執政後期(1986 至 1987 年)、民主奠定期—

李登輝執政時代(1986-2000 年)。

研究者綜合上列分期法,將台灣政治發展分為威權統治時期、民主化時期 及政黨輪替來探討台灣戰後的政治變遷。

(一)威權統治時期

1945 年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光復並脫離了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1949 年 5 月 20 日,台灣省政府和台灣省警備司令部為了確保台灣省的治安與秩序,

及為了應付光復後緊急危難的狀態,將全省劃五個戒嚴區,實施全省戒嚴。戒 嚴的內容包括:關閉港口、實施宵禁及入出境管理、停止集會結社會遊行請願、

禁止罷工、罷市、罷課……,等。此一時期,以反攻大陸為最高目標,由國家 全面監控社會。

之後大陸淪陷,由蔣介石所領導的國民政府被迫引退,開始其在台灣的統 治,由於局勢危急,乃持續維持戒嚴狀態,將國家利益與政黨統治幾乎完全重 疊在一起(丹尼.羅伊著,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同時,為達反攻復國的 目的,一方面控制國家機器以占領政治社會空間,另一方面則限制競爭者出現,

以達政治霸權的局面。透過戒嚴法的建立,不允許其他政黨成立,並透過情治 和安全系統,約束及壓縮憲法中賦予人民的各項自由與權利(王振寰,2003)。

在政府的實施戒嚴下,台灣地區得以維護國家安全、政治穩定與社會的安 定,創造一個有利於發展的環境(黃枝興,2004),但也因此遭致諸多的批評,

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對人權的限制,王定村(2005)認為,政府假借戒嚴命令,

實施報禁、黨禁、限制言論及出版自由與出、入境。顧忠華(2006)也指出,

在軍事對峙減緩後,國民黨仍藉由戒嚴法來維繫政權,並限制公領域(集會、

結社、言論、出版)及私領域(人身、隱私、宗教信仰)等基本人權。他並認 為,國民黨一面拉攏順從的本土菁英,另一方面也恐嚇、脅迫不服從的異議份 子,以貫徹其支配之權力意志。

另外,國民黨認為台灣受日本影響至深,文化低落,必須透過教育、書本、

傳播媒體等機制,將「三民主義」、「中國民族教育」、「國語教育」等中國意識 灌輸於全體國民(周慶祥,2006)。此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反共抗俄」

的口號隨處可見,企圖將威權統治的理論基礎深植民心(戴寶村,2006)。

1987 年 7 月 14 日,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與新聞管制的相關法令也一 一廢止。1988 年,李登輝依據憲法繼任總統,1991 年 5 月 1 日公布廢止動員戡 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公布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動員戡亂時期的終止,一方 面在使中華民國的憲政改革得以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國對調整兩岸關 係上的具體誠意。

(二)民主化時期

1949 年來到台灣以後,國民黨可說是延續中華民國政府最重要的一個政 黨。但是,為了適應各種因素的轉換,配合民主潮流的衝擊,國民黨即使擁有 光榮歷史,也不得不作出改變,以符合時代的要求(黃佳模,1992)。

1986 年民進黨的成立,使台灣的政黨政治邁入了新的一頁,對往後的政治 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也使得國民黨由一黨威權型態,逐漸轉變為多元競爭的 型態,以及由過去強人領導,轉變為重視制度的政黨。

民主化是從非民主的體制轉變到民主體制的過程。台灣從 1980 年代末進入

政治轉型,代表著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王振寰,2003),也使台 灣地區的政治發展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1986 年,民進黨宣布成立後,台灣便開始朝向多黨政治競爭的局面。1987 年解嚴後,台灣進入政治轉型階段,正式邁向民主化。這是台灣民主的盛事,

在台灣政治史上,可說是光輝燦爛的一頁(黃東烈,2002)。

此期間,解除黨禁、開放報禁、擴大人民參與政治、表達意見的管道,並 舉行多次各級民意代表及官員的選舉,包含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省市長民選,

甚至是總統直選。對外,則積極加入各項國際組織,提升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 力,使台灣進入一個自由、民主、多元的社會。

隨著解嚴,集會、結社、遊行、入出境等人民各項自由與權利也逐漸回歸 憲法,獲得較多的保障。另外,政府對大陸探親的解禁,也影響了台灣對大陸 的關係。

1988 年 1 月 13 日,蔣經國先生病逝,由副總統李登輝先生繼任為總統,並 且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1990 年被選為第八任總統,接續著蔣經國先生的改革 開放政策,展開一系列憲政改革及修憲工程(張樹倫,1998)。

1996 年 3 月 23 日,台灣首度由全民直選總統,李登輝、連戰以得票率 54%

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副總統。李登輝呼籲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理念,

也就是以民意為基礎,來推動台灣的民主改革。自該年總統直選以後,各級民 意代表、村里長,均由選民選舉產生,真正落實主權在民的理念。

李登輝在執政的十二年中,推動各種內外政策,包括六年國建、南向政策、

牽手護台灣、政治本土化、務實外交、調整兩岸關係等,其治國理念,就是要 解決台灣人所深受的威權統治之苦,及「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國際孤立之害。

李登輝的施政,也使台灣的政治、經濟出現劇烈的變遷(黃子華,2003)。

李登輝也採積極的態度,展開對外關係,爭取和各國建立外交,確保台灣

李登輝也採積極的態度,展開對外關係,爭取和各國建立外交,確保台灣